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監管科技在金融機構

監管科技在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6-13 15:49:36

❶ 監管科技是新的金融科技嗎

科技應用可以提升金融效率和能力,但不能完全消除風險,有時還可能產生新的風險。在對金融科技監管時,要堅持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保持監管一致性,壓縮監管套利空間。監管層應採用綜合的、穿透式監管等手段,積極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監管和合規的效率
近年來,金融科技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服務能力的同時,也給金融業帶來了新的變化和挑戰。特別是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跨機構、跨行業風險關聯度增強,如何進一步完善對金融科技的監管,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和遏制金融亂象,考驗著監管能力和智慧。
隱藏風險不容忽視
「早前的『e租寶』非法集資案、最近的『ICO(首次代幣發行)』被叫停,以及各類P2P公司跑路事件等,所有這些都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或金融科技的熱點,作為非法集資或其他違法行為的一種偽裝,並最終釀成了風險事件。」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在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這類金融亂象需要嚴加防範。
實際上,除了各類非法金融亂象外,金融科技的發展也給整個金融業帶來了新的風險和挑戰。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說:「在過去,金融風險受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約束,很多都是局限於某一個地區和單位,但是現在通過互聯網(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的條件下),這種風險因素可能迅速地傳播到其他機構和關聯行業,容易交叉感染。」
他表示,當前如果證券業或保險業出現了風險,肯定會影響到銀行業,因為它們要通過銀行來作為資金的存、貸、匯通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風險特徵在過去金融業務還是手工操作和電算化的時代是無法想像的。
從金融產品的創新來看,曾剛認為,科技應用可以提升金融的效率和能力,但不能完全消除風險的存在,有時還可能產生新的風險。比如,與支付掛鉤的貨幣市場基金創新(即各種「寶」類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客戶的體驗以及收益水平。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它也造成了整個金融體系流動性風險復雜化等問題,需要加以防範。
從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來看,金融產品需要有合格投資人制度,以確保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在借貸方面,要確保信貸對象和信貸條件的合理,不能搞掠奪式貸款。但在過去一段時間里,部分互聯網『現金貸』和『校園貸』產品,明顯違背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要求,並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曾剛說。

❷ 區塊鏈會為監管科技打開新的大門嗎

監管科技(RegTech)與金融科技一樣,是近兩年新興的混合詞。監管科技由Regulation(監管)和Technology(科技)組成,IIF ( 國際金融協會,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 把其定義為有效解決監管和合規要求的新一代技術應用。相信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與普及,監管科技將在金融監管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金融機構面對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為之投資的合規成本和罰款金額增加已成為沉重的負擔。 從2012年到2014年,JP摩根花費6億美金,招聘13,000名員工來應對金融監管。同時對於監管機構,日益嚴格和不斷升級的金融合規要求,讓監管數據日益多樣和龐大。
提高實時數據處理、數據分析以及自動化成為金融領域一個重要需求。而運用區塊鏈、人工智慧、雲計算、機器學習、大數據等技術的監管科技,自動收集定型和非定型數據,高效分析客戶身份管理、合規、危險預測、實時交易監測、數據與內部管理等信息,提出風險預測結果報告。即監管科技將金融監管業務IT化,給金融領域帶來提高監管運營水平,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效果。

❸ 金融科技監管沙箱是什麼

用我自己的話簡單說,監管沙箱就是在某個創新業務初期,尚不明確業務風險和監管方法時,讓這個業務受限、受控運行起來。比如:業務總規模限制、業務地域限制等,讓這個業務風險受控。同時業務運行數據要向監管部門透明報送,讓監管部門能夠對業務數據進行分析評估。
官方定義就有點泛泛而談了。監管沙箱即是一個安全的空間(SafeSpace),企業可以在其中測試其創新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和支付機制,而不會導致其立即遭受違反現有法規下的監管後果。即在另一個維度的監管空間中,對金融新創企業面臨的監管障礙予以豁免。在監管沙盒機制下,通過監管機構、金融機構、金融新創企業與廣泛的學界的合作,產生高度自動化和有效的「數據驅動」型(Data-Driven)監管體系。以此在推動金融創新的同時把控風險。

❹ 金融科技運用在金融機構的哪個部門

你好,金融科技當前比較火熱的大數據分析,以及量化模型等主要運用在金融機構的投專資研究、行業研屬究、市場分析等部門。採用一些模型會幫助投資分析師更好的做出決策,但是模型不是萬能的,有時模型也會出錯,這時候就考研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能不能發現這個錯誤,如果發現,那麼其他人沒發現將賺很多,否則也會虧很多。

❺ 金融科技行業目前的監管態勢如何

資金不足是一個殺手,它通常比毫無防備的創業公司想像的要快得多。

一旦創業公司意識到需要額外的資金,他們就不會考慮公司實際開始從投資者手中收到資金之前的時間。

時間滯後可能是三個月到一年,投資者注入不會一次性完成。與此同時,不管產品有多好,沒有潛在客戶會從一家財務支持的公司購買。在審核過程中,金融機構將要求保證該公司強大和可行。

❻ 如何用科技監管「金融科技」

「網路借貸監管應充分應用科技監管的監管手段,利用數字技術開展金融業務,在監管上也必須利用數字監管,利用技術監管,或者是監管科技來實現對數字金融的監管。」這是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28日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論壇談及的網路監管六大監管原則之一。
李均鋒進一步表示,要應用監管科技去監管金融科技,目前正在構造多維度的監管科技體系,包括行業協會的授信系統、監管信息系統的構建、國家有關部門的互聯網金融信息科技平台的構建,同時還要應用監管科技的手段,利用大數據對數字普惠金融實現監管。
對於網路借貸監管主體原則,李均鋒認為在監管主體責任上應堅持協同監管的基本方略。協同監管的核心在於充分考慮網貸監管主體的特殊性,既是一個互聯網行業,同時從事的又是金融業務,所以必須堅持協同監管,在中央層面,在中央和地方層面要實行協同發力,職責非常清楚的多功能、多條件的監管,包括政府部門,包括技術部門要協同發力,實行多方位、立體式的監管。
對於網路借貸監管方式原則,李均鋒認為應該側重行為監管的基本方式,更側重於事中事後的行為監管。他解釋,行為監管的核心是要求市場主體回歸機構的本來屬性,回歸本源。要按照業務運行、業務行為,應該在監管規定規則的情況下進行運行。

❼ 都在講監管科技,具體是什麼意思

監管科技的英文為RegTech,由監管(Regulatory)和科技(Technology)組成。它就像一個混血兒,是科技與金融監管全方位融合的產物,同時也是金融科技(FinTech)的一個分支。靈蚌科技是資產處置行業較早發力於監管科技關聯業務的先行者,對於監管政策的相應理解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可提供更加及時的業務系統改造和升級、能夠順應監管要求,助力行業規范創新。

❽ 金融機構如何善用科技力量,塑造數字化競爭能力

金融科技可以說是包括金融、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五大領域,可以說是塑造數字化競爭能力,應用於監管科技、保險科技、證券科技等行業,金融科技注重能力的培養和場景案例的熟悉,同時熟悉金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的規律和項目,本分元湖北人去特內部的創新和變革,把握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趨勢。

而金融科技的人才培養據我所知,上海交大高金金融研究院推出的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證書可以說是圈對創新型、實用性和專業化的復合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的專業評估認證體系。

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一級)認證培訓共有6門課程,分別是《金融學基礎》《會計學和財務分析基礎》;《Python語言基礎》《大數據技術原理與應用》《區塊鏈技術原理及應用》《機器學習原理及應用》,還有一個是金融科技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模塊,包括監管科技、銀行科技、保險科技、證券科技等行業應用案例分析。

報考要求只需達到大專及以上學歷(含在校生),具備一定金融、計算機、數學或理工科基礎,已經從事或者有志於從事金融科技事業的人員。上海交大高金金融科技師官網

2020中國金融科技雲峰會暨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項目發

閱讀全文

與監管科技在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與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最大的區別是 瀏覽:580
經常項目外匯收入代碼 瀏覽:87
地方金融局金融服務企業 瀏覽:189
300026紅日葯業股票 瀏覽:959
恆生期貨模擬交易系統 瀏覽:420
客戶交易美元賬戶國際原油 瀏覽:828
股東鎖定期幾年 瀏覽:446
南京地方法人金融機構 瀏覽:377
融資平台自查工作 瀏覽:114
兗州總工會信託理財 瀏覽:153
常用指標最佳組合 瀏覽:555
股指期貨什麼時候賣 瀏覽:263
外匯券有什麼作用 瀏覽:977
樓迎軍期貨 瀏覽:415
瀘州市興瀘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683
矮將軍指標 瀏覽:980
2004年馬幣匯率 瀏覽:675
高收益基金信託公司 瀏覽:183
公司理財的基本環節 瀏覽:801
2017年5月純鹼價格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