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从银行贷款之后,买理财产品赚取差价是否可行
经济学上讲成本与收益,要想赚钱,收益就要大于成本。也讲风险与收益,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
首先从您说的银行贷款利息大概4.5%左右,而理财产品大概6%以上,如果简单这样的计算,似乎你能赚取1.5%的差价,赚钱有这么容易?
请冷静,我们首先分析您的理财产品是什么,目前市面上的理财项目太多,银行的、基金的、P2P等等琳琅满目,买理财看到承诺收益外,您首先要考虑的是风险问题,通常来讲,国有资产发布的理财产品安全性相对较高,这样说来,安全性最高的就是银行类理财,那么问题来了,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定不会大于它的贷款利率的,赔钱买卖没人会做。
下面就是基金类、P2P类,通常情况这些产品的收益都会大于银行类理财产品,但是此类产品的风险也较大,您可以看一下P2P跑路案件的数量。
简单来讲,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赚钱从没有那么容易,在您参与任何一项理财产品的购买时首先要考虑风险在哪,其次才是收益。
㈡ 关于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帐务处理
一、购买理财产品时账务处理 1、购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40 贷:银行存款40 2、确认收益时: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返还本金、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含利息)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40 应收利息 二、银行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 1、收到银行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 借:其他货币资金——XX银行承兑汇票60 贷:银行存款——XX银行40 短期借款——XX银行20 2、支付其他公司银行承兑汇票 借:库存商品(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60 贷:应付票据 60 3、支付银行信用贷款 借:短期借款——XX银行20 贷:银行存款——XX银行20 4、承兑汇票到期解付时 (1)直接解付时: 借:应付票据60 贷:其他货币资金——XX银行承兑汇票60 (2)先转入单位基本户再解付时: 借:银行存款——XX银行60 贷:其他货币资金——XX银行承兑汇票60 借:应付票据60 贷:银行存款——XX银行60
㈢ 贷款是否可以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有什么文件明文规定
原则上是不可以的。但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往往没有贷款利率高,如果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过贷款利率,往往隐含着较大的风险,否则银行为什么自己不去购买?而要把钱贷给你?
㈣ 银行贷款的钱去买理财可以吗
贷款的钱大部分去买理财是违规的,因为贷款时资金都是专款专用的,要么项目投资要么流动资金,而且资金的使用都会有监控,所以不建议你买理财,除非是活期类短期过度的理财。
㈤ 从银行贷款买理财合法吗
应该是合法的,从银行贷款是你借银行钱,银行可贷可不贷给你,银行只会考核你的还款能力,至于贷款的用途是你决定的
㈥ 请问公司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要怎么做账务处理产生一部分利息收入,怎么做账务处理
就公司理财产品的归类不能简单的归于交易性金融资产,首先七天通知存款和三个月定存或者半年期定存,有什么区别?都是属于公司账面余额的理财,也都会到期产生利息收入,这类理财不存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因为在初期跟银行签订理财协议的时候,收益的固定可见的。
就我一家之言,理财首先要将其分类:一类是有合同业务根据的;一类是纯粹的银行账面资产理财。如题所问,公司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应该属于第二类,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应该冲减财务费用下的利息支出(或计入利息收入);另一种,向汇利达等银行产品支出,因要支付外汇,考虑到了汇率的变动产生的公司损失,人民币定存银行做质押,由银行先付出外汇,到期后购汇支付给银行,释放质押人民币(如果人民币到期贬值,则此项业务亏损),这种人民币质押产生的利息因附属于境内外合同收入,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
㈦ 公司为什么又在购买理财产品又在借款
这个是企业从战略层面考虑后的决定。有些贷款人也被要求贷款与存款挂钩。例如申请按揭贷款,就会被要求留下几万到十万作为存款。今,部分上市公司早已成了“理财专户”,有的公司甚至可以依靠购买理财产品来填补主营业务亏损并最终实现盈利。就上市公司目前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也侧面反映出公司发展遭遇到瓶颈。或许公司募集了较多资金,超出其投资项目所需资金,一时想不出资金的用途,暂时用于理财。
㈧ 贷款是否可以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有什么明文规定
不能。《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
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
流动资金贷款不得挪用,贷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