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2017年金融機構涉農不良貸款率

2017年金融機構涉農不良貸款率

發布時間:2021-05-24 19:46:39

① 誰知道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數據在哪能查詢到急~~

中國人民銀行有徵信系統,可以查

② 如何解決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過高狀況

要提出解決問題,首先需要了解這種情況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這使得其承受和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使得貸款的歸還沒有保障,是信貸不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農民自身信用觀念淡薄,常常想方設法賴債不還,而且從地方政府到鄉鎮政府再到農村領導班子對於這種行為欠缺管理力度,大多聽之任之,或是帶頭賴債,形成了十分不良的影響;
再次是農村金融監管存在缺陷,金融機構機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

以上這些都是形成農村信貸不良率過高的因素,而解決方案就是:
首先,深化產權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使得現行比較模糊的產權主體清晰化,這樣可以有效防範和化解農村信貸風險。
其次呢是大力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產生法律意識,在自身上減少信貸不良的產生。
再次是建立良好的農村信貸體系。建立完善必要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和比較全備的信息綜合及反饋系統。

③ 2017年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或繼續小幅攀升是怎麼回事

2017年銀行業的發展趨勢大致呈現幾個特點。

一是銀行業經營業績進一步下滑。受有效需求不足、凈息差收窄以及信用風險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預計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出現下滑的銀行數量會進一步增加。

④ 網商銀行2017年不良貸款率為多少

報道稱,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總體上依然面臨成本高、風險大、效率低、供需不匹配等問題,從而影響了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和商業可持續性。

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基礎的金融科技為破解以上難題帶來希望。螞蟻金服相關負責人曾介紹,過去發放一筆小微企業貸款的平均人力成本在2000元,而網商銀行通過「310」模式,實現每筆貸款平均運營成本僅2塊3,其中2元為計算和存儲硬體等技術投入費用。「310」模式即通過互聯網、風控技術支持金融服務,實現3分鍾申貸、1秒鍾放款、全程0人工介入。

網商銀行行長黃浩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盡管去年市場資金成本平均上升了1個百分點,網商銀行給小微企業提供的貸款平均利率還是降低了1個百分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小微金融要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不能靠補貼。以前講可持續,是最後能不能在商業上賺錢,維持機構不斷延續,現在看到的是整個生態商業可持續性,而不是每個機構來把整個事情做完。當專業化分工之後,各自發揮比較優勢,把整個鏈條成本降到最低,尤其是在風險成本和運營成本環節。

⑤ 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不超多少是正常

不良貸款率必須低於10.6%。
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不良貸款是指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類貸款定義為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各項貸款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借款人融出貨幣資金形成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從非金融機構買入返售資產、透支、各項墊款等。

⑥ 2013年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不良貸款率是多少

通知》要求,各級監管部門要順應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城鄉發展一體化趨勢,不斷完善農村金融監管制度。一是加強機制建設。積極搭建事前有承諾、事中有監測、事後有考核的支農服務監管框架。探索實施涉農信貸投放與監管評級、市場准入的「雙掛鉤」政策。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完善「三農」金融服務機制,適當提高對分支機構「三農」業務考核的分值權重。二是強化差別措施。對涉農不良貸款給予更大的容忍度。結合涉農貸款季節性特點,對涉農貸款佔比較高的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實施彈性存貸比要求。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三農」金融債,增加支農信貸資金來源。優先對涉農貸款開展資產證券化和資產流轉試點。三是加強風險防控。

⑦ 2017年銀行業資產規模首次突破多少億大關

2月9日,銀監會召開2017年四季度主要監管指標吹風會,並回應下一步強監管措施等熱點問題。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當前銀行業運行穩健,穩中向好趨勢明顯,流動性充裕,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

2、貸款增速高於資產增速,銀行業收縮表外業務明顯。截至2017年底,各項貸款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普惠金融力度加大,用於小微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余額均達到3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9.6%。

3、商業銀行資本和撥備能力提升。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5%,較上年末基本持平;一級資本充足率11.35%,較上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3.65%,高出最低監管要求近3個百分點,較上年末上升0.3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1.42%,較上年末上升5.02個百分點。

4、資產質量穩定向好。截至2017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71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4%。不良率已連續一年保持穩定。

5、流動性充足。銀行業流動性比例50.03%,存貸比70.55%,流動性覆蓋率123.26%,說明銀行業資產負債匹配較好。

⑧ 年度不良貸款率怎麼計算呀注意是年度

不良貸款是指出現違約的貸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還本付息達三個月之久,貸款即會被視為不良貸款。銀行在確定不良貸款已無法收回時,應從利潤中予以注銷。預期貸款無法收回但尚未確定時,則應在帳面上提列壞帳損失准備。把不良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

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關注類貸款定義為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次級類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高,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小。

⑨ 商業銀行流動性監管指標有哪些2017

1.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穩步增長。
2017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資產總額為238.5萬億元,同比增長14.3%。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89.6萬億元,佔比37.6%,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1.3%;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43.9萬億元,佔比18.4%,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3.8%。
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負債總額為220.4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負債總額82.7萬億元,佔比37.5%,負債總額同比增長11.6%;股份制商業銀行負債總額41.1萬億元,佔比18.6%,負債總額同比增長13.9%。

2.銀行業繼續加強金融服務。
2017年一季度,銀行業繼續加強對「三農」、小微企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務。截至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不含票據融資)余額29.2萬億元,同比增長8.9%;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27.8萬億元,同比增長14.4%。用於信用卡消費、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7.9%和52.2%,分別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5.6和39.9個百分點。

3.信貸資產質量總體平穩。
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余額1.58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7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比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正常貸款余額89.3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余額85.8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3.42萬億元。

4.利潤增速有所回升。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4933億元,同比增長4.61%,較上季末上升1.07個百分點。2017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07%,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14.77%,同比下降1.15個百分點。
風險抵補能力繼續加強。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余額為28236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560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78.8%,較上季末上升2.36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11%,較上季末下降0.03個百分點。
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加權平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9%,較上季末上升0.04個百分點;加權平均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28%,較上季末上升0.03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3.26%,較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5.流動性水平保持穩健。
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流動性比例為48.74%,較上季末上升1.19個百分點;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1.65%,較上季末下降0.68個百分點;存貸款比例(人民幣境內口徑)為67.74%,較上季末上升0.13個百分點。

閱讀全文

與2017年金融機構涉農不良貸款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管局為什麼限制外匯保證金業務 瀏覽:872
定期投資理財可以賺到錢嗎 瀏覽:584
湖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瀏覽:392
支付寶里的理財銀行倒閉了賠嗎 瀏覽:757
目前哪個銀行理財 瀏覽:556
做外盤期貨的人多嗎 瀏覽:228
雙黃公司股票 瀏覽:663
境外炒外匯出金 瀏覽:143
理財產品都含基金嗎 瀏覽:750
控股信託的銀行 瀏覽:124
北京大通電子交易所 瀏覽:268
成都文德證券 瀏覽:933
洛陽銀行鄭州融資 瀏覽:415
國外匯來技術服務費如何結匯 瀏覽:296
股票中的財務杠桿 瀏覽:304
今日金股票 瀏覽:830
出租房付的傭金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990
長江石化成品油價格 瀏覽:101
財政部企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631
存貨隨匯率發生變動嗎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