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机构架构,没有所长这个职务。一般是党委书记兼任理事长,党委副书记兼任总经理。以下三位黄红元是现任。
吴清,男,1965年4月生,汉族,安徽蒙城人,中共党员,1989年1月参加工作,研究生,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机构部副处长、处长、副主任(正处级)、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副局级)、主任、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基金监管部主任。
2010.11,任上海市虹口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理区长。
2011.01,任上海市虹口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2013.07,任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
2016.05,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
黄红元简历:
1995年至1997年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2008年2月任上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2010年10月11日任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主任。
2011年任上交所第一副总。
2012年任上交所总经理。
2018年5月6日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
桂敏杰简历:
1994年起,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法律部主任;
1997年起,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1年5月,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
2002年7月,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
2004年7月,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
2009年4月,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
2012年4月,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
2012年6月,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兼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2年9月,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
2016年5月,不再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
㈡ 有谁知道上海宝 冶的董事长张 创 一怎么死的啊
是你们整死了张创一!
——给沈鹤庭/刘本人/王为民的一封公开信
年轻有为的好干部张创一同志,以自杀的方式和失去生命的代价,以及家破人亡的后果,表达自己对你们几位中也主要领导腐败与不公的抗争和愤恨。这一空前骇人听闻的事件震惊了我们宝冶,震惊了上海地区和中冶集团内外,这既是创一同志及其家庭的极大不幸,也是我们宝冶和整个中冶集团所有良知人们的悲哀,更是你们几个人玩弄干部所犯下的罪过!
张创一是个好同志、好党员、好干部,他责任心强,事业心强,思想敏锐,工作勤奋,严于律己,清新廉洁,集团和检察院查了他几个月,啥问题也没有,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好领导。自他主政以来报业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贡献是令人敬佩的,但这样的好干部却被你们肆意欺辱贬低,打压排挤,最后竟绝望到走上了绝路,这难道是你们的科学发展观?把干部的生命不当一回事,这难道是你们的以人为本?你们真是一伙伪君子和杀人不见血的侩子手!
沈鹤庭是这个杀人事件的主凶和首犯。你这个人没有素质,没有道德,没有良知,没有心胸,是一个十足的坏人和流氓,国务院国资委真是瞎了眼选择了你这样一个混蛋。由于宝冶过去得罪过你,你上台以后就利用权力拼命假公泻私愤,一直打击报复宝冶和张创一。对宝冶发展比22冶好你怀恨在心,想方设法限制宝冶的发展,利用职权重用22冶的人,在项目、资金和国内外市场上给22冶吃偏饭,时时处处都在贬低宝冶和挤兑张创一,让他没法工作,让宝冶没有市场,好让22冶超过宝冶。你信口雌黄争着眼说瞎话,公然在我们宝冶干部大会上全盘否定张创一的工作,全盘否定宝冶这几年的发展,肆意羞辱张创一个人和宝冶全体员工,极大地上海了创一同志和我们的心灵,这等于是在他心中插进一把刀子,在他脸上划上一道道口子!我们参加会的同志对你这种全然不顾事实和对干部全无爱心的胡说八道,已经感到难以忍受,可想而知性格刚烈、直率的张创一如何能忍受?虽然对你感到绝望的张创一以死抗争显得毫无价值,但我们对你的信任也彻底死掉了,你在我们的心里已如行尸走肉,因为你整死了张创一。据说,当有人向你报告张创一的死讯时,你竟毫无人性冷冰冰地说:“死就死了吧,是他自讨的”,而且还让22冶的人向外放话,说张创一有问题,是畏罪自杀。你怎么这么歹毒,你还是人吗?你要为此付出代价!
作为董事长的刘本人,对张创一之死是要负责任的。你本来是个无能之辈,把武钢搞得一塌糊涂,怨声载道,你退下来后在武钢已经成了“狗不理”,不知怎么回事,你又跑到中冶。你上任不足两年时间,就把中冶领导得全面大滑坡,领导班子四分五裂不团结,各项工作一团糟,差不多快到上个世纪的98年的局面,现在你们又把张创一整死,你的领导责任推卸得了吗?你到中冶后对中冶毫无责任心,但却得到了在武钢永远得不到的待遇,尤其是几个马屁精和私欲熏心的小人围着你转,你也乐于接受他们的献媚拍马,尽情享受他们提供的服务,全面听信了他们的挑拨离间,于是你头就昏了,眼也瞎了,原则丢了,是非倒了,中了别人的圈套,上了马屁精们的贼船。你这样的业绩,这样的水平,这样的行尸走肉董事长,还能在中冶混下去吗?还有脸混下去吗?
总经理、党委书记王为民对张创一的死也难逃干系,在对张创一的评价和工作安排上,你不坚持原则,不按党的干部政策办事,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全面看问题,而只是为了个人的利害,左右逢源,明哲保身,不惜牺牲张创一来摆平关系。你工作飘浮,作风不深入,在对张创一的问题上偏听偏信,错判错定,终成大错。你到中冶将近两年时间,这样下去怎样才能得到我们的承认和信任?我们又如何支持你的工作?你的表现太令我们失望,你要从张创一之死中认清责任,吸取教训,痛改前非,否则也必定是行尸走肉。
信写到这里本应该结束了,但有两个与张创一之死关系重大的人不得不提一提,那就是前面说到的马屁精和无比贪婪的小人程志广和王文斌一对狗男女。他们为了个人的私利,长期以来利用权力和工作之便,造谣惑众,无事生非,挑拨离间,诬陷创一,破坏宝冶领导班子的团结,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他们是政司张创一的秦桧和既得利益者,他们将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也要查一查他们的问题。
张创一无可挽回的走了,你们怎么办?奉劝你们要面对事实和张创一家破人亡的后果,要勇敢的承认和承担应负的责任,还创一同志清白,给他一个公正的交代,给创一夫人和孩子及所有家人一个公正的交待,给我们宝冶和集团全体干部群众一个公正的交待,给社会一个公正的交待,并赔偿创一及其家人的全部损失。否则我们是不会答应的,创一同志家属更是不会答应的,直至诉诸法律以求公正。
你们派一个副书记国文清来应付,是不行的,你们几个必须到场认错谢罪。
集团各单位的兄弟姐妹们,我们一定要申张正义,主持公道,维护人权,决不能让沈、刘、王等人在胡作非为,更不能让张创一事件再次发生!
中冶集团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部分干部
2009年6月17日
㈢ 在上海的保险总公司
太平人寿总公司在上海。
太平人寿历史悠久,2001年11月,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2009年6月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太平”)以“太平人寿”名义,全面恢复经营国内人身保险业务。复业后的“太平人寿”是我国第六家全国性寿险公司,目前,公司注册资本金62.3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上海。
集团使命:创造富裕的安宁生活。
集团愿景:打造世界金融服务杰出的中国品牌集团。
经营理念:用心经营,诚信服务集团。
管理理念:诚信立司,效益兴司,专业治司,合力强司。
如有其他保险疑问,请来:多保鱼讲保险!,
㈣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老总是
王滨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领导成员有袁长清、陈方磊、刘慧敏、尹兆君、李眈陆、苏恒轩。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于2012年3月列为中央管理。现有班子成员8人,分别为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滨;副董事长、总裁、党委副书记袁长清;监事长、党委副书记陈方磊;
副总裁、党委委员刘慧敏、盛和泰、尹兆君,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公司党委委员李眈陆,副总裁、党委委员苏恒轩。
自任职以来,各位班子成员能够按照中央政策要求及各项监管规定,遵守诚信原则,恪尽职守,勤勉敬业,较好履行了各项经营管理责任。
(4)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扩展阅读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17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由2003年的290位跃升为2019年的51位;连续12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2019年品牌价值达人民币3539.87亿元;
所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继2003年12月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之后,又于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前身是诞生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2003年,经国务院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㈤ 平安保险董事长是谁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哲。1955年12月出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货币银行学博士。
马明哲长期致力于金融保险领域的专业理论研究,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和著作,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并列入国际著名学院的教学案例。马明哲积极投身中国慈善事业,与家人共同出资成立了“明园慈善基金”,致力于扶贫帮困和赈灾、关爱妇女儿童以及贫困地区青少年成长、支持文化发展等公益慈善事业。
(5)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扩展阅读:
作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自公司于1988年成立开始,马明哲带领中国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20年时间,从仅有13名员工的单一财产险公司到中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
业务范围覆盖产险、寿险、养老金、健康险、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基金等全金融领域,进入世界500强。该集团在中国近千个城市设有营业机构,拥有5600多万个人客户、400万企业客户,员工和代理人队伍逾56万人。
中国平安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市值位居全球金融企业前20位、全球保险集团第3位,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跻身《福布斯》世界500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名列第14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