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国信证券财报

国信证券财报

发布时间:2021-06-28 00:34:37

A. 年报分红

就算出年报是有分红方案,也还只是预案呢,还有后面的决案、实施阶段,到了实施阶段时才会最终确定分红时间,有两个时间:
1、登记日
2、除权除息日
只要在登记日收盘时仍持有其股票的股东,才能享受其红利;
所以你不必担心,你就是在登记日的最后一分钟买进,都有你的份呵呵;

B. 营收突破1500亿、毛利率继续走低,顺丰控股今年将如何运作

顺丰控股已经完成了多项融资计划,未来一年内,有望开启更大规模的物流中心建设。从顺丰公布的财报来看,过去一年,顺丰实现了1500亿的营收,但毛利率持续走低。有分析人士指出,主要是因为顺丰公司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开启了多宗收购案例,例如对东南亚的嘉里物流的收购,还有国内多个物流中心的开工,这些都影响着顺丰的利润率。

C. 国信证券2014年报哪天公布

国信证券:2014年年度报告全文 4月29日 公布

D. 哪里可以下载各证券公司的财务年报

可以到中国货币网下载

E. 国信证券19年年报出来了吗

出来了,赚了几十亿

F. 排名前十的证券公司有哪些

1、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2年12月13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中信证券向社会公开发行4亿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简称“中信证券”,股票代码600030。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6030。

2、海通证券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证券”)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证券公司中唯一未被更名、注资的大型证券公司。公司前身是上海海通证券公司,于1994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成全国性的证券公司。

3、广发证券

广发证券成立于1991年,是国内首批综合类证券公司。公司先后于2010年和2015年分别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0776.SZ,1776.HK)。公司营业网点已实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有证券营业部256个。

4、国泰君安

国泰君安,国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和全能型投资银行,目前注册资本为61亿元人民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扎根于国内资本市场,是国内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广、机构分布最广、服务客户最多的证券公司之一。

5、华泰证券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综合性证券集团,具有庞大的客户基础、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和敏捷协同的全业务链体系。公司于1991年5月成立。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601688。

6、银河证券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票代码:06881.HK)是中国证券行业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提供经纪、销售和交易、投资银行等综合证券服务。

7、申万宏源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简称“申万宏源”),是由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资本市场第一家上市证券公司——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16日合并组建而成。

8、招商证券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证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业,经过二十年创业发展,已成为拥有证券市场业务全牌照的一流券商。2009年11月,招商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600999),截止目前,招商证券成为中证100、上证180、沪深300、新华富时中国A50等多个指数的成分股。

9、国信证券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AA级证券公司,注册资本70亿元,在全国38个城市拥有54家营业网点,法定代表人为何如,现有员工9443人,其中公司本部员工1167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90%以上

10、东方证券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其前身是于1998年3月9日开业的东方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现有注册资本52. 82亿元,公司于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陆上交所。

G.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何时上市

中央汇金公司与上海国际集团完成了关于公司与国泰君安股份的置换和转让,从而解决了阻碍公司上市的“一参一控”问题。目前中央汇金公司已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55.38%。至此,公司的上市条件进一步成熟。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司财报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申银万国实现营业收入33.8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3.35亿元人民币。至2011年上半年末,申银万国资本金规模为123.33亿元人民币,券商排名第六。从实力来看,公司已完全符合上市条件。

截至2011年底,A股上市券商共有18家,其中方正证券、东吴证券、国海证券和西部证券在去年形成了一波中小券商的上市潮。据报导,目前已经有不少券商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材料,其中包括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南京证券、红塔证券等,未来券商相继上市融资、做强做大是行业的大趋势。

目前公司并无具体上市时间表,一切需待政府决定。

H. 是什么催生了问题IPO的泛滥

创业板财务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被罚再一次将市场的目光引到了问题IPO上来,最近一两年,绿大地、万福生科等财务造假的伪面具相继被撕破,而在上市前,这些公司无一例外都是业绩优良的IPO“种子”。人们发现,问题IPO几乎成为了财务造假公司的大本营。每个问题IPO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投资陷阱。但奇怪的是,人人都知道问题IPO是财务造假的温床,却几乎从未引起监管机构的重视,这也导致了问题IPO现象愈演愈烈……
愈演愈烈的问题IPO
A股市场近期到底存在多少问题IPO?
从胜景山河到绿大地,从绿大地再到万福生科,再加上诸多涉及财务问题被证监会定性为“虚假陈述”的案例,最近两年被查实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并不在少数,加入到财务造假阵营的上市公司数量仍在不断扩张。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几乎所有涉及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是上市后即出现重大财务数据变脸的“问题IPO”,而问题IPO也由此成为财务造假公司的大本营。在市场人士看来,无论是绿大地还是万福生科,它们都仅仅只是被查证属实的财务造假,实际上,在A股市场存在着大量的疑似财务造假案例,它们很多都经不起推敲。
那么,A股市场近期到底存在多少问题IPO?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三年来,上市之后首份财报业绩大变脸的公司比例在不断增加。2010年共有347只新股上市,其中有81只新股上市之后的首份财报宣布业绩开始下滑,业绩变脸比例为23.34%;2011年共有282只新股上市,其中75只新股上市后首份财报宣布业绩下滑,业绩变脸比例为26.60%;今年受限于市场持续低迷,新股上市的数量缩水过半,为128只,但问题IPO的比例却不降反增,今年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128只今年上市的新股中有56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下滑,占比高达43.75%。
据统计,平安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和国信证券都是问题IPO的制造大户。平安证券所保荐的ST德棉、胜景山河、万福生科等多家公司被查出财务造假,其项目被查之密度远远高于同行,而其他上市即业绩变脸的问题IPO在平安证券这座问题IPO工厂里更是层出不穷,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明显高出市场平均水平一大截,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2010年的创业板业绩变脸明星朗科科技,此外,平安证券2004年以来共有13只IPO上会被否;而华泰联合证券近期最典型的造假代表作就是震惊一时的绿大地欺诈上市案,其实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问题IPO同样是层出不穷,2004年以来华泰联合证券共有14只IPO被否;国信证券被否的问题IPO也有14只,而今年彩虹精化虚假陈述事件也令国信证券陷入了只荐不保的质疑。
天灾还是人祸
问题IPO何以愈演愈烈?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翀认为,最近三年来问题IPO的比例不断上升,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尤其是今年的经济增速明显下降,使得大量的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滑的情况,其实不只是新上市的公司业绩在今年出现变脸,就连一些老牌的上市公司同样也存在这种情况。
付永翀指出,宏观经济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IPO上市之前的恶意财务包装甚至是财务造假也是导致业绩变脸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IPO在上市之前其实财务数据根本没有那么漂亮,只是在保荐人和中介机构包装下,给投资者制造出了一幅高成长的假象,一旦上市完成,所有包装手法就完成使命正常退出,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如果把宏观经济的影响看成是天灾,而把IPO恶意包装看成是人祸的话,那么制造本轮问题IPO风潮的不仅有天灾的因素,更有人祸的因素。
统计数据显示,2471家上市公司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出现下滑的公司数量为1276家,占比约50%。而今年新上市的公司中,业绩变脸的比例也达到了43.75%。新上市的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公司业绩变脸比例居然跟已上市的成熟企业相当,这样的成绩显然出乎了很多市场人士的预料。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证监会高速的IPO审批节奏,也是导致IPO质量不断下滑的重要原因。
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还表明,2009年IPO重启以来,至今上市的新公司数量达到了885只(不包括借壳上市)。
“规模以上的企业该上市的基本上都已经上市了,这种高节奏的IPO审批步伐令市场上未上市待上市的优质准IPO数量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投行为了争抢IPO资源,就不得不通过财务包装甚至是财务造假的手法,将这些原本业绩一般甚至是业绩难看的企业包装得光鲜亮丽,目的就是为了成功过会和发行。”上述分析人士补充说。
实际上,关于IPO财务包装的一些常见手法及操作原理,本报曾在今年3月2日第5版《揭秘IPO财务粉饰惯用手法》一文中做过详细揭秘。这些财务包装手法的害处在于极具隐蔽性和专业性,普通投资者很难区分开来,因此极易上当受骗。

阅读全文

与国信证券财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恒升集团董事长是谁 浏览:118
上海发贵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38
河南农信贷款 浏览:936
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合作 浏览:576
银行理财基金到期怎样赎回 浏览:928
法兰克福外汇交易市场 浏览:390
建行理财子基金运营岗 浏览:507
理财通余额怎样增加货币基金 浏览:645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仓位 浏览:683
我国绿色金融资金缺口大 浏览:553
杠杆租金回报率 浏览:439
农产品期货在哪里交易 浏览:31
融资贷款居间合同 浏览:365
房山有网络黄金代理商吗 浏览:995
疫情下的医疗股票 浏览:636
可以用黄金换铂金吗 浏览:448
伞形信托市场 浏览:993
2005年全国金融机构家数 浏览:66
外汇新闻网英国 浏览:378
中金黄金价格走势图东方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