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60年--1985年中美貿易的相關數據
中美貿易統計數據為何差異巨大?
文章來源:新京報
2000億美元!——本月10日,美國商務部發布該國9月份貿易收支統計數據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令人震驚的預期對華貿易逆差年度數據。在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14日於美國駐華使館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美方再次把這個數字公布了一番。然而,倘若與中方統計數據對比,那麼就大相徑庭了。根據我國海關統計,今年9月我國對美貿易順差112億美元,1—9月累計對美貿易順差813億美元,摺合年率為1084億美元,僅僅相當於美方預期對華貿易逆差數據的一半。中美貿易統計數據出入問題再次以一種極為鮮明的方式呈現在公眾面前。
中美貿易統計數據出入問題由來已久,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比較明顯,如1982年我方統計對美貿易逆差20.8億美元,而美方統計的對華貿易順差為4.03億美元,前者是後者的5倍。在美方貿易統計上,從1990年開始,對華貿易逆差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大關,此後一路上升;在中國海關統計上,從1993年開始,對美貿易從原來的逆差轉為順差,且順差額節節攀升,兩國對應統計數據的差異隨之也越來越大。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正是美國經常項目逆差規模空前增長的時代,2004年其貨物貿易逆差達6655億美元,預計今年全年貨物貿易逆差將再次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其經常項目逆差佔GDP比重將超過6%.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90年代以前兩國貿易統計數據出入問題主要只具有學術研究意義的話,那麼,現在美國顯然並不僅僅是將其當作學術問題對待了。
歸根結底,中美貿易失衡根源在於雙方儲蓄——投資機制失衡,美國國民儲蓄率過低而必然出現龐大經常項目收支逆差,中國國民儲蓄過高、消費過低而必然出現巨大的經常項目收支順差。根治這一問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美方應提高其國民儲蓄,而中國需要努力擴大內需,尤其是國內消費。但在分擔調整負擔問題上,我們必須堅持受益與成本對應的原則,片面要求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最大發達國家的經濟調整「買單」不僅堪稱荒謬,而且也不會有什麼好效果。
畢竟,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與提高東亞(中國內地除外)投資率、促進日本和歐元區經濟增長等其他候選方案相比,美國降低其財政赤字是解決全球儲蓄——投資失衡及其相應經常項目收支失衡的最優途徑,美國國民儲蓄率如能提高1個百分點,其經常項目赤字將減少相當於0.5%GDP的數額,效果最為顯著。 梅新育(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㈡ 誰知道在哪裡能查到近五年來中美日韓俄的服務業的進出口貿易總額
聯合國數據網站上有。根據相對應的行業可以找到。
㈢ 哪個網站可以查到關於中美進出口貿易的詳細數據
美國商務部,中國商務部,中國駐美國貿易參贊處
㈣ 中美貿易順差什麼意思,中美貿易順差數據
中美貿易順差是指:中國對美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按年度計算)對美國的出口額大於進口額的現象。
2018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3233.2億美元,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美元,增長0.7%。
2017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1.87萬億元(人民幣),貿易總值為3.9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對美出口2.91萬億元,自美進口1.04萬億元,擴大13%。
貿易順差越多並不一定好,過高的貿易順差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意味著該國經濟的增長比過去幾年任何時候都更依賴於外部需求,對外依存度過高。巨額的貿易順差也帶來了外匯儲備的膨脹。
除1993年外,中國對外貿易持續順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億美元,1990-2005年,累計順差達3977.5億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計順差額為2291.7億美元,2005年為1018.8億美元,創歷史記錄。
㈤ 求歷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統計數據
從整體進出口總值來看,2018年中國外貿總額刷新了歷史記錄
高達4.62萬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出口總額接近2.5萬億美元
㈥ 2012-2015中美貿易額,數據能提供。。
我們也去過樓上朋友分享的海關信息網去查過些數據呢。只是現在還查不到2015年全年的呢。更新頻率好像是這個月更新上個月的數據。
㈦ 如何收集美國服務貿易的相關數據
你可上美國的商務部網站或者WTO網站,或者查一下美國的總統經濟報告。
㈧ 中美的外貿進出口貿易差額的統計數據 急急急急急急!!!!
正好我寫論文哦!!!!!!
中方統計 美方統計
年份 出口 進口 順差 出口 進口 順差
1995 247.1 161.2 85.9 117.5 455.6 -338.1
1996 266.8 161.5 105.3 119.9 514.9 -395
1997 326.9 163 163.9 128.6 626 -497.4
1998 379.8 169.6 210.2 142.2 712 -569.8
1999 419.5 194.8 224.7 131.1 817.9 -686.8
2000 521 223.6 297.4 161.8 1000.2 -838.4
2001 599 298.7 300.3 191.8 1022.8 -831
2002 700 301.1 398.9 220.5 1251.7 -1031.2
2003 924.7 338.6 586.1 283.7 1524.4 -1240.7
2004 1288 410.5 877.5 347.2 1967 -1619.8
2005 1629 487.3 1141.7 327.7 2343.7 -2016
2006 2034.7 592.1 1442.6 551.9 2877.7 -2325.8
2007 2327 693.8 1633.3 652.4 3215.1 -2562.7
2008 2523 814.4 1708.6 744.6 3377.9 -2663.3
別忘了單位是億美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