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交易 名词解释
交易,原指以物易物,后泛指买卖商品。如:一揽子交易。买卖双方对某一产品或商业信息进行磋商谈判的一单生意,也叫买卖。交易的本质是不等价交换。
中文名
交易
外文名
deal
注 音
ㄐㄧㄠ ㄧˋ
拼 音
jiao yi
⑵ 金融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无限法偿:指某种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2、格雷欣法则:在复本位制中,因为货币本身具有排他性、独占性,所以当两种实际内在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另一种则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会退出流通,被储存起来,而劣币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格雷欣法则。3、货币制度: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4、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5、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6、流动性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7、间接金融市场:指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进行融资所形成的市场。8、本票: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9、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10、回购:又称补偿贸易,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机器设备或技术的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由该项机器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11、H股:指注册地在内地、以港元计价、在香港发行并计价的境内企业的股票。12、赢家的诅咒: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信息者对高定价的不申购、而无信息者在低定价时很难申购得到,因此要低定价。13、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股息收入与买卖价差占股票买入价格的比率。14、证券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募集社会公众投资者资金,再分散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收获收益按基金份额分配的一种集合投资方式。15、远期:经过相当长时期才能支付。16、期权:是一种在约定时间内以一定协议价格购买或出售金融产品的权利合约。17、互换:互换是一种双方商定在一段时间内彼此相互交换现金的金融交易。18、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身经营资金,仅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以此收取手术费的业务。19、利率敏感性缺口:指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根据银行资产和负债对利率变化的不同敏感性而进行管理的方法。20、中央银行的性质:它是调节宏观经济、管理全国金融的特殊机构。21、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22、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23、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来的存款。24、贴现:指远期汇票经承兑后,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尚未到期前在贴现市场上转让,受让人扣除贴现息后将票款付给出让人的行为。25、货币政策: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⑶ 证券投资概念
1.市盈率:是一个反映股票收益与风险的重要指标,也叫市价盈利率。它是用当前每股市场价格除以该公司的每股税后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股票每股市价/每股税后利润
2.证券包销 :是指证券公司将发行人的证券按照协议全部购入或者在承销期结束时将售后剩余证券全部自行购入的承销方式。
3.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4.公债:是指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广义的公债是指公共部门债务,狭义的公债是指政府部门债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指的公债大多是狭义的,即政府举借的债。
5.股价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由专门的金融机构编制后,在报刊、电台、电视上登载和播放,投资者可以根据指数的升降看出股票市场的变化趋势。
⑷ 回购协议<名词解释>
也称再购回协议,是指商业银行进行短期融资的一种方式,其含义是指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得即时可用资金。回购协议通常只有一个交易日。回购协议所涉及的证券主要是国债。
⑸ 央行正回购和逆回购分别是什么意思
一、央行正回购的意思: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二、央行逆回购的意思: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5)证券投资名词解释回购交易扩展阅读:
一、央行正回购的流程:
1、债券质押入库。在交易界面选择“卖出(即提交质押券)”,输入质押代码,价格是自动显示的,一般是1。很多券商要求投资者必须到柜台办理债券质押入库、出库,而不能在网上操作(就像深市转债转股一样)。以上是沪市的入库方法,因深市没有质押代码也没有其他操作界面,故只能到柜台办理。
2、标准券的使用。债券质押入库后,系统就根据最新的折算率自动换成了标准券(账户上出现标准券一览,代码为888880)。可以用来质押的债券必须是1000张标准券的整数倍,故你有1050张和1800张都只能按1000张标准券融资10万元。多余的债券可以直接出库。
3、可回购日期。沪市,当日买入的债券当日可质押,当日可回购交易;深交所规定当日买入的债券当日可质押,但下一交易才可用于回购。
4、回购交易。在交易界面中,选择“买入”,输入代码比如沪市1日回购为204001;融资价格填你愿意融入资金的利率;可用资金一览不管显示什么都不影响操作。
最大可融也不用管(是系统计算股票时用的,一般显示为0),融资数量必须填1000的整数倍,比如有2500张标准券,那么你可以输入 1000或2000,表示愿意借入10万或20万元资金。交易完成后你的账户上就出现借入的现金,同时减少你的标准券数量。借入的资金就可买入其他证券也可以转出资金。
5、回购交易后的结算。做完回购后就要注意到期在你账户上准备足够的资金以备扣款(仍是自动扣款,而不用做任何操作)。比如1日回购,当天晚上10点以后标准券就回到账户上,同时可用资金减少借入的金额(如果原来资金已用完,那么就显示负数)。T+1日16:00前你的账户上要准备足够的扣款本金及利息以还掉借款。
6、质押债券出库(又称解除债券质押)。债券质押到期后(标志就是标准券回到了账户上)就可申请出库。方法与入库时相反,即在交易界面选择“买入(即转回质押券)”,输入质押代码和出库数量即可。
7、标准券与融入资金的关系。这两个是相互对应的就像买卖股票和手头现金的关系一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当标准券数量大于1000时,就可融入资金。融入后,标准券消失(实际上是质押给了登记结算公司)账户上可用资金增加。当质押到期标准券回来时,账户上可用现金减少相应数额。
二、央行逆回购的作用:
1、逆回购放量本身已表明市场资金紧缺。央行巨量逆回购意欲缓解短期流动性紧张。
2、逆回购利率已成为市场新的利率风向标。
3、各期限逆回购交替使用,令资金投放更加精准。
4、逆回购位列各类流动性工具之首。
5、央行逆回购的意思基本上算是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缩影,差距在于量大小的问题
⑹ 证券投资学考试试卷
可以上《中国证卷考试网》里看,还可以上《考试大网》里查,有模拟考试题,试试。祝你好运、成功。
⑺ 债券回购和逆回购究竟是什么意思求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债券回购:指债券交易的双方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以契约方式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由债券的“卖方”(正回购方)向“买方”(逆回购方)再次购回该笔债券的交易行为。
逆回购:指资金融出方将资金融给资金融入方,收取有价证券作为质押,并在未来收回本息,并解除有价证券质押的交易行为。
(7)证券投资名词解释回购交易扩展阅读:
债券回购的特点:
1、收益性
银行活期存款几经降息,利率已非常之低。企事业单位将其闲置资金用于债券回购交易,收益率将大大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
2、安全性
与股票交易不同的是,债券回购在成交之后不再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债券回购交易在初始交易时收益的大小早即已确定,因此回购到期日之前市场利率水平的波动与其收益无关。从这种意义上说,债券回购交易类似于抵押贷款,它不承担市场风险。
债券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内不断增值的金融资产,而债券回购业务是能为投资者提高闲置资金增值能力的金融品种,它具有安全性高、流通性强、收益理想等特点,因此,对于资金充裕的机构来说,充分利用债券回购市场来管理闲置资金,以降低财务费用来获取收益的最大化,又不影响经营之需,不失为上乘的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