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巴菲特谈证券公司

巴菲特谈证券公司

发布时间:2021-05-19 09:35:35

A. 巴菲特谈股票:谁知道巴菲特说的哪些行业开始时投资大,经营时投资小

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成本和费用的问题,在我们分析各个公司财报时,谁的成本和费用低,利润高,我认为就符合老巴的这项条件。

开始时投资大,这是普遍问题(举个例子,刚搬新居的小两口生活就是前期投入大),经营时投资小这是个别现象也可称为好公司的特性。

B. 巴菲特是如何选股的

谈投资不谈巴菲特 ,如同谈足球不谈贝利,谈篮球不谈乔丹;尤其是谈价值投资, 巴菲特不能不谈,不能不多谈,不能不深谈。 投资一定要讲巴菲特,学投资一定要学巴菲特,巴菲特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在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年底评出的“20世纪八大投资大师”中名列榜首,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他创造了三个投资方面的世界之最: 一是收益率最高:从1965~2006年,他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投资收益率是3?611倍,是同期美国股市标准普尔指数涨幅的55倍以上。 二是赚钱最多:2006年巴菲特以519亿美元名列《福布斯》全球第二大富翁。 三是捐钱最多:2006年巴菲特把个人财富的85%捐给了慈善基金会。 小学毕业也能学巴菲特 其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一点也不复杂。越是真理越简单,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学习。 一不需要高智商。巴菲特说:“投资并非智力竞赛,智商高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低的人。” 一不需要高智商,二不需要高等数学,三不需要高学历,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小学毕业的普通投资者都能学习掌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 投资更成功,生活更快乐 我很喜欢荣毅仁先生的座右铭,就是他父亲荣德生先生所撰的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我想深思其上联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巴菲特的选股理念:巴菲特确定选股目标同样是“发上等愿”,只选择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优秀上市公司股票;巴菲特并不奢望市场经常会有最好的投资机会,只求“结中等缘”,耐心等待市场普遍不看好这家公司股票而低估其股价时大量买入;巴菲特选股之认真慎重可谓“享下等福”,他认真分析公司多年经营历史,慎重预测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即使是最差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合理的赢利,而不是只想着获得暴利而过度冒险导致彻底失败。 我想深思其下联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巴菲特的选股操作:巴菲特选股时对赢利能力的要求是“择高处立”,赢利能力不高根本不选;巴菲特只选择那些业务过去具有长期持续稳定性的公司,只喜欢非常稳定不太容易发生变化的行业和公司,可谓是“就平处坐”;巴菲特喜欢那些未来具有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几乎可以确定未来肯定会发展得更好,而且业务增长的空间很宽广,企业的销售收入和赢利水平将会持续“向宽处行”。 尤其是“享下等福”意味着不贪,这是投资人在选股时的第一大戒律,也是人生幸福的第一大戒律。巴菲特选股时只是追求合理的报酬却并不奢望暴利。巴菲特一生投资追求的并非大富大贵而是他投资过程中用智慧证明自身价值的快乐,而这种工作态度却正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所在。事实上,古往今来所有成就杰出的人士,无一不是追求最大程度地把事情做到最好,而同时最大程度地远离贪婪和享受。越是不贪和无私却越是富贵逼人,越是贪婪和自私却越是越贪越穷。

C. 证券业有哪些知名人物啊,要国内外的。

名人很多啊,比如:格雷厄姆、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王亚伟、巴曙松、叶檀、左小蕾、郎咸平、郭树清等等,这个太多了

D. 巴菲特投资银行类股票时他是如何分析其公司经营业绩的

沃伦·巴菲特谈富国银行

作为富国银行最大的股东,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沃伦·巴菲特对这家旧金山的银行了解得很透彻,他在富国银行被Norwest收购前就已经投资富国银行了,现任富国银行董事长迪克·科瓦舍维奇(Dick Kovacevich)是当时Norwest的CEO。作为富国银行专题报道的一部分,《财富》总编辑亚当·拉什斯基在3月26日和巴菲特进行了详细的电话交流。

富国银行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巴菲特:很难想象像富国银行这样一家大型企业还可以保持其独特之处,人们会认为当富国银行增长到一定的规模时,就会变得和其他银行一样。然而,富国银行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他们从没有因为其他银行都在做某件事就觉得自己也应该跟风,往往就是大家在说“别人都在做,我们为什么不做呢”时,银行开始陷入困境。

所有聪明的分析师都认为,没有哪一家大型银行可以靠现行的模式存活下来,富国银行也难以幸免。针对这样的分析,你有何意见?

巴菲特:大约在20年前,他们就说过同样的话。其实,只要不做蠢事,银行业是一个很好的行业。银行业能以极低的成本得到资金,无须去做蠢事(就能赚钱)。然而,银行业周期性地做蠢事,且一窝蜂地做蠢事,如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贷款。如果你的资金成本不到1%-1.5%,你就不必像火箭工程师那样聪明,照样可以赚钱。我知道富国银行的商业模式运作良好,比其他银行好了一大截。富国银行的资金来源比其他银行更低廉,这就好像在所有的大型汽车保险供应商中,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是一家低成本供应商一样。假如你是低成本供应商,不管是供应铜还是提供金融服务,你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此外,他们在资产规模方面很明智,没有介入会带来麻烦的领域。现在,即使你收取20%的房贷首付,但如果其他人做了足够多的蠢事,房价下跌还是会连累你。富国银行没有介入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等疯狂的项目,这些项目将会面对很多信贷损失。但在收购美联银行(Wachovia)两个季度后,他们将会有40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前收益。

富国银行也没有什么定时炸弹,富国银行会有一些亏损,这是毫无疑问的,且亏损会高于正常值。现在如果富国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会有100亿美元的差额。不过他们有秘诀达成低成本的存款和来自顾客的副业收入的双增长。

以保险收益为例,2008年保险收益呈两位数增长。

巴菲特:我认为,大多数批评富国银行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富国银行有保险业务,仅保险业务就价值数十亿美元。富国银行抵押贷款业务的数量也十分可观。批评意见可以适用于其他银行,可以适用于花旗,可以适用于美国银行(BofA),但不适用于富国银行。

我们拥有四家银行的股份——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SB)、富国银行(Wells)、M&T银行(M&T)、太阳信托银行(SunTrust)。我不知道太阳信托银行怎样,因为南佛罗里达州将最迟复苏,但他们已经把贷款集中度降了下来。其他三家银行今年会很糟糕,但它们复苏后将大大提升盈利的能力。存款正在不断流入,利差很大,商业前景很好。

迪克·科瓦舍维奇特别交代,要我问问您对有形普通股权益(tantible common equity)的看法。

巴菲特:我关注的是盈利能力。可口可乐没有有形普通股权益,但可口可乐有巨大的盈利能力。至于富国银行,它的顾客是无法被抢走的,顾客每个季度都在增长,顾客就是富国银行的摇钱树。富国银行不是依靠做蠢事来挣钱的,它挣钱的法门是极好的资产利差。

顺便说一下,富国银行不会借钱给伯克希尔,富国银行对国家信贷也不感兴趣,对所有的利差小的东西都不感兴趣。我们在六、七年前对菲诺瓦公司(Finova)进行了巨额投资,这笔投资是和卢卡帝亚(Leucadia)合伙进行的,原来的波士顿第一国家银行(First National of Boston)牵头了融资活动,投资者们愿意出资5亿美元或2亿美元不等。富国银行却毫无兴趣,他们认为盈利的空间太小。富国银行是正确的,这个交易只有大约20个基点的利润,而其他机构有6或8个基点的利润就愿意发放任何信贷。

回到有形普通股权益……

巴菲特:你不能从有形普通股权益上挣钱,得依靠客户的存款和这些存款的利差挣钱。在诸如TARP(troubled asset relieve program,美国政府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这些事情上,大家都把这点混淆了。他们问:“那么,这50亿美元或100亿美元投在什么地方?”银行不是靠这种方式盈利的,银行依靠他们现有的8,000亿美元的存款基础来挣钱。我可以保证,富国银行的存款基础成本大大低于美联银行,它们所提供的贷款也不同。

富国银行需要解决很多美联银行带来的问题,他们已经将那些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optioan ARMs)分门别类,也许最后他们还将亏损30亿美元或40亿美元,没有人知道准确的数字。但我认为加利福尼亚的住宅房地产市场已不再继续恶化,房价还未开始上涨,但已经不再下跌,且成交量不错。所以,我认为富国银行能够像他们预估的那样解决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问题。

为什么银行会在一夜间倒闭?

什么行业才算是高风险?航运?地产?工业?其实,除非这些行业的公司造假或有人亏空公款,一般来说,公司很少会突然倒闭。相反,大众认为最稳健的银行,却会因业务的突发事件而一夜间清盘,远的如巴林银行因一位职员的投机失败而“关门大吉”;近的如曾经拥有超过1,000亿英镑资产(相当于两家恒生银行)的英国北石银行(North Rock),因为周转不灵而被迫国有化,相信最终,北石银行股东的投资亦将所剩无几。

银行业高杠杆的运作特性

为什么公认为最稳健的行业会突然变得如此脆弱?一般商业常识告诉我们,一家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股东出资或向外界融资。财务学上,我们可以把总资产与股东资金之比称为杠杆比率,这个比率反映出公司以多少股东资金去营运全部资产,比率越高,表明资产中靠借贷的比例越高,亦即表明所承担的风险越高。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企业的杠杆比率少于3倍。目前市场认为高风险的内地房产股介于2-3倍,银行则普遍介于15-18倍。

单凭这些比率,读者可能仍不明了个中底蕴。笔者以汇丰为例,它的股东资金大约有1,200亿(美元,下同),而放账及投资等总资产则达23,500亿,杠杆比率大约是18.4倍。读者可能以为拥有庞大资产就一定稳如泰山。但从理论上讲,如果汇丰亏损了23,500亿资产中的6%,即约1,400亿,那么汇丰的股东资金(即之前提及的1,200亿)便会消耗殆尽(由于负债并没有减少),银行亦会倒闭。当然,笔者无意在此危言耸听,指汇丰会倒闭,众所周知,汇丰在风险管理上一向胜于同侪。

笔者只想指出,银行业在高杠杆比率模式下运作,一点出错的空间都没有。情况就如同期指买卖,稍有不慎,大部分本金(在银行即是股东资金)便会输掉。北石银行之所以出事,与其高达30倍的杠杆比率实在不无关系(即30元资产中有29元是借来的),以它当时的高杠杆比率,任何突如其来的冲击都足以把它拖垮。

美国次按所引发的信贷收缩还未显现

明白了银行的高杠杆运作特性后,读者便知道,闹得满城风雨的美国次按风暴有多严重。表面上,银行只需为手上的次按或其相关投资作拨备便能了事,但实际上,银行面对庞大拨备时,只有三条路可行,一是以更少的股东资金(由于拨备减少了股东资金)去营运相同金额的资产。换句话说,银行就需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银行不欲或无力承担更多的风险,它便只有选择减少借贷(即减少资产)或向股东筹集资金。理论上讲,若每家受次按波及的银行都能向股东集资,情况也能得以控制,但实际上大部分中小型银行都未能成功集资,它们可做的往往是缩减借贷。在这种负杠杆效应下,银行每损失1元的股东资金,便需要将资产大幅缩减,以汇丰18倍杠杆为例(即每1元股东资金营运18元资产),银行每损失1元的股东资金,它便需要减少18元的资产。

据《经济学人》的估计,次按至少有2,000亿-3,000亿美元的坏账。就以2,500亿及17倍杠杆比率计算,整个银行体系便需减少42,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约两成半)的贷款及投资,那么,整个美国经济的信贷便会急速收缩。情况有如在期货买卖中,买入的投资者在期货价格下跌时被迫收保证金一样,如果投资者不能付出额外的保证金,他们的部分仓位便会被迫平掉以减少投资额。有见及此,那些外资银行现在正引入各主权基金成为股东,以增加股本(即保证金)来维持资产数目。不过,由于有越来越多与次按相关的衍生工具曝光,这些主权基金的资金实在如泥牛入海。

读者或许会质疑,次按出事至今,世界各银行已作出高额的拨备;然而,实际的经济状况不如笔者所说般严峻?其实,那些收缩了的贷款和投资还未反映在现实世界中。如果你从事债券买卖行业,在过去几个月,相信已对信贷紧缩(Credit Crunch)的情况有深刻的体会。整体而言,信贷紧缩正在蔓延,原本只是次按及其相关产品的信贷受到限制,现在连正常的房贷及其他货币市场的投资工具亦受到牵连,可见次按的影响正逐渐浮现在现实生活中。

损失的是股东而非存户

不过,读者不需神经过敏,担心自己的存款会受到波及。其实,香港大部分银行作风保守,相对于国际和中国内地的银行,香港的银行坐拥大量储备,就算计入次按所带来的影响,财政仍然稳健有余。至于那些饱受次按蹂躏的外资大行,读者亦不必过虑,只要还有投资者愿意入股,银行便可通过新股来“填数”。只是如此一来,那些银行的股东权益便会被大幅冲淡,股价亦可能受到影响。

E. 巴菲特谈到合理的买入价格没说的太清楚,什么才是合理的价格谁领悟他的意思,请指教。

巴菲特提到过,以低廉的价格买入普通企业,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企业。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借鉴其另外两句话:“永远不要恋上你的股票。”“没有任何股票值得以任何价格拥有。”

也就是,任何企业、股票的购买都必须建立在其内在价值之上,不论企业多么优秀,以超越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必然无法获得满意的收益。其实,这也是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注意安全边际。

F. 巴菲特股东大会召开在即,往年他都给出过哪些投资秘诀

投资秘籍倒没发现,但是我建议可以去看这几本书,如:《聪明的投资者》 《怎样选择成长股》 《证券分析》 《杰克·韦尔奇自传》。巴菲特谈到海外收购时说,他从未因为一家公司在海外而放弃任何机会,只是他不走运,而且我没有关注太多的非美国公司,几乎所有想在美国出售公司的创始人和家庭都知道伯克希尔,其中许多人倾向于出售给伯克希尔,而且外国公司之间的联系并不那么紧密,巴菲特在美国以外对我们一无所知。

我对这种好运感到有些失望,但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海外机会,巴菲特对金融危机期间的投资进行了回顾和反思,该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过早使用了其大部分现金,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头几个月,他们急忙进行干预, 从我们现在知道的情况来看,我们最好保留所有资金,直到金融危机真正触底,时序预测可能会大大改善。

以上的问题是我个人的想法,如果还有其他想法可以在下方评论。

G. 2021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是全球投资者必须要关注的一场重要会议,对于今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巴菲特也是释放出了很多消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巴菲特对于数字货币的看法。

而对于大多人最为关注的就是巴菲特对于比特币的看法,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比特币它是非常不看好的,他认为这是纯粹的投机产品,因为它不代表任何实物资产,对于巴菲特来说,他是不会花费一分钱来投入到比特币等这样的虚拟货币上面的,因为对于他来说它是不存在任何价值的。

H. 读巴菲特谈投资一书的读后感是什么

我去年高考失利出来打工,也体会了很多。但是为了所谓的理想放弃学业是不现实的!首先,他人成功不可复制,每个人的机遇都是不同的;其次,成功没你想的那么简答,巴菲特告诉你他10就去参观股票交易所,但是会告诉你是他身为国会议员的老爸带他去的吗?比尔盖茨大学肄业去创业,但是没有告诉你他最开初的一系列订单都是依靠父母关系卖出去的吧!最后,只有自己的实力提升了,才有资格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刚刚出来打工,我老爸只对我说了一句“先就业,再择业”。我们年纪相仿,但是没有强健的翅膀就想搏击长空的雄鹰,是飞不起来的!

I. 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的大人物 买卖股票也和散户一样委托证券公司吗

应该不会,一般买都不是2级市场。比如说通过大宗交易,战略协议,股份转让等等。。。。但是有点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他们卖是通过2级市场来的,一抛就几十万手,坑爹吧!~

J. 利弗莫尔是港股券商吗

1、利弗莫尔不是港股券商。利弗莫尔一般指杰西·利弗莫尔,是美国著名的投机之王,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易员,名列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是投机者的偶像。

爱德温·勒菲佛所著的《股票作手回忆录》是利弗莫尔的精彩投资生涯。

2、谈到资本作手,在过去100年中,华尔街惟一无可回避的人物,只有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这位被称为“百年美股第一人”的资本市场传奇人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种神秘现象固然有其个人魅力原因,但他在股市上的智勇过人,确非当今很多浪得虚名之辈所堪比。

3、从财富角度来看,利弗莫尔并不比他之前的杰·古尔德拥有更多金钱;

从口碑来说,他也不见得比后来的巴菲特更能流芳百世,但从“职业交易成就”来比照,杰·古尔德、占姆士·吉恩和约翰·雅各布无人能出其右;

同期伯纳德·巴鲁克、老肯尼迪和江恩亦无法与其匹敌;当今大小股神更无此殊荣。

4、利弗莫尔是华尔街上最大的个人投资者,至死都是独立操作、一个人判断、一个人交易。他从来不看小道消息、内幕或与人联手坐庄。

他的操作手法被后人延伸、繁衍出当代各类股票技术法则流派。无论大小投资者均能从其操作理念和手法中,学习如何趋利避害,正确把握自我。

(10)巴菲特谈证券公司扩展阅读:

美国股市首位做空者:

利弗莫尔是美国股市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做空者。

在1906至1907年的流动性偏紧带来的股票大跌中,利弗莫尔在空头市场中大获全胜。当时他注意到一则消息:北方太平洋和北方铁路发行新股,但股东可以分期付款。

华尔街首次出现这样的消息,利弗莫尔判断市面资金紧张。而几天后,另外一家大公司圣保罗公司宣布发行新股,但规定缴款期在上面两家公司之前,利弗莫尔确信存在钱紧问题,于是果断大量下空单。

而自1907年9月下旬开始,货币市场更加紧张。10月初,利弗莫尔得知货币经纪人都开始囤积资金,没人愿意出借资金,预测股票即将崩盘。

当年10月24日,美国货币市场冻结,然而当时没有中央银行出面借款,股市就此崩溃,这次崩盘为利弗莫尔带来了100万美元收益。

此后,利弗莫尔成功预测了1929年的市场崩溃,做空了整个股市,获得了1亿美元的收益。

阅读全文

与巴菲特谈证券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商证券佣金万分之8 浏览:836
今日美棉期货价 浏览:148
中行visa英镑汇率查询 浏览:413
罗斯公司理财自学 浏览: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组的有哪些公司 浏览:495
10月7日日本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920
银行理财资金对接信托 浏览:219
佣金宝创业板深圳 浏览:150
小蚁币目前价格 浏览:741
人民币兑换乌吉亚汇率 浏览:380
2017熊猫普制金币价格 浏览:802
区县金融办改革成金融服务中心 浏览:853
口罩股票未来 浏览:341
调研拓展融资渠道 浏览:586
股指期货操盘手大赛 浏览:190
对公外汇拓户 浏览:239
广发证券草根 浏览:49
银行外汇英文单词 浏览:398
长江小金属网钒价格 浏览:608
丝路硅谷综合金融服务中心 浏览: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