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这些断路器的商标名字叫什么
1 断路器的分类和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断路器产生于1885年,它是一种刀开头和过电流脱扣器的组合。1905年,具有自由脱扣装置的空气断路器诞生。1930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弧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灭弧装置的发明,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机构。50年代末,由于电子元件的兴起,又产生了电子脱扣器,到了今天,由于单片机的普及又有了智能型断路器的问世。
1、1断路器的分类
小型低压断路器,从它的结构、用途所具有的功能来分,可分为万能式(又称框架式,国际上通称ACB)们塑料外壳式(国际上通称MCCS,NICB小型)两大类,它们相同的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作不频繁合、分电路成起动、停止电动机;在线路或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或欠电压(电压不足)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予以保护。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断路器又分为四种类型:
配电保护型-保护电源和电气线路(电线、电缆)和设备;电动机保护型——专作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运行中分断,以及在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和欠电压时的保护;
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保护型--对照明线路、家用电器等的保护;
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型--用来保护人身免受电击危险及防止电气火灾的保护器。
1.2小型断路器的发展
我国小型低压断路器经历了四代发展过程:
50年代,我国首次研制投产的是仿苏(A310O)的DZI系列产品(40年代中期水平)。60年代末期,针对DZI体积过大、短路分断能力偏小等缺陷,对它进行了技术改进,形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产品DZI0系列。60~70年代,小规格电流的塑壳断路器有DZ5一10、DZ2~20、DZ5一25、DZ5一50、DZ15一50、DZ15一63等,它们的短路分断能力分别为1~3kA。
60年代后期,我国第一台电流动作型电子式漏电保安器诞生(主开关是DZS一20断路器)。我国首台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型号是DZS—20L(主开关仍是DZS—20断路器)。70年代中后期,全国联合设计的新型(DZ15L—40xDZ15L—63)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试制成功,其壳架电流有40A、63A两种,额定电流6~63A,漏电动作电流有30mA、50mA、75mA和100mA,是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0.1s),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为380V3hA和5kA。进入80年代就有DZL16、DZL18、DZL118。DZ12L、DZL33、DZL38和DZ10L等,大部分是电流动作型电子(集成电路)式漏电断路器(带过载、短路保护和不带过载、短路保护),80年代初,又开发了第二代的DZ20系列。与此同时,分别从美国西屋公司、日本寺崎电气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初技术水平,生产了H系列和TO、TG、TL等系列。
80年代中期,又引进德国F&G公司的技术,生产了FIN型(不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5A、40A、63A,I△n有30mA、100mA、300mA和500mA)和FI/LS(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A、4A、6A、10A、20A、25A、32A等,I△n有30mA、50mA、100mA和300mA)的漏电断路器。
进入9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生产了VigiC45EIE(电子式)、VigiC45ELM(电磁式)。ViglNC100等漏电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I△n30mA,快速型(VigiNC100,IQ。有30mA、300mA和500mA几种,快速动作型)。而后又推出了CMI系列、TM30系列、TG系列的BD、BF型及JXMZ型、HSMI系列、S系列等新型塑壳式断路器。
2 小型断路器附件及标准
无论是万能式(ACB)或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和一些MCB)现在都具备各种内、外部附件(又称附属装置),以增加断路器的功能。
2.1内部附件
辅助触点(辅助开关)——根据控制电磁铁和其他辅助回路电器的合、分需要而设置,目前较多的是采用发热电流(Ith)3A和6A的微动开关组成。
报警触点(报警开关)——反映断路器因线路故障(过载、短路)跳闸而接通声、光报警,它的发热电流较小,一般小于3A或更低。
分励脱扣器——作远距离操作,使断路器跳闸的一种脱扣器,它的控制电压有交流380V(400V)、220V(230V),直流220V、110V、24V等。
欠电压脱扣器——防止因线路电压不足,对线路或电动机造成损害的一种脱扣器,它与线路电压相同,通常有交流380V(400V)、220(230V)、直流110V、220V等。
2.2外部附件
外部转动手柄——适合于断路器在开关柜或抽屉柜门板上合、分断路器,可以起联锁作用,成套电器装置只有断电才能开门。
电动操作机构一用电磁铁或电动机等构成,代替手动合闸(ON)或分问(OFF)断路器,可远距离控制。机械联锁、自身闭锁。
2.3小型断路器标准
国内开发、研制和应用的小型断路器MCB保护型断路器,符合GB1963(等效采用IEC898)家用和类似家用场所过电流保护断路器》标准。而剩余电流保护型断路器(漏电断路器)应符合GB6829、GB16917IEC100)、EC755标准。
3 小型断路器应用
小型断路(以下简称MCB)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MCB虽然
是一种终端电器,但其应用量大而且面广,若选用了不合适的MCB,由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忽视的。
3.1额定分断选择
MCB的额定分断能力是在保证断路器不受任何损坏的前提下,能分断的最大短路电流值。现在市场上
见到的MCB,根据各制造厂商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和设计手册,一般有各.skA、6hA、10hA等几种额定分断能力。我们在选用MCB时,应当像选用MCCB(塑壳断路器)、ACB(框架式断路器)一样,计算在该使用场合的最大短路容量,再选择MCB。如果MCB的额定分断能力小平被保护范围内的短路故障电流,则在发
生故障时,不但不能分断故障线路,还会因MCB的分断能力过小而引起MCB的爆炸,危及人身和其它电气设备线路的安全运行。
低压配电线路的短路电流与该供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导线敷设方式、短路点与电源距离长短、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大小、阻抗百分比等电气参数有关。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压多为0.23/0.4kV,变压器容量大多为1600kVA及以下,低压侧线路的短路电流随配电容量增大而增大。对于不同容量的配电变压器,低压馈线端短路电流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于民用住宅、小型商场及公共建筑,由于当地供电部门采用高压深入符合中。动的配电网络结线,其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都控制在1600kVA以下,并采取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的低压电网供电,用电设备距供电电源距离较远(大干250米),选用4.skV及以上分断能力的MCB即可。对于专供或10kV变配电站的用户,往往因供电线路的电缆截面较粗,供电距离较短,应选用6hA及以上额定分断能力的MCB。而对于如变配电站(站内使用的照明、动力电源直接取自于低压总母排)以及大容量车间变配电站(供车间用电设备)等供电距离较短的类似场合,则必须选用10kA及以上分断能力的MCB,具体设计时还必须进行校验。此外,特别要注意的三点是:
3.1.1随着现代建筑物中配变容量的增大,大容量母线槽的使用以及用电设备与电源问的距离缩短等各种因素,使供电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也在不断地增大,特别是一些高档的写字楼、办公楼、宾馆及大型商场等公共建筑,这类场合使用的MCB,在设计时应加以注意。
Ⅱ 寺崎电气有限公司的公司介绍
寺崎电气有限公司,上海蒙崎电器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生产双电源开关、 小型断路器、真空辅助开关,塑壳断路器、小型断路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火灾监控器、隔离开关、浪涌保护 器, 九大系列产等产品的现代化电气企 业。浙江寺崎电气自建厂以来,一直贯彻“科技、创新、奉献”的企业理念,全面发展、追求卓越,在新产品开发 、产品品质提高、服务质量完善、人力资源投入方面,不遗余力,锐意进取。始终将企业自身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实践“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 为社会创造效益”的企业宗旨,为社会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浙江寺崎电气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及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CCC强制认证,产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
目前,公司在国内已建立了30余家代理商,300多个销售网点的经销网络及完善
的售后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并与全国各级经销商团结奋进,风雨同舟,共同发展,开创行业新天地,谱写寺崎新篇章……
Ⅲ 大家都知道什么品牌的船用配电板(国外和国内的)
国内的
镇江赛尔尼科
上海NSE
广州寺崎电气
河南安阳光彩
算是比较有规模和品牌的吧.
Ⅳ 寺崎电气有限公司的总裁致辞
广大新老客户、社会各界朋友:
欢迎光临寺崎网站,首先感谢您的长期以来对寺崎公司的关爱和支持! 寺崎公司以发展电气事业为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严格、科学、高效、优质的生产原则,不断创新、开发、生产高效节能、可靠、节便、成形美观、稳定的电气产品。
我们一路走来伴着荆棘和坎坷,也有过成功的欢乐和喜悦,今天的寺崎是全体寺崎人努力的结果。昨日的付出,我们不会后悔;今日的成绩,我们有理由感到骄傲;为了明日的辉煌,我们会更加的努力!
今后,寺崎愿与社会各界、国内外新老客户团结一致、努力奋进,本着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增强寺崎的企业竞争力,打造寺崎企业新形象而努力!
Ⅳ 小型断路器的使用类型B。C。D各是什么意思
是断路器的脱扣曲线,断路器速断脱扣器的动作特性曲线。
脱扣曲线分为A、B、C、D、K等几种,各自的含义如下:
1、A曲线 脱扣电流为(2~3)In 。
2、B曲线 脱扣电流为(3~5)In。
3、C曲线:脱扣电流为(5~10)In,适用于保护配电线路以及具有较高接通电流的照明线路。
4、D曲线:脱扣电流为(10~20)In,适用于保护具有很高冲击电流的设备,如变压器电磁阀等。
5、K曲线:具备1.2倍热脱扣动作电流和8~14倍磁脱扣动作范围,适用于保护电动机线路设备,有较高的抗冲击电流能力。
如果是微断的话:B型 是3~5倍额定电流时脱扣C型 是5~10倍额定电流时脱扣D型 是10~14倍额定电流时脱扣按断路器脱扣反时限的特性(也就是说过载电流越大,脱扣时间越短),和脱扣特性曲线图(主要是看在多大的电流下多长时间左右脱扣)。
(5)寺崎电气股票扩展阅读
微型断路器
微型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用于125A以下的单相、三相的短路、过载、过压等保护,包括单极1P,二极2P、三极3P、四极4P等四种。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低压断路器主要用于线路的过载、短路、过电流、失压、欠压、接地、漏电、双电源自动切换及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时的保护、操作等用途,要考虑以下条件:
1、 断路器的额定电压不应小于线路额定电压。
2、断路器额定电流与过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线路的计算电流。
3、 断路器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不小于线路中最大短路电流。
4、 选择型配电断路器需考虑短延时短路通断能力和延时保护级间配合。
5、断路器欠压脱扣器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
Ⅵ 小型断路器的发展史
世界上最早的断路器出现于1885年,它是一种刀开关和过电流脱扣器的组合。
1905年,具有自由脱扣装置的空气断路器诞生了。
1930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弧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灭弧装置的发明,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机构。
50年代末,电子元件的兴起,就产生了电子脱扣器
20世纪末,由于小型化电脑的发展和普及,又有智能型断路器的问世。
中国万能式断路器的发展
第一代是二十世纪50年代的仿苏联A15、A2050的DW1、DW2和改进后的DW0型(额定电压AC380V、额定电流200~1500A)
第二代是1958年自行设计的在DW0基础上更新的DW10系列(同时代的还有DW5系列),其额定电压为AC380V,DC440V,额定电流200~4000A;
第三代是年代末开发、80年代投放市场的DW15和DWX15(限流型),其额定电压有AC380V、660V、1140V,额定电流200~4000A;80年代初、中期,我国相继从日本和德国引进AH和ME型的万能式断路器
第四代是90年代中研制成功并投产的DW45型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首次研制投产的是仿苏(A3100)的DZ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40年代中期水平);
60年代末期,针对DZ1体积过大,短路分断能力偏小等缺陷,行业集中了几个主要厂家,对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形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产品DZ10系列;
80年代初又开发了第二代的DZ20系列产品;与此同时,上海华通开关厂、嘉兴电气控制设备厂分别从美国西屋(Westinghouse)电气公司和日本寺崎电气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初水平的技术,生产了H系列和TO、TG、TL等系列;
进入90年代,又推出了CM1系列(常熟开关厂)、TM30系列(天津低压电器公司)、JXM2系列(嘉兴电气控制设备厂)、HSM1系列(杭州之江开关厂)、S系列(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杭州之江开关厂、上海华通开关厂等组成的OTT集团)
六七十年代,小规格电流的塑壳断路器有DZ5-10、DZ5-20、DZ5-25、DZ5-50、DZ15-40、DZ15-63等,它们的短路分断能力在1~5kA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电动机保护型)
六七十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开发的DZ5-20(短路分断能力380V,1.5kA)、DZ15-40、DZ15-63(短路分断能力380V,3kA)
8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制造的M611、3VE1(有多种附件),M611、3VE1的短路分断能力大抵在380V,3kA左右。
1994~1995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与喜兴电气控制设备厂共同开发了DZ35系列电动机保护型塑壳式断路器(型号为DZ35-25和DZ35-63两种)。短路分断能力:DZ35-25为380V,3kA、35kA、50kA(后两种加装限流部件),DZ35-63为380V,3kA;DZ35-25的体积为DZ5-20的43.13%,DZ35-63的体积为DZ15-63的50.7%。DZ35系列断路器带有模块式的辅助触点、分励脱扣器、欠电压脱扣器和断相保护等附件。
功率大于30~200kW电动机保护型断路器有:CM1、TM30、HSM1、JXM2和S型等的产品供予选择。
小型塑壳式断路器(MCB)现在也有适应小功率电动机保护的产品,如C45AD(天津梅兰日兰公司)和PX200CD(嘉兴电控厂)等。
家用或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
我国最初的家用或类似家用场所保护的是仿苏(AII-25)的DZ4-25(二极)塑壳断路器,但性能不高。
60年代中期国内开发了DZ5系列(二级)
70年代末引进德国技术生产了S060系列
80年代中后期,天津梅兰日兰公司的C45N和嘉兴电控厂引进德国F&G公司的PX200C相继问世,使家用保护断路器上了一个新台阶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漏电保护器)
我国在五六十年代,在一些电力系统维修厂生产了电压型漏电保安器。由于它的检测线圈(或检测继电器)串接在变压器中性点与接地极之间,接地极电阻变化无常,造成精度差,此外,检测线圈容量不够,结构简陋,防雷效果差,便逐步退出了应用。
60年代后期,我国第一台电流动作型电子式漏电保安器DZ5-20L诞生(主开关是DZ5-20断路器)。
70年代中后期,全国联合设计的新型(DZ15L-40、DZ15L-63)电流动作型电磁式漏电断路器试制成功,其壳架电流有40A、63A两种,额定电流6~63A,漏电动作电流(IΔn)有30mA、50mA、75mA和100mA,是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0.1s),短路分断能力为380V,3kA和5kA。DZ15L系列是经过国家级鉴定的。
80年代又有DZL16、DZL18、DZL29、DZL118、DZ12L、DZL33、DZL38和DZ10L等流入市场,但大部分是电流动作型电子(集成电路)式漏电断路器(带过载、短路保护和不带过载、短路保护)
80年代中期,嘉兴电控厂、遵义长征电器八厂又引进德国F&G公司的技术生产了FIN型(不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15,40,63A;IΔn有30,100,300,500mA)和FI/LS型(带过载、短路保护)(In有2,4,6,10,20,25,32A;IΔn有30,50,100,300mA)的漏电断路器。
90年代初,天津梅兰日兰公司生产了VigiC45ELE(电子式)、VigiC45ELM(电磁式)、VigiNC100等漏电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IΔn)30mA,快速型(VigiNC100,IΔn有30mA、300mA和500mA几种,快速动作型)。
OOT集团,于1999年开发试制了S-L系列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规格有63,100,200,400,630,800A等,漏电保护用脱扣器采用电子与电磁混合型,漏电动作电流有30,100,300,500,1000mA等,动作时间有快速型(<=0.1s)和延时型(最大1.5s),断路器还有过载和短路保护.
Ⅶ 浙江寺崎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器初始密码是多少
一般厂家的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器初始密码在使用说明书里会有,建议仔细阅读以下。
目前研发成功,并已投入使用的电气安全解决方案有:
GDS2000 电气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
GDS3000 电气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
LFS200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LCS200 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LRS200 高压电气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LPS200 智能电力监控与电能管理系统
LDS200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