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山市卓爾清潔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中山市卓爾清潔服務有限公司是2008-01-2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中山市小欖鎮昇平區昇平路銀菊花園小欖商貿城K10-E235號。
中山市卓爾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2000671392914W,企業法人賴光蘭,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中山市卓爾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衛生保潔服務;企業後勤管理服務;物業管理;園林綠化維護服務;倉儲管理服務;搬運服務;室內外環境空氣凈化;家務服務;四害滅治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企業投資管理;銷售:勞保用品;承接室內外裝修工程、廢水治理工程、智能家居設計安裝工程、環保工程設計及施工;對廢水、廢氣、廢渣、污泥治理及相關設備、葯劑的銷售(凡涉及國家專項規定除外);環保產品及技術的開發與研究;環境管理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山市卓爾清潔服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㈡ 昆明卓爾勤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昆明卓爾勤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於2015年3月25日在昆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范開猛,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投融資信息咨詢;債權轉讓信息咨詢;互聯網金融信息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范開猛
成立時間:2015-03-25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010000044849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雲南省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開路3號昆明科技創新園2E23-10室
㈢ 我想問昆明卓爾勤互聯網金融有限機構公司是騙子嗎
答:昆明卓爾勤互聯網金融有限機構公司事實應該是騙子。
㈣ 各位語文高手,幫幫忙~~~
1.我的家鄉在浙江,有什麼別名嗎?這些名稱有什麼歷史淵源?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簡稱浙,省會杭州市。
浙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浙江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有距今8000年的蕭山跨湖橋文化、距今7000年的餘姚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嘉興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餘杭良渚文化。
春秋時浙江分屬吳、越兩國。
秦朝在浙江設會稽郡。
三國時富陽人孫權建立吳國。
唐朝時浙江先後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漸成省級建制的雛形。
宋代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
五代十國時臨安人錢鏐建立吳越國。
元朝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屬江浙行中書省。
明朝改元制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為浙江得名的開始,轄11府、l州、75縣,省界區域基本定型。
清康熙初年改為浙江省,建制至此確定,省名沿用至今。
2.浙江曾出現過哪些名人?較詳細地介紹其中一位。
推薦給你以下幾位名人,你可以挑一個.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為豫才。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現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被喻為中國的托爾斯泰。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版畫《俯首甘為孺子牛》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這幅版畫表現的是先生拆除束縛人民的鎖鏈(原畫可清晰辨認出鎖鏈)和固定鎖鏈的柵欄。
柔石(1902-1931年)
現代作家。原名趙平復。浙江寧海人。
1917年在家鄉正學小學畢業,次年到杭州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1年10月,參加同學潘漠華、馮雪峰組織的文學團體「晨光社」。1923年夏畢業後,曾在杭州當家庭教師。1924年春,在慈溪縣普迪小學任教,並從事業余創作。1924年下半年,因團結進步教師組織讀書會而被解聘。1925年春,到北京大學旁聽,常聽魯迅講課。1926年初,由於貧病交迫,離開北京,奔波於滬杭一帶,曾計劃與朋友在杭州辦一所私立中學,未成。在此期間著手創作長篇小說《舊時代之死》,上冊寫於上海,下冊寫於杭州。不久去鎮海中學任教。1927年夏,到寧海中學任教。1928年初,在黨組織和進步教師的支持下,出任寧海縣教育局局長。4月,寧海縣農民在亭旁(今屬三門縣)起義,寧海中學二三十名教師參加。暴動失敗後,寧海中學被解散,一些師生慘遭殺害。柔石被迫出走到上海,改訂《舊時代之死》,由魯迅推薦,在北新書局出版。1928年下半年起,與魯迅比鄰而居,合辦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二十期、《朝花旬刊》十二期及《文苑朝花》五本。1929年1月至9月,受魯迅委託,接編《語絲》雜志。1929年11月出版中篇小說《二月》。1930年2月,同魯迅、宋慶齡等人發起成立「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柔石為發起人之一,被選執行委員,後任常務委員和編輯部主任。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以左聯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籌備會,並寫了報道此次會議的通訊《一個偉大的印象》。1930年中,翻譯了高爾基等蘇聯作家的不少創作和論著,同時發表短篇小說《為奴隸的母親》,並被譯成多種外文。1931年1月17日晚,在上海東方旅館參加黨的秘密會議,因叛徒出賣,同與會三十多人一起被捕。2月7日晚,與其他二十多人被秘密殺害於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其中左聯成員五人,稱為左聯五烈士。遇難後,魯迅曾寫《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為了忘卻的紀念》、《柔石小傳》等文;左聯也出版紀念專刊《前哨》,沉痛紀念柔石等五位烈士。
邵逸夫 (1907-)
電影事業家。原名邵仁楞,浙江寧波人。
上海青年會中學畢業。1925年與兄醉翁、人 、仁枚在上海創辦天一影片公司,負責外埠發行業務,並學習攝影和編劇。1928年與仁枚攜影片去新加坡、馬來西亞開辟放映市場。後成立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並在南洋各地擁有數十家電影院。1957年與仁枚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接辦邵氏父子公司的製片業務。並闢建邵氏電影城,攝影棚擴展至十餘個,擁有拍攝、錄音、彩色洗印、放映等全套設備,使之成為香港規模大、設備先進的電影製片廠。公司成立後每年約生產三十部影片,至80年代中期已生產影片七百餘部。並常以其影片領風氣之先,如李翰祥導演的《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影片使黃梅調電影風行香港影壇數年之久;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張徹導演的《 獨臂刀》等又使60年代沉寂一時的武俠片重新興盛起來;影片《後門》、《萬古流芳》、《珊珊》等也接連在亞洲影展獲獎。其中多部優秀影片均由其親自監制。同時,在東南亞各地,其戲院已擴展至一百六十餘家,形成一個龐大的發行網,並在東京、巴黎、羅馬、倫敦、柏林等大都市設常駐代表,使中國影片打入世界電影市場。由於他對電影事業的貢獻,1974年和1977年分別獲英國女皇頒授CBE勛銜和爵士勛銜。1983年獲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高榮譽獎,並兼任香港無線電視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校董、香港藝術節主席、香港藝術中心主席等。
包玉剛(1918—1991年)
名起然。浙江寧波人。
早年入上海中興學堂,後入吳淞商船學校。1937年輟學,供職中央信託局衡陽辦事處,任中國工礦銀行衡陽分行副經理,未幾任中國工礦銀行重慶分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改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任副總經理兼業務部經理。1949年初至香港,與人合資開設華人行,經營進口貿易,為大陸裝運進口鋼材、棉花、葯品等緊缺物資。1955年創設環球有限公司,經營印度至日本間煤炭運輸。次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為國有,運費大漲,獲資甚豐,遂購置新船,擴展業務。繼與日本造船業、金融業、香港匯豐銀行等合作,漸著聲航運界。1967年中東戰爭石油危機中擴大船隊,1970年改為環球航運集團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創設環球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會主席。至1981年底,擁有船隻210艘,總載重噸位2100萬噸,人稱「東方船王」。又於紐約、倫敦、東京等地設立10多家子公司、代理公司,還兼營地產、碼頭倉儲、公共交通等業,歷任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亞洲航業有限公司、世界航運及投資公司、世界海事及陸豐國際(投資)公司、世界金融國際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職。1963年加入英國籍,1976年英國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及日本天皇授於勛章、獎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他熱愛祖國,擁護「一國兩制」政策,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自奉節儉,樂善好施,先後捐資興建北京兆龍飯店、上海交通大學兆龍圖書館、杭州包玉剛游泳池等,又倡設包兆龍、包玉剛中國留學生獎學基金,捐款賑濟災民。促進故鄉建設,應聘任國務院寧波經濟開發協調小組顧問、甬港聯誼會、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名譽會長等職,捐資5000萬元創建寧波大學,又捐資建包玉剛圖書館。
蔣介石(1887-1975)
名中正,原名瑞元,學名志清,奉化人。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在寧波箭金學堂讀書,次年入奉化龍津中學。1907年入保定軍官學校,一年後赴日留學。1908年至1910年,在東京振武軍事學校學習。經陳其美介紹,於1908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結識孫中山。1911年武昌起義後回國,曾參加光復上海和杭州等戰役,在滬軍都督陳其美手下任團長。民國成立後,曾隨陳其美參加反對袁世凱的活動,也曾受陳指使派人暗殺光復會領袖陶成章。「二次革命」失敗後去日本。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1918年,應孫中山之召去廣州,任陳炯明粵軍作戰參謀。1919年至1920年間,在上海從事證券交易。1922年6月,陳炯明叛亂,蔣應孫中山電召去廣州,後隨孫中山到上海,著《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一書。1923年4月,又隨孫中山回廣州,任大元帥府參謀長。8月被派往蘇聯考察軍事。1924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蔣表面擁護,取得孫中山的信任。5月,黃埔軍校創辦時,蔣被任命為校長,旋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右派勢力抬頭。1926年3月,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後,提出「整理黨務案」排斥共產黨人,並乘機攫取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組織部部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等職。1927年,北伐軍進占長江中下游地區後,蔣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並在各地「清黨」,公開破壞第一次國共合作。南京國民黨政府成立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央政治會議主席,並任國民黨總裁,控制黨、軍、政大權,對內實行法西斯統治,對外投靠帝國主義。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略,採取不抵抗政策,鼓吹「攘外必先安內」,繼續進行反共內戰,對中國工農紅軍先後發動五次「圍剿」,此外,又不斷製造新軍閥混戰。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被迫結束十年內戰,開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蔣一面抗戰,一面企圖與日謀和。1938年武漢失陷後,採取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曾先後掀起三次反革命高潮。1943年,林森病逝,蔣繼任國民政府主席。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妄圖獨吞勝利果實,偽裝和談,准備內戰部署,旋即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向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1946年一手召開偽國大,通過「憲法」,1948年任「總統」,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1949年4月,南京解放,國民黨政府滅亡。蔣率殘部逃到台灣。1975年4月5日病死台北。
童第周(1902-1979)
鄞縣人 。
曾任山東大學、中央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員。解放後歷任山東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海洋研究所所長和動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並任中國科學院生物部委員、主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一至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7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童是我國實驗胚胎學的開創者,早期在脊椎動物、鳥類和兩棲燈動物卵子發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獨創性發現。五十年代開始,系統研究文昌魚和卵子發充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文昌魚在動物學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證據,豐富了實驗胚胎學理論。六十年代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研究細胞核和細胞質在魚類個體發育、細胞分化和性狀遺傳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創見。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經濟水產動物的人工養殖、經濟魚類育種的新途徑等方面,也作出了貢獻。先後發表論文和專著七十餘種。
潘天壽(1897-1971)
原名天授,字太頤,號壽者,又號雷婆頭峰壽者。1897年3月生於浙江省寧海縣。
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畢業。 潘天壽年青時自感「無幹事之才,只有書畫尚能勝任」,因而在詩、書、畫、篆刻等方面深入探研。1923年,27歲的潘天壽應聘到上海美專任職,並參與創辦上海新華藝專,培養了許多學生。1928年,他到新成立的杭州西湖藝術院任中國畫系主任,他的才幹受到當時已80高齡的昊昌碩的賞識,潘天壽在藝術上亦也受了到吳的影響。1945年任國立藝專校長。1955-1965年間,是潘天壽創作、著論豐盛的10年,這時期他曾任全國美協副主席,1958年榮任蘇聯莫斯科美術研究院名譽院士,1959年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文革中受到誣陷與摧殘,1971年9月含冤而逝,時年75歲。後來由國家投資在中國美院院內建有潘天壽紀念館。他對繼承和發展民族繪畫充滿信心與毅力。為捍衛傳統繪畫的獨立性竭盡全力,奮斗一生,並且形成一整套中國畫教學的體系,影響全國。他的藝術博採眾長,尤於石濤、八大、吳昌碩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個人獨特風格。不僅筆墨蒼古、凝煉老辣,而且大氣磅礴,雄渾奇崛,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現代結構美。著述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他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3.「四面荷花的、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那是濟南;「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那是揚州。浙江自然也留下了不少歌詠它的詩歌文賦。請摘錄三句以上的名句,並標明作者.出處。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那是杭州;"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那是蘭溪;"菱歌未斷西風起,八月涼於五月涼"(《泛舟鑒湖四首》厲鶚),那是紹興;「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觀潮》陳師道),那是錢塘。
4.「誰不說俺家鄉好」,生我養我的,是家鄉。請以「家鄉」為話題寫一段話(我的家鄉在浙江)。
愛我家鄉
她,坐落在浙江東南沿海:她,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她,猶如一位慈祥的母親:她,孕育著千千萬萬的子孫。而她正是我的家鄉——樂清。說起家鄉,恐怕一天一夜也講述不完。比起一些大城市,她顯得微不足道,但是她卻有她的可愛,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前來觀光游覽。
家鄉的雁盪山,史稱「東海第一山」,它勢氣逼人,雄偉壯觀,有著「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稱號,而且它著稱我國十大名山之中,接待的遊客數不勝數。沒有人不被它的氣勢所傾倒,"欲寫龍漱難著筆,不游雁盪是虛生」,它奇特險峻,瑰麗多姿,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充滿天然的韻味。峰、洞、嶂、瀑,構成了一幅蔚為壯觀的山水畫卷。靈峰夜景,移步換形,惟妙惟俏,像極了人間仙境,像一位從天而降的仙人,吸引好奇的遊客來拜訪它。雁盪的大龍湫,可為它爭可不少光彩,飛濺的水滴,在空中形成朦朦朧朧的煙霧,小水潭更是可愛,清澈見底,悠悠的感覺。更多的名人曾對它贊嘆不已。
同樣家喻戶曉的中雁盪山,它勢氣逼人,令人感受到居高臨下,目空一切,它又是我們家鄉一處亮麗的風景線,家鄉因有了它們而精彩!
回眸家鄉走過的路,這幾年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兩旁建起了高大的房屋,道路更加平坦了,兩旁的行道樹枝葉繁密,散發著柔和的美,多年前的家鄉,曾經是零落的,一片一片的黃土,像是一位滄桑的老人,而現在又散發著青春的活力,她已經脫胎換骨,變成了美麗的少女!我被她的一切所陶醉,我為她感到自豪,我欽佩她,展現在眼前的她是多麼吸引人啊。
好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我想,明日的家鄉必定乘風破浪,更上一層樓,必定會更加完美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她是我們最大的驕傲!等待明日的家鄉,綠草茵茵,芬芳四季,她將會是那麼美麗、堅定!
家鄉,我愛你,我要歌頌你的美麗,我要贊美你的文采!把你的氣息傳遍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你的芬芳!我愛家鄉——美麗的樂清!
故鄉戀
晨曦微微露出,我深情地望著腳下的土地,深深地為他而自豪。故鄉啊!
對你無盡的眷戀讓我沖破時間的激流;敏銳的目光讓我仔細的審視著你;美好的願望勾起我無盡的企盼。
也許你不是最出色的,但又怎能叫我不贊美你呢?你那修長的頭發,是悠久的歷史;你那優美的身姿是迷人的景色;你那強壯的雙臂是奮斗的資本。
我,回首。仰視著那已成為定格的歷史。我看到了四千年前東甌先民的身影。更看到他們在這富饒美麗的土地上留下的石斧、石錛、石矛、石犁和石墜。我也看到了身為南宋開科狀元的王十朋,身為「永嘉四靈」的翁卷,身為元朝一代文豪的李孝光和明代傑出的兵器專家的趙士楨等人折射出的樂清悠久而璀璨的歷史文化之光。
我低下頭細看那改革開放時的樂清。
樂清是多麼有活力!他是中國經濟市場發育最早,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他總是扮演「弄潮兒」的角色,先後培育出了「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業,並贏得了「中國電器之都」的稱號。以敢為天下先的氣勢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無意間,一滴水滴進我的眼眶。我抬頭仰望,樂清那美麗的景色讓我無以閉眼。
樂清山水形勝,雁盪山更是聞名於世。雁盪山史稱「東海第一山」。雁盪山上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充滿天然韻味,為筆墨難以形容,靈峰夜景,移步換景,惟妙惟肖,為國內獨有;靈岩古洞,懸崖疊嶂,奇峰秀石,卓爾部群。沒有親自登臨雁盪山,又怎能了解到他「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偉身姿和「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柔情似水。
細看你。你強壯的身軀讓我感到前面的路越發明晰;你明亮的目光讓我知道未來如此美好;你遍布的血脈讓我了解世界如此開闊。
我抬頭仰望前方的路,是那麼開闊明晰。天空劃過一顆流星,我許願你的明天會更好。
菊花傳送著親情
又是一個秋天,大地似乎披上了一件金燦燦的大衣,顯得格外好看,只是春天開放的艷麗花朵多數已枯萎,而本在秋季開放的菊花卻也遲遲未開.
不禁讓人感到一絲寒意,風在不停的吹著,吹進了人的心裡,一個男孩總是痴痴的望著菊花,不知道是在等待什麼。他走到菊花旁,望瞭望這可愛的小花苞,嘆了口氣,又回到屋裡。
正在做飯的媽媽笑著問他:「菊花還沒開嗎?」他點了點頭,默默的走回他的房間。
他在屋裡想著,眼前又浮現曾經的那個畫面。他在菊花旁哭泣,對著菊花自言自語說,自己好沒用,在他擦拭眼睛時,有一小紙團掉在菊花花瓣的中央,他用手打開紙團,意外的發現上面寫著字,這幾個字深深的映在他的腦海里,「每個人都很棒,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這幾個字讓他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重新振作起來,為了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努力,一本本的榮譽證書作為他房間的裝飾。而現在,他很想去感激寫這個小紙團的人,可為什麼菊花還不開呢?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早晨,他像往常一樣望瞭望窗外的菊花,只見那個花苞已經打開了,陽光照射在花瓣上,顯得很有生機,他興奮的歡呼起來,一蹦一跳的跑到菊花旁,笑著看著菊花,好象菊花是他的親人一般,他的眼神里流露出那種感激和興奮。
過了一會兒,又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小紙團丟到了菊花中,他看了看四周,沒有人,他感到奇怪,但還是滿懷希望的打開了小紙團,小紙團上寫著「一切都是你靠自己得來的,如果真的想感激,就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才是一個『大寫』的人」,他豁然開朗,並下決心去實現理想,每天幾乎都是早出晚歸,他的勤奮好象有一雙眼睛一直在看著。
……
多年以後,他坐在屬於自己的辦公室里,秘書遞給他一封信,這是家裡寄來的信,他連忙拆開來,才知道母親病了,他立刻訂好飛機票,當天就回到了家裡,母親的臉很憔悴,但母親看到兒子,卻顯得個格外高興,一個勁的問東問西,等母親睡了以後,他又走到當年使他改變的菊花旁,思緒了好久,回到屋裡時,母親已經醒了,母親笑著對兒子說:「今年的菊花開的還是這樣燦爛,你很久沒收到小紙團了吧!」
兒子望著母親,一下子全明白了,原來他要感謝的是母親,是身邊的母親,他全然不知,到現在,他才知道了,不禁眼前濕潤了,久久說不出一句話,是因為平時對母親的關心太少,還是全然無視母親對自己的關心而愧疚,大概都有,母親望著兒子笑了,是一種欣慰的笑,是一種自豪的笑,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笑。
母親嘆了口氣,說:「你要走的路還很長,要學會自己戰勝挫折,明白嗎?」兒子使勁的點了點頭。
風吹著窗外的菊花,似乎在歌頌母親的偉大,在傳送著濃濃的親情。
每到秋天,菊花依舊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