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央财经大学与人大比较
我是贸大2012年毕业生,给你说点我的经历和看法吧。
1 从专业学术方面,人大厉害。央财可能略胜贸大一筹。贸大更注重实践能力
2 财经嘛,大部分是人还是考虑就业为主的,
这方面贸大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北京的业内人士都很清楚,就业上贸大的招牌比央财
硬。在北京高校留京率蒸蒸日下的现状下,我们学校留京率仍保持很高的水平,我们寝室周围
的男生(本科),就业的几乎全在北京,而且就连住的地方都离得不远,都在四环内~我们开玩笑说以后还是那波人,聚会永远不难~ 另外,我自己是毕业后选择在美国前50商学院继续读研,在美国也和很多接触一些北京人,还有和例如北邮央财毕业的同学聊过,因为我们都对本校的就业情况了如指掌经过我们细致的讨论,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贸大就业比央财好不止一点点,尤其如果你是男生,来贸大吧。拿2012年来说,贸大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有银行的,加起来四五百不止。央财金融的美眉告诉我,她的同学,包括男生,很多最后并没有去很好的单位,不少都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外省分行了,我告诉她我周围我认识很多男生,本科的,
成绩实习各方面很平庸的,最后去国企和四大行北京分行的都一把一把的,她都不信,认为没有关系不太可能。的确,北京的银行,尤其北分,如果不是清北人毕业,又没关系,极其难进。但是贸大的牌子算是把外地学子留京的尚方宝剑。我寝室有个男生,考研落榜,就业也没赶上耽误了,今年四五月份才着手着急找单位,最后也稳进了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成功留京。北邮美眉是北京人,她的肯定就不用提了。贸大,北京人都知道的。
至于人大,就业比贸大稍差些,有点两极分化。关键是不好考,一旦你差几分,被调到个什么历史哲学专业。。。呵呵,你懂得~所以,能考进贸大,再怎么不济,就业也是铁打的稳。如果你想进北京特别牛逼的单位,比如商务部,银监会,工商局等等,人大学子貌似包揽了,不过每年进去的也就三四个人的样子。嗯,所以你要自己衡量~ 一般人的话,在贸大就算进不了北分,怎么着也能进个支行或是四大会计事务所~
我认识一些人大的同学,很多都被分到外省的小城市了,虽然是牛逼的单位。。证监会银监会法院检察院。。
所以,关键是你看重什么,还有自己的水平,想要什么,决定最适合什么学校。比较的话其实分不出高低的~
『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的科研机构
国际法研究所 、商法统一化研究中心、国际商法研究所 、公司法与证券法研究中心、竞争法研究中心、私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贸易与金融法律研究所 、产品质量与安全法制研究中心、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比较法与欧盟法研究所、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法学研究所、WTO法律研究中心。
中国法学会下属机构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
『叁』 沈健的学术成果
翻译“美国的公司治理——独立董事的角色”,发表于《公司法与证券法论丛》(第1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外合营企业仲裁案例分析”,发表于《中国投资法律指南》(第二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法制建设的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与沈四宝教授合作撰写,发表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法制建设发展的新趋势”,与沈四宝教授合作撰写,发表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第2期。 “对外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外经贸法治建设基本经验和展望”,与沈四宝教授合作撰写,发表于《河北法学》2008年第10期。
“积极推进区域贸易安排是我国外贸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与沈四宝教授合作撰写,发表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并转载于《新华文摘》2007年第27期。
“公司章程在新《公司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与沈四宝教授合作撰写,发表于《法律适用》2006年第3期。
编写《北京外商投资金融业指南》。
参加《国际商法(简编)》教材的修改工作。
参加《国际经济法》的修改工作。
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调研》课题研究项目。
参加中国法学会的《中国的发展与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适应与调整》课题研究项目。
参加证监会法律部的《资本市场合规监管制度研究》课题研究项目。
参加国家开发银行的《国际信贷业务中争端解决方式研究》课题研究项目。
『肆』 我想报考北京的法学研究生,大家知道的哪个学校好一些呢 我还想知道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 哪个好一些呢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当然全日制好啊,除非你为了混个文凭。 钱,钱,钱,都为了钱!广告
『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经贸院的金融 哪个导师比较好
经贸院的金融, 蒋先玲 ,于瑾 ,都不错。。不同老师领域不同。。总的来说老师都很强
有关考研更多问题上秉道&&官网进一步了解
『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势专业排名及最好的专业有哪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主的大学,目前其学科建设情况如下:
国家重点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法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统计学。
『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本科。属于几本这个学校好不好专业好不好
1,一个很不错的学校很不错的专业。考研的时候可以考的,对外经贸易大学还是蛮有名的,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大学,特别是它的国际贸易专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只要分数上线了,没问题的。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分为金融院的金融和经贸院的金融。经贸院的金融在报考时隶属于经济学类。在大二下的时候再分成国贸、金融等专业。
3,这两个院的金融都很好,经贸院是贸大的第一大院,而金融是现在经贸院最抢手的专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想选它,所以分专业时按成绩筛选。就业相对更有优势。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简称“对外经贸大学”、“贸大”,英文简称“UIBE”,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
学校始于1951年创建的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1954年合并组建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60年列入首批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从1954年至1960年,我校是新中国唯一被批准从事国际贸易教育的高等学府。
198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因当时主管其的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得名。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为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五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商务部共建。
学校同时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跻身5所“教育部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高校、15所全国重点外语类高校,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虚拟学院”首所中国成员高校。
截止2013年,学校有在校学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000余人,研究生4500余人,来华留学生2300余人,为中国大陆地区留学生比例最高的高等院校。
『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面试办公室在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面试办公室在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2011年9月20日,学校研究生院正式揭牌成立。
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3年,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
1981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并于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统计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五大学科门类。
国际贸易学和国际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世界经济、民商法学二级学科,法与经济学、低碳经济学交叉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此外学校还拥有应用经济学、法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个国家级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1个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
『玖』 金盾奖的高峰论坛嘉宾
奚晓明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安 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姚 刚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吴志攀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王保树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会长
黄湘平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
耿 亮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
陈东征 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
张育军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宋丽萍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于 宁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
陈共炎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董事长
黄 炜 中国证监会法律部主任
周晓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项 兵 长江商学院院长
刘 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院长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
郭 锋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会长
周仲飞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副校长
孙南申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
强 力 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
丁 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甘培忠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企业与公司法研究中心 主任、中国法学会证券研究会副会长
冯 果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罗培新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院长
刘纪鹏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钟 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水 皮 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