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行業詳細工資是多少
前幾天報紙上不是說了么,最高工資和最低工資相差33倍,最底的在1098左右,最高的是32000左右,最高的都是金融房地產方面的,我們這些老百姓只能拿低工資了。 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近日公布了深圳2008年度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這份涉及562個工種的勞動力市場「晴雨表」顯示:我市金融業工資水平最高;企業董事、經理、金融證券類從業人員最能賺錢;房地產業工資差距最大,達33倍。指導價位涉及562個工種 市勞動保障局工資福利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是根據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現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建立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的通知》的要求,經過4個多月的對我市部分職位工資收入情況抽樣調查,在對調查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整理的基礎上形成的。 記者了解到,此次公布的工資指導價位涉及562個工種,數據來自勞動保障部門對部分職位2007年工資收入的抽樣調查。為了保證工資指導價位的科學性,今年3月至5月,勞動保障部門在我市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企業專項調查和高技能人才的問卷調查,共回收589家企業、7165名員工、2860名技能人才的有效調查問卷,同時還抽取了2萬條就業登記中的工資信息。 工資福利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是為企業工資決定提供參考依據,為勞動力供求雙方在商談確定某一職位(工種)工資水平時提供參考,只具有指導性,不具有指令性。 總體工資平均水平適度增長 從總體水平來看,2008年員工工資指導價位分為高位、中位、低位以及平均水平指導價位,其中高位指導價位為25900元/月,中位指導價位為2560元/月,低位指導價位為1030元/月,而平均指導價位為2860元/月,分別比上年度增長了2.9%、8.9%、15.2和8.5%,均保持了適度增長的態勢。 高位工資指導價位與中位指導價位兩者相差23340元。為什麼相差這么大?市勞動保障局工資福利處有關負責人解釋說,所謂「中位」工資指導價並不是指所有工資的平均數,而是指所有工資排列序列的中段數,「舉例來說,10個人的工資排列中,月薪1萬元的工資有兩位,其餘8位的工資水平在3000元左右,那麼在這個工資的排序中,中段的工資數是3000元,中位工資也就是3000元,而不是這10個人工資的平均數。」 該負責人還對低位工資指導價位進行了解釋:「現在我市最低工資標准特區內為1000元/月,特區外為900元/月。現在公布的1030元/月的低位工資指導價位比最低工資標准高不了多少,但這個指導價位是根據去年的工資水平來統計的,而去年我市最低工資標准為特區內850元/月,特區外750元/月。」 房地產行業工資差距最大 在各行業中,金融業工資水平最高(7785元/月),其次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4033元/月)、房地產業(3832元/月)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767元/月)。最低的是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1996元/月),這也是工資水平唯一低於2000元/月的行業;次低的是製造業(2010元/月)。 從工種來看,2008工資指導價位中收入較高的工種仍然是高級研究人員、管理人員、金融從業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等。工資收入排名前幾位的主要是企業董事、企業經理、金融證券類從業人員等,這些工種人員工資的高位數月薪都在1萬元以上。工資收入較低的是技能含量低、簡單性服務工作、可替代性強的工種。收入排名後幾位的工種主要是餐具清洗保管員、裝配工等,這些工種人員的月工資為1000元。 2008工資指導價位的總體工資差距(高位數與低位數之比)為25倍,較上年的28倍有所縮小。工資差距最大的行業為房地產業,高低差為33倍;其次是製造業,近29倍。工資差距最小的行業是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業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分別為5.9倍和8.8倍。
『貳』 銀行金融服務工資怎麼樣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中公金融人為考生提供銀行各大銀行校園招聘、社會招聘公告,筆試時間,面試通知,體檢錄用時間等,更有免費備考資料。更多銀行招聘備考信息歡迎訪問湖南人事考試網。
【一】看看銀行的一些基本情況
當前銀行業機構設置情況是:總行、省行、市行、支行、網點(儲蓄所),機構設置成金字塔型,支行、網點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是安置人員最多的地方。高一級機構的崗位設置情況是:高級管理人員,老百姓講的行長、副行長等決策層。下面若幹部門:人力資源、公司、機構業務、個人金融業務、資產業務、信貸審批業務、法律事務、運營業務、計劃財務等。
【二】想去銀行工作需要什麼能力?
因為銀行是國有企業,是經營單位,本身追求效益最大化,所以個人能力上比較要求具有理財能力、營銷能力和管理能力。側重營銷和與人溝通能力。支行及以下機構人員設置基本是營業人員,少數是管理人員。基本需要操作人員,能力要求是具備職高學歷就可完全勝任,因為計算機程序是統一和固定的,是傻瓜式的,窗口人員只需會按回車鍵和會輸入數字會打姓名即可,所以絕大多數銀行員工根本就看不懂公司賬本!如果說需要能力的話,需要與客戶溝通能力,你會營銷會拉存款就 OK,但這也限於經濟不發達地區,如果是經濟發達地區的銀行窗口,根本就不需要拉存款,您板著臉,客戶照樣排隊存取款,您就不需要營銷,當然您會營銷就離開窗口高升了。
如果你是高級人才,在市行、支行基本就是浪費,因為那裡沒有那種環境和機會,正因為這樣,現在的二級分行、支行的管理層沒有多少是科班出身的,所以您如果學金融進銀行的話,要進省行以上,如果進支行絕大多數會被安排到一線窗口,3-5年後,你和職高生沒什麼兩樣!相反,人際交往方面如果不如職高生,這輩子您也就毀了!所以說基層銀行最不需要人才,因為這個行業其實絕大多數崗位需要的是普通窗口人員!正因為這樣,高學歷人才如果會管理,會營銷,有領導能力升職空間會更大。以上所講是國有商業銀行情況,當然,您能進銀監會、人民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銀行和監管機構,情況就不同了,因為那裡沒有營業窗口!工資待遇遠遠高於國有商業銀行!
【三】主要的職位介紹
1、基層的職位情況:
支行客戶經理,壓力大,但相對來說激勵也高,最高的一年可以拿到20多萬。而櫃台人員包括會計和儲蓄情況就另外一回事。會計崗位目前還比較穩定,因為需要相關的知識和學歷,另外,一般銀行的會計制度都比較完善。儲蓄崗位相對比較簡單,但更辛苦更勞累。銀行的制度是如果長短款找不回來的話,肯定是自己掏錢賠的。很多做儲蓄崗位的新人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賠上1、2千塊是家常便飯。這也難怪,每天接待1、2百的客戶,經手那麼多錢,大廳裡面空氣污濁,聲音吵雜,人總是難免犯錯。儲蓄的收入比會計人員還低。算是銀行正式員工裡面最少的一檔了。
2、支行的其他崗位:
行長:行長一年收入大概34萬左右,還不包括職務消費,比如吃飯、電話、汽油報銷等等。但這是效益不錯的情況,如果效益差,沒有完成任務,那他就只能拿到 10多萬。總體來說是好差事。信貸主管、會計主管:支行最重要的幹部,除了受行長領導還要受到其直屬部門的管理。我們都知道中層幹部最累,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任務,還要負責手底下人的大小事務。手底下人出了問題他們也脫不了關系。因此過得戰戰兢兢。年收入大概10多萬。大堂經理,臨時工、見習員工:一般都不算成銀行的正式編制,不過聽說這幾年開始陸續轉為長期合同工了。這些人收入最低,大概一個月1、2千不等,包括司機、文員等。銀行基層: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完成各種指標任務。累不累看你怎麼想了。最辛苦的是信貸人員,每天在外邊跑,還沒有保障。不過好歹比保險公司業務強,好多公司門口都貼「推銷保險勿入」,至少還沒有不允許銀行客戶經理進去的地步。
3、總部的職位情況:
銀行總部有很多部門,中國目前還不是以產品線來劃分部門的,造成的情況是分類很亂。不過總體講有幾個部門很關鍵:
會計部:總行會計部很重要,負責全行會計核算和資金清算,也負責一些業務開發。
計劃財務部:相當於總參,提出銀行各種業務的指標,負責核算資產負債的成本或利潤率,還要管理資金頭寸、備付等等。
信息技術部:有很多人不了解銀行的IT部門是干什麼的,以為就是裝電腦的。其實除了基層的電腦人員是幫忙維護辦公電腦以外,總部的IT人員和一般軟體公司的沒區別,甚至工作還要辛苦。銀行的各種系統、程序開發、項目開發、功能模塊都需要IT支持。舉個例子,客戶到銀行存款、轉賬,通過支行客戶端到分行 AS400主機,再到總行主機、返回信息、提供期限選擇、經辦復核密鑰管理、傳輸信息加密等等,都屬於IT范疇。目前國際上IBM等大IT公司專門有負責金融IT咨詢開發的業務,其實就是這些工作。而且目前銀行各項業務的電子化正是趨勢,這項工作也越來越重要
交易部:負責資金交易,人民幣拆借、國債承銷、回購,外匯買賣、外匯債券交易、衍生產品交易、新產品開發設計。這是銀行的CPU。只有知道目前市場上利率、匯率的價格才能正確地定價。這是所有產品定價的地方。
投行或資產管理部:負責基金託管、客戶債券發行等。目前尚不清晰,但混業經營後將大有前途。
風控部:負責風險管理。比如大額貸款審批、業務額度等。
公司部和零售部:這是按照客戶類型的兩個部門,主要負責營銷,國際上通行做法看作SALES部門。
同業部:負責同業往來。
離岸部:離岸客戶。
法律或合規部:負責合同撰寫,合規性審查。
稽核內控部:內部審計稽核
支持部門:有監察保衛部,行政部,人力資源部等。
這么多部門,大家各司其職,分工也相對明確。總行的日子當然和基層不一樣,其實對於年輕人來說,總部起點高、舞台大,收入也相對穩定。總部有總部的生存哲學,首先要少犯錯,所謂「做多錯多」,做得越多,反而犯錯誤的幾率越大。其次也要看領導和環境,領導開明、環境健康當然再好不過了,自然可以大顯身手,就算沒有升職,自己也學到了本事。
【四】待遇、福利大調查
我想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所以放到最前面來講。銀行待遇由四部分組成:基礎工資+福利+補貼+績效獎金
——基礎工資——
銀行的基礎工資是根據不同的員工職級來發放的,分成不同的檔次,比如我們銀行分成10個職級,據說工行是25級,民生是13級,每個職級對應不同的基礎工資。剛進銀行的人通常是最低職級,基礎工資最低,我第一年的基礎工資是兩千多一點,如果銀行經營業績好,基礎工資每年會有5%左右的漲幅.
——福利——
(1)五險一金(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養老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這部分是從基礎工資里扣除的,大概會扣掉基礎工資的20%。其中住房公積金比較劃算,假如你自己每個月扣500元,那麼單位相應的會在你的公積金賬戶里存500元,相當於你一個月有1000元的住房公積金,買房的時候大有用處。
(2)節日慰問金:一般是發放超市的購物卡,五一、國慶、春節的時候發放,每次幾百到一千不等,這個各家銀行不同,發放的慰問金也不同,例如中秋國慶,我們銀行除了發月餅,還發了3000塊購物券。
(3)補貼:交通補貼每月500—2000多不等,職位越高越多,客戶經理700左右;通訊補貼每月100—500不等。中餐補貼每月300左右;住房補貼每月1500左右,不過馬上要取消了;住房補貼不同銀行執行的政策有不同,例如民生廣州分行在崗頂那邊有自己的員工公寓的,就是那種兩居室的,銀行對於新員工會安排在那邊居住,但是據我所知,如果自己放棄那邊的公寓,民生沒有補貼給的。
——績效獎——
(1)季度獎,兩三千塊;
(2)年終獎,一萬多;
(3)銷售獎,就是平時銷售各種銀行產品的獎勵,因人而異,差異較大,有些比較厲害的客戶經理一年單銷售獎勵就可以拿到5萬多,做櫃台的就會比較少。績效獎金跟每個網點的經營業績緊密相關。這里,也會銀行不同而政策不同,民生的績效獎金分為活動費用(即提成,例如做一筆貸款會有相關的提成收入,這是做貸款的客戶經理的主要收入來源。)和創利獎金兩塊,我的那些經理平均每月活動費用都可以達到1萬塊左右,我有見過每月都是2萬以上活動費用的客戶經理。
綜合以上四項,一般銀行員工,也就是櫃員和客戶經理,待遇在4萬—10萬不等。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小的差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應該有 10萬以上,而偏遠城市的話大概也就4到5萬。現在的銀行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經營目標是最大化的為股東創造利潤,會計制度比較規范,員工的工資待遇應該來說是大不如從前,在每個城市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一點。
綜合來看,銀行的薪資水平在一個城市中還是處於中上的。
【五】職業前景分析
銀行的職業發展可以分成會計條線、營銷條線和管理條線三條路,銀行一般員工的成長之路:
——櫃員——
櫃員一般有兩條出路:
(1)在會計條線精耕細作,做成業務標桿,升為櫃長,然後競聘為支行的會計主管(我們那邊的會計主管雖然年薪到了20來萬,但是早已青春不在,只能依稀看到昔日那令人驚艷的美麗。),再競聘為支行的副行長,到這里一般需要5到8年。再往上可以爬到省分行的會計部門做個小領導,然後競聘會計部總經理,再向總行進軍。
(2)轉崗做客戶經理,走營銷條線。一般需要在做櫃時有較強的營銷意識,轉崗一般需要參加筆試和面試。
——客戶經理——
客戶經理一般有三條路:
(1)一直做客戶經理:客戶經理助理→客戶經理→高級客戶經理助理→高級客戶經理→私人銀行顧問,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隨著級別的不斷升高,工資收入也不斷提高,管理的客戶也是不斷的高端起來,主要靠專業知識推動業績增長來增加收入,但是就一直在支行工作,受支行長的管理(不過這個只要碰上個好行長,大家關系相處的好,這個也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可以非常地自由,業績決定一切呀)。
(2)競聘支行行長。支行的行長一般3年就要換一次,而且每年總有行長因為業績不佳被開牌,所以如果你喜歡做領導,通常有3年的工作經驗之後,就可以去參加每年的支行長競聘。做支行長壓力非常大,每年背負著50多個指標,做不好就亮紅牌,直接下課。但是支行行長的待遇也是極為不錯,我那個支行已經算偏遠的了,不過他每個月的汽車補貼就高達5000塊。
(3)向省分行的相關部門發展。比如對私客戶經理就去私人金融部,對公客戶經理就去公司業務部,零貸客戶經理就去信貸部,然後在這些部門做成領導。
在銀行里,能不能升級,大部分是要靠業績說話的,所以只有當你的業績做到出類拔萃的時候,在競聘中才可能勝出,當然每往上升一級,你身上背負的任務就要加一級。
更多湖南省銀行考試信息及備考資料見:湖南銀行考試網(http://hn.jinrongren.net/)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叄』 金融服務業需要交哪些稅
1、營業稅按照取得利息等金融應稅收入依照5%稅率計算繳納。
2、城建稅按照應納營回業稅稅額答依照城建稅稅率計算繳納,(城建稅稅率:在城市7%、縣城、建制鎮5%,不在城市、縣城、建制鎮的1%)
3、教育費附加按照營業稅稅額依照3%費率計算繳納。
4、印花稅,借款合同按照按借款金額萬分之零點五貼花,營業賬簿,記賬資金賬簿按照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合計數依照萬分之五貼花,以後就增加額貼花,其他賬簿按件五元貼花
。5、企業所得稅按照實際利潤額依照25%稅率按月(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6,金融增值稅;比如銀行銷售金銀業務要交增值稅,期貨交易所在進行貨物期貨交割時就要交增值稅,典當野銷售死當物品,還有未經過批准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金融企業在租賃期滿時租賃標的所有權發生轉移時要交納增值稅。
『肆』 為什麼從事金融行業的工資會那麼高請詳細說明
國有商業銀行 還有幾個股份制銀行 效益比較好 收入比較豐厚
投資銀行業 在中國具體來說是證券公司 是要看天吃飯的
保險業的話 發展得比較慢 在中國市場是最有潛力的
其實無論哪一類金融行業 只有做到了中層以上才可以說是收入頗豐
你說的華爾街那些金融精英們 他們身處投行這一行業 在金融危機之前是人人艷羨的職業 起薪40W 50W 不在話下 但是金融風暴已過 灰飛煙滅 凡是不是萬能 其實在中國 你有個CPA CFA 或者 保險精算師的執照 這個你就不愁年薪10W+了
『伍』 為什麼金融是服務行業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整明白什麼是服務行業這個概念——所謂服務行業是指從事商品迴流答通的行業,也就是從事非商品生產和商品加工的行業。
而金融行業從事的是貨幣流通的行業。那麼,由此可知,金融行業屬於服務行業,而非其他行業。
『陸』 金融服務與金融管理哪個專業好,薪資哪個高
1、按照單純名字來看,我覺得是金融管理專業薪資會更高;
2、看一下招生簡章裡面,這兩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基本能判斷薪資問題;
3、看一下這個專業出來的學長學姐們實際去的行業,也能夠判斷薪資;
希望幫到您。
『柒』 金融是怎麼賺錢的工資高不高啊
很多剛畢業以及即將畢業的學生,每天冥思苦想如何實現財務自由,如何用有限的才能換取百萬年薪?
金融行業是一個可以加杠桿的行業,可以將能力成百上千倍的放大,也是離財務自由最近的行業,因此競爭也相當激烈。如此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求職者也不減其熱情,究竟為何?
觀點一:同事都是高學歷人才
有目共睹,金融業確實是所有行業中平均學歷最高的行業之一,金融業作為典型的服務業,之所以對「學歷苛刻」,關鍵在於公司的「伺候客戶」的策略,但是很多崗位比如中後台的一些崗位對學歷卡的就沒有這么嚴苛了。
如果你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一下金融行業,認清金融行業有多大,整個行業有多大,金融整個行業保守估計有800萬從業人員。
假設我是大投行的,頂尖PE的,官網介紹、Pitch Book、募資材料等把團隊一擺,全是漂亮的名校,多整齊多漂亮。
這行當除了「裝逼」是資本之外,要麼就是真的有切實的為客戶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你有,那學歷不會是問題。
做金融,無非就是資金和資產的對接,專業和資源會成為本質,學歷會越來越淡。
學歷差的人,做銷售、做FA,在營業部、銀行客戶經理作為起點,能夠做出業績,最終混得遠超「清北復交」的,大有人在,這也是金融業的魅力。
在金融行業,"Anything is possible!",如果你付出更多的努力,你會比其他人更優秀的。
觀點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金融業已經成為我們普遍認知上的高壓行業,想起來之前認識的一行業研究員朋友,個人能力沒得說,性格要強,渴望在金融這個充滿可能性和光環的行業里證明自己,把40歲退休當成人生目標,他為了保證自己的工作狀態,長期讓自己保持飢餓感,不讓自己的血液都到胃裡工作。
這大概就也是"Stay hungry"另一種解讀吧。
但是大家千萬不要誤會,這就是金融行業崗位的常態了,其實金融行業中的大部分的銷售崗、後台崗位加班的情況並不多,再比如銀行業的工作強度也不大。至於選擇做什麼吧,還是要看自己的職業規劃。
前段時間,讀了一本《信念的力量》中提到「當我們真正認同信念的強大力量時,我們就拿到了通向自由的金鑰匙。」給我的感觸還挺深的。
做金融也好,做其他行業也罷,最主要的是你要明確,我為什麼選擇它?當我們堅定了做某件事的信念,好的結果也就成了必然結果。
觀點三:金融行業的從業機會
關於金融行業從業機會,其實金融機構並非你們想像的那麼難進。
某券商資管部經理:
「金融行業整體處於產能收縮狀態,券商整體招聘人數不多,也就是大家講的「小年」。大機構相對偏多一些,我所在的資管部大概招了十多個人。招聘數量最大的是投行部,因為部門正在戰略擴張,今年在實習生階段要招200人。」
招聘的一般流程是網申-在線筆試-群面-單面-實習這樣的幾個步驟。各個部門從群面開始就自行組織了,很多同學筆試都挺厲害的,差異點主要在實操經驗上,還是建議大家多實習。
『捌』 金融服務業有哪些職業
我國金融服務業單位數的行業分布
行業
企業法人單位總數(個)
營利性產業活動單位總數(個)
單位企業法人的營利性產業活動單位數(個)
比例
比例
中央銀行
2074
3.28%
2756
1.27%
1.33
商業銀行
17102
27.03%
111871
51.71%
6.54
其他銀行
1814
2.87%
2982
1.38%
1.64
信用合作社
30455
48.13%
82210
38.00%
2.7
信託投資業
1530
2.42%
1705
0.79%
1.11
證券經紀與交易業
1143
1.81%
3192
1.48%
2.79
財務公司
265
0.42%
323
0.15%
1.22
融資租賃公司
89
0.14%
98
0.05%
1.1
典當業
816
1.29%
857
0.40%
1.05
其他類未包括的
非銀行金融業
909
1.44%
1112
0.51%
1.22
保險業
7074
11.18%
9239
4.27%
1.31
合計
63271
100.00%
216345
100.00%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