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賢臣的其它相關
《聖主得賢臣頌》( 漢·王褒)
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羹藜含糗者,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今臣辟在西蜀,生於窮巷之中,長於蓬茨之下,無有游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指。雖然,敢不略陳愚而抒情素!記曰 :「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已正統而已。夫賢者,國家之器用也。所任賢,則趨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則用力少而就效眾。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及至巧冶鑄干將之朴,清水焠其鋒,越砥斂其咢,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彗泛畫塗。如此,則使離婁督繩,公輸削墨,雖崇台五增,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駑馬,亦傷吻敝策而不進於行,匈喘膚汗,人極馬倦。及至駕嚙膝,驂乘旦,王良執靶,韓哀附輿,縱馳騁騖,忽如景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一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故服絺綌之涼者,不苦盛暑之鬱燠;襲貂狐之暖者,不憂至寒之凄愴。何則?有其具者易其備。賢人君子,亦聖王之所以易海內也。是以嘔喻受之,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英俊也。夫竭知附賢者,必建仁策;索人求士者,必樹伯跡。昔周公躬吐捉之勞,故有圉空之隆;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觀之,君人者勤於求賢而逸於得人。人臣亦然。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策則君不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進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甯子飯牛,離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即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疏釋硚而享膏粱,剖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聖知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故虎嘯而風冽,龍興而致雲,蟋蟀俟秋吟,蜉蝤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詩》曰 :「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艾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獲稷、契、皋陶、伊尹、呂望,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故聖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上下俱欲,歡然交欣,千載一合,論說無疑,翼乎如鴻毛過順風,沛乎如巨魚縱大壑。其得意若此,則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化溢四表,橫被無窮,遐夷貢獻,萬祥畢溱。是以聖王不遍窺望而視已明,不單頃耳而聽已聰;恩從祥風翱,德與和氣游,太平之責塞,優游之望得;遵游自然之勢,恬淡無為之場,休徵自至,壽考無疆,雍容垂拱,永永萬年,何必偃卬詘信若彭祖,呴噓呼吸如僑、松,眇然絕俗離世哉!《詩》雲「濟濟多士,文王以寧 」,蓋信乎其以寧也!
『貳』 形容賢臣的詞語
含有賢才的成語、表示描寫賢才的成語:33條關於賢才的成語及解釋。
愛才如渴——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一樣。
愛才如命——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樣重要。
愛才若渴——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一樣。
避讓賢路——避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朝陽丹鳳——比喻賢才逢明時。
丹鳳朝陽——比喻賢才逢明時。
道遠知驥,世偽知賢——驥:良馬。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鑒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焚林之求——由於隱居在山林,故燒毀森林使他出來。比喻為求賢才而去毀林。
廣開賢路——賢:有才又有德的人。廣泛開辟招攬賢才的途徑。
害忠隱賢——忠:足以保國之人;隱:埋沒;賢:德才兼備之人。殘害忠良,埋沒賢才。
鴻隱鳳伏——比喻賢才不遇。
『叄』 聖主得賢臣頌的全文是什麼。
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羹藜唅糗者,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今臣僻在西蜀,生於窮巷之中,長於蓬茨之下,無有游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旨。雖然,敢不略陳愚心,而杼情素!記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夫賢者,國家之器用也。所任賢,則趨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則用力少而就效眾。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及至巧冶鑄干將之璞,清水淬其鋒,越砥歛其鍔,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篲氾畫塗。如此則使離婁督繩,公輸削墨,雖崇台五層,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駑馬,亦傷吻弊筴而不進於行,胸喘膚汗,人極馬倦。及至駕齧膝,驂乘旦,王良執靶,韓哀附輿,縱騁馳騖,忽如影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一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故服絺綌之涼者,不苦盛暑之鬱燠;襲狐貉之煖者,不憂至寒之凄愴。何則?有其具者易其備。賢人君子,亦聖王之所以易海內也。是以嘔喻受之,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夫竭智附賢者,必建仁策;索人求士者,必樹伯跡。昔周公躬吐握之勞,故有圄空之隆;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觀之,君人者勤於求賢而逸於得人。人臣亦然。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策,則君不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進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寗戚飯牛,離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則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蔬釋蹻而享膏粱,剖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聖智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虎嘯而谷風冽,龍興而致雲氣,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乂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獲稷契皋陶伊尹呂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雖伯牙操
『肆』 是「挽狂瀾於既倒」還是「挽狂瀾於即倒」
力挽狂瀾於既倒。什麼意思寫回答有獎勵
力挽狂瀾於既倒。什麼意思
寫回答有獎勵 共2個回答
姬覓晴baby 高能答主
2019-09-30 認真答題,希望能幫到你
關注
力挽狂瀾於既倒的意思是挽回已經倒下的宏大波瀾。
此句出自於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進學解》,原文節選如下:
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
譯文:
指導異端學說就像防堵縱橫奔流的各條川河,引導它們東注大海;挽救儒家學說就像挽回已經倒下的宏大波瀾。先生您對於儒家,可以說是有功勞了。心神沉浸在古代典籍的書香里,仔細地品嘗咀嚼其中精華,寫起文章來,書卷堆滿了家屋。
(4)聖主賢臣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當作於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當時韓愈四十六歲,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任國子學博士,教授生徒。全文假託先生勸學、生徒質問、先生再予解答,故名「進學解」,實際上是感嘆不遇、自抒憤懣之作。
文章可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國子先生勉勵生徒的話。大意謂方今聖主賢臣,勵精圖治,注意選拔和造就人才。
故諸生只須在「業」和「行」兩方面刻苦努力,便不愁不被錄用,無須擔憂用人部門的不明不公。「業」指學業,讀書、作文都屬於「業」。「行」指為人行事,所謂「立言」即發表重要見解也屬於「行」。
『伍』 周曇的詩求翻譯:輕財重義見英奇,聖主賢臣是所依。公瑾窘飢求子敬,一言才起數船歸。
三國門魯肅 —周曇 輕財重義見英奇,聖主賢臣是所依。 公瑾窘飢求子敬,一言才起數船歸。 唐__孫元晏 斫案興言斷眾疑,鼎分從此定雄雌。 若無子敬心相似,爭得烏林破魏師。 吳·魯肅指囷 孫元晏 破產移家事亦難,佐吳從此霸江山。 爭教不立功勛得,指出千囷如等閑。 將相江東美,英風壓上流。魯公最忠烈,慷慨借荊州。 王士楨 扶帝燭曹奸,所見在荀彧上;侍吳親漢胄,此心與武侯同。 墓碑對聯 《魯肅墓》:年少粗疏未可輕,榻邊視畫最分明。直將諸葛同心事,空被張昭識姓名。大業竟從身後定,豐碑自向墓前橫。指因風義人爭說,細故何能概一身。 吳·赤壁 孫元晏 會獵書來舉國驚,只應周魯不教迎。 曹公一戰奔波後,赤壁功傳萬古名。 詠史下·魯肅 宋 陳普 龍虎鵷雛總可人,當陽傾蓋便關金。 荊州尺寸都相付,始是當年子敬心。
『陸』 《赤壁賦》中的古今異義
蘇軾的《赤壁賦》文風華美,其古代和現代的解釋有何不同?蘇軾在赤壁,留下了三篇千古名篇,前後《赤壁賦》燭照千古,《赤壁懷古》詞開豪放派新聲。赤壁對蘇軾來說,是思想、心胸、詞文開新天地的地方。蘇軾對於這兩文一詞,花的心思非同一般。先不說其思想胸懷,僅其中文章之法,架構驚奇、渾然天成,就夠寫文的人學半世。比如他簡單的
16 個字寫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對後世山水畫的影響就非常巨大,畫畫的人拼盡全力去學,寫文的人,何嘗不是如此。
蘇軾的筆非常凝聚,一直不散,始終圍繞著客所說的那種心情在說,這就叫「神聚」。他把客所知的,客不知的,都說出來了。客知道的那個角度,讓人傷心,所以才慨嘆人生,非常煩惱,蘇軾首先用很參差的筆把這種問題指出來,而且,每一筆都很凝聚的直指人生,也就是曹操和客所慨嘆的「人生幾何」的問題。
說明蘇軾抓住了題,一筆就把題破開,現在剩下的問題是,客很煩惱,客很迷茫(其實是蘇軾自己的煩惱和迷茫),如何排解?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柒』 寫出20個成語加解釋、
愛禮存羊 由於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昌歜羊棗 據傳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魯曾點嗜羊棗。後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羝羊觸藩 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的角纏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喻進退兩難。
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餓虎逢羊 逢:碰到,遇到。飢餓的老虎遇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屠所牛羊 比喻臨近死亡的人。
亡羊補牢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亡羊得牛 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獲大。
亡羊之嘆 亡:丟失。嘆:嘆息。為丟失了羊而嘆息。比喻探索學問,徘徊歧路,結果一無所得,空留遺憾。亦作「亡羊歧路」。
問羊知馬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羊腸九曲 羊腸:像羊腸一樣崎嶇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許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嶇曲折的小徑和彎彎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艱難。
羊入虎群 比喻好人落入壞人的手中,處境極端危險。
羊續懸魚 羊續,漢時官吏。羊續把生魚懸於庭。形容為官清廉,拒受賄賂。
羊質虎皮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以羊易牛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臧穀亡羊 《莊子·駢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後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臧穀亡羊 〖解釋〗《莊子·駢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後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爭雞失羊 比喻貪小失大。
馬
鞍前馬後 馬前馬後。指追隨左右。
班馬文章 〖解釋〗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的並稱。泛指可與班固、司馬遷相比美的文章。
寶馬香車 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北叟失馬 比喻禍福沒有一定。
弊車羸馬 破車瘦馬。比喻處境貧窮。
避世金馬 避世:逃避世務;金馬:借指宮殿。指身為高官而逃避世務
馬水車龍 猶言車水馬龍。
馬咽車闐 形容車馬繁多,非常熱鬧。
馬仰人翻 形容極忙亂或混亂的樣子。
馬中關五 猶言魯魚亥豕。
馬壯人強 猶言人強馬壯。
馬捉老鼠 比喻瞎忙亂
馬足車塵 喻四處奔波,生活動盪不定。
馬足龍沙 指馳騁邊疆,揚威域外。龍沙,塞北沙漠地方。
買馬招兵 見「買馬招軍」。
買馬招軍 猶言招兵買馬。
盲人騎瞎馬 〖解釋〗瞎子騎著瞎馬。形容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盲人瞎馬 盲人騎著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後果十分危險。
枚速馬工 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寫得多,司馬相如文章寫得工。後用於稱贊各有長處。
秣馬厲兵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斗。
狼
豕突狼奔 豕:豬;突:猛沖。象豬那樣沖撞,象狼那樣奔跑。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使羊將狼 將:統率,指揮。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鼠竄狼奔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鼠心狼肺 形容心腸陰險狠毒。
貪污狼藉 謂貪財納賄,行為不檢,聲名敗壞。
梟視狼顧 如梟盯視,如狼頻顧。形容行動警惕,有所畏忌。
羊狠狼貪 狠:兇狠。原指為人兇狠,爭奪權勢。後比喻貪官污吏的殘酷剝削。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進另一種惡勢力來抗拒原來的惡勢力,其禍患將更甚。
引狼拒虎 見「引虎拒狼」。
引狼入室 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內。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部。
引狼自衛 猶言引虎自衛。
鷹視狼步 象鷹那樣看東西,象狼那樣走路。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鷹視狼顧 形狼貪虎視 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狼貪鼠竊 如狼那樣貪狠;似鼠那樣慣竊。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
狼突鴟張 像狼一樣奔突,像鷂鷹一樣張開翅膀。形容壞人猖狂囂張到了極點。
狼突豕竄 見「狼奔豕突」。
狼吞虎餐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樣吞食咬嚼。比喻極為貪婪殘忍。
狼吞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狼心狗肺 形容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凶惡、狠毒
狼心狗行 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兇狠,卑鄙無恥。
狼煙大話 漫無邊際的吹牛話。
狼煙四起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虎初生之犢不畏虎 〖解釋〗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來一害。
垂餌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險地。
春冰虎尾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刺虎持鷸 喻待機行事,一舉兩得。
打虎牢龍 猶言打鳳牢龍。
打馬虎眼 故意裝糊塗蒙騙人。
打死虎 〖解釋〗比喻抨擊已失威勢的人。
打死老虎 比喻抨擊已失威勢的人
大人虎變 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
大賢虎變 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
餓虎攢羊 攢:趕。飢餓的老虎追趕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餓虎之蹊 比喻非常危險的處所。
二虎相鬥,必有一傷 兩只凶惡的老虎爭鬥起來,其中必有一隻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斗爭的結果,必有一方吃虧。
放虎歸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放虎遺患 謂放掉老虎,必留後患。
放虎自衛 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比喻利用壞人而自招災禍。
風從虎,雲從龍 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風虎雲龍 虎嘯生風,龍起生雲。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聖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馮河暴虎 猶言暴虎馮河。
鳳嘆虎視 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
伏虎降龍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
甘冒虎口 謂甘願冒著生命危險。
割肉飼虎 飼: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棄生命也無法滿足對方的貪欲。
宮鄰金虎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貪婪如金之堅,凶惡如虎之猛
『捌』 形容賢臣的成語
關於賢臣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版築飯牛】:版築,造土牆;飯牛,喂牛。後以之為賢臣出身微賤之典。
【不世之臣】:不世:世間少有的。世間少有的臣子。舊時形容有才能的賢臣。
【飛熊入夢】:原指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太公望。後比喻聖主得賢臣的徵兆。
【非羆非熊】:羆:熊的一種。不是熊也不是羆。舊指聖主得賢臣的徵兆。
【非熊非羆】:聖主將得賢臣的徵兆。也指輔佐帝王的重臣。
【風虎雲龍】:虎嘯生風,龍起生雲。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聖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龍舉雲屬】:比喻王者興起則必遇賢臣良將。同「龍興雲屬」。
【龍舉雲興】:比喻王者興起則必遇賢臣良將。同「龍興雲屬」。
【龍興雲屬】:比喻王者興起則必遇賢臣良將。
【美女者丑婦之仇】:美女是丑婦的仇人。舊時比喻賢臣是奸臣的仇敵。
【鳴鳳朝陽】:正直敢言的賢士。比喻賢臣遇明君。
【鹽梅相成】:鹽味與酸味相調和。比喻濟世的賢臣。
【鹽梅舟楫】:鹽和梅調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輔佐的賢臣。
【一夔一契】:夔契都是舜時賢臣,後因以之喻良輔。
【一夔已足】:夔:古賢臣名,為舜時的典樂官。夔一人已足制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一夔自足】:夔:古賢臣名,為舜時的典樂官。夔一人已足制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玉馬朝周】:玉馬:指商賢臣微子啟。紂王昏亂,啟數諫不聽,啟乃去殷而朝周。比喻賢臣另事明主。
【主聖臣良】:君主聖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聖臣直」、「主賢臣良」。
『玖』 聖主賢臣什麼意思
聖主賢臣:即聖君賢相。聖明的君主與賢良的輔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輔弼之臣,後專指宰相。《荀子·富國》:「若夫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歲雖凶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餒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