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光伏貸款有哪些銀行具體什麼政策
光伏貸款一般都是些村鎮銀行,小商業銀行才有。農行吉安分行、郵儲銀行贛州分行、東營銀行等等,「光伏貸」是銀行為轄內信用狀況良好、能支付不低於規定比例首付款的個人客戶發放的專項貸款。「光伏貸」貸款可達項目的70%,期限最長為5年,且利率優惠。
⑵ 金融機構投資光伏電站時一般需要考慮哪些風險會如何投資
通常情況下,光伏電站在建設期,會存在設備的質量不佳或者選擇的設備在該地區運行績效不好的風險;在工程建設期質量也是一個嚴重的風險,組件的損壞會導致電站的效益下降;如果是分布式光伏項目,在建成後用電企業拖欠電費也是需要考慮的風險。作為金融機構,特別是新涉足光伏的金融機構,對行業不了解,投資風險隱患不言而喻了,除了深入研究行業,目前市場上推出的專門對光伏電站進行風險評級的產品,專業做風控解決方案,既能專業規避風險,又省心省,像遠景的阿波羅評級這個產品在風控方面做的還不錯,畢竟只有明確了風險投資才靠譜。
⑶ 目前光伏產業如何,有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影響有多大
隨著光伏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蓬勃發展,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范圍內直接或間接服務於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人數達到了17萬。而2007年中國光伏產業的產值逾千億元,從業人數超過10萬。人們對光伏產業投資的熱情幾乎涉及了產業鏈的方方面面,然而隨著歐元貶值、金融危機對全球帶來的沖擊,光伏行業也未能倖免,國內光伏組件市場已經遭受了嚴重的影響。《半導體國際》「感受光伏」欄目旨在「傾聽中國光伏從業者的心聲,感受其真實的工作生存狀態」。在光伏產業寒意漸濃的時候,本期我們關注的是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
劉代炯,副總經理,浙江太陽谷能源應用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產業的發展模式是由政府補助扶持形成企業獲利,進而擴大經濟規模最終形成自由市場競爭。估計至少未來5年內光伏產業仍不能脫離政府補助,同時進入資本密集與技術更新換代的激烈競爭期,以達成10年內全球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聖杯」為終極目標。現在匯率金融海嘯的襲擊下,光伏產業中的晶體硅電池片廠的因應之道,個人以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原材料供給端:半導體產業景氣減緩及原材料產能的釋放,甚至太陽能級冶金硅的出現,多晶硅原材料合同價小幅波動,現貨價回落,由此判斷2009年後長晶切片廠鎖定利潤的能力增強。而各晶體硅電池片廠在競相擴產及其它種類太陽能電池片分食市場下,不免減價競爭。面對全球景氣趨緩與成熟市場的政府補貼縮水,應謹慎審視自我在光伏產業鏈垂直整合或垂直分工的定位,以有限資金進行有效的策略性切入來降低進料成本提高競爭力。
2.提高生產效率與效益:目前晶體硅電池片廠產能利用率與設備使用率多不理想,應該回歸企業營運基本面,著力於改善實際產量/設計產能、營收額/設備資本額、營利額/設備折舊額等衡量指標。具體降低營運成本的措施可能有:工藝優化以提升光電轉換效率與良品率;落實日常點檢與周期性預防保養以提高內外圍設備妥善率即可生產時間A/T與平均故障時間MTBF指標;完善訓練機制以提高人員技術水平的平均復機時間MTTR指標;適度全自動化以提高單位時間產出及縮短生產周期;原物料與能源使用節約合理化;加強後勤管理保障及時備料與應急生產預案等等。
3.創新與研發:現有主流晶體硅電池生產工藝在最佳匹配優化及持續投產下,重復驗證了其光電轉換效率的局限性。在多晶供料無虞的情況下,晶體硅電池片廠中長期技術發展應以自身特色工藝需求(例如變更電池結構或生產工藝流程;引進或開發新型輔料或設備),向上游供料端要求矽片技術規格(摻雜、少子體壽命、電阻率、厚度等等)以期光電轉換效率最大化與成本最優化,並聯合下游組件共同開發質量保障的高階或低階特色產品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創造自身企業一片藍海。
新能源產業屬於國家民生戰略,過去十年DRAM內存產業或TFT平面顯示產業與光伏產業有著高度的相似之處,這對光伏產業未來的發展不無借鑒之處。希望中國市場光伏發電早日平價上網,未來更創輝煌。
明傑,太陽能營業部技術部副課長,京瓷(天津)商貿有限公司
我在太陽能行業已經工作了四年,在這四年裡經歷了太陽能行業的三次巨變。當京瓷公司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幾乎賣不出去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當時公司的銷售每天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沒有銷售收入,但日常費用之處卻很大,每天做市場調查與研究,每天跑客戶,逐步打開了市場;後來發展到采購必須需要提前三個月的時間才可以排到需要采購的電池板,擁有相對穩定的客戶群,公司太陽能事業部處於太陽能電池的賣方市場。而當前歐洲石化廠削減了近一半的使用量,國內法律法規還不明朗,我們又處於相對來說比較緊張的階段。
⑷ 如何評價金融機構對光伏資產信貸評估方式的轉型
光伏電站資產信貸評估問題,不僅是金融機構是否投資光伏電站的問題,更是光伏電站能否融資成功的問題。
⑸ 為何金融機構現在都扎堆到光伏行業投資,如何選合作夥伴,所謂的光伏風控又是什麼意思
在霧霾嚴重的今天,對於新能源的開發自然能進入人們的視野,光伏電站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外加國家的大力支持,發展前景廣闊,投資回報率高,自然能夠得到金融機構的投資。現在有一種情況是,金融機構想投資光伏行業,但是又不敢投資,原因則是對光伏電站的投資風險不清楚,對光伏電站的質量存在質疑,造成現在光伏電站投融資難的現狀。只有打破這種鴻溝,光伏電站才能實現擴裝的目標。
現在最主要是找一家光伏風控公司,和這樣的公司進行合作,量化光伏電站存在的風險。光伏風控則是指對光伏電站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評估,然後透明化和量化風險,對風險有一個全面把控。目前為止只有遠景能源發布的產品阿波羅評級能夠做到光伏風控,能夠對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光伏電站項目,從多個維度、整個流程,有一個系統性的評估評級,然後形成量化的風險評估報告,同時也會對光伏電站的風險進行評級。
⑹ 房產證有房貸能貸款嗎 光伏與金融業如何更融洽合作
目前招行不接受二次抵押物,即已抵押的房產不可再次用來抵押申請貸款;具體相關政策,您也可以聯系當地網點個貸部門咨詢確認!
⑺ 為什麼美國的光伏企業無融資之憂
美國2009年頒布的《美國恢復與再投資法案》,引入了稅務投資人概念。稅務投資人在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時,在一定期限內可以獲得政府30%的稅收返還。這種返還又分為ITC(投資稅收抵免)和PTC(生產稅收抵免)兩種形式。前者指由稅務投資人投資並且在2016年底前投入運行的太陽能、燃料電池和風能項目,建成後政府將提供30%的稅收抵免。而後者則是針對2013年前投入使用的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項目,運行發電後每度電可獲得2.2美分的稅收抵免,可持續十年時間。
一般說來,在美國繳納一定數額稅金的企業,都可以作為稅務投資人。但由於大型電站項目投資金額較大,稅務投資人往往是具有非常龐大納稅基數並且熟悉美國稅務規則的大型金融機構,例如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和通用集團金融公司等是目前市場上較為活躍的稅務投資人。稅務投資人通過設計的投資結構投資進入能源項目,並利用其龐大納稅基數使得能源項目產生的稅收減免可以充分利用。
根據《美國恢復與再投資法案》的ITC政策,擁有一套3萬美元的屋頂光伏系統的家庭可以獲得約1萬美元的稅收抵扣。此外,根據美國稅務局(InternalRevenueServices)發布的納稅指引規定,2005年12月31日以後的光伏系統可以採用成本加速折舊法MACRS,即固定資產折舊額按照設備年限逐步遞減。對於家庭而言,前述稅務優惠政策難以應用,而資產以光伏系統為主的開發商則可充分利用ITC和MACRS帶來的稅收抵扣和稅項資產,為了充分利用上述兩項政策,以SolarCity為代表的光伏系統以租代售模式便應運而生。
反觀國內市場,由於缺少ITC和加速折舊稅盾等政策環境,國內目前難以完全復制SolarCity的融資方式。但可以借鑒其思路,將光伏電站視為金融產品,期初可藉助融資租賃、與信託/產業基金合資、定增等方式快速做大規模,形成有一定規模的資金池,在蓄勢階段奠定行業地位;隨著產業對電站金融屬性認識的加深、行業配套政策的完善,通過資產證券化實現更加快速擴張。因此,從光伏運營商的成長路徑來看,對金融工具的靈活運用是企業把握行業快速發展機遇的關鍵。
⑻ 分布式光伏算是綠色金融領域的嗎
亞坦新能為你解答;
分布式光伏算是在綠色金融領域。因為分布式光伏是環保事業,對於環境有保護但又能推動經濟。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⑼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嗎
當然。
光伏產業的危機始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導致全球需求持續下降,經濟低迷,但是另一方面光伏產業卻大幅度擴張,產能嚴重過剩,供大於求。到2011年4月份,光伏產業急轉直下,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組件嚴重下跌,很多上游企業紛紛破產。時至今日,這種狀況非但沒有緩和,反而日益嚴重。繼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反傾銷之後,歐洲也對中國光伏產業十否傾銷正式立案,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困難。
總之,美國和歐盟之所以會對中國實行反傾銷就是因為金融危機導致需求不足,產品賣不出去,所以限制中國產品的出口來為本國企業創造出生存空間。
⑽ 光伏企業是做什麼的
光伏企業就是指利用太陽能發電有關的企業。 光伏產業簡單地說就是製造一種特殊的發電機,利用太陽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轉換,就是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
太陽能發電是新興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已實現產業化應用的主要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太陽能光熱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電池組件模塊化、安裝維護方便、使用方式靈活等特點,是太陽能發電應用最多的技術。
太陽能光熱發電通過聚光集熱系統加熱介質,再利用傳統蒸汽發電設備發電,近年來產業化示範項目開始增多。
中國政府持續出台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尤其是在受到美國和歐盟的雙反擠壓之際,相應的擴大了國內的裝機市場,保護國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0)光伏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對光伏企業的政策性支持: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目前正處在上升期,國家應加強政策引導,促進行業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1、制定以"培養光伏應用市場和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為目標的中長期規劃,從法律上規定和細化可再生電力采購比例和重點用途。
2、鼓勵民用上網。借鑒國外經驗,逐步啟動和實施真正意義的"光伏屋頂計劃",確立光伏發電在全國電力能源結構中的地位。
3、建立專項扶持資金,在金融財稅等環節實施費用減免政策。如目前國內電費中抽出專用資金補貼到光伏產業中;貧困地區發展光伏用電,政府補貼一部分,企業支持一部分,以成本價支持等。
4、借鑒發達國家普通建築必須要有光伏產品的經驗,在發達地區實施公共設施、政府建築必須採用太陽能的剛性政策。
5、扶持上游高純度硅原材料產業,降低光伏電池成本,進而加快光伏並網電站成本的降低和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