1. 金学伟简介
金学伟
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
我国最早证券分析评论家之一。
我国最早职业证券分析师与企业咨询顾问之一。
第一财经日报创办人之一。
在圈内素有 怪才 和 理论界权威 之称。
擅长重大的市场趋势、市场潮流的超前预测,以及个股价值分析等。
1990年进入证券市场,1991年起在《新闻报》等报刊撰写各种证券分析评论。
1994年进入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南方证券有限公司。
任职
历任:
1、上海最早的民间投资刊物《投资热线》常务副主编。
2、上海证券综合研究所副所长。
3、南方证券投资策划部经理。
4、南方证券研究所所长。
5、《上海证券报》市场部主任。
6、上海证券综合研究所执行董事、副所长。
7、上海社会科学院《证券市场研究》总编。
8、厦门中润控股集团战略发展研究部主任。
9、香港阳光财经媒体集团副总编。
10、浙江大学现代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特约教授等等。
现任:
1、上海金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经济顾问。
2、证券之星首席顾问。
3、深圳各大私募操作顾问
4、上海证券报专栏作家等等。
作品
1、《股市:心理的王国》。
2、《股海冲浪》。
3、《股票投资十八般武艺》。
4、《股票投资全攻术》。
5、《金学伟经典预测》等等。
"怪才、权威"趣话:
金老师极度热爱看书,在学生感叹其博学时回忆约从四岁起至今平均每周看四本书以上---可谓博览群
书、学贯中西。也因此在他讲课时常语惊四座,其经典、高超理论常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于是
“大师、权威、怪才!”之名在圈内频出。
2. 上海证券报主编关文与副主编李彬有什么样的关系
新华国宗 助你成功
3. 吕红兵的个人作品
* 《名律师谈名案》,作者之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等
* 《大港油田收购爱使股份的法律问题》,《中国律师》1999年等
* 《律师手记》,作者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
* 《香港证券法概论》, 担任副主编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证券法析义与证券规范操作》,担任副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证券律师-投资银行律师实务》,担任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新业务与新视角-金融证券律师实务》,担任主编,法律出版社
* 《上海市律师协会法学文库》,编委会主任,法律出版社
* 《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1-5),《上市公司》2001年-2002年连载
* 《核准制下证券发行公司信息披露的新变化》(1-7),《上海律师》2001年-2002年连载
*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若干操作性问题》,上海证券报,2005年
* 《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格局》,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金学伟的任职
历任:
1、上海最早的民间投资刊物《投资热线》常务副主编。
2、上海证券综合研究所副所长。
3、南方证券投资策划部经理。
4、南方证券研究所所长。
5、《上海证券报》市场部主任。
6、上海证券综合研究所执行董事、副所长。
7、上海社会科学院《证券市场研究》总编。
8、厦门中润控股集团战略发展研究部主任。
9、香港阳光财经媒体集团副总编。
10、浙江大学现代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特约教授等等。
现任:
1、上海金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经济顾问。
2、证券之星首席顾问。
3、深圳各大私募操作顾问
4、上海证券报专栏作家等等。
5. 李列的介绍
2000年起历任《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编辑;2003年作为骨干成员北上创办《新京报》,任《新京报》品牌版块深度报道部主编;2006年任《上海证券报》要闻部主编;2007年任《财经》杂志华东新闻中心主管编辑;2008年任和讯网副总编辑;2010年加入财新传媒创业团队,任副总经理。
6. 证券报副主编是什么官职
副厅级
《中国证券报》是 新 华 通 讯 社 主办的全国性证券专业日报。
新 华 通 讯 社 是 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
《中国证券报》社是 新 华 通 讯 社 直属正厅级企业
社长、主编 正厅级
副主编 副厅级
7. 上海证券报编辑的中国证券丛书有哪些
你好 我在长春宽平大路 有个书报亭 你可以来这里看看有什么需要的没有
8. 王欣新的代表性成果
《公司法》(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破产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破产法学》(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教材)(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企业和公司法》(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教材)(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破产法专题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企业股份制:中国规则》(独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
《走进股份制:中国规则》(独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
《破产法学》(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学系列第二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破产法论坛》(第一辑)(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破产法》(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一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律师新业务》(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商法概论》(全国高等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副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破产法释义》(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经济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人民调解员工作手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经济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教材)(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股份制企业实务指南》(副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公民法律手册》(副主编),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
《“一国两制”法律问题研究》(香港卷)(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分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现代企业法律制度》(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华法学大辞典—民法学卷》(参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
《经济法》(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定教材)(参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至2008年版。
《中国商务知识大全》(参编),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公司法与高新技术企业股份制改组实务指南》(常务副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合著,第一作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律师资格考试教程》(参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法学大辞典》(参编),团结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公司法与公司运行实务指南》(副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
《市场竞争的法律调整与对策》(国家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参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参编),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债务知识大全》(参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当代中国公司实务》(合著),中国物资出版社1992年版
《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集解及难点分析》(副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版
《法学大辞典》(经济法分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调整》(国家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项目)(参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
《国际经贸金融惯例》(参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企业经济顾问》(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经济与管理大辞典》(续编)(参编),中国发展出版社1989年版
《行政管理学大辞典》(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概论》(参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工业企业法读本》(参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经济法原理》(参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律师资格考试指南》(参编),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法学考试指南》(参编),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
《律师公证制度》(合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论破产程序中公益性捐赠行为之撤销》,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1月15日
《论关联企业破产之规制》,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9期
《我国承认外国破产程序域外效力制度的解析与完善》,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6期
《破产法制中的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探析》,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9期
《破产程序中共益债权的受偿无需申报》,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9月18日
《破产案件中对连带责任保证人责任的追究》,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6月27日
《破产立法与实施若干问题探析》,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6月12日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问题研究》,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5月8日;(中国律师2008年第9期转载)
《金融机构破产问题漫谈》,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5月6日
《里程碑---立法的创新与完善》,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3月23日。
《论新破产法上的取回权》,载光华法学(第二辑)2008年第1期
《违法成本低于守法的立法才是危险的误区——谈法的利益引导机制》,载法学家茶座2008年第19辑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破产法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2008年十三省市区法学会第24次经济法学术研讨会,载“中国经济法三十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论文获得一等奖
《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载经济法学家(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论新破产法立法宗旨的创新》,载中国商法年刊(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再论股东破产债权不能与未到位的出资抵销》,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11月15日
《新破产法立法宗旨的创新》,载检察日报2007年11月9日
《破产撤销权研究》,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完善小额消费纠纷的法律解决机制》,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破产企业出资人欠缴的注册资本不得与其破产债权抵销》,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8月30日
《评债务人提交职工安置方案》,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7月11日
《论破产抵销权》,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上市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
《让判决书沐浴清澈阳光》,载民主与法制2007第9期
《关于新旧破产法的适用衔接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5月9日
《破产重整立法若干问题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1期
《破产别除权理论与实务研究》,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7年第5期转载)
《论法院对股东股利分配请求权的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1月17日
《闲话法院判决书的上网公开》,载法学家茶座(第12辑)2006年
《化解基站建设引发的矛盾》,载通信企业管理2006年第11期
《规范企业破产程序 公平清理债权债务----新破产法解读三人行》,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9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6年第11期转载)
《企业破产法:金融机构破产法规与国际接轨》,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9月28日
《新破产法剖析》,载经济法学评论(第七卷)2006年
《真假破产中“严重欺诈”均应追究刑责》,载检察日报2006年7月13日
《论债权出资》,载法学杂志 2006年第5期
《我国公司法修改后公司合并规则探究》,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3期
《析新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非股东股权转让之规定》,载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第6期
《完善有限合伙 促进风险投资》,载检察日报2006年6月13日
《Analytical review on major issues of the new bankruptcy (Law) legislation》2006 Volume 1 Number 2,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嘉利来”案的蹊跷之处》,载法人2006年第5期
《博客目前能否成为广告平台》,载北京晨报2006年3月14日
《谈新公司法清算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第2期
《新<破产法>的突破》,载法人2006年第2期
《谈新<公司法>资本制度之变革》,载会计师2005年第12期
《破产立法札记》,载法学家茶座(第9辑)2005年
《论公司清算制度之立法完善》,载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年第8期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经济法辨析》,载经济法学评论(第6卷)2005年
《论公司治理与公司控制人侵权责任的追究》,政法论丛,2005年第6期(江西财经大学学报,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刊转载)
《德国和英国的破产立法》,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10月21日、10月28日、11月4日
《论破产案件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原则》,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新破产立法纵横谈》,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论职工债权在破产清偿中的优先顺序问题》,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
《论新破产立法中债权人会议制度的设置思路》,载法学家2005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5年第7期转载)
《谈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4月20日
《中国反垄断法调整范围的立法思考与建议》,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9期转载)
《中超风波:产权与体制的博弈》,载法人2005年第1期
《破产立法中永远的痛》,载证券日报2004年11月8日
《国企产权改革的法治化之辩》,载法人2004年第10期
《新破产立法中管理人制度的设置思路》,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5年第1期转载)
《新破产立法中的法律责任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9月10日
《新破产立法的破产原因》,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8月20日
《谈对专家论证会的一点看法》,载法学家茶座(第五辑)2004年
《坚决打击破产欺诈逃债行为——论新破产立法中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8月6日
《新破产立法中对劳动债权的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7月23日
《新破产立法与国企政策性破产的关系》,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7月9日
《新破产法的适用范围》,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7月2日
《再辨破产法两大难题》,载法人2004年第8期
《新破产法将走向市场化体制》,载会计师2004年第8期
《破产再也不是逃债者免费的午餐》,载检察日报2004年7月1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记新破产立法风雨十年》,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6月25日
《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破产立法中的经济法理念》,载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4年第9期转载)
《上市公司不再是保险箱》,载经济参考报2004年4月30日
《上市公司合并中区分股权性质确定折股比例的法律思考》,载中国证券报2004年4月16日
《论坛:如何变革集体经济》,载法人2004年第4期
《宇通股权拍卖涉嫌国资流失》,载证券日报2004年1月29日
《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1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4年第4期转载)
《三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5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3年第7期转载)
《“重点企业挂牌”的法律联想》,载法学家茶座(第4辑)2003年
《外商受让上市公司股权的税收问题》,载上海证券报2003年4月8日
《企业改制重组中的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载中国文化报2002年9月16日
《企业改制重组有哪些要求》,载中国文化报2002年8月19日
《再谈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人民法院报,2002年7月19日;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2年第10期
《公司发行股票上市条件》,中国文化报,2002年4月8日,5月20日,7月8日
《试论破产立法与国企失业职工救济制度》,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10期转载)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实务研究》,载证券导刊2002年第13期
《资本经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载中国文化报2002年3月18日
《文化产业的资本经营与上市实例分析》,载中国文化报2002年2月11日
《公司合并中对债权人的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2年第1期转载)
《重组长征何其难 只缘法律不完善---- 再评“郑百文”事件》,载证券日报2001年11月19日
《中国股市反思:不规范的根源》,载信息早报2001年10月31日
《“郑百文”事件法律评说----兼论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载证券法律评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8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1年第10期转载)
《百文重组的法律评析》,载中国证券报2001年5月24日
《“郑百文”事件法律评说》,载证券日报2001年5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7期转载)
《不得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载证券日报2001年4月23日
《我国破产法有待进一步完善》,载学习时报2001年3月5日
《郑百文事件挑战破产法》,载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2月9日
《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法律评述》,载法制日报,2000年8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0年第10期转载)
《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6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7期转载)
《债权确认程序》,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5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7期转载)
《对破产企业涉讼案件的处理》,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5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7期转载)
《破产法的调整作用》,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5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7期转载)
《深圳市东乐实业公司产权转让案法律评述》,载建筑报2000年4月18日
《解不开的结—— 西藏圣地股权强制转让之法律争议》,载证券时报2000年1月7日
《上市公司的收购方式》,载上海证券报1999年7月19日、9月14日
《确立市场经济的标志——我国破产法的实施与完善》,载国际贸易1999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1999年第7期转载)
《国企转让不应侵犯外方利益》,载民主与法制1998年第22期
《试论破产案件中的保证责任问题》,载法学家1998年第22期
《评“刘秋海事件” 》,载南方周末1998年3月13日
《谈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统一与改革》,载金融时报1998年2月24日
《别除权论》,载法学家1996年第2期
《打击破产逃债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秩序》,载贵州法学1996年第1期
《破产法系列讲座》(共12篇),载金融时报1995年8月2日,8月9日,8月16日,8月23日,9月7日,9月21日,10月14日,10月20日,10月26日,11月3日,11月9日,11月16日
《外资股份公司的税收问题》,载金融时报1995年7月25日
《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金融时报1995年7月1日
《浅谈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载金融时报1995年5月20日,5月27日。
《企业改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原则》,载金融时报1995年4月21日,5月12日
《试论母子公司法律关系》,载金融时报1995年2月22日,2月25日,3月1日
《谈当前破产欺诈行为的防范与制裁》,载金融时报1994年12月20日
《国有企业改建上市公司时资产重组中债务处理问题》,载金融时报1994年12月9日
《谈企业股份制改组中土地资产的处置》,载金融时报1994年12月1日
《股票发行上市中的合同审查问题》,载金融时报1994年11月29日,12月6日
《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关连交易问题》,载金融时报1994年8月30日,9月6日,9月13日
《也谈银行贷款债权变股权问题》,载金融时报1994年9月7日
《境外上市企业的竞业禁止问题》,载金融时报1994年7月6日
《未经规范化的公司分立合并时怎样处理这些公司的债务》,载经济参考报1994年6月26日
《关于公司对外投资问题》,载金融时报1994年6月11日
《股份制改组中中介机构行为的规范化与法制化》,载金融时报1994年4月22日
《法人股应尽快上市流通》,载经济参考报1994年4月3日
《被撤销企业法人的债务应否追究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载法学杂志1994年1期
《谈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转让问题——评公司法有关规定》,载金融时报1994年2月16日
《股改时国家减免税等形成资产的产权确认》,载金融时报1994年1月12日
《论破产法中的债权确认程序》,载福建法学1993年第4期
《有股者当有其权——企业股份制改组中存在的股权不平等问题应予重视》,载经济参考报1993年11月14日
《试论判决书之缺陷与改进》,载贵州法学1993年第5期
《让外资股宽活起来》,载经济参考报1993年10月3日
《也谈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载金融时报1993年9月26日
《谈破产案件受理后被申请破产企业所涉诉讼的处理》,载法学家1993年第3期
《市场经济与破产法的功能》,载法学家1993年第3期
《股份有限公司改组中股权设置的法律规定应予修改》,载经济参考报1993年7月25日
《股份制方面法律规定亟待完善》,载经济参考报1993年6月27日
《收容审查制度应予废除》,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3期
《经济诉讼中第三人的正确认定》,载法学杂志1993年第1期。
《试论破产程序中的保证责任》,载福建法学1992年第3期
《因上级机关过错造成合同违约此责任究竟该怎么追究》,载经济参考报1992年8月9日
《为有利被告论正名》,载贵州法学1992年第3期
《试论破产法的调整机制与实施问题》,载中国法学1991年第6期
《实施破产法是彻底解决三角债的关键》,载经济参考报1991年10月6日
《未到期的无利息破产债权应当扣息吗》,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91年第2期
《律师刑事代理剖析》,载法学杂志1991年第1期
《试论公司撤并中的债务责任问题》,载债事纵横1991年第1期
《论破产财产》,载福建法学1990年第4期。
《中苏辩护制度比较评述》,载比较法研究1990年第4期
《保障被告人审查、提出证据的权利》,载青海法学1990年第4期。
《谈破产案件受理后民事执行程序中止问题》,载法学与实践1990年第6期
《略论企业破产法中的终结整顿问题》,载江西法学1990年第4期
《土地使用权终止后地面上的不动产应该归谁》,载经济参考报1990年8月12日
《企业经整顿后破产的债务清偿问题》,载当代法学研究1990年第1期
《破产与兼并相结合——处理亏损企业的一条法律途经》,载经济参考报1990年6月3日
《谈未到期债权破产清偿的扣息问题》,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再谈公司清理中的债务责任问题》,载经济参考报1990年3月18日
《苏联辩护制度漫谈》,载海外法学1989年第(3、4)合期
《对承租人负亏能力的剖析》,载法学杂志1989年第6期
《公司清理中的债务清算问题》,载经济参考报1989年11月5日
《破产界限比较漫谈》,载经济参考报1989年9月3日
《完善公证管辖规定之我见》,载福建法学1989年第2期
《对健全申诉制度的一点意见》,载法学学刊1988年第(2、3)合期
《各国破产和解制度评述》,载经济参考报1989年7月18日
《谈谈破产界限中的缺陷与解决方法》,载经济法制1989年第6期
《企业兼并不能代替破产制度》,载经济参考报1989年5月21日
《了解案情是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基本条件》,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9年第3期
《谈司法机关告知被告人诉讼权利的问题》,载贵州法学1989年第2期
《律师职业道德浅谈》,载北京律师1989年第1期
《司法独立是政治体制改革组成部分》,载世界经济导报1989年1月9日
《司法机关应当依法行使职权》,载工人日报1988年11月5日
《横向经济联合企业的破产问题》,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论破产宣告及其效力》,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4期
《也谈“高薪养廉”说》,载工人日报1988年9月23日
《谈企业破产法中的债权申报期限》,载法学杂志1988年第4期
《对迅速审判程序的商榷》,载法学研究动态1988年第10期
《企业破产法中的别除权、取回权与抵销权》,载法学评论1988年第4期
《不要再感恩戴德了》,载工人日报1988年6月18日
《被告人“应当如实回答”析——对刑诉法一项规定的商榷》,载未定稿1988年12月
《不重视公民权利便没有法制》,载工人日报1988年3月11日
《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6期
《试论律师法律顾问工作》,载山东律师1987年第4期
《政治改革与法制建设》,载工人日报1987年12月25日
《论破产犯罪》,载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党政分开之我见》,载工人日报1987年11月13日
《析我国破产法中的撤销权》,载法学1987年第8期
《宣告缓刑后应立即释放被告人》,载北京律师1987年第4期
《要正确的理解破产的概念》,载经济参考报1987年5月23日
《律师应接办刑事申诉案件》,载北京律师1987年第2期
《对一审宣判无罪的被告人应交待上诉权利》,载湖南法学1987年第2期
《谈辩护中被告人隐瞒罪行的问题》,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2期
《毁坏“自家财物”是否构成犯罪》,载法学学刊1987年第1期
《刑事诉讼理论中若干重要问题的综述》,载江西法学1987年第1期
《人民法院应保证二审案件刑事被告人的辩护权》,载新疆法制报1987年4月4日
《也谈法的概念——兼与郭宇昭同志商榷》(笔名 辛平),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1期
《企业破产法与公民劳动权利》,载中国法制报1987年1月5日
《略谈辩护律师参加诉讼的时间》,载北京律师1986年第6期
《迎接破产法的挑战》,载工人日报1986年11月8日
《理论上要有一个新的突破》,载工人日报1986年10月18日
《民主集中制之我见》,载工人日报1986年10月17日
《“极端民主化”剖析》,载工人日报1986年9月12日(人民日报1986年10月3日摘登)
《立法思想也要更新》,载工人日报1986年8月29日(人民日报1986年9月5日摘登)
《黄旺连犯的是故意杀人罪》,载法学学刊1986年第2期
《论制约与配合——谈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载法学与实践1986年第3期
《谈谈我国辩护制度》,载学员之家1986年第3期
《“人来人往”还是“文来文往”》, 载中国法制报1986年1月13日
《南斯拉夫的错案赔偿制度》,载法制园林1985年第4期
9. 朱慈蕴的个人履历
1.《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天津社联学刊》, 1989 年第 6 期
2.《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天津财院学报》, 1990 年第 5 期
3.《论经济法律手段软约束的成因》,《天津社会科学》, 1995 年第 5 期,第 105 - 109 页
4.《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价值取向》,《商事法论集》第 2 卷( 1997 ),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68 - 214 页
5.《经济法学研究综述》,《法学研究》, 1997 年第 1 期,第 52 - 63 页
6.《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学研究》, 1998 年第 5 期,第 83 - 100页
7.《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中国法学》, 1998 年第 5 期,第 73-81 页
8.《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诉讼程序》,《法商研究》, 1998 年第 5 期,第 19-26 页
9.《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母子公司中的运用》,《法律科学》, 1998 年第 5 期,第 40-46 页
10.《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一人公司》,《法学评论》, 1998 年第 5 期, 59-64 页
11.《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中国的实践》, [ 日 ] 《奥岛孝康还历纪念论文集》, 1999 年
1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的几个问题》,《中、日、韩关于公司法、证券法的变革与发展》,成文堂 2000 年 7 月出版,第 245-276 页
13.《对一人公司立法与规制的思考》,《商事法论集》第 5 卷,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8 - 69页
14.《一人公司利弊分析与立法》,《法制日报》 2001 年 1 月 28 日第 3 版
15.《论证券交易所与会员公司的法律关系——两者关系法律构造的问题点》,《法商研究》 2001 年第 3 期,第 106-116 页
16.《职工持股立法应注重人力资本理念的导入》,《法学评论》 2001 年第 5 期,第 125-132 页
17.《怎样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兼论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中国经济时报》 2001 年 10 月 30 日 5 版
18.《控制股东与公司的独立人格》,《法制日报》 2001.12.9 第 3 版
19.《一人公司对传统公司法的冲击》,《中国法学》 2002 年第 1 期,第 103-113 页
20.《论控制股东的义务》 ( 朱慈蕴、郑博恩 ) ,《政治与法律》 2002 年第 2 期,第 13-22 页
21.《规制董事利益冲突交易的披露原则》 ( 朱慈蕴、祝玲娟 ) ,《现代法学》 2002 年第 2 期,第 59-64 页
22.《评我国独立董事之引进》 ( 朱慈蕴、金明义 ) ,《浙江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4 期,第 88-93 页;本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2 年第 5 期转载)
23.《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载于《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比较与借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4.《 The Impact of the One-Person Company system on the Traditional Company Law 》 , 《 CHINA LEGAL SCIENCE 》 2003 )
25.《法治社会下的公司自治》,载《法治:理念与制度》 (985 项目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88-470 页
26.《反思反垄断: 我国应当建立温和型的反垄断制度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03 年第 3 期,第 28-36 页;《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 2003 年第 9 期全文转载
27.《公司自治与政府规制》,第二届国际商法论坛国际研讨会主题发言,载于第二届国际商法论坛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85-392 页
28.《商法探源――论中世纪的商人法》(朱慈蕴,毛健铭),载《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年第 4 期,第 129-133 页
29.《 “上市信用”是上市公司的特有信用 》(朱慈蕴、王莉萍),载《中国法学》 2004 年第 1 期,第 87-96 页
30.《 法定最低资本额制度与公司资本充实 》,载《法商研究》 2004 年第 1 期,第 17-21 页;《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 2004 年第 4 期全文转载
31.《公司法证券法修改需要良性协调》,载《上海证券报》 2004 、 4 、 14 第 13 版
32.《资本市场创新与法律制度构建》,载《上海证券报》 2004 、 6 、 9 第 16 版
33.《资本多数决原则与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载《法学研究》 2004 年第 4 期,第 104-116 页
34.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majority rule principle and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ficiary ties: A Chinese perspective,Australian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Volume 16 Number 3 July 2004,Page 248-267, LexisNexis Butterworths
35.《 正确理解法定最低资本额的功能 》,载《法制日报》 2004 、 9 、 30 第 9 版
36.《我国商事登记立法的改革与完善》,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6 期,第 14-22 页
37.《 转型中公司法的现代化——「 21 世纪商法论坛」 2004 年国际研讨会综述 》, (朱慈蕴、王洪伟) 载《月旦民商法杂志》 2004 年第 6 期,第 182-196 页
38.《有限责任公司法修改与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公司自治抑或政府规制?》(朱慈蕴、毛健铭),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八卷,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0-64 页
39.《 我国公司法应确立揭开公司面纱规则 》,载《法律适用》 2005 年第 3 期第 11-14 页
40.《公司资本制度的缓和化趋势与债权人利益保护》,载《公司法比较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年 4 月版
41.《公司资本理念与债权人利益保护》,载《政法论坛》 2005 年 3 期第 126 - 134 页;本文被《新华文摘》 2005 年第17 期全文转载;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 2005 年 10 期全文转载( 42 - 50 页)
42.《 上市公司信用制度的法律架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朱慈蕴、成员:王保树、王莉萍、梁上上、徐洪涛、金明义) 12万字,已结项,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九卷,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1 - 266 页
43.《一人有限公司应该得到立法认可》,《法制日报》 2005 年 6 月 7 日第 10 版
44.《确认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法制日报》 2005 年 6 月 14 日第 10 版 1.《经济法概论与案例分析》,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 年版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历史见证》,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3.《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专著,《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4.《经济法律教程》,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年版
5.《经济法律教程》,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第三版
6.《商法原理与实务》,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7.《商法》,副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年版
8.《商法》(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学用书),副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
9.《中国公司法建议稿》,副主编,撰写部分内容并统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版
10. 什么是超爆魔鬼经济学
内容简介《超爆魔鬼经济学》历经4年时间创作而面世的书,深入探讨了世间万物那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提出的问题不仅更具挑战性,而且更出人意料,它将再次挑战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身体肥胖的女性和牙齿长得难看的女性薪水就低!这是为什么呢?△在高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再进入大学,毕业之后就能找到好工作?△导致大多数男女薪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女性追求高薪的愿望不足?△为什么世界上大部分顶级运动员都出生在1月-3月份?△马和汽车,谁的危险更大?想阻止气候变暖?用烟囱捅破天吧!?△发生在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与横扫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有什么不同?△安全带真的能保证你的驾车和乘车安全吗?儿童车座也照样不安全?你是不是经常碰到令你无法解决的事情?或者即使解决了,又不能令你满意?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你的传统思维在作祟,像列维特和都伯纳一样换个思路吧,把你的传统思维彻底颠覆掉,你会发现原来麻烦重重的问题可以这样解决!阅读《超爆魔鬼经济学》,你会发现,跟随列维特和都伯纳荒诞不经的思维,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头脑风暴,将会是多么地酣畅淋漓!“全美国最有趣的脑袋”列维特和都伯纳又出场了!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把地球撬起。而现在,列维特和都伯纳凭借这本《超爆魔鬼经济媒体推荐我的确喜欢《超爆魔鬼经济学》这本书,而且,我认为该书较《魔鬼经济学》更胜一筹。——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超爆魔鬼经济学》的发散思维方法,也许我们还不习惯,但的确有利于打开思路,深化分析。只要认真读下去,你的思维水平会有所提高。——梁小民经济学家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实验经济学,什么是行为经济学,特别是如果你还想知道一些实验经济学家们的人生轨迹和行为艺术,你千万不可错过列维特和都伯纳的这册非常有趣的大众读本。——王则柯经济学家《超爆魔鬼经济学》是一本“耸人听闻”的书,同时也是经济学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有力的证据。——王福重经济学家,畅销书《人人都爱经济学》作者《超爆魔鬼经济学》的确是一本好书。阅读这本书,有助于人们改变思维方式,摒弃那些经常出现的认识误区。——徐小平新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真正的经济学应该是源于生活的,应该是简洁、实用并且充满乐趣的。《超爆魔鬼经济学》做到了这一点。它从生活中一些被忽略的现象入手,经过梳理和推导,还原事物的本质,让人们在一种游戏般的快乐中,学会另一种思考方式。——时寒冰《中国怎么办》作者、上海证券报评论主编有趣的头脑与超爆魔鬼经济学相得益彰,生活是魔鬼经济学不可缺少的加餐佐料。——叶檀资深财经评论员列维特和都伯纳的比较方式新奇,通过对照分析看似毫无关联的主题,不断挖掘出事实真相,让人有茅塞顿开的畅快之感,这就是本书趣味横生的原因所在……真是精彩绝伦的一本书。——《纽约时报》大胆、令人赞叹,它在向传统智慧开战。没读过这本书,可不要在饮水机旁聊天哦。”——《华盛顿邮报》这本书很像《魔鬼经济学》,但更精彩……——《金融时报》这是迄今为止世界知名经济学家用统计数据所做的最搞怪的研究……列维特和都伯纳设法从人类行为这道高深的数学难题中,寻求其内在联系。——《娱乐周报》痛快……事实上,这本书表明:在探索欲永无穷尽、分析技能极为娴熟的经济学家的手中,普通的传统经济学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经济学人》《超爆魔鬼经济学》要做的就是彻底颠覆你头脑中的传统思维——真是一部让人赞叹称奇的作品。——《华尔街日报》简直就是飞驰而过的过山车……《超爆魔鬼经济学》真是精彩绝伦、生动有趣,还有那么一点醉人,就像一大杯龙舌兰酒。——《泰晤士报》《超爆魔鬼经济学》内容构思新颖,我们总能惊奇地看到难于预见的不可能情形。——《温哥华太阳报》毫无疑问:本书生动有趣。列维特和都伯纳的探索与发现与任何侦探小说一样扣人心弦……——《爱尔兰审查报》女性应买这本书送给他们的丈夫,但首先要自己读!与他们的第一本书一样有趣,给人的启发甚至更大,而且,这里有很多内容适合每个人阅读。——亚马逊网站读者《超爆魔鬼经济学》再次挑战了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深入探讨了世间万物那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不论是寻求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案,还是探讨抓住恐怖主义分子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列维特和都伯纳的分析,处处闪现智慧的灵光,叙述方式格外新颖,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分析人们在各种动机下的表现,他们两人将世界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大家:善、恶、丑……归根结底就是,荒诞不经。——王立鹏《中国经营报》常务副总编、《职场》主编福尔摩斯和列维特的共同点就是——很多事情在他们进行了连续两步以上合理的推论后,就会显示出让我们始料不及的结果。只不过福尔摩斯是基于证据和逻辑,而列维特更多是基于数据和经济学原理。——刘湘明《商业价值》出版人《超爆魔鬼经济学》以经济学的统计方法,发现种种貌似不相关联事件背后的隐秘逻辑。是作者的研究过于搞怪?还是我们的世界本来就匪夷所思?——贺志刚《IT经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读了《超爆魔鬼经济学》,我才发现,用微观经济学的手段和思维方式来研究社会问题,可以如此痛快过瘾,看似荒诞不经的论述,却处处闪耀着智慧与机敏,让人茅塞顿开,拍案叫绝!——陈朝华《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兼《南都周刊》总编辑《超爆魔鬼经济学》真是令人拍案叫绝,阅读这本书,有助于人们改变思维方式,摒弃那些经常出现的认识误区。很难想到经济学也会如此有趣!——张晨《北京青年》周刊总编要是你在寻偶期,遇到个适龄异性在读这本书,一定上去跟他/她搭讪。写这本书的人,智商高,好奇心无边无际,讲话表面正经其实很不正经,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情,看这本书的人一定也差不到哪儿去。按我说,这就是新时代的性感标准。——覃里雯《周末画报》新闻中心主任编辑推荐《超爆魔鬼经济学》是不敲破你的脑袋,誓不罢休!赋予你看透世界的魔力!连续数周荣登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总榜前10名!想要改变世界吗?你的魔力就藏在这本充满怪诞思考的书里!《超爆魔鬼经济学》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的《魔鬼经济学》作者再度倾力打造!超爆、超怪、超争议、超发烧、超叫座……读书也如同看戏,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看热闹的往往看到了外面最浮浅的东西,就大呼不可取!看门道的,不会如此浮躁、浅尝辄止,他更愿意深入到书的精彩之处,以察究大道之理。读《超爆魔鬼经济学》,应手执一杯名茶,一边细细品味名茶的清香,一边深索书中蕴含的精细哲理——但在你读到精彩之处而拍案惊奇时,别忘了把杯子放在桌上。目录专家推荐一真的喜欢《超爆魔鬼经济学》/比尔•盖茨专家推荐二一本引导你思维的书/梁小民专家推荐三怪诞经济学家的行为艺术/王则柯专家推荐四经济学是你身体里的魔鬼/王福重专家推荐五科学其实是故事/陈晓民写在前面导言超爆魔鬼经济学=荒谬怪诞经济学?有时候,一个人在生活中要想拥有清晰的思维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一直被告知,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概率要比清醒正常人驾车发生事故的概率高出很多倍。有如此多的人酗酒后仍然要手握方向盘,这是为什么呢?酒后驾车极其危险,可是,难道酒后步行就安全吗?马和汽车,谁的危害更大?如果我们不开车,改成骑马,社会将会怎么样?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3电视把印度女性解救了出来?6马和汽车,谁的危害更大?11还原世界的本来面貌16独树一帜的经济学21第1章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捅破天?还是架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的最恐怖的情形,绝对与《圣经》中的描述无异:海面上升,高温炼狱,灾难频发,地球混沌无序。面对全球变暖,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牛、羊及其他反刍动物,是十恶不赦的环境污染者?全球反刍动物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所有交通活动产生的多50%!那么,我们别吃牛羊肉了,也别喝牛奶了,改吃袋鼠肉吧。购买本地产的食品,事实上反而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为什么?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山爆发竟然让全球气温降低了,为什么?全球变暖:经济学家的观点28你开空调时应该想到的事情32外部效应的逻辑:从汽车防盗装置到火山爆发35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39太阳能电池加剧了全球变暖?49火山爆发与气候变暖51解决气候变暖:用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向天空吹二氧化硫56用毯子把地球裹起来60想阻止气候变暖?用烟囱捅破天吧!64医生最容易违规?68如此预防艾滋病:你根本不可能想到73第2章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世界上大部分顶级运动员都出生在1~3月?恐怖分子往往来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产阶层或高收入家庭?“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的仅仅3个月内,美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大幅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去医院就医,如何选择医生?医术更高的医生治疗的病人,其死亡率甚至更高,为什么?最出色的医生有什么样的特点?如果你的病情很严重,去医院看病会略微提高你存活下来的概率;但如果病情并不严重,那么去看病就会提高你死亡的概率。公路交通事故增多:全是“9•11”恐怖袭击惹的祸?81最出色的医生和最差劲的医生有何区别?86想长寿吗?拿个诺贝尔奖吧!103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109如何判断谁是恐怖分子?114计算一下谁是恐怖分子117第3章难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为电视看多了?暴力类电视节目可引发人们的暴力行为?观看大量电视节目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从事犯罪活动的概率更大?发生在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与横扫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有什么不同?慈善家行善仅仅是为了乐善好施吗?犯罪率升高是因为电视看多了?124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乐善好施?129人类天生具有利他主义的本性?132交易大厅的欺骗作为138利他主义的精神哪儿去了?144十字路口有交警,你会闯红灯吗?147人真的既慷慨大方又冷酷无情?151凶杀案的报道属实吗?153第4章疫苗、安全带和飓风:不一样的事情,一样的逻辑相对于农村产妇由接生婆接生,产妇在医院分娩的危险性为什么会更高呢?是硝酸铵养活了整个世界?如果硝酸铵一夜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大多数人的饮食结构将会再次转向谷物和块茎植物,而肉类和水果仅仅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安全带真的能保证你的驾车和乘车安全吗?儿童车座也照样不安全?《劳动法》也会损害劳动者168硝酸铵养活了整个世界?171从捕鲸到石油开采173没有什么医疗手段比疫苗更简单174安全带有多安全?177儿童车座的安全效应182由飓风想到的191第5章街头妓女与百货商店圣诞老人有何相似?男职员和女职员薪水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么?身体肥胖的女性和牙齿长得难看的女性薪水就低!这是为什么呢?在高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再进入大学,毕业之后就能找到好工作?教师工作是女性最好的职业选择吗?导致大多数男女薪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女性追求高薪的愿望不够强烈?从中国的缠足习俗到美国的性服务市场202为什么妓女的收入越来越少?209一星期中妓女哪天挣得最多?215皮条客与房地产经纪人221女性工资低是因为女性追求高薪的愿望不够强烈226从妓女的营生中我们看到了什么?234结语猴子也是人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