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蝎子摆尾
马赛回旋
1、在转身的时候左右脚交替踩球改变球的运动方向,躲过对方的铲抢或者利用身体将对方挡开,使对方够不到球 正向带球过程中用一只脚踩球后,紧接着180度顺势转身用另一只脚拉球,另一只脚碰球后 向后一拉 摆脱防守者,再或传或射,一气呵成。正向带球过程中用一只脚踩球后,紧接着360度顺势转身用另一只脚拉球,摆脱防守者,再或传或射,一气呵成。 就是左右脚交替踩球刚开始向后拉,再慢慢转弯弯转大 了就可以靠惯性拉到前面了就是左右脚交替踩球刚开始向后拉,再慢慢转弯弯转大 了就可以靠惯性拉到前面了 一般是你主控脚以一个扣球的动作踩向皮球,身体随着重心改变就势转身,另一只脚在转身的瞬间把球拉过来 一条腿小迈在皮求的前面,在转身用另一条腿的后更(也可以踩求)想后方推。最后在转回身体带球。
2、踩单车是用双腿来回的在球上绕过,是大罗,小小罗和罗比尼奥等人的招牌动作,马赛大回旋是齐达内的标志性动作,有一只脚把球横向拉,转身后用令一只脚向前拉球,牛尾巴过人则是小罗常用的,右脚从球底部把球向右带,然后在球在空中时再把球向左带。
这是一个华美而又实用的摆脱技巧,是指正向带球过程中踩球后紧接着360度旋转顺势转身摆脱防守者,再或传或射,一气呵成。齐达内的“马赛回旋”屡屡在实战中绽放光芒,尤其在双方看似均等得球机会的情况下,能出其不意地占据主动。前脚掌点球的动作要柔和,不然要摔跤。转身的方向要准确,不然准撞上别人。两脚依次点球之时最好能把球向自己最方便掌控的方向轻拖。
马赛回旋的真正来历!!
马赛回旋是 中国伪球迷和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法国人
才爱这么叫。
真正最早在国际A级比赛使用这个动作并且留下记录的
是前阿根廷国脚 罗德里格斯 此人成名早于马拉多纳,至于发明
这个动作的人 可能是哪个业余球员甚至可能是 某个爱踢球的
卖阿根廷烤肉的球迷也说不定。这个根本就无从考证了。
但是马拉多纳是第一个把这个精彩华丽的过人动作带到欧洲赛场
的球员,这就是国外把这个动作命名为马拉多纳过人的原因。
我记忆中 英超利兹联队 90年代出版的一套全彩图足球书籍中
就有这个动作 当时的命名 就叫马拉多纳过人动作。
㈡ 什么是“蝎子摆尾”
蝎子摆尾(Scorpion tail penlum)跑步中用脚后跟从后面把球夹起来,这是足球场上的一个花哨的动作。
足球场上有许多球星做此动作,例如在2005年联合会杯,墨西哥队战胜巴西的比赛中,墨西哥后卫奥索里奥表现出色,一记“蝎子摆尾”虽然没有将球打进,但精彩的表演还是技惊四座。在例如瑞典前锋伊布拉希莫维奇在2004年欧锦赛上,他的一记“蝎子摆尾”震惊世界。
瑞典前锋伊布拉希莫维奇可谓球场上的一大“异类”,身高达到1.92米的他却拥有着细腻的脚下功夫,“蝎斗”式的进球方式更是成为了他的一大招牌动作。在2004年欧锦赛上,伊布就在瑞典与意大利一战中展示了自己的“神来之笔”。第85分钟,瑞典队的角球在禁区内制造了混乱,在接到队友后点的头球摆渡后,先是永贝里奋力倒勾,在和赞布罗塔的拼争中将球弹起,随后梅尔博格在点球点前跃起争顶,皮球再度飞向空中,此时,站在门前的伊布拉辛莫维奇第一时间冲向了落点,抢在出击的布冯之前,背对球门用右脚外侧奋力向后一垫,只见皮球划出一道恰到好处的高弧线,越过补门的维埃里轻巧的落入了网窝。事实上,伊布的鬼魅一击绝非无心插柳,因为在2003-2004赛季阿贾克斯客场对阿尔克马尔的比赛中,瑞典神塔还打入了一粒更加精彩的“蝎斗”式进球。
蝎子摆尾的创立者-----伊基塔
伊基塔,他代表国民竞技队出战1995年的美洲杯。面对爱球如命的哥伦比亚球迷,伊基塔丝毫没有收敛,他疯狂依旧。这次美洲杯比赛,伊基塔的传奇色彩更浓了。在一次比赛当中,对方针对他站位靠前的特点,远距离吊门,伊基塔早就估计到对方的这一打法,他不慌不忙,在足球快要入网之时,他不是用手去接球而是玩了一个"倒踢紫金冠"的危险动作,身体鱼跃前倾用两个脚后跟将球踢出大门。这个动作可谓是百年足球史上的绝唱。就凭这一个救球动作,伊基塔就可以跻身世界优秀守门员的行列。这个救球动作展示了他的激情他的技术和他的创造力。伊基塔是球场上的疯子,但他疯得可爱,疯得出奇,疯出了一种足球艺术。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734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