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農村金融服務的供需分析

農村金融服務的供需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31 00:24:58

❶ 我國農村金融服務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1)農村金融體系結構與運作機制存在嚴重缺陷,機構網點少。農村金融機內構網點分布不均勻。容在東部地區,網點過於集中,但是在中西部有些鄉鎮都沒有設立農村金融服務機構。

(2)現有農村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還不完善。2003年以來,作為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系列問題。

(3)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比如2007年末,全國縣域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平均數達到13.4%,而這個比例高於全國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比例。

(4)產品和服務單一,支農功能不強,農村資金外流嚴重,農民貸款難和農村中小企業貸款難等問題依然存在。

(5)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政策性金融和商業金融沒有形成合力,在農村地區進行信貸資金投放缺乏寬松的政策環境和信用基礎。

❷ 請問農村金融需求有哪些啊

以合理的金融結構來滿足多層次的農村經濟主體資金需求
任何單一的金融組織都無法覆蓋整個市場,只有多元化的、提供不同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金融組織和措施,才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並且動態變化的農村金融需求。
通過競爭性的農村金融市場來實現金融結構的優化和金融的深化

❸ 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取得長期充足的發展。但農村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卻在不斷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據相關資料顯示,農民收入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甚至出現了絕對值的下降。「三農」問題成了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難題。而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系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農村金融狀況的好壞對新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影響作用。而農村金融在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過程中,對促進農業產業化飛速發展、農村鄉鎮企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等方面作用非常顯著。因此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機構貸款有著很高的依存度。因此建議,當前應積極採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農村金融發展,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關鍵詞:農村金融 農村經濟 經濟增長 新農村建設 城鄉居民收入 三農

一、緒論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2.實踐意義
(三)研究目的
(四)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基本概念認識
1.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的特點
2.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的方式
二、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現狀
(一)農村金融發展 現狀
(二)農村經濟增長 現狀
(三)農村金融影響 現狀
(四)農村經濟增長影響 現狀
三、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問題及分析
(一)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普遍存在的問題或現象
1、農村金融發展不足
2、大部分農村地區都存在「金融抑制」現象
3、農村金融服務的供求矛盾
4、金融有效供給不足

5、一部分農村金融市場存在供需失衡

6、其他問題與現象

(二)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
1、農村金融發展不足分析
2、金融抑制其分析
3、農村金融服務的供求矛盾分析

4、金融有效供給不足分析

5、農村金融市場存在供需失衡分析

6、其他問題與現象分析

(三)探討或研究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1、圖文分析

(四)農村金融發展優勢和劣勢分析

1、農村金融發展與普通金融發展的區別

2、農村金融發展優勢

3、農村金融發展劣勢

❹ 運用市場經濟的知識,分析農村金融自治能取得良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原因.

普惠金融的理念對於農民來說,到底該如何落到實處?一項被稱作「農村金融自治」的新嘗試,被引入浙江的許多農村,成為村民自治的一項新內容。通過金融自治,農民貸款只要找「村長」,無需挖空心思找「行長」;能否貸款,由「村兩委」(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商量公示,銀行再審核發放,從而為普惠金融最大的服務群體——農民,獲得了便捷、實惠的基礎金融服務。

以村兩委「五最」攻農戶貸款「五難」

嵊州市甘霖鎮上蔡村是個三面環山的小村莊,全村各家各戶以種植果樹、苗木或養殖業為生。對36歲的村民李向陽來說,一直懷揣著一個「綠色農場夢」:10多畝地,花木成林,資源循環利用,樹林里還能圈起來養些雞鴨,廢水零排放。然而,起步時由於資金不足,自己的花木基地只有3畝地,品種也很單一。「規模上不去,銷路也成問題。」李向陽也想過貸款,但不認識銀行的人,手續也不知道,又沒啥能擔保的,碰了幾次壁後便放棄了。

「李向陽的經歷反映出農民需求與金融現狀的矛盾,在農村很有普遍性。」正在甘霖鎮掛職擔任鎮長助理的農行嵊州支行副行長馬慶華告訴記者,一方面農民有大量的金融需求滿足不了,另一方面銀行發展農村金融又面臨著「五難」,即「可貸農戶難選、放貸額度難定、貸款用途難管、管理成本難降、銀行風險難控」。

在長期服務「三農」的探索中,農行浙江省分行發現,村兩委最適合成為農民與銀行之間的橋梁,因為他們「最了解村民的人品和信用,最能管控農村的物權,最希望村民致富,最能及時識別農戶貸款風險,最能協助銀行化解農戶貸款風險」。

「以村兩委的"五最"作紐帶,正是破解農戶貸款"五難"的最好著力點。」馬慶華介紹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農行浙江分行開展了農村「金融自治」模式的試點:只要找5位聯保的村民,再由村兩委審核、公示,農行審核通過,就可以從農行貸到30萬元以內的小額貸款,辦理流程非常簡便。得知這個消息後,李向陽坐不住了,去年11月,他向村裡提交了申請,沒想到當月貸款就下來了。李向陽用這筆錢准備擴大生產規模,實現綠色種植和養殖夢。

「六自」實現魚和熊掌兼得

作為普惠金融突破口,農村金融自治不是作秀,需要真正讓農民得實惠;而作為銀行,做普惠不是救濟,有效益,才可持續。魚與熊掌難題考問著普惠金融的智慧。

農行浙江分行行長馮建龍向記者介紹,農村金融自治的核心是「六自」流程,即客戶自薦,農戶向村兩委提出貸款需求,經村兩委公開篩選出誠信農戶向農行推薦;擔保自組,農戶提供村兩委認可的保證人;借款自主,貸款經過農行審核簽約後,農戶在額度和期限內隨時通過「惠農通」等渠道獲得貸款,利息按實際使用天數計算;用款自律,村民對貸款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確保貸款用於合法生產經營和生活消費;服務自助,農民足不出村就可通過設在村裡的「惠農通」機具辦理借款、還款、匯款、繳費等業務;守信自勵,農行為每個村、每個農戶提供的優先信用額度、利率優惠幅度等政策直接與各自的金融自治情況掛鉤,自治情況越好,獲得的優惠越多。

「目的就是為了讓誠實守信、勤勞肯乾的村民都有尊嚴地獲得金融服務。」馮建龍說。

農村金融自治幫助上蔡村開啟了新的發展路程。以前沒錢更新的老品種、老花木被新品種、新花木代替了。一條嶄新的花木走廊初具規模。「一棵含笑種上一年就能賣到幾千元。」李向陽說出了花農們的好心情。

「一戶當老賴,全村不答應。」三門縣六敖鎮濤頭村也是農行的金融自治村,村莊三面環海,村中有塘,塘中有村,家家戶戶形成了一條相當完整的海水養殖產業鏈:養塘、販銷、賣餌料。村委主任林小快說,通過農村金融自治模式,村裡貸款的金額有2610多萬元。貸款還沒到期,許多村民已經迫不及待籌錢,想著還貸了。曾經有個年輕人借了農行15萬元,可能到期無力償還,這消息馬上被鄰居知道了。不用銀行說,村裡家家戶戶都盯著他,實在不行幫他墊錢也要還上。林小快說,「因為一戶人家的信用會影響到全村的信用等級,影響貸款額度和利率高低。」

「農民很講信用,一旦發生信貸風險,村集體也最容易介入。」景寧縣東坑鎮深垟村是個畲族小山村,以種植毛竹、茶葉等經濟作物為主。村黨支部書記孫偉平說,到目前為止,他們村3年內發放的所有貸款,沒有一筆發生逾期。萬一發生不良,農戶的竹林、茶園等很容易在村裡處置變現,對銀行來說基本不存在風險。

「金融自治」引來多重效應

農村金融自治模式得到了村民歡迎。「什麼時候我們村也開展金融自治貸款?」看到附近村的村民喜滋滋地得到貸款,受到「金融啟蒙」的一些村民紛紛向村委表達了朴實的願望。到今年6月底,農行浙江分行推行農村金融自治的行政村已由最初的1個擴大到193個,貸款余額5.46億元,惠及農戶4594戶,發放的3188筆農戶貸款,沒有發生一筆逾期。

記者調查了解到,通過推廣農村金融自治模式,不僅有助於農村信用環境改善,還為農村帶來多重杠桿效應:村兩委服務能力和經濟自主權增強了;村委村民相互更信任了;村莊更為和諧穩定了!

三門縣濤頭村推行金融自治時,個別村民特意跑到20公里以外的農行網點要求貸款,「選村長時我沒投他的票,村長那裡肯定通不過的。」說起這些,村委主任林小快淡然一笑。「當然,那些被我們"拒絕",再通過村委報上來的農戶都獲得了相應的貸款。」三門縣支行副行長樓紅慧告訴記者。

一筆貸款改變了一個村。在永康市梅隴村村口的一家便利店,記者了解到,便利店原先是個棋牌室,眼看著生意越來越差,老闆被迫轉行。「以前村裡的大小棋牌室麻將聲聲,閑著無事的村民聚集著打牌、搓麻將。」村支委朱元龍解釋說,「現在所有的棋牌室一天到晚空空盪盪,大家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信用貸款,都忙著謀發展,游手好閑只會被全村人看不起。」

「農民是人口基數最大的一個群體,永康要實現全面小康,農民必須富起來,農村金融自治模式為金融陽光灑向農民找到了突破口。」永康市委書記徐華水表示,「永康將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為這類普惠金融創新及在全市推廣營造良好制度環境,以惠及更多階層和群體及廣大低收入人群,希望更多金融機構參與到普惠金融創新中來

❺ 農村金融供給與需求數據上哪裡找

農村金融這種領域本就資料少,建議你去維普萬方之類資料庫下幾篇相關文獻,看看人家文章里數據來源就知道了。

❻ 農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金融服務

農民最關注的還是農業相關的金融服務問題∶

  1. 規模化生產的資金周內轉問題。傳統商業銀容行向農業貸款的可能性很低,因為這涉及抵押問題,農民,其次最大的財產其實是土地,但是土地按現有體制:所有權屬於國家、農民只有承包權。

  2. 農產品生產出來後的銷售價格問題,銷售多少錢和金融直接有關聯。產品的生產周期長(最少半年以上,長則幾年)、市場價格波動很大。

  3. 農民生產的農產品未來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品質和品牌,而品牌,靠小農經濟很難完成,需要金融、資本的投入。

  4. 最難辦的是缺少抵押物,對於農民來說,最重要的是土地,宅基地不能抵押,林地、耕地等屬於集體財產,也不能抵押。


閱讀全文

與農村金融服務的供需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晶豐明源股東信息 瀏覽:673
金融服務許可 瀏覽:878
美圈控股集團董事長 瀏覽:460
創始股份截止 瀏覽:162
外匯論文 瀏覽:412
車貸金融公司顯示風控 瀏覽:434
珠海銀隆股東 瀏覽:179
比亞迪金融有限公司怎麼樣啊 瀏覽:8
2016年7月港元匯率 瀏覽:184
小米貸款人工認證不過 瀏覽:436
寧波銀行嘉興分行理財好嗎 瀏覽:83
支付寶穩健型理財產品是什麼 瀏覽:553
廣州騰信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521
公司增加註冊資本股東 瀏覽:79
恆升集團董事長是誰 瀏覽:118
上海發貴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8
河南農信貸款 瀏覽:936
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合作 瀏覽:576
銀行理財基金到期怎樣贖回 瀏覽:928
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