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2006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比2005年多多少

2006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比2005年多多少

發布時間:2021-05-27 18:29:08

『壹』 中國最有實力和業務做得最好的銀行是那家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上市公司。上證A股:工商銀行(601398)
中國工商銀行(簡稱工行)成立於1984年。作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經過20幾年的改革發展,中國工商銀行已經步入質量效益和規模協調發展的軌道。2003年末資產總額近53000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和的近五分之一。2003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按一級資本排序,中國工商銀行名列全球1000家大銀行的第十六位,連續五次入圍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並被美國《遠東經濟評論》評為中國高質量產品(服務)十強。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約1億個人客戶和810萬法人賬戶;遍布全國的2萬多個營業網點和近39萬名員工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截至2003年末,工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4606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3929億元人民幣,全年經營利潤達635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業務范圍廣,業務量大,業務品種豐富。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50% 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
截至2003年末,中國工商銀行在全球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設有70餘家分支機構和控股銀行,海外代理行超過1000家,外匯總資產492億美元,2003年國際業務結算量1706億美元。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
在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持下,中國工商銀行各項業務不斷創新。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日益成熟,網上銀行開通城市超過300個,2003年電子銀行交易額達22.3萬億元,網上銀行交易額19.4萬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的經營業績為世界金融界所矚目。連續多次被著名財經雜志如英國《銀行家》、美國《環球金融》等評為「中國最佳銀行」。2003年再次被《環球金融》、英國《歐洲貨幣》雜志評為「中國最佳銀行」;被香港《金融亞洲》、《亞洲貨幣》雜志分別評為「中國最佳本地銀行」、「中國最佳內地商業銀行」;《環球金融》雜志還授予其2003年度「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榮譽。
中國工商銀行實行統一法人授權經營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是全行的經營管理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和領導指揮中心,擁有全行的法人財產權,對全行經營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負責,在授權和授信管理的基礎上,實行「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分支機構管理模式,達到穩健經營,防範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中國工商銀行經營范圍包括: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和消費信貸,居民儲蓄,各類結算,發行和代理發行有價證券,代理其他銀行委託的各種業務,辦理外匯存款、貸款、匯款,進出口貿易和非貿易結算,外幣及外幣票據兌換,外匯擔保和見證,境外外匯借款,外幣票據貼現,發行和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代辦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徵信調查和咨詢服務,辦理買方信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轉貸,以及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規定批準的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於1984年成立,全面承擔起原由中國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擔當起積聚社會財富、支援國家建設的重任。
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2006年,工商銀行成功在上海、香港兩地同步發行上市。公開發行上市後,工商銀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總股本334,018,850,026股。
工商銀行在中國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以及卓越的品牌價值。工商銀行正以建設國際一流現代金融企業為目標,不斷發展進步,以真誠的服務與專業的能力幫助全球客戶管理資產、創造財富。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中國會計准則對2008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財務數據進行了初步測算,預計2008年上半年凈利潤較2007年上半年凈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40844百萬元)同比增幅在50%以上,具體數據將在公司2008年中期報告中予以詳細披露。

『貳』 國內銀行機構:名稱,成立時間,規模,上市與否,總部所在地

內地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成立於1984年1月1日 已上市 2003年末資產總額近53000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和的近五分之一。總部在北京
招商銀行 成立於1987年4月8日,是我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深圳。於2002年3月成功發行了15億普通股,4月9日在上交所掛牌(股票代碼:600036)。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是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之一,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中國農業銀行1979年恢復成立。是國有四大銀行中目前唯一沒有上市的銀行。到2004年末,中國農業銀行各項資產總額40137.6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5900.72億元,各項存款余額34915.49億元,全年實現經營利潤319.74億元。
中國建設銀行 1954年10月1日,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正式成立。已上市。總部在北京。中國建設銀行2007年中報,截至6月30日,建設銀行境內外資產規模突破人民幣6萬億元。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於1912年由孫中山先生批准成立。以資產規模計,中國銀行資產總額達38422億元,位居中國工商業銀行之後,成為我國第二大國有商業銀行。已上市。總部在北京。
中國民生銀行 中國民生銀行於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2000年12月19日,中國民生銀行A股股票(600016)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國民生銀行總資產規模達7004億元,凈利潤38.32億元,存款總額5833億元,貸款總額(含貼現)4474多億元,不良貸款率1.23%,保持國內領先水平。
中國光大銀行 中國光大銀行成立於1992年8月,1997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為國內第一家國有控股並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6號光大大廈。截至今年6月末,光大銀行資產總額達到2986億元。已上市。
中信銀行 中信銀行組建於1987年。截止2001年12月31日,資產總額折計人民幣已達3003.96億元,本外幣存款余額折計人民幣為2548.52億元。中信銀行於2207年4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總部在北京。
交通銀行 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截至2006年末,資產規模達到17195億元。總行設在上海。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2007年1月9日,交通銀行200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有關發行A股並上市的議案。
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成立於1988年8月,是經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總行設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166),注冊資本50億元。截至2007年末,興業銀行資產總額為8513.35億元。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於1993年1月9日正式開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於1999年獲准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截止到 2007年9月底,全行總資產規模已達 8444.15 億元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 是中央銀行!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宣布成立。華北人民政府當天發出布告,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在華北、華東、西北三區的統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項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幣為本位貨幣。1949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由石家莊市遷入北平。
華夏銀行 華夏銀行於1992年10月14日在國家工商局注冊成立。已上市。華夏銀行:資產規模過三千億 2005年09月01日。總部在北京。
深圳發展銀行 深圳發展銀行於1987年5月10日以自由認購形式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87年12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截至2007年末,深圳發展銀行資產總額達3525.4億元。總部當然在深圳。

廣東發展銀行 廣東發展銀行是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組建、於 1988 年 9 月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目前注冊資本為人民幣 114.08 億元,總部設在中國廣州市。截止 2006 年底,廣東發展銀行總資產3739億元人民幣。未上市。
國家開發銀行 總行營業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158號遠洋大廈8層。 國家開發銀行於1994年3月成立,直屬國務院領導。是政策性銀行,不上市。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經中國政府批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於2007年3月6日依法成立。總部在北京。最新數據顯示,郵儲銀行目前存款余額已突破1.7萬億元人民幣,規模居全國第五位;擁有儲蓄營業網點3.6萬個,綠卡發行量超過1.4億張,自主運用資金規模接近1萬億元。未上市。
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國進出口銀行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政策性銀行。不上市。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總行成立於1994年4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設在北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注冊資本為200億元人民幣。

就這些了~ 找的之累……

『叄』 2005年國有商業銀行總資產

您好

2005年 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30萬億元人民幣,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份額佔55%

2005年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穩步發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資產由169320.5億元增至191532.2億元,增長13.1%,總資產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各項負債由162146.2億元增至 183695.2億元,增長13.3%,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建設銀行的總資產達45857.42億元
中國銀行是中國的第三大銀行,2005年末總資產為47400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2005總資產達6.4萬億元人民幣
截至2005年末,中國農業銀行資產總額達47710.19億元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業務覆蓋傳統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業務領域,並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客戶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中國銀行主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零售和金融機構等業務。零售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於銀行卡之上的全套服務。而金融機構業務則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諸如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目前在外匯存貸款、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仍居領先地位。根據2003年英國《銀行家》按核心資本排名,中國銀行列全球第十五位,居中國銀行業首位,是中國資本最為雄厚的銀行。

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在基本建設貸款、流動資金貸款、房地產金融、工程造價咨詢、項目融資、貿易融資、投資咨詢、財務顧問等傳統業務領域中擁有優勢,同時開拓新的營銷渠道,先後開辦了代理性、擔保性、咨詢類和基金託管等中間業務,利用信息科技手段開發銀行卡和網上銀行等新產品。產品種類已從以往存款、貸款和結算發展到目前銀行卡類產品、電子銀行類產品、代理業務類產品、資金類產品等十幾大類,數百個品種。建設銀行的產品與服務不斷跨越傳統業務和服務領域,藉助科技與網路優勢向更新的領域拓展。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 約1億個人客戶和810萬法人賬戶。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50%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
中國工商銀行經營范圍包括: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和消費信貸,居民儲蓄,各類結算,發行和代理發行有價證券,代理其他銀行委託的各種業務,辦理外匯存款、貸款、匯款,進出口貿易和非貿易結算,外幣及外幣票據兌換,外匯擔保和見證,境外外匯借款,外幣票據貼現,發行和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代辦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徵信調查和咨詢服務,辦理買方信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轉貸,以及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規定批準的業務

中國農業銀行

目前中國農業銀行網點遍布中國城鄉,成為國內網點最多、業務輻射范圍最廣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已由最初的農村信貸、結算業務,發展成為品種齊全,本外幣結合,能夠辦理國際、國內通行的各類金融業務。目前主要包括:(1)人民幣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等。(2)外匯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謝謝

『肆』 95558哪個銀行的電話

95558是中信銀行的客服電話。

另:中信銀行信用卡客服電話為4008895558。

中國農業銀行95599,中國建設銀行95533,中國工商銀行95588,中國銀行95566,交通銀行95559,郵政儲蓄銀行95580,廣發銀行95508,招商銀行95555,興業銀行95561,中信銀行95558.中國光大銀行95595,上海浦東發展銀行95528,中國民生銀行95568,深圳發展銀行95501。

(4)2006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比2005年多多少擴展閱讀

中信銀行本行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中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是中國最早參與國內外金融市場融資的商業銀行,並以屢創中國現代金融史上多個第一而蜚聲海內外,為中國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2007年4月,本行實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A+H股同步上市。

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西班牙對外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S.A BBVA)斥資5.01億歐元(約50.2億港元)購入中信銀行5%的股權,還可選擇增持中信銀行的持股比例至10.07%。

2007年4月27日,中信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銀行為中國大陸第七大銀行,其總資產為12000餘億港元,共有16000多名員工及540餘家分支機構。它是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

『伍』 2006年底我國共批准了多少家外資金融機構

我想特別指出的是,加入WTO以後,中國在服務貿易領域開放力度是空前的。在按WTO規則分類的160多個服務貿易部門中,中國已經開放了104個,接近發達成員的平均水平(108個)。在包括金融在內的諸多重要服務部門,中國嚴格履行了加入承諾,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准入機會。隨著加入WTO承諾的履行,境外銀行、證券、保險經營機構陸續進入中國,通過建立合資、獨資、分支機構或投資參股等各種方式全面開展金融業務。

――在銀行業方面,截至2006年5月底,已有71家外國銀行在中國設立了197家營業性機構,並可在25個城市開辦人民幣業務。

――在非銀行金融機構方面,截至2006年6月底,外資金融機構已在我國設立7家汽車金融公司,3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的進程也在穩步進行。

――在證券業方面,截至2006年6月底,已設立合資證券基金管理公司23家,合資證券公司7家,上海、深圳從事A股交易的境外證券經營機構分別達到39家和19家,有42家境外機構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

――在保險業方面,截至2005年年底,在中國保險市場的82家保險公司中,外資保險公司已佔半壁江山,達到41家,分支機構接近400家。

在金融業以外,中國的市場開放也繼續深化,競爭日趨激烈。以商業流通業為例,截至2005年年底,中國已累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商業企業1341家,開設店鋪5657個;外資大型連鎖超市在中國大型連鎖超市市場的份額已超過四分之一。在電信、交通、教育、旅遊等其他服務部門,國內市場的開放也不斷加深。

『陸』 中國各個銀行的簡介

一、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於1984年1月1日成立,是辦理城鎮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的國家專業銀行。
2005年4月21日,國家正式批准中國工商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革,注資150億美元,隨後中國工商銀行順利完成了財務重組和國際審計。2005年10月28日,中國工商銀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2,480億元,全部資本劃為等額股份,股份總數為2,480億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各持1,240億股。
2006年1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與高盛集團、安聯集團、美國運通公司3家境外戰略投資者簽署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獲得投資37.82億美元; 2006年6月19日,工商銀行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簽署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社保基金會將以購買工行新發行股份方式投資180.28億元人民幣。工商銀行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業已形成。
中國工商銀行注冊地址是中國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55號,法定代表人: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的業務范圍包括:
負債業務:人民幣儲蓄;外幣儲蓄;儲蓄旅行支票;外匯借款;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入;發行金融債券等;
資產業務:短期、中期和長期人民幣和外匯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外匯轉貸款;住房開發貸款;具有專門用途的貸款;消費性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個人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委託貸款和特定貸款;票據貼現;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認購業務;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出;項目貸款評估和信用等級評定等;
中間業務:人民幣現金結算、轉賬結算;國際結算;代理業務(代收代付;代理企業債券、股票、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發行、清算、兌付、託管;黃金現貨買賣、交易清算、實物交割、租賃黃金、黃金項目融資;黃金清算交易;企業年金業務;代理發行金融債券;代理保險;代理保管有價證券、有價物品;出租保管箱;代理政策性金融業務或其它金融機構業務等);人民幣及外匯銀行卡業務;信息咨詢業務(資信調查;資產評估;金融信息咨詢;行業信息網服務;開立人民幣存款證明);外匯中間業務(進口開證;進口代收;匯出匯款;來證通知;議付;托收;匯入匯款;結匯;售匯;旅行支票;代客外匯買賣;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擔保;外匯存款證明;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外幣兌換;為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項目開立周轉金賬戶);融資類和履約類擔保業務;商人銀行業務(融資顧問和銀團貸款安排;企業財務顧問;企業海外上市);個人理財服務;投資基金管理、託管和銷售;其他受託和委託資產管理;企業資信評級及其它中間業務等。
二、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是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之一,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到2004年末,中國農業銀行各項資產總額
40137.6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5900.72億元,各項存款余額34915.49億元,全年實現經營利潤319.74億元。
中國農業銀行網點遍布中國城鄉,成為國內網點最多、業務輻射范圍最廣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已由最初的農村信貸、結算業務,發展成為品種齊全,本外幣結合,能夠辦理國際、國內通行的各類金融業務。目前主要包括:(1)人民幣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等。(2)外匯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三、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全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中國銀行於1912年由孫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7年間,中國銀行先後是當時的國家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外貿專業銀行。目前旗下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保險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主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個人金融、資金業務和金融機構等業務。公司業務以信貸產品為基礎,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和融資、財務解決方案。個人金融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儲蓄存款、消費信貸和銀行卡在內的服務。資金業務包括本外幣保值、資金管理、債務保值、境內外融資等資金運營和管理服務。而金融機構業務則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諸如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作為中國金融行業的百年品牌,中國銀行在注重穩健經營的同時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創造了國內銀行業的許多第一,在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得到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1949年,中國銀行成為國家指定的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1994年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中國銀行成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與其它三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一道成為國家金融業的支柱。2004年8月26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標志著中國銀行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篇章,啟動了新的航程。
中國銀行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1929年,中國銀行在倫敦設立中國金融業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繼開設分支機構,目前擁有遍布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網路,其中境內機構共計11,000餘個,境外機構共計600餘個。1994年和1995年,中國銀行先後成為香港地區、澳門地區發鈔銀行。
四、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當時行名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自成立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經辦國家財政撥款時期。1954年10月,建設銀行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成立後,其任務是經辦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的撥款,管理和監督使用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和部門、單位的自籌基本建設資金。幾十年來,建設銀行為提高投資效益、加快國家經濟建設和發
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第二階段,為國家專業銀行時期。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為適應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建設銀行先後開辦了現金出納、居民儲蓄、固定資產貸款、工商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國際金融、住房貸款和各種委託代理業務。通過開辦各種面向社會大眾的商業銀行業務,豐富了銀行職能,為向現代商業銀行轉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階段,為國有商業銀行時期。1994年,按照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要求,建設銀行將財政職能和政策性基本建設貸款業務分別移交給財政部和國家開發銀行,從功能轉換上邁出了向現代商業銀行轉軌的重要一步。
境內外營業性分支機構15401個,其中有6個海外分行,2個駐海外代表處。全行正式員工26.3萬人。同時,全資擁有建新銀行,並持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43.35%的股權,持有中德住房儲蓄銀行75.1%的股權。
2004年 9月15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和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會議,決議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將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後,名稱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承繼原中國建設銀行商業銀行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和權益。
五、交通銀行
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繼續營業外,交通銀行國內業務分別並入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和在交通銀行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的要求,1986年7月24日,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2004年6月,在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國務院批准了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體方案,其目標是要把交通銀行辦成一家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金融企業。在深化股份制改革中,交通銀行完成了財務重組,成功引進了匯豐銀行、社保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等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並著力推進體制機制的良性轉變。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
六、中信銀行
中信銀行隸屬於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信公司),創立於1987年,是我國改革開放中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2002年,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組建了以中信銀行為主體的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目前,中信銀行是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金融子公司。
1987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為中信公司所屬的國營綜合性銀行,是中信公司的子公司,獨立法人。注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國內外可設立分支機構,經營已批準的銀行業務。
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先生任中信銀行名譽董事長。
經營范圍包括人民幣存款、貸款、結算、貼現業務;匯兌、旅行支票、信用卡業務;代理收付和財產保管業務;經濟擔保和信用見證業務;經濟咨詢業務;外匯存款、匯款、放款、擔保業務;在境內外發行或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貿易、非貿易結算;外幣票據的承兌和貼現、買賣或代理買賣及外幣有價證券;外幣兌換;出口信貸。
七、深圳發展銀行
1987年12月28日,深圳發展銀行宣告成立。深發行由最初的6家農村信用社,成長為在18個經濟中心城市擁有230多家分支機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自身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日益增強。
2004年,深圳發展銀行成功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從而成為國內首家外資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中資股份制商業銀行。
2005年,深發展正式確立了「定位中小企業,打造貿易融資領域專業品牌」的發展戰略。經過多年的積淀,深發展開始了向零售業務的全面轉型之旅。財富管理中心、個人貸款中心、汽車融資中心、信用卡中心、客戶服務中心,構建了深發展零售銀行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體系。
八、廣東發展銀行
廣東發展銀行是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組建、於 1988 年 9 月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注冊資本為人民幣 35 億元,總部設在中國廣州市。截止 2005 年底,廣東發展銀行總資產3558億元,各項存款余額306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090億元。
廣東發展銀行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大連、鄭州、昆明、武漢、深圳、珠海、汕頭、東莞、沈陽、寧波、溫州、無錫、澳門等中國經濟發達城市設立了 26 家分行、 500家營業網點,並與全球83個國家和地區的917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初步形成了城市化大商業銀行的格局。
廣東發展銀行的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結算 ;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提供保險箱服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結匯、售匯;同業外匯拆借;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外匯信用卡的發行;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 外的外幣有價證券;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自營和代客外匯買賣;代理國外信用卡的發行及付款業務;離岸金融業務;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經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管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九、中國民生銀行
中國民生銀行於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是我國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時又是嚴格按照《公司法》和《商業銀行法》建立的規范的股份制金融企業。
2000年12月19日,中國民生銀行A股股票(600016)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2003年3月18日,中國民生銀行40億可轉換公司債券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交易。2004年11月8日,中國民生銀行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58億元人民幣次級債券,成為中國第一家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私募發行次級債券的商業銀行。2005年10月26日,民生銀行成功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成為國內首家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商業銀行,為中國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提供了成功範例。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民生銀行總資產規模達5571億元,凈利潤27.03億元,存款總額4888億元,貸款總額(含貼現)3781多億元,不良貸款率1.28%,保持國內領先水平。
截至2005年底,中國民生銀行在北京、廣州、上海、深圳、武漢、大連、杭州、南京、重慶、西安、福州、濟南、太原、石家莊、成都、寧波、天津、昆明、泉州、蘇州等地設立了二十家分行,在汕頭設立了直屬支行,機構網點達到240家,與境外78個國家和地區的749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十、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成立於1987年4月8日,是我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深圳。自成立以來,招商銀行先後進行了四次增資擴股,並於2002年3月成功地發行了15億普通股,4月9日在上交所掛牌(股票代碼:600036),是國內第一家採用國際會計標准上市的公司。目前,招商銀行總資產逾8000億元,在英國《銀行家》雜志「世界1000家大銀行」的最新排名中,資產總額位居114位。
經過19年的發展,招商銀行已從當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區域性小銀行,發展成為了一傢具有一定規模與實力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初步形成了立足深圳、輻射全國、面向海外的機構體系和業務網路。目前在境內30多個大中城市、香港設有分行,網點總數400多家,在美國設立了代表處,並與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招商銀行充分發揮擁有全行統一的電子化平台的巨大優勢,率先開發了一系列高技術含量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打造了「一卡通」、「一網通」、「金葵花理財」、「點金理財」、招商銀行信用卡、「財富賬戶」等知名金融品牌,樹立了技術領先型銀行的社會形象。招商銀行於1995年7月推出的銀行卡——「一卡通」,被譽為我國銀行業在個人理財方面的一個創舉;截至06年6月,累計發卡量已近4000萬張,卡均存款余額逾5000元。1999年9月在國內首家全面啟動的網上銀行——「一網通」。
十一、華夏銀行
1992年華夏銀行在首都北京誕生了。1995年華夏銀行率先實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為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003年9月,華夏銀行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0015),成為全國第五家上市銀行。2005年11月華夏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與德意志銀行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全面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技術支持和協助協議、信用卡業務合作協議,為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國際化水平帶來了新的契機。14年來華夏銀行完成了三次歷史性跨躍。
截止2006年3月31日,華夏銀行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濟南、深圳、昆明、沈陽、武漢、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太原、石家莊、大連、溫州、青島、福州、呼和浩特、天津、蘇州、無錫、煙台、玉溪、聊城等27個城市設立了22家分行、5家異地支行,營業網點達到270家,員工7700多名,「立足經濟發達城市,輻射全國」的機構體系已經形成。此外,華夏銀行還與境外368家銀行建立了代理業務關系,建成了覆蓋全球主要貿易區的結算網路。
十二、中國光大銀行
中國光大銀行成立於1992年8月,1997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為國內第一家國有控股並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11年多來,伴隨著中國經濟和金融業的發展進程,光大銀行不斷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始終把自身發展與國民經濟的增長緊密結合,在為社會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同時,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逐步形成了與現代商業銀行相適應的多元化股權結構、日益完善的公司治理與經營機制、比較先進的科技支持系統、素質較高的員工隊伍、布局合理的機構網路、范圍廣泛的同業合作等優勢。截止2003年底,中國光大銀行已在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6個經濟中心城市擁有分支機構370多家,成為對社會有一定影響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十三、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成立於1988年8月,是經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總行設在福建省福州市。
經營范圍包括存款、貸款;國內外結算;票據承兌與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銀行卡業務;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保管箱服務;結售匯業務;短期融資券承銷、基金託管、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等及其他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業務。多年來,本行始終堅持與客戶「同發展、共成長」和「服務源自真誠」的經營理念,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興業銀行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天津、沈陽、鄭州、濟南、重慶、武漢、成都、西安、福州、廈門、太原、昆明、長沙、南昌、合肥、寧波、溫州、東莞、佛山、無錫等全國主要城市設立了 31 家分行、 338 家分支機構,在上海、北京設立了資金營運中心、零售銀行管理總部、信用卡中心、資產託管部、大型客戶業務部和投資銀行部等總行經營性機構。
截止 2006 年 6 月末,本行注冊資本 39.99 億元,股東總數 147 家,前十大股東依次為:福建省財政廳、恆生銀行有限公司、 Tetrad Ventures Pte Ltd 、中國糧油食品 ( 集團 ) 有限公司、國際金融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煙草公司、上海國鑫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七匹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十四、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於1993年1月9日正式開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於 1999 年獲准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這是中國銀行業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目前,注冊資本金達 39.15億元,良好的業績和誠信經營的聲譽使浦發銀行業已成為中國證券市場中一家備受關注和尊敬的上市公司。
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同業拆借、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提供保管箱服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匯兌換;國際結算;同業外匯拆借;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人民幣和外幣信用卡業務;離岸金融業務;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
截止到2005年底,全行總資產規模已達 5730 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055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 3772 億元人民幣,當年實現稅後利潤 24.58 億元人民幣,並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重慶、廣州、昆明、深圳、鄭州、天津、大連、濟南、西安、成都、沈陽、武漢、太原、長沙、哈爾濱、南昌、南寧、寧波、蘇州、青島、溫州、蕪湖等地設立了 26 家直屬分支行、 350 家營業網點,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公司名稱:

中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英文:「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英文縮寫「PSBC」。

公司注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西大街131號。

成立時間:2007年3月6日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承繼原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郵政金融業務及因此而形成的資產和負債,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批准/核準的業務,繼續使用原商標和咨詢服務電話,各項業務照常進行,客戶毋需辦理任何變更手續。

回顧——郵政儲蓄二十年發展歷程(1986—2006年)

2006年4月,中國郵政儲蓄迎來了恢復開辦20周年。20年來,全體郵政幹部職工艱苦奮斗、開拓創新,郵政儲蓄持續發展、迅速壯大,從鮮為人知的一支零售金融市場的新生力量,發展成為中國儲蓄存款余額規模第五大的金融機構。

中國郵政辦理儲蓄業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解放前經營郵政儲匯業務的「郵政儲金匯業局」在當時的金融界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後,郵政儲蓄一度停辦。1986年郵政儲蓄恢復開辦以來,其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6年~1989年):為發揮郵政點多面廣的優勢,向廣大群眾提供基礎金融服務,積聚社會資金、發展國民經濟,根據國務院的指示,郵電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文規定,於1986年4月1日正式開辦郵政儲蓄業務。郵政儲蓄吸收的存款全部繳存人民銀行統一使用,人民銀行根據繳存存款的平均余額付給手續費。

第二階段(1990年~1998年):郵政部門和人民銀行繳存存款的業務關系轉變為轉存款關系,郵政儲蓄存款轉存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支付轉存款利息,郵政儲蓄由代辦轉為自辦。郵政儲蓄計算機聯網工程開始建設,實現了部分重點城市之間郵政儲蓄活期的通存通取;辦理了代發工資等中間業務。

第三階段(1998年~2003年7月):1998年郵電分營、郵政獨立運行後,郵政儲匯業務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建成了全國郵政儲蓄計算機異地實時交易系統,活期儲蓄異地通存通取業務深受客戶歡迎。

從特定的歷史時期來看,郵政儲蓄資金轉存人民銀行的制度安排,對於支持國家經濟建設,促使郵政部門集中精力抓好業務發展、風險控制和信息化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國家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郵政儲蓄轉存款政策的調整也勢在必行。

第四階段(2003年8月~2006年4月):以國家對郵政儲蓄存款實行新老劃段、老轉存款仍存放人民銀行,新增資金開始自主運用的政策為標志,郵政儲匯業務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郵政儲匯向資產、負債、中間業務全面、協調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柒』 中國最大的銀行是哪一家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作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經過20幾年的改革發展,中國工商銀行已經步入質量效益和規模協調發展的 軌道。2003年末資產總額近53000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和的近五分之一。2003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按一級資本排序 ,中國工商銀行名列全球1000家大銀行的第十六位,連續五次入圍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並被美國《遠東經濟評論》評為中國高質量產品( 服務)十強。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約1億個人客戶和810萬法人賬戶;遍布全國的2萬多個營業網點和近39萬名員工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 的服務。截至2003年末,工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4606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3929億元人民幣,全年經營利潤達635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業務范圍廣,業務量大,業務品種豐富。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 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 50% 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 截至2003年末,中國工商銀行在全球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設有70餘家分支機構和控股銀行,海外代理行超過1000家,外匯總資產492億美元 ,2003年國際業務結算量1706億美元。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 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 在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持下,中國工商銀行各項業務不斷創新。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 日益成熟,網上銀行開通城市超過300個,2003年電子銀行交易額達22.3萬億元,網上銀行交易額19.4萬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的經營業績為世界金融界所矚目。連續多次被著名財經雜志如英國《銀行家》、美國《環球金融》等評為「中國最佳銀行」 。2003年再次被《環球金融》、英國《歐洲貨幣》雜志評為「中國最佳銀行」;被香港《金融亞洲》、《亞洲貨幣》雜志分別評為「中國最佳 本地銀行」、「中國最佳內地商業銀行」;《環球金融》雜志還授予其2003年度「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榮譽。 中國工商銀行實行統一法人授權經營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是全行的經營管理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和領導指揮中心 ,擁有全行的法人財產權,對全行經營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負責,在授權和授信管理的基礎上,實行「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分支機 構管理模式,達到穩健經營,防範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中國工商銀行經營范圍包括: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和消費信貸,居民儲蓄,各類結算,發行和代理發行有價證券,代理其他銀行委託的 各種業務,辦理外匯存款、貸款、匯款,進出口貿易和非貿易結算,外幣及外幣票據兌換,外匯擔保和見證,境外外匯借款,外幣票據貼現, 發行和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代辦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徵信調查和咨詢服務,辦理買方信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轉貸,以及 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規定批準的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於1984年成立,全面承擔起原由中國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擔當起積聚社會財富、支援國家建設的重任。 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2006年,工商銀行成 功在上海、香港兩地同步發行上市。公開發行上市後,工商銀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總股本334,018,850,026 股。 工商銀行在中國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以及卓越的品牌價值。工商銀 行正以建設國際一流現代金融企業為目標,不斷發展進步,以真誠的服務與專業的能力幫助全球客戶管理資產、創造財富。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中國會計准則對2008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財務數據進行了初步測算,預計2008年上半年凈利潤較2007年上半年 凈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40844百萬元)同比增幅在50%以上,具體數據將在公司2008年中期報告中予以詳細披露。

『捌』 中國共有多少家銀行公家的私人的都算 謝謝啦!

2005年我國共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3萬多家。主要包括:
3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4家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1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投資銀行、招商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海南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渤海銀行),

外資銀行:英國匯豐銀行、美國花旗銀行、英國渣打銀行、荷蘭銀行、香港東亞銀行等等..

『玖』 中國銀監會管轄了國內多少家銀行

只要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都受銀監會監管
2005年的數據,我國共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3萬多家。主要包括:
3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4家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1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投資銀行、招商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海南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渤海銀行),
115家城市商業銀行,
626家城市信用社,
30438家農村信用社,
57家農村合作(商業)銀行,
238家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
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59家信託投資公司,
74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
12家金融租賃公司,
5家汽車金融公司,
以及遍布城鄉的郵政儲蓄機構。

閱讀全文

與2006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比2005年多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阿三寶阿膠最新價格 瀏覽:850
關於投資理財的論文3000字 瀏覽:482
英大匯通融資租賃排名 瀏覽:54
光大證券816事件 瀏覽:431
2013年韓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30
調出融資融券後 瀏覽:379
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結算 瀏覽:312
沖壓件上市公司 瀏覽:672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瀏覽:187
新疆華興投資集團 瀏覽:409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深圳 瀏覽:607
鎂鋁合金加工上市公司 瀏覽:279
美元兌人民幣10月10日匯率 瀏覽:325
鄭煤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77
人民幣幣港幣匯率今日價格 瀏覽:404
1986匯率 瀏覽:284
江西融資性的金融擔保公司賺錢不 瀏覽:887
有價證券理財產品 瀏覽:228
凱城公司理財講的怎樣 瀏覽:254
11月興業銀行理財產品一覽表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