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航海事件與金融機構

航海事件與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8-16 03:27:47

A. 拿83噸假黃金騙11家頂級金融機構200億是什麼事件

拿83噸假黃金騙11家頂級機構的是21家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賈志宏,背景強大的他卻拿黃銅合金的“黃金”騙了11家的機構,毋庸置疑,這無疑就是一件故意詐騙事件,是什麼目的讓他能有膽量做出這么膽大包天的事情?這背後是否存在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難道是就像電視劇中的壞人一樣對錢的魅力無窮盡嗎?

回歸到這件事情上,83噸黃金不是小數目,賈志宏沒有完善了自己的事情還把11家機構拉下水,這個大型故意詐騙事件後續最終會怎麼解決,還是要看賈志宏這個主要責任人怎麼處理。

B. 急! 談談金融危機對金融機構呢影響 對我國金融體系的影響

一、部分投資公司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
十幾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居民家庭高存款率與次貸危機爆發前國有商業銀行剝離不良資產等許多因素使得中國金融系統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機中雖也遭受了損失,但並沒有給中國金融機構帶來根本性影響。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說,中國金融部門在金融危機中可能遭受的損失在100億美元左右,佔全球1.5萬億美元總損失中不到百分之一的份額,只是中國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很小的一部分。中國資本市場目前並沒有完全開放,有一個很高的「防火牆」,中國金融市場,資本市場仍然穩定。
要介紹中國金融機構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就必須提到中投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為中投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29日,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有大型投資公司,該公司的資金來源於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成立初期注冊資本金2 0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目前業務以境外金融組合產品投資為主。2007年5月,中投公司與美國著名資產管理與金融咨詢服務公司黑石集團達成30億美元的投資意向,中投公司購買黑石股票的成本約為每股29.6美元,並承諾在四年內不予出售。同年12月,中投公司宣布將購買5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可轉換股權單位,其到期後可轉為普通股,全部轉換後中投將持有不超過9.9%的摩根士丹利公司股份。
2008年11月黑石集團公布其第三季度虧損5.09億美元,自中投公司投資黑石集團後,其股價一直處於下降過程中,截止至2008年11月10日,黑石股價報收於7.57美元,中投公司的30億美元投資已經縮水了22億美元,賬面虧損超過了75%。而截止至2008年11月,摩根士丹利股價已跌破20美元,自中投入股以來股價已經累計下跌超過50%,這也意味著中投公司的50億美元已經蒸發至少25億。盡管中投公司在其他投資項目上仍有收益,但兩個主要投資項目的巨幅縮水使得中投公司在2008年的財務虧損不可避免。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
美國兩房集團債券一直是國內商業銀行的投資重點。在2008年國內各銀行發布的中期報表中,建設銀行集團持有房利美與房地美相關債券賬面價值32.5億美元;工商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價值為27.16億美元,相當於其全部資產的0.2%;中國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賬面價值最高,約為106.3億美元;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也持有部分兩房股份。進入2008年下半年後,工商銀行已經將持有的兩房債券減持至21.7億美元,中國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也已減持到75億美元。在持有兩房債券規模對比中,中國銀行為亞洲眾多金融機構之最,在2008年6月底已經對兩房資產計提損失19億美元,但這可能不是最後的損失數字。工行、建行表示在兩房債券方面沒有出現整體虧損,招商銀行與交通銀行則略有盈利。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發布的報告中稱,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總計約4 000億美元,但只有約100億美元的虧損,主要是次級債券和在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前過早出售的差價損失。
「兩房」被美國政府接管我們需要計提損失,那麼破產的雷曼兄弟又令國內的金融機構虧了多少呢?
當中國各大銀行公布持有雷曼兄弟相關資產具體數目後,人們發現雷曼兄弟破產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遠比預期要小。從銀行公告看,中國7家上市銀行:建行、工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興業銀行合計持有雷曼兄弟相關資產數量約為7.2億美元,遠低於雷曼兄弟破產初期的市場預估。其中建設銀行持有雷曼兄弟的債券規模最大,共持有相關債券1.914億美元,這些債券約占建設銀行總資產的0.019%。在其持有的債券中高級債券1.414億美元,次級債券0.5億美元,根據破產原則,高級債券將被優先償還。因此建設銀行如果發生損失其實際損失可能也只有5 000萬美元。工商銀行持有的雷曼兄弟債券和與雷曼信用相掛鉤債券總額為1.518億美元,占工行總資產的萬分之一,僅為其2008年上半年稅後利潤的1.6%,且其中1.39億美元債券為高級債券。中國銀行對雷曼兄弟的貸款余額為
5 000萬美元,對其子公司的貸款余額為320萬美元,此外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與雷曼兄弟相關債券7 562萬美元,如此中行對雷曼兄弟的風險資本總額為1.288 2億美元,佔中行總資產的0.01%。交通銀行共持有雷曼兄弟相關資產7 002萬美元,占其總資產的0.02%,招商銀行持有雷曼兄弟債券共計7 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佔6 000萬美元。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所持有的雷曼兄弟資產相對較小,影響不大。雖然各銀行所持有的雷曼兄弟資產縮水在所難免,但由於其中大部分債券為高級債券,各銀行損失比例並不會很高,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與中國銀行將是國內商業銀行中因次貸危機虧損較大的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後的資產處理過程將很長,具體的虧損數字可能要在幾年後才會能計算出來。
三、我國保險公司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人保財險、中保國際五大保險巨頭均未投資雷曼相關債券,因此在雷曼兄弟破產的泥坑中全身而退。
在2008年7月,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表示,截至2008年6月底,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為12家,比年初增加2家,其中個別公司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由於證券市場的大幅波動,保險公司投資賬戶發生了較大幅度縮水,導致綜合收益虧損,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億、上百億。
在2008年10月6日,中國平安發布公告將對富通集團股票投資中的約合人民幣157億元變動為損失。富通集團是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在金融危機中同樣遭遇了巨大損失。中國平安總共向富通集團投資人民幣238.7億元,雖然進行了大幅度減值,但是公司資本金充足,財務與償付能力穩固,不會對公司各種業務的發展形成障礙。
四、其他金融機構的損失
除上述提及的金融機構外,2008年上半年在我國的49家證券公司中僅有8家出現虧損。
2008年10月20日,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泰富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中信集團主席榮智健表示,由於中信泰富的財務董事越權與香港數家著名的銀行簽訂了金額巨大的澳元杠桿式遠期合約導致已經產生8億港元的損失。他表示,如果以目前的匯率市價估計,這次外匯杠桿交易可能帶來高達147億港元的損失。
中信泰富的公告表示,有關外匯合同的簽訂並沒有經過恰當的審批,其潛在風險也沒有得到評估,因此已終止了部分合約,剩餘的合同主要以澳元為主。管理層表示,會考慮以三種方案處理手頭未結清的外匯杠桿合同,包括平倉、重組合約等多種手段。
榮智健在發布會上稱該事件中集團財務總監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責。他同時宣布,財務董事張立憲及財務總監周志賢已提請辭職,並獲董事會批准,而與事件相關的人員將會受到紀律處分。
由於這筆合約的期限為二年,目前對於交易帶來的損失還沒有確切的數字統計。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未來澳元匯率上升,這起外匯交易產生的損失有可能減少。

C. 中行原石油事件是金融機構風險案例嗎

中國銀行的原油事件是典型的風險案件。

D. 金融市場中的鯰魚效應是什麼,是由什麼事件而得名的

金融鯰魚效應
人如此,動物亦如此。鯰魚效應與李廣射石異曲同工,都是人在壓力下激發潛能的例子。
許多人都知道草原狼的例子。澳大利亞某牧場上狼群出沒,經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於是求助政府和軍隊將狼群趕盡殺絕。狼沒有了,羊的數量大增,牧民們非常高興,認為預期的設想實現了。可是,若干年以後,卻發現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數量銳減且體弱多病,羊毛的質量也大不如從前。牧民這才明白,失去了天敵,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於是,牧民又請求政府再引進野狼,狼回到草原,羊的數量又開始減少。
急中生智、置之死地而後生,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些詞語講的都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引進外國「鯰魚」,對我國企業的成長壯大,未必是壞事。
豬圈豈生千里馬,花盆難養萬年松。
在金融界的應用指入世後隨著外資金融機構的加入及其活力的釋放,可以產生激活中資金融機構,使中資金融機構徹底摒棄優越感和依賴性,加快從理念轉換、制度架構、經營管理到運作機制等全方位的改革步伐,加速我國金融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鯰魚效應是加入WTO對中國金融業發展產生的積極效應之一。
http://cdbin.blogbus.com/c0/index_6.html 給伱一個參考網頁

E. 格拉斯哥大學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課程

格拉斯哥大學位居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7名(歷史最高:51名,2014),並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成為英國第一所獲得超五星級評價的大學。優勢學科眾多,在2021年《完全大學指南》英國大學排名中,會計與金融、牙醫、戲劇舞蹈與電影藝術、教育學、醫學、護理、運動科學、獸醫位居英國第一。
下面小思就為同學們介紹一下格拉斯哥大學的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課程。
此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課程中概述的通用概念框架(傳統金融和銀行理論,以及企業理論,知識(IC),學習和有關SCA的戰略選擇)讓學生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繼續前進,讓學生能夠在不斷變化的世界和不斷變化的價值世界中,理解和分析現代金融機構及其商業模式。
課程時間表
講座:1 0 x 2小時的講座(第2學期,星期二,上午9點至11點)
教程:4 x 1小時的教程(教程在不同時間舉行)
考試時間:四月/五月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總體目標是使學生全面了解金融機構的現代理論和實踐及其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該課程具有很強的國際影響力。
讓學生有機會研究金融市場環境中金融機構的許多不同的經驗模型和理論。目的是將這些理論應用於對金融界各種問題,事件和危機的分析。
學生將探索經驗和理論基礎,這些基礎是金融市場中金融機構實踐的基礎。
課程目的
使學生能夠批判性地評估金融和銀行業在維持高質量決策方面所起的作用,這些決策相對於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環境下的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需求而言。
確切的課程內容每年都會有所不同,其中包括在金融市場環境中運作的金融機構的一系列最新模型,但將始終涵蓋以下內容:
■ 電子系列在不同金融市場的金融機構工作的經驗模型的上下文。
■ 具體零售的性質,投資和企業銀行 作為獨立的銀行,作為構成較大的全能銀行的經濟需求,以及一個范圍的其他金融網路的有效值如,除其他外,保險,養老基金,單位和投資信託,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
■ 試圖理解共同的基礎金融和金融中介理論,這些理論是對所有這些金融機構的常規理解的基礎。
■ 探索相關管理理論在此制度環境中的作用。因此,概念的智力資本(IC), 理論 學習型組織,理論中的知識創造公司和以資源為基礎的(金融)企業理論和「表演性」被用來開發新的見解金融機構的性質和功能。
■ 利用課程中概述的通用概念框架(金融理論和管理理論), 為學生提供在職業生涯中繼續理解和分析現代 金融機構的方式,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技術世界,IC和市場。
■ 確定金融市場 環境下特定金融機構面臨的各種問題,事件和危機。
■ 使用一系列「正統金融理論」和「管理理論」共同解釋和探索上述內容。
■ 考慮可能會影響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需求的金融機構高質量決策的因素。
■ 對金融機構中一系列當代問題的分析,重點是當前在金融和銀行專業與商業中正在辯論的問題。
■領域內的研究實例金融機構和市場。
該課程廣泛利用了國際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最新經驗,問題和危機,以分析該領域中的許多難題。
要求學生充分利用所提供的閱讀清單,並在其論文和考試題中證明其對學術文獻的廣泛閱讀。 希望學生利用自己的獎學金技能和對文學的閱讀來加深對銀行和金融機構的了解。
課程的預期學習成果
1.評估了一系列的理論,有關金融機構、市場和應用分析自身的理論與這些機構和市場區域
2.解釋和討論在金融機構和市場中的實踐所基於的經驗基礎,以及在這種情況下影響決策的因素。
3.從各種經驗和理論角度分析從金融機構和市場環境中得出的一系列主題問題,確定出現和應用理論的關鍵問題。
4.批判性地評估金融和銀行業在維持金融機構和市場環境下的高質量決策和道德行為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5.在小組中共同協作,以製作出一套完整的課程。

F. 國際金融機構主要有哪些類型如何理解其作用及局限性

國際金融機構是多國共同建立的金融機構的總稱。分為地區性和全球性國際金融機構。
全球性的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
區域性的機構: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地區的國家為發展本地區經濟的需要,通過互助合作方式,先後建立起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如泛美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
作用
在現行的國際貨幣制度和國際金融活動中,國際金融機構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1)維護匯率穩定;
(2)對金融業的國際業務活動進行規范、監督與協調;
(3)提供長短期貸款以調節國際收支的不平衡和促進經濟發展;
(4)積極防範並解救國際金融危機;
(5)就國際經濟、金融領域中的重大事件進行磋商;
(6)提供多種技術援助、人員培訓、信息咨詢等服務,藉此加強各國經濟與金融的往來,推動全球經濟共同發展。
但目前國際金融機構的作用也有局限性:例如一些機構的領導權被主要的發達國家控制,發展中國家的呼聲、建議往往得不到重視;向受援國提供貸款往往附加限制性的條件,要求受援國滿足某些前提條件的要求之後才能使用貸款,而這些要求大多是對一國經濟體系甚至政治體系的不恰當干預,不對症的干預方案常常會削弱或抵消優惠貸款所能帶來的積極作用。

G. 著名的國際金融機構有哪些

恆生銀行、中英人壽、香港匯豐銀行、英國渣打銀行,匯豐銀行
國際金融機構是指從事國際金融管理和國際金融活動的超國家性質的組織機構,能夠在重大的國際經濟金融事件中協調各國的行動;提供短期資金緩解國際收支逆差穩定匯率;提供長期資金促進各國經濟發展。按范圍可分為全球性國際金融機構和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機構

H. 金融危機對航海業的影響

世界金融危機對航海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影響2009-01-15 15:10市場情況瞬息萬變,世界航運界高級短缺的呼聲猶在耳邊,一些同學們還沉浸在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心緒之中。 但何曾想到,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自9月份以來,像海嘯一樣席捲著各個行業,從而引發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經濟衰退,國際貿易量急驟下降。 作為承擔著國際貿易運輸量93%的國際航運,也未能倖免。反映世界航運運費走向的波羅的海乾散貨綜合運費指數從6月份的12000點,不到4個月的時間猛然間降到了1100點,下降達90%,而且還將繼續下跌,預計很快將跌破1000點(估計下周一或二即會跌穿1000點)。僅只五六個月的時間,巴西鐵礦的運費由120美元噸跌至12美元噸,澳大利亞鐵礦的運費由54美元噸跌至5美元噸,中日韓的集裝箱運輸出現了「零」運費,CapeSize 散貨船日租金也由十幾萬美元猛跌到目前的幾千美元。 國際航運由於國際貿易量的銳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衰退!不少中小航運企業難以支撐,個別企業甚至倒閉,煙台大型航運公司因此而崩盤;國際性大型船東也全面收縮,推遲新船建造計劃,退訂已交造船訂單,加速舊船拆解,壓縮船員規模,裁減員工。據悉,擁有四十幾條船舶的英國澤地雅克(ZODIAC)公司的船隊將有一半的船在近期的航次結束後就地拋錨閑置,以壓縮成本,減少虧損面。 與此同時,受全球運價暴跌影響的拖累,全球新造船訂單環比回落超過一半。據申銀萬國研究中心的統計,9月份全球新接造船訂單693萬載重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66%,與今年8月份相比下降51%。在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後,造船業,也將迎來一個寒冷的嚴冬! 在當前的形勢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的船東,已減少了實習生的招募數量,有的船東甚至完全停止了新的實習生的招募計劃,作為減少運營成本的一部分,以應對剛剛開始的金融危機,渡過即將面臨的更大的經濟困境。 市場對船員需求的狀況,與去年相比,今年全國航海類專業畢業生將達到創記錄的20000人,未來兩年還將在此基礎上翻一倍,達到40000人。航海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也步入到陸上專業就業的同等境況,變得非常嚴峻了! 從我對今年招生的情況來看,企業到各個學校宣傳的力度已遠不如往年。有些航運公司,也不再組織往年那樣的全國航海類院校的巡迴招聘演講了。2008年我們公司先後從二十一所院校共招聘了近500名畢業生,今年我們的招聘數量會有所壓縮。我估計其他兄弟單位招聘的畢業生數量也將有所減少。各單位的招聘的重點將集中考查畢業生的心態和學習成績,招聘將從量的追求轉為質量和素養方面。一方面是今年畢業生數量多於去年,一方面是各企業畢業生需求量少於去年,再加上有關院校還大幅提高畢業生的教育補償金,這一切都將影響企業招聘的決策。今年航海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將可能會出現拐點。 對於同學們的擇業,從我20多年從事外派、招生的經驗來看,我建議同學們要處理好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1.要選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是想從事外派成為國際海員還是想到國輪上工作; 2.在追求高工資的同時,要注意船公司隱藏的未知因素,如升職慢、船況差、投其所好和財政問題等; 3.注意所選公司的性質,包括公司的背景、歷史和聲譽,是否有抵抗危機的能力; 4.注意那些只有舊船的單一船公司; 5.關注高附加值的公司(比如集裝箱船、油輪和化學品等特種船公司); 6.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學生,還要看所選擇的公司能夠給你提供一個什麼樣的發展平台,特別要關注那些有著眾多良好客戶背景(穩健的船東和管理公司)的外派公司; 7.要有正確的就業觀,保持平穩的心態,腳踏實地,完成航海職業的理想目標。個人夢想的實現,是要有汗水和淚水相伴的,也就是說自身努力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8.心態端正、勤奮努力、學生優秀的畢業生,普遍得到企業的歡迎,也應該在目前的形勢下盡快選擇好自己的公司。 9.在選擇船公司或單位時,應看該公司或單位是否對學生有錄取的標准,而不是來者不拒。

I. 次貸危機會對美國金融機構產生哪些影響

你可以搜索一下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和傳導機制,這部分的東西太長了,而且我寫出來也只不過那樣。你明白它產生的原因和傳導過程你就會明白有哪些影響了。 目前的話,次貸危機算是過一段落,但是次貸危機引起全面的金融危機仍然沒有結束,10月份的時候房屋止贖事件暴露出美國優先順序貸款也出問題了,當時大摩、花旗、美國銀行都捲入其中,止贖最多的美國銀行,其的資金缺口大概是2000億美元左右,如果從美銀第三季度的季報來看,它是剔除了房貸方面的不良債務的,如果加上這部分,其業績是虧損的。 次貸設計到的是房地產商、中小銀行、大型投行、券商等機構,出現違約,加上一些高杠桿的產品的影響,對金融機構的沖擊是巨大的,雷曼的倒閉就是一個例子,主要是債務、信用、融資成本方面都會收到次貸危機的影響。

J. 金融機構擠兌風波輿情處置方案

當前,金融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但金融機構社會聲譽、公眾評價上卻時常陷入負面境地。這一方面是由於金融機構直接面向民眾,其經營水平與金融消費者期待之間存在落差;另一方面與媒體在市場壓力之下的傾向性監督有關。市場化經營壓力促使媒體積極開展輿論監督,為百姓代言,但輿論監督時常面臨的種種風險(行政干預、法律訴訟、暴力阻撓等)也使媒體傾向選擇"安全"的監督對象。金融機構社會關注度高,又普遍重視聲譽成本,於是新聞媒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批評和監督就愈發密集。
金融輿情的擴大——網民的情緒傾向。《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60%人為30歲以下,他們表達意見往往帶有情緒性和隨意性。金融輿情多涉及公眾利益,容易引發貧富差距等聯想,造成話題被不斷炒熱,如不久前因銀行年報披露而引發的銀行"暴利"問題。
金融輿情的傳播規律——快速出現,迅速消退,常有反復。網路輿情來得快,可能因為一個帖子、一篇報道而突然形成焦點,但也退得快,網路熱點層出不窮。不過有的金融輿情在平息後,會在某一時刻再次因為新的由頭而爆發,如近年來銀行收費問題,就幾度出現、幾度平息而又幾度風波再起。
面對這樣的輿情現狀和特點,金融機構如何及時回應,成為關鍵。

解決方案

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之金融輿情綜合解決方案通過融合最新的海量網路信息搜集、處理、存貯、全文檢索、中文處理和文本挖掘技術,可以7×24小時實時監控成千上萬的新聞、論壇、博客、微博的最新輿情信息,幫助用戶及時、全面、准確地掌握網路動態,了解自身的網路形象、提高自身的公關應變能力和重大事件處置能力。主要功能包括:
及時全面:高並發、分布式的爬蟲技術,確保金融行業信息採集全面與及時。
專業服務:專業的數據分析與技術支持團隊,適應金融行業事件信息的隨機性、突發性、高並發的特點,隨時解決用戶所需。
省時省力:內置數萬個較高影響力的重點網站,提供優先採集機制。
更加精準:獨有的關鍵詞與去重技術,使採集到的數據更為精準。
超強分析能力:強大圖表分析,動態提供各種業務數據,使金融行業用戶使用更直觀、更便捷。
應用領域:金融行業。

閱讀全文

與航海事件與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街融景城是哪個開發公司 瀏覽:421
2008年全球期貨 瀏覽:642
天津貴金屬交易公司排名 瀏覽:254
貨幣基金天天理財 瀏覽:974
2015年6月18日匯率 瀏覽:616
蘇金貴金屬 瀏覽:964
王向洋期貨正確率 瀏覽:214
邯鄲鵬博集團總經理 瀏覽:259
2019漢口銀行理財產品最新消息 瀏覽:397
錦豐科技股票 瀏覽:751
期貨掌上開戶 瀏覽:448
外匯被騙了報警有用嗎 瀏覽:160
N浙商股票 瀏覽:582
哪些貸款上徵信呢 瀏覽:558
聯合證券成都浣花北路營業部 瀏覽:272
姚振華收購萬科多少股份 瀏覽:387
002380科遠股份千股 瀏覽:824
債券股票推薦 瀏覽:133
360001基金價格 瀏覽:783
融資擔保公司服務對象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