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包聯督導六查六確保指什麼
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包聯督導六查六確
㈡ 脫貧攻堅包聯責任人的職責是什麼
脫貧攻堅包聯責任人的職責就是輔助脫貧建立項目
㈢ 關於脫貧攻堅的對聯
1、上聯:集眾智,聚群力,團結一心,合力脫貧攻堅;下聯:采眾議,納群勁,萬眾一心,決勝全面小康。
橫批:眾志成城
2、上聯:真心幫扶解民困;
下聯:精準發力助脫貧。
橫批:扶危濟困
3、上聯:二十四時節氣,乾坤競秀
下聯: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橫批:天人合一
4、上聯:天和地和人和,和融華夏
下聯: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橫批:新春大吉
5、上聯:和和順順千家樂
下聯:月月年年百姓福
橫批:國泰民安
6、上聯:黨心、民心、萬眾一心,科學發展春風起
下聯:國運、家運、宏圖大運,社會和諧旭日升
橫批:萬象更新
7、上聯:長弘善美,樂構和諧,大業輝煌開盛世;
下聯:共步康莊,欣奔富裕,宏圖錦綉燦華年。
橫批:前程錦綉
8、上聯:家和萬事興,互敬常從微處見;
下聯:鄰睦千秋好,相諧總自樂中來。
橫批:和諧家園
9、上聯:錦綉中華,和字全民寫;
下聯:繁榮盛世,諧音四海傳。
橫批:歌舞盛世
10、上聯:和睦家庭,結綵張燈辭舊歲;
下聯:勤勞民族,歡天喜地鬧新春。
橫批:天下太平
11、上聯:慶新春,歡容滿面人情美;
下聯:歌盛世,愛意盈心鄰里和。
橫批:盛世迎福
12、上聯:移風易俗春常在
下聯:人壽年豐福無邊
橫批:瑞氣盈門
13、上聯:移風易俗即日始
下聯:生活和美歡樂多
橫批:喜迎新年
14、上聯:嫁女婚男處處從簡
下聯:移風易俗事事當先
橫批:新事新辦
15、上聯:勤勞儉朴心靈美
下聯:禮讓謙誠品德高
橫批:好事臨門
16、上聯:幹部合力,齊施精準扶貧策;下聯:群眾同心,共創祥和開泰年。
橫批:同心同德
17、上聯:精準扶貧到戶到人
下聯:發展產業脫困脫貧
橫批:奮發圖強
18、上聯:扶貧開發鋪富路
下聯:幸福鄉村惠民生
橫批:建功立業
19、上聯:崇儉崇廉,清白家風千古訓;?
下聯:創新創業,勤勞美德四時春。
橫批:百業興旺
㈣ 央行等六部委聯合發文推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
為切實做好「十四五」時期農村金融服務工作,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6月3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
《意見》提出,金融機構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強化對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融資保障、建立健全種業發展融資支持體系、支持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增加對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資金投入、研究支持鄉村建設行動的有效模式、做好城鄉融合發展的綜合金融服務等八個重點領域,加大金融資源投入。
《意見》明確,2021年,金融精準扶貧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各項政策和制度調整優化;到2025年,金融扶貧成果鞏固拓展,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信貸、債券、股權、期貨、保險等金融子市場支農作用有效發揮,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融資狀況持續改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具體來說,在信貸方面,為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意見》要求過渡期內,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應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力爭每年對全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於本機構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同時,《意見》還明確要增加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投放。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鼓勵根據借款人資信狀況和償債能力、項目建設進度、投資回報周期等,適當延長貸款期限,積極發放中長期貸款。對於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前提下,支持金融機構在審慎合規經營基礎上,在授信審批、貸款額度、利率、期限等方面給予優惠。
在發揮債券、股權等直接融資作用方面,《意見》鼓勵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種業企業和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資金投入,支持符合條件的種業企業通過股權、債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
為暢通涉農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意見》要求繼續做好存量扶貧票據的接續工作,推廣鄉村振興票據,支持企業籌集資金用於鄉村振興領域,鼓勵募集資金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對脫貧地區繼續實施企業上市「綠色通道」政策,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在上交所、深交所首發上市和再融資、在新三板市場掛牌融資。鼓勵上市公司、證券公司等市場主體設立或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脫貧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和公益基金,通過注資、入股等方式支持脫貧地區發展。
為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意見》要求上市更多涉農期貨品種,完善期貨合約和規則體系,提供更多符合鄉村產業發展需求的標准化期貨產品。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利用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優化套期保值審批流程,減免套期保值交易、交割和倉單轉讓手續費。發揮「保險 期貨」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此外,《意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改進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同時,《意見》明確,將通過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推動儲蓄國債下鄉、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持續完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並通過資金支持、財稅獎補和風險分擔、考核評價和監管約束等措施,強化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激勵約束。
據了解,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加強與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的溝通合作,充分總結借鑒金融精準幫扶工作成效經驗,強化統計監測,推進數據共享,推動《意見》落實落地。
㈤ 如何做好包聯戶脫貧攻堅工作
吃飽v更喜歡v句
㈥ 什麼是扶貧攻堅五包責任制
就是 建立扶貧目標責任制 打好扶貧攻堅戰
五包責任制的「五包」即:包掌握情況、包思想轉化、包問題化解、包息訴息訪、包人員穩控。
要抓好脫貧攻堅,打贏這場輸不起的戰役,必須強化五個方面的意識。
一是強化政治意識。繼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後,中央政治局又作出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可以說,脫貧已成為當前最大的政治。面對新形勢,我們既不能鬆懈麻痹,喪失鬥志,更不能敷衍塞責、視為兒戲。必須充分認識抓好新一輪脫貧攻堅工程的政治意義,充分認識精準扶貧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嚴峻性,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任務和重大發展任務,以「責無旁貸、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擔當,立下軍令狀,簽訂責任書,掛出作戰圖,確定時間表,採取超常措施,拿出過硬辦法,以亮劍精神,向貧困宣戰,為本地率先脫貧、率先小康灑汗出力。
二是強化扶貧意識。精準扶貧,人人有責。目前一些部門和幹部認為脫貧攻堅是上級的事、是領導的活、是扶貧部門的責任,對扶貧工作不關心不熱心不上心不用心,當成了份外事。現在全國上下脫貧攻堅氛圍已成氣候,各級各界投入扶貧的熱情日益高漲,幹部群眾致力扶貧的干勁日益迸發,政策措施推動扶貧的效果日益顯現,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已將脫貧攻堅工程擺在了核心位置。因此,要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扶貧意識,自覺把脫貧攻堅當作份內事,自覺服從服務於扶貧工作大局,形成上下一心、干群一體、人人參與、合力攻堅的扶貧格局。
三是強化責任意識。脫貧攻堅,責任如山。要切實按照省委提出的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五個責任」的要求,強化部門及幹部的權責匹配,建立健全領導幹部聯鄉帶村包戶責任制,明確定點、定人、定時、定責任、包脫貧「四定一包」責任,確定幫扶村,認領貧困戶,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形成上下貫通、橫到邊、縱到底責任體系。必須滿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貧工作,落實責任清單,做到動真情、扶真貧、真扶貧,真正把脫貧攻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
四是強化精準意識。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在精準。要按照對象識別、措施到戶、項目安排、資金管理、退出機制、幹部選派、考核評價、督促檢查「八個精準」的要求,堅持以貧困鄉村為主戰場,以貧困人口為主要對象,深入貧困農戶,摸清家庭底子,找准貧困根源,制定出針對性強、務實管用的脫貧計劃,實施差異化幫扶措施,做到發力精準、靶向施策,真正把扶貧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把扶貧資源用到點子上、用到刀刃上、用到貧困群眾身上,讓貧困鄉村、貧困人口充分享受扶貧政策的陽光雨露,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
五是強化自立意識。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精神貧困是「窮根子」拔不掉的主因之一。因此,在幫扶過程中要在精神上關心困難群眾,積極引導他們正視困難、轉變觀念、自立自強,並不斷通過教育扶貧、技能培訓,增強致富本領,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同時扶貧對象也要人窮志堅,鼓起信心,擺脫「悲觀、畏難、懶惰」等不健康心理,改變「等、靠、要」不良思想,正確處理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與國家扶持的關系,提振精氣神,調動積極性,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寧肯苦幹、不肯苦熬,家不脫貧、誓不罷休,力爭早日脫貧、發家致富,與全國人民一道並肩邁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
㈦ 金融扶貧的機制措施是什麼樣的,目的如何
兩種機製法則
優化資源配置
持續加大扶貧信貸資金投入
為建立完善金融扶貧工作機制,雲南銀監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局長擔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動全省銀行業金融扶貧工作。各銀行機構也按要求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建立了領導聯系、部門掛鉤、分片督導的工作機制。
程鏗介紹,在深入調研基礎上,該局於2016年3月22日研究印發了《關於雲南銀行業全力做好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扶貧信貸投入持續有效增長、扶貧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礎金融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三大目標和精準對接金融扶貧需求、實施差異化扶持政策、量身定製貧困群眾金融服務、扶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易地扶貧搬遷等10大工作任務。
在具體措施上,各銀行機構堅持支持扶貧開發與地方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理念,將信貸資源更多傾斜配置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民生工程建設等領域,著力解決民族地區發展瓶頸制約。截至9月末,扶貧開發貸款余額348.35億元,重點支持了農村路網以及貧困地區公路建設、農村基礎水利和電力設施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村中小學校標准化改造及校安工程建設等項目。
按照省委省政府易地扶貧搬遷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雲南銀監局引導轄內銀行機構把改善貧困群眾居住條件和發展鄉村旅遊業、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結合起來,扎實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截至9月末,全省累計爭取到易地扶貧搬遷貸款額度1169億元,已累計投放貸款381.9億元。
除此之外,該局鼓勵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合機構及村鎮銀行發揮網點多、覆蓋面廣、貼近貧困戶的優勢,探索扶貧小額信貸有效模式,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等相關領域的支持。9月末,全省銀行業扶貧小額信貸余額76.4億元,同比增長44.2%;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8.9萬戶、67.9萬人。
深化金融創新
努力提升精準扶貧質效
近年來,雲南銀監局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認識到,金融扶貧既是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也是發掘潛在客戶、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機遇。同時,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的政策要求,不僅提供融資支持,也要充分利用銀行業的網路、信息和服務優勢提供「融智」支持。
程鏗表示,雲南銀監局非常支持銀行機構通過基地、農戶、企業主體、金融機構、擔保的「五位一體」模式,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轄內銀行機構結合當地產業發展規劃,針對特定人群、特殊行業研發多類信貸新產品。」他舉例說,如農村信用社開發「貸免扶補」、「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等25款創新信貸產品,目前該社已在全省累計發放「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61.45億元,輻射帶動10萬多戶基層群眾戶均增收超過1.5萬元。
在擔保方式的創新方面,雲南省銀行業穩妥開展林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三權」抵押融資業務。據悉,截至9月末,該省林權抵押貸款余額176億元,居全國首位;農房抵押貸款余額16.46億元,農土抵押貸款余額1.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3.13億元和0.71億元。
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產業結構、社會歷史以及交通教育醫療條件落後等因素影響,作為我國農村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雲南省脫貧任務十分艱巨繁重。
近年來,雲南銀監局緊緊圍繞銀監會和雲南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把金融扶貧列為各項工作重中之重,通過持續強化監管引導、推動優化金融扶貧工作機制、引導加大扶貧信貸投入、創新金融扶貧方式方法,為全省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
11月9日,第80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雲南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程鏗以「雲南銀行業積極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主題,介紹了雲南銀監局引領當地銀行業支持雲南脫貧攻堅的相關情況。
據透露,截至2016年9月末,雲南全省銀行業對93個貧困縣的貸款余額達到6328.5億元,同比增長13.1%,比全省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快1.4個百分點,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
此外,雲南銀監局還搭建橋梁,聯合省扶貧辦召開雲南銀行業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推進會議,與省扶貧辦、財政廳、農業廳等相關單位建立溝通機制,定期獲取貧困戶建檔立卡信息並向銀行機構通報,提高貸款精準度,構建工作合力。
值得關注的是,為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夯實普惠金融基礎,該局對在貧困地區發起設立村鎮銀行開辟市場准入「綠色通道」,並積極支持全省農村信用社改制農村商業銀行。同時,雲南銀監局牽頭繪制金融服務網點鄉鎮分布、基礎金融服務行政村分布地圖,實施掛圖作戰,限期消除空白。各相關銀行機構通過設立固定網點、簡易服務站,布放惠農自助設備或提供流動服務等方式,促進金融服務到鎮、到村、到戶。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全省14262個行政村(含城區居委會、社區等)中,13312個行政村實現基礎金融服務覆蓋,覆蓋率達93.3%;地處貧困縣的10230個行政村中,9282個行政村實現基礎金融服務覆蓋,覆蓋率達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