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集體擠兌

金融機構集體擠兌

發布時間:2021-07-11 08:30:00

『壹』 江蘇射陽農村商業銀行的擠兌事件

江蘇射陽農村商業銀行設在鹽城環保產業園的一個網點,遭遇近千群眾擠兌現金,經了解:這是由一則「射陽農商銀行將要倒閉」的謠言被民眾一傳十,十傳百,因而引發擠兌風潮。

《江蘇射陽農村商業銀行被傳倒閉引擠兌》在短短4天時間里引發了相關新聞報道達1370多條,相關微博達到近7000條,國內外財經媒體、主流媒體、都市媒體都給予了全面報道,深入分析。不少金融從業者和研究者表示:擠兌背後暴露的、快速城鎮化地區金融生態穩定性不足的問題,需要加以重視。

(1)金融機構集體擠兌擴展閱讀

在中國,銀行被認為是有政府信用的隱性擔保,而此次射陽農商行擠兌事件顯現出中國農村金融機構風險防控待加強,也使外界普遍擔憂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

26日的「中國新聞網」指出:「倒閉」謠言引發千人擠兌事件,倒逼村鎮銀行反思風險管理。由於村鎮銀行具有規模小、抵禦風險能力弱等先天不足,因而自創立之初,就有必要加強全面風險管理,認清經營風險所在,不斷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始終堅持把防範風險放在第一位。畢竟,只有確保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這一新生事物才能夠生存下去,才能為農村經濟提供健康穩定的金融服務

《廣州日報》則認為:其實謠言引發的擠兌並不可怕,信用「擠兌」才是銀行的最大危機。可是,如今某些銀行有濫用這種信用謀取一己之私的趨勢,比如銀行近年來「嫌貧愛富」,對中小儲戶的服務不到位。許多銀行為了牟利,近年來推出的各種所謂的理財產品,卻片面向客戶鼓吹其高收益而忽略其高風險。

『貳』 金融機構擠兌風波輿情處置方案

當前,金融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但金融機構社會聲譽、公眾評價上卻時常陷入負面境地。這一方面是由於金融機構直接面向民眾,其經營水平與金融消費者期待之間存在落差;另一方面與媒體在市場壓力之下的傾向性監督有關。市場化經營壓力促使媒體積極開展輿論監督,為百姓代言,但輿論監督時常面臨的種種風險(行政干預、法律訴訟、暴力阻撓等)也使媒體傾向選擇"安全"的監督對象。金融機構社會關注度高,又普遍重視聲譽成本,於是新聞媒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批評和監督就愈發密集。
金融輿情的擴大——網民的情緒傾向。《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60%人為30歲以下,他們表達意見往往帶有情緒性和隨意性。金融輿情多涉及公眾利益,容易引發貧富差距等聯想,造成話題被不斷炒熱,如不久前因銀行年報披露而引發的銀行"暴利"問題。
金融輿情的傳播規律——快速出現,迅速消退,常有反復。網路輿情來得快,可能因為一個帖子、一篇報道而突然形成焦點,但也退得快,網路熱點層出不窮。不過有的金融輿情在平息後,會在某一時刻再次因為新的由頭而爆發,如近年來銀行收費問題,就幾度出現、幾度平息而又幾度風波再起。
面對這樣的輿情現狀和特點,金融機構如何及時回應,成為關鍵。

解決方案

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之金融輿情綜合解決方案通過融合最新的海量網路信息搜集、處理、存貯、全文檢索、中文處理和文本挖掘技術,可以7×24小時實時監控成千上萬的新聞、論壇、博客、微博的最新輿情信息,幫助用戶及時、全面、准確地掌握網路動態,了解自身的網路形象、提高自身的公關應變能力和重大事件處置能力。主要功能包括:
及時全面:高並發、分布式的爬蟲技術,確保金融行業信息採集全面與及時。
專業服務:專業的數據分析與技術支持團隊,適應金融行業事件信息的隨機性、突發性、高並發的特點,隨時解決用戶所需。
省時省力:內置數萬個較高影響力的重點網站,提供優先採集機制。
更加精準:獨有的關鍵詞與去重技術,使採集到的數據更為精準。
超強分析能力:強大圖表分析,動態提供各種業務數據,使金融行業用戶使用更直觀、更便捷。
應用領域:金融行業。

『叄』 如何解釋能讓普通人清晰地理解「銀行擠兌」是什麼意思

這幾年眼看著物價上漲,工資還停留在原地,院兒里居民一個個心急火燎的。年初,幾個跟老張常年切磋牌技的牌友找到他,跟他商量把大夥錢都交給他管,不求每年十幾二十的收益,但求趕得上CPI。老張拍胸脯保證:年底一定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老張媳婦兒怕哪天突然有人要老張還錢,於是要求他把十分之一的錢放她手裡保管,年底還錢的時候再拿出來。
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股市大半年下來就沒兩天見陽的,老張重倉的幾只股輪流領跌。老張自恃經驗豐富,能用的9成的錢基本都押寶在這幾只股票上面了,手頭根本沒剩下倆仨錢兒。
又過了倆月,大夥兒一看形勢不妙,心想老張再股神也禁不住這么跌啊,這么折騰下去到了年底估計一半錢都要不回來了。於是那天,跟老張關系最好的幾個人去找老張要錢:你保證過的收益我們不要了,至少把本兒還回來吧。
老張跟幾位坦白,手頭根本沒啥錢了,全砸股市裡還都套牢著。消息不脛而走,所有借老張錢的都聽說了這事兒,大家集體去找老張說理,要他把錢全還回來。
至此,商業銀行由於【信用危機】引起市場【恐慌】,大量存款客戶【同時】要求提取現金,而此時銀行【存款准備金】不足,無法應對流動性需求。銀行所面臨的這種危機就叫【擠兌】。
=======================================
最後一段中:
老張≈ 商業銀行(吸收存款資金的金融中介機構)
借老張錢的人 ≈ 存款客戶
要求還錢 ≈ 提取現金
老張媳婦兒保管的錢 ≈ 存款准備金
=======================================註:這個【故事】想說明的是,擠兌是由於大量投資於存款的客戶認為銀行無法按期償付本金和收益(利息),而集中提取現金的現象,其中老張炒股這種情節屬於演繹,現實中商業銀行不會拿儲戶的錢直接去炒股的,信用危機也不是由於股市大跌引起的。。。如有雷同,不要怪我。。。

『肆』 銀行擠兌的基本介紹

銀行擠兌:run on a bank
大量的銀行客戶因為金融危機的恐慌或者相關影響同時到銀行提取現金,而銀行的儲備不足以支付,所出現的情況就叫銀行擠兌。 引起擠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銀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對發行銀行的信用產生動搖,紛紛撤回存款;二是由於銀行券貶值,銀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趕快把銀行券拋出,以防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
擠兌往往是伴隨著普遍提取存款的現象發生的,並進一步形成金融風潮。在出現擠兌時,市場銀根異常緊縮,借貸資本短缺,利息率不斷上漲,迫使一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或停業,從而更進一步加劇了貨幣信用危機,引起金融界的混亂。
對銀行擠兌危機問題的研究可以採用現代經濟學的一些主流方法,例如博弈論。博弈論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博弈論採用的是非價格制度的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更接近現實,因此成為近年來許多經濟學科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中普遍運用的工具。從博弈論角度,對中國三類商業銀行的擠兌危機的博弈模型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防範及化解銀行擠兌危機的建議。 在銀行與存款人之間的簡單博弈中,銀行是特指沒有形成聲譽也沒有國家隱形擔保的普通商業銀行,如規模較小、實力有限的城市商業銀行等地方性的商業銀行。按照銀行資產質量的好壞及盈利能力的強弱,可將此類銀行分為強勢商業銀行和弱勢商業銀行。強勢商業銀行指資產質量較好、盈利能力較強的商業銀行,如城市商業銀行中排在第一梯隊的為數較少的幾家;相反則為弱勢商業銀行。當社會上出現關於某家銀行經營狀況的不利消息時,從維護銀行經營和存款人信心的角度考慮,一般情況下銀行都會以積極的態度應對該不利消息,這樣就會形成一個以銀行和存款人為博弈參與人的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在這個博弈中,虛擬參與人——自然選擇銀行的類型,即:強勢商業銀行或弱勢商業銀行。每一類型的銀行都有兩種策略: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銀行擠兌的一般分析銀行擠兌原因銀行的經營是建立在客戶對其信心的基礎之上。客戶對銀行信心的建構有賴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銀行作為社會融資中介機構的這一制度安排。由長期發展沿革下來的現代銀行業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創造和金融服務等職能 ,銀行在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社會經濟運行、居民日常生活都與銀行經營活動息息相關。其次是由於銀行的這一重要的特殊地位 ,銀行業務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與銀行打交道 (儲蓄、信貸、匯劃)已成為一種必然。

『伍』 擠兌屬於什麼銀行風險里的什麼風險

擠兌銀行業中為固有名詞,是指在銀行券流通的條件下,銀行券持有者爭相到發行銀行券的銀行要求兌現貴金屬貨幣的現象。當一家銀行的信用發生動搖,准備金不足,銀行券兌現發生困難,就會發生擠兌。擠兌可能使一家銀行倒閉,甚至波及整個銀行業。現在一般是指存款戶集中地大量地到銀行提取現鈔。
引起擠兌的原因有兩個:
由於銀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對發行銀行的信用產生動搖,紛紛撤回存款;
由於銀行券貶值,銀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趕快把銀行券拋出,以防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
擠兌往往是伴隨著普遍提取存款的現象發生的,並進一步形成金融風潮。在出現擠兌時,市場異常緊縮,借貸資本短缺,利息率不斷上漲,迫使一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或停業,從而更進一步加劇了貨幣信用危機,引起金融界的混亂。
行為:銀行對擠兌具有較差的免疫力以及由銀行提供的儲蓄契約的本質。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銀行擠兌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如果一個銀行倒閉,它只好收回所有存款,這會帶來兩方面的負面影響,終止生產性投資破壞了存款者之間的最優風險分擔,另外一方面如果銀行擠兌發生,貨幣系統的瓦解以及其他經濟問題都會出現。 [2] 
存款保險可以有效地防止擠兌平衡,原因在於銀行合同實現了最優化,使得晚期消費存款人不參加擠兌。總的來說,政府存款保險的作用機理主要是在不改變原有均衡的情況下,去除了其中的一個「壞均衡」-擠兌均衡,從而保證了銀行的正常經營狀態。

『陸』 怎麼防範銀行擠兌風險啊

銀行擠兌,又稱擠提,提指的是提款,兌則是兌現。是銀行因信用度下降、傳聞破產等原因,大量的銀行客戶因為金融危機的恐慌或者相關影響同時到銀行提取現金,這會使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進而破產倒閉,而銀行的存款准備金不足以支付,所出現的情況就叫銀行擠兌。

銀行擠兌在信用危機的影響下,是一種突發性、集中性、危害性的危機。這種現象是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貨幣信用危機的一種表現形式。其既是銀行危機的一種表現更是銀行危機的一種誘因,因此防範和平息銀行擠兌從最根本上講是怎樣避免銀行危機。引起擠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銀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對發行銀行的信用產生動搖,紛紛撤回存款;二是由於銀行券貶值,銀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趕快把銀行券拋出,以防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擠兌往往是伴隨著普遍提取存款的現象發生的,並進一步形成金融風潮。在出現擠兌時,市場銀根異常緊縮,借貸資本短缺,利息率不斷上漲,迫使一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或停業,從而更進一步加劇了貨幣信用危機,引起金融界的混亂。

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銀行擠兌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如果一個銀行倒閉,它只好收回所有存款,這會帶來兩方面的負面影響,終止生產性投資破壞了存款者之間的最優風險分擔,另外一方面如果銀行擠兌發生,貨幣系統的瓦解以及其他經濟問題都會出現。存款保險可以有效地防止擠兌平衡,原因在於銀行合同實現了最優化,使得晚期消費存款人不參加擠兌。總的來說,政府存款保險的作用機理主要是在不改變原有均衡的情況下,去除了其中的一個「壞均衡」-擠兌均衡,從而保證了銀行的正常經營狀態。

『柒』 中國的銀行會不會發生擠兌

引起擠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銀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對發行銀行的信用產生動搖,紛紛撤回存款;二是由於銀行券貶值,銀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趕快把銀行券拋出,以防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
擠兌往往是伴隨著普遍提取存款的現象發生的,並進一步形成金融風潮。在出現擠兌時,市場銀根異常緊縮,借貸資本短缺,利息率不斷上漲,迫使一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或停業,從而更進一步加劇了貨幣信用危機,引起金融界的混亂。
對銀行擠兌危機問題的研究可以採用現代經濟學的一些主流方法,例如博弈論。博弈論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博弈論採用的是非價格制度的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更接近現實,因此成為近年來許多經濟學科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中普遍運用的工具。從博弈論角度,對中國三類商業銀行的擠兌危機的博弈模型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防範及化解銀行擠兌危機的建議。

銀行擠兌,又稱擠提,擠提也稱為擠兌,提指的是提款,兌則是兌現。是銀行因信用度下降、傳聞破產等原因,大量的銀行客戶因為金融危機的恐慌或者相關影響同時到銀行提取現金,這會使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進而破產倒閉,而銀行的存款准備金不足以支付,所出現的情況就叫銀行擠兌。
銀行擠兌在信用危機的影響下,是一種突發性、集中性、危害性的危機。這種現象是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貨幣信用危機的一種表現形式。其既是銀行危機的一種表現更是銀行危機的一種誘因,因此防範和平息銀行擠兌從最根本上講是怎樣避免銀行危機。

『捌』 為什麼當擠兌一家銀行,當他無法支付提款時,會引發群眾對其他銀行的擠兌

你好
銀行擠兌現象是在信用危機的影響下,存款人和銀行券持有人爭相向銀行和銀行券發行銀行提取現金和兌換現金的一種經濟現象 。這種現象是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貨幣信用危機的一種表現形式。引起擠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銀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對發行銀行的信用產生動搖,紛紛撤回存款;二是由於銀行券貶值,銀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趕快把銀行券拋出,以防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擠兌往往是伴隨著普遍提取存款的現象發生的,並進一步形成金融風潮。在出現擠兌時,市場異常緊縮,借貸資本短缺,利息率不斷上漲,迫使一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或停業,從而更進一步加劇了貨幣信用危機,引起金融界的混亂。
擠兌現象的出現代表公眾對銀行的信任已經出現危機,擠兌現象針對的是對銀行體系本身的質疑,所以當一家銀行出現擠兌時候,其實已經是一個信號了,必然招致對所有銀行的擠兌。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受用!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集體擠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鄂信鑽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417
通達信supertrend指標 瀏覽:904
開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70
投資型理財基金 瀏覽:954
吉安市汽車金融公司 瀏覽:510
外匯會計要處理的對象有 瀏覽:945
職業外匯交易員 瀏覽:70
如何跟客戶談融資融券話術 瀏覽:652
廣東銀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670
理財產品到期無法退出 瀏覽:294
金融投資公司的名稱大全 瀏覽:21
離蘭州金融國企近的金融公司 瀏覽:34
九鼎集團e租寶 瀏覽:919
王少華中誠信託 瀏覽:801
炒股票蛋糕 瀏覽:125
返錢是金融機構 瀏覽:774
全國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瀏覽:362
金融投資公司招操盤手 瀏覽:395
上港集團價值鏈 瀏覽:92
股東增持的st股票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