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诱导买了理财产品怎么办
理财产品都有一个确认生效期。
如果诱导购买了,还没有生效的,可以随时申请退出来。
如果超过生效期了,就没有办法了。只能走法律程序起诉诱导你的人,索赔损失。
Ⅱ 网贷平台的销售经理涉嫌诈骗,通过谎言诱导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如何维权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起诉所需要的材料包括: 1.起诉状。 2.原被告身份信息。 3.相关证据材料。 根据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在被告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诉讼。如果是民间借贷和侵权等案件,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本意见仅根据提问者的描述作出,最终意见应以有关事实经具体核实后再行确定,本回答不作为最终的律师法律意见。
Ⅲ 开放式理财产品销售模式是什么
产品开放申购、赎回时间为工作日8:30至15:15;在此时间内接受客户发起申购/赎回申请。客户当日提交申购申请,客户资金由签约理财门户的客户银行账户--银银平台理财账户--客户理财TA账户,当日开始计算理财收益。客户当日提交赎回申请,赎回资金当日(T+0)转划至客户理财账户,目前是日终理财门户系统批量将资金从理财账户--客户银行账户,系统优化方向:理财门户实时将赎回资金由理财账户--客户银行账户。
Ⅳ 怎么才能把理财产品推销出去
第一,理财产品要合法,公司或平台具有金融资质;第二,参加车友会、房友会,认识高净值人群;第三,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第四,为用户提出合理的理财计划。
Ⅳ 银行诱导女子买450万理财产品,结果仅退回90万,剩余的钱能追回来吗
这些年通过自己的努力,手里也存了一部分的钱,身边的朋友们都在买理财产品,他们说这样才可以钱生钱,我感觉他们的想法很正确,因为钱在卡里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买一些理财产品,一举两得的事情。但是你认为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赚到钱吗?近日,我们了解到一女子买了450万理财产品,但是到最后只退回了90万,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2020年4月份,她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行(下称浦发银行)办理业务期间,该银行的一名理财经理向其推销了一款理财产品,年利率为5.3%,并称该理财产品“保本保息、很稳健,到期兑付,不用操心”。结果,智女士一时冲动下将家中做生意积攒多年的450万元闲置资金投入其中。然而一年的理财期限已过,智女士不仅未能得到对方承诺的利息,甚至连拿回本金都出现了“问题”。出于对浦发银行的信任,智女士也最终决定选择购买该款理财产品。智女士说,按照李姓经理的要求,她坐在银行的一台电脑前,而李姓经理则在电脑后方,不时用点头、摇头等动作提醒她该如何完成电脑上的操作,“她告诉我,只有按照她的要求才能完成注册”。
你认为剩余的钱还能够追回来吗?
一.追不回来了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这名女子也要负一部分责任,毕竟购买是你自己下的决定。
Ⅵ 销售新人如何做好理财产品销售
如果要去做投资理财销售,那么首先,要选择一个大的安全的平台。大的平台一般而言,实力会比较雄厚,风控方面也会有所提升,这样的平台经营相对于实力弱小的小平台来说运营会比较稳定,而且有一个好的平台,作为销售人员来说,也容易说服客服购买产品,在资源方面也会多一些。
其次,要了解理财产品的详细情况,在客户询问的时候,能够快速的解决客户的疑惑。
最后,作为销售,那么则需要多了解客户的需求,尽可能的找到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以及理财规划,这样才能带来更多的客户。
Ⅶ 银行工作人员诱导客户存款有哪些套路如何防范存款变理财产品或者保险
银行工作人员营销任务重、压力大,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客户也会表示理解,但是变相套路客户存款就只能是不可原谅的责任了,属于欺骗行为的性质,客户发现被骗就可以找银行协商退款,更可以直接投诉。
客户来银行存款是对银行的一种信任,银行工作人员不能因为网点或者个人的理财、保险任务完不成而有所倾斜,使用欺骗、诱导、变相套路客户的不择手段,让客户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存款转其它产品的角色转换。客户发现受骗上当后直接去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利。
Ⅷ 理财产品做推销有什么好的办法
每天或多或少我们都会接到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如果您碰巧有投资需求,应该怎样从销售人员的推销过程中去伪存真降低投资风险呢?下面我们分享一些关键点供您参考
银行理财
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推销话术比较简单,有以下几个关键点需要投资者重点关注:
1.购买日离销售日有多远?如果一个产品期限一个月,但是你购买日离起息日还有5天,那这个产品所公布的收益率基本就没什么意义,收益率需要打个折才行。
2.分清楚工作人员说的收益率是他估计的收益率还是写到产品说明书里的收益率。
3.区分清楚到底买的是不是银行理财产品,有些银行从业人员会将保险当银行理财卖。
4.区分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比如中行的理财风险评级分为五级,前三级都不需要担心本金安全,但是第四和第五类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保险理财
以某保险公司的富贵人生保险理财项目为例,产品宣传如下:
分五年储蓄,每年储蓄5万元,就能马上享有六大利益:
(一)从储蓄的第二年开始即可获得9000元的固定收益,此后每隔一年都会固定有9000元打到您的帐户上,直至终身。
(二)与此同时每一年约5000元的浮动收益也将准时打入您的帐户,让您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机构理财带给您的丰厚收益。
(三)当然这两笔钱如果您暂时不用,我们还可以以每年4%的利息让它们以复利形式不断生息,只按3%计算的话到80岁可累积到114万元,相当于本金的4.6倍,为您赢取更多财富。
(四)除此之外,在获得收益期间,如您急需用钱,还可以在完全不影响收益的同时即刻取出30万元急用,以确保资金超高的灵活性。
(五)以上说的都是收益,更重要的是您的本金始终安全,并且有两种方式供您灵活选择,1、您可以将本金安全的转移给您的受益人;2、也可以选择在年老时随时提前赎回,用来补充养老。
(六)更加人性化的是上述所有利益全部免税,使您在享有机构理财安全、稳定收益的同时更完整的保全了资产。
看似一份完美的产品,那么收益和风险是否真如产品宣传中所描述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1. 保险的现金价值随着时间累积,在一定年限后确实会看起来很高。但是你只能死了转让给受益人,而不能直接给自己——除非是申请退保赎回,这样就比那个值要亏很多。因此,保险基本上是一个遗产转让的渠道,但对你自己的生活享乐不是很大的帮助。用年老时账号里的总价值去暗示你这都是你的,而不提醒你这个钱其实是给受益人的,是不合适的。
2. 比较时,往往会拿存银行去对比,说放在银行一年利率才多少多少。但其实如果放在银行连续存N年,如果利率稳定的话,复利计算下来也很可怕。拿自己几十年后的复利加总,去PK 银行一年利息才多少多少的说法,是不合适的。
3. 为了修补第1条带来的疑虑,往往会给你生存奖励金和每年的红利计息等等。但奖励金的来源就等于是你这笔钱的利息预支给你(别忘记,你可是要在这个库里放几十年的复利计算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而红利计息最大的问题,是她和你描述的是该保险公司每年的盈利率X%,但这个是指该保险公司的业绩情况,和你计算年度红利用的是Y%。但Y%此时此刻是不知道的!包括销售自己都说不清楚如何制订,只能说精算师会根据每年的X%而定出一个Y%。所以,用整个保险公司的盈利率,让你错误映射以为你的分红计息也是这个,是不合适的。
4.在最后一步说服的时候,往往会说,这个是保本的,而且还有红利这些增值。其实国家政策看好,前途看好,最不济您肯定是保本的,您担心个啥?错。每年通货膨胀3%都说少了(我09年11月写的),现在吉野家一个牛肉饭套餐都小30了亲,09年才1x元吧!没能跑赢银行利率,就是失误!用“这个理财项目至少是保本的”,来让你放开警惕,也是不合适的。
Ⅸ 如何做好理财产品的销售-----营销方案
要做好销售就是首先要自己真正认为销售出去的是好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用最真诚的态度去介绍产品给客户。
销售技巧当然重要,但是销售心态才是销售最核心的东西。
每一个人的营销方案都是不一样的 你面对的客户群体不一样 方案也是不同的 所以 最好你自己可以琢磨一下 有自己的营销方案 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的
首先你的认可自己的东西,再去推荐 才会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