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科技公司金融監管

科技公司金融監管

發布時間:2021-07-25 13:01:02

『壹』 以互聯網思維對待科技金融監管

【重要通知】本周起,余老師將定期(每周日晚8點)在「余豐慧投資大講堂」開課,解讀預測影響下周市場的重大政策、消息面、資金面,分析下周熱門板塊和個股;每周講述一個經典投資案例。趕快掃碼報名吧(前50名學員免費)。余豐慧投資大講堂第1期,添加V信cole0321報名。

『貳』 金融科技行業目前的監管態勢如何

資金不足是一個殺手,它通常比毫無防備的創業公司想像的要快得多。

一旦創業公司意識到需要額外的資金,他們就不會考慮公司實際開始從投資者手中收到資金之前的時間。

時間滯後可能是三個月到一年,投資者注入不會一次性完成。與此同時,不管產品有多好,沒有潛在客戶會從一家財務支持的公司購買。在審核過程中,金融機構將要求保證該公司強大和可行。

『叄』 如何用科技監管「金融科技」

「網路借貸監管應充分應用科技監管的監管手段,利用數字技術開展金融業務,在監管上也必須利用數字監管,利用技術監管,或者是監管科技來實現對數字金融的監管。」這是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28日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論壇談及的網路監管六大監管原則之一。
李均鋒進一步表示,要應用監管科技去監管金融科技,目前正在構造多維度的監管科技體系,包括行業協會的授信系統、監管信息系統的構建、國家有關部門的互聯網金融信息科技平台的構建,同時還要應用監管科技的手段,利用大數據對數字普惠金融實現監管。
對於網路借貸監管主體原則,李均鋒認為在監管主體責任上應堅持協同監管的基本方略。協同監管的核心在於充分考慮網貸監管主體的特殊性,既是一個互聯網行業,同時從事的又是金融業務,所以必須堅持協同監管,在中央層面,在中央和地方層面要實行協同發力,職責非常清楚的多功能、多條件的監管,包括政府部門,包括技術部門要協同發力,實行多方位、立體式的監管。
對於網路借貸監管方式原則,李均鋒認為應該側重行為監管的基本方式,更側重於事中事後的行為監管。他解釋,行為監管的核心是要求市場主體回歸機構的本來屬性,回歸本源。要按照業務運行、業務行為,應該在監管規定規則的情況下進行運行。

『肆』 科技金融監管應在創新之後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引發全球各個行業幾乎是顛覆性變革,這其中被顛覆最大的是金融業特別是傳統銀行。
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全球技術變革的方向趨勢是去中心化。而金融從誕生起,無論是貨幣,還是信貸;無論是存款,還是貸款;無論是支付結算,還是投資理財;無論是中央銀行,還是商業銀行等等,一個特點就是中心化或稱中介化的產物。特別是商業銀行,我們一般稱其為間接融資機構。間接的、中心化的、中介化的模式的特點是效率極低,環節極多,成本極高。
俗話說,物極必反。這種中心化、中介化的東西,依靠自身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簡化環節的改革,無異於與虎謀皮。但是,外部技術進步引發的顛覆性變革,傳統金融無論如何都難以抵擋住。
比特幣的底層基礎技術的區塊鏈技術是去中心化的重磅武器。通過一個技術上的點對點模式,使得社會所有經濟體交易可以直接一對一進行,把所有中間環節全部剝離了。從金融上來說,由於每個個體點對點交易記錄在每一個個人區塊里都有儲存,所有交易記錄都是公開透明的,所有人眼睛都盯著所有交易,並可以證明佐證,這是最有力的監督,也是保證信用的有力基礎。
區塊鏈技術或可以顛覆一切,重構經濟金融信用體系。從金融上來看,區塊鏈技術不僅僅顛覆的是傳統金融,而且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這些中心化的新金融都可能成為「傳統」,也在被顛覆之列。目前,大數據徵信體系也將被沖擊。這就是去中心化核心技術的區塊鏈的威力。
從世界范圍來看,區塊鏈技術發展十分迅猛。在歐美日已經進入某些領域進行實際應用了。但總體來說,區塊鏈技術還處在深度研發階段。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觀點認為,要提前對科技金融進行監管。
從中國的情況看,或是被前幾年互聯網金融主要是P2P網貸平台風險嚇怕了。有一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感覺。筆者認為,絕對不能對科技金融過早監管,否則將大大影響科技金融的創新步伐。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2017年4月下旬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貨幣與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上演講時說,金融科技的監管不應該跑在創新的前頭,過早進行監管會抑制創新,可能會阻礙科技被採納。他指出,只有當新科技展現出來的風險達到一定的水平後,金管局才會實施監管,而監管的力度要和風險程度成比例。監管當局需要深度理解新興科技以及它們所帶來的風險和機會,不應懼怕和金融機構甚至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必須對區塊鏈技術、金融智能等有一個深度了解後才能對症下葯、有的放矢進行監管,否則驢頭不對馬嘴,就會扼殺創新,阻礙科技金融發展。
孟文能舉例說,金管局原本不理解雲科技(cloud technologies)的風險和好處,直到當局和雲服務業者直接合作。這類的合作幫助金管局制定雲計算的指導原則,並促進業界採納指導原則。另外,金管局也和業者直接參與區塊鏈(blockchain)的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試驗,測試這項科技如何應用在銀行間付款服務。
孟文能指出,監管當局在允許試驗來推動金融科技的同時,也要限制對消費者和金融系統帶來的風險,「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便可讓業者在制定范圍內測試新點子。
監管當局可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來監管和監督金融機構。監管科技(RegTech)就是一種,其中包括認知運算(cognitive computing)與行為計算(behavioural algorithms),前者可用在大型金融機構的壓力測試中,後者可用來察覺可疑的交易和金融機構的不當行為。
筆者還是那句話,一定要給金融創新留出足夠的時間空間,給予足夠的試錯機會與風險充分全面完整的暴露期;也給監管者留出觀察新金融、了解與認清科技金融問題與風險的時間與餘地。

『伍』 如何實現互聯網金融的有效監管

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是建立在科技的基礎之上,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離不開對金融科技的監管。
「由於互聯網金融的輕資產、跨區域、高隱蔽性特徵,大量不法分子混雜其中,逃避監管,很多情況讓人防不勝防。」周宏仁表示,針對上述互聯網金融領域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在加快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的同時,必須要著手解決互聯網金融發展中面臨的比較緊迫的監管技術問題。
構建金融科技監管體系,監管部門需要進一步促進金融科技監管規則和工具的發展,建立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金融科技監管基礎設施、基本原則、微觀指標和監管工具等;加強監管機構與市場間的知識共享和溝通,特別是強化金融科技的典型技術及其與金融體系的融合以及對金融監管體系的影響;在現有分業監管格局下加強金融監管協調,特別是金融監管機構與非金融監管機構的協調。
應該改革金融科技監管組織架構。他說,互聯網金融以及金融科技的發展凸顯了我國金融領域跨界經營和綜合經營的重大發展優勢,這也呼喚相對更加統一的金融監管架構,最為理想的方式是國務院發起成立金融監管機構,其下可以設立金融科技創新中心,重點完善金融科技的創新與監管,並協調「一行三會」等相關部委對金融科技的監管。此次會議就提出了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

『陸』 中國版「監管沙盒」落地後,對像嘉銀金科這樣的金融科技企業是監管的嚴了還是鬆了

我覺得說嚴和松太籠統了,准確講對於這樣的企業來說,應該是更有彈性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柒』 金融科技發展中的挑戰與監管,金融科技公司將會面臨哪些挑戰

關於在現在的一個偉大時代當中,我們的很多產物都孕育而生,這些產物都是在我們人類的偉大智慧下所創造出來的產品,所以對於我們的人類而言,就是在不斷發展我的社會。那麼進去到現在2020面之後,21世紀已經過去了5分之一的時間了,在這個時間節點內,有很多的兩兩相互結合的產物,比如說金融與科技。那麼關於金融與科技發展狀況的來說,其中有挑戰與監管,金融科技公司會面臨到那些挑戰了?有以下幾點。

三、金融科技公司對於人員配置也存在問題。

最後一點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對於人員配置也存在的一個艱苦的挑戰,這樣的挑戰就是在風險管理,以及金融科技管理投資上面有很大的優秀的個人案例,這些案例以及經驗都是金融科技公司需要的人才。人才配比上面,現在好的金融科技公司對於人才需求十分苛刻,但是市場上的大魚,優秀的人才數量滿足不了。

『捌』 金融科技監管沙箱是什麼

用我自己的話簡單說,監管沙箱就是在某個創新業務初期,尚不明確業務風險和監管方法時,讓這個業務受限、受控運行起來。比如:業務總規模限制、業務地域限制等,讓這個業務風險受控。同時業務運行數據要向監管部門透明報送,讓監管部門能夠對業務數據進行分析評估。
官方定義就有點泛泛而談了。監管沙箱即是一個安全的空間(SafeSpace),企業可以在其中測試其創新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和支付機制,而不會導致其立即遭受違反現有法規下的監管後果。即在另一個維度的監管空間中,對金融新創企業面臨的監管障礙予以豁免。在監管沙盒機制下,通過監管機構、金融機構、金融新創企業與廣泛的學界的合作,產生高度自動化和有效的「數據驅動」型(Data-Driven)監管體系。以此在推動金融創新的同時把控風險。

『玖』 金融科技時代的強監管時代就要來臨,金融科技公司如何積極應對

互聯網快速地迭代,也促使各行各業不斷加速升級。從1.0版本到4.0時代,互聯網引領全行業走過是一個“進化”過程。

而招銀雲創是招商銀行全資子公司,其服務范圍是將招商銀行IT系統30年穩定運行成功經驗和金融IT成熟解決方案開放給金融同業。憑借團隊在互聯網應用架構和企業級IT豐富經驗,紮根銀行企業,再做深做透客戶業務特性,這無疑是招銀雲創優勢。

更准確說,招商銀行是銀行業創新的標桿,招商銀行金融科技輸出也是銀行業在科技層面孜孜不倦創新楷模。

『拾』 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有什麼區別

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主要區別如下:

一、核心部分組成不同

金融科技涉及的技術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業等特點,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等前沿顛覆性科技與傳統金融業務與場景的疊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數據金融、人工智慧金融、區塊鏈金融和量化金融四個核心部分。

科技金融由向科學與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融資資源的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運營方式不同

金融科技主要借用人工智慧技術處理金融領域的問題,包括股票價格預測、評估消費者行為和支付意願、信用評分、智能投顧與聊天機器人、保險業的承保與理賠、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金融監管與識別監測等。

科技金融傳統的渠道主要有兩種,一是政府資金建立基金或者母基金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科技企業,二是多樣化的科技企業股權融資渠道。具體包括政府扶持、科技貸款、科技擔保、股權投資、多層次資本市場、科技保險以及科技租賃等。

(10)科技公司金融監管擴展閱讀

金融科技的基本組成:

金融科技涉及的技術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業等特點,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等前沿顛覆性科技與傳統金融業務與場景的疊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數據金融、人工智慧金融、區塊鏈金融和量化金融四個核心部分。

大數據金融重點關注金融大數據的獲取、儲存、處理分析與可視化。一般而言,金融大數據和核心技術包括基礎底層、數據存儲與管理層、計算處理層、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層。

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層主要負責簡單數據分析、高級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有若乾重合)以及對相應的分析結果的可視化展示。大數據金融往往還致力於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探索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的研發。

人工智慧金融主要借用人工智慧技術處理金融領域的問題,包括股票價格預測、評估消費者行為和支付意願、信用評分、智能投顧與聊天機器人、保險業的承保與理賠、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金融監管與識別監測等。

閱讀全文

與科技公司金融監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
奧克股份電解液溶劑 瀏覽:573
國瀚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25
杠桿偶然性改變力的大小 瀏覽:50
開通騰訊理財通賬戶會同時基金賬戶 瀏覽:82
山西晉能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待遇 瀏覽:645
金融服務於經濟 瀏覽:681
理財賬號有基金未賣出 瀏覽:501
歐洲油運股票 瀏覽:191
綿陽安信證券招聘 瀏覽:64
提供專業性金融服務的銀行 瀏覽:358
皖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688
有什麼互聯網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246
薪酬收益權理財業務 瀏覽:41
黃金生銹如何處理 瀏覽:481
怎麼關閉淘寶客個別產品傭金 瀏覽:542
廈門象嶼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法人 瀏覽:260
外幣報表折算中利潤表匯率選擇 瀏覽:848
中利集團與義大利 瀏覽:344
農行理財產品本利豐可靠嗎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