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我過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

我過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

發布時間:2021-08-16 16:11:03

『壹』 農信社如何做好「農村金融主力軍」

�,一方面農信社需要培育市場敏感度,打造更多符合利率市場化環境的、靈活的貸款產品,另一方面,也要盡快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完善農業保險機制,加大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政策扶持力度。 利率市場化是把「雙刃劍」 央行在近兩次降息中「試水」了利率市場化改革。面對大部分中小銀行將存款利率一浮到頂的選擇,大部分農信社也選擇將存款利率上浮10%。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永發對此表示,利率市場化對中國農村金融機構既是考驗也是挑戰,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農村金融機構在整體資金偏緊的情況下會增強議價能力,但在資金寬松或經濟回調的過程中議價能力會削弱。」周永發說。 山西壽陽農商行行長鄭俊生說:「兩次降息我們都選擇將利率上浮10%。一方面,在壽陽中小銀行不多,大部分銀行存款利率沒有一浮到頂,通過價格優勢我們能爭取到更多的存款;另一方面,資金成本增加了,有一部分壓力就轉嫁到我們的客戶,這對『三農』金融未必是件好事。」 而在一些金融競爭相對充分的發達地區,大量股份制銀行、城商行都選擇將利率一浮到頂,農信系統就未必有優勢可言。此前,廣東省銀監局副局長劉為霖就曾透露,由於利率市場化,廣東地區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在存貸款利率上都很難與大銀行競爭,再加上經濟形勢整體下行的壓力,這些機構日子「不好過」。 「農村金融機構比較小,單個實力不夠雄厚,法人機構超過3000個,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尤其要加強研究戰略規劃,如果不緊跟市場,對市場敏感度不夠,就有可能被淘汰。」周永發說。 完成自身轉型 加強產品創新 農信社系統一直是我國農村金融的主力軍。根據銀監會數據,農信社發放的涉農貸款占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三成以上。 專家指出,「利率市場化」大趨勢下,農村信用社應積極應對:要做更多的金融創新,打造更多符合利率市場化環境的、靈活的貸款產品;建立健全產品風險定價能力;完善符合自身優勢的徵信體系,並做好加入存款保險制度的准備等。 「與此同時,農信社自身要團結合作,在資金、業務、技術上互補互助,形成穩定的團隊組織合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融系教授韓立岩說。 專家指出,在農信社從「避風港」走向「大海」的過程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有的機構面臨虧損、倒閉的風險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銀行破產制度就非常必要。 「小微銀行沒有政府靠山,破產風險突出,存款保險制度成為前提。」韓立岩說。 在農信社自身轉型、加強產品創新的同時,要推動農信社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下堅持投放更多的支農資金,繼續做好「支農主力軍」,還需要補充一些政策上的「短板」。 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張紅宇認為,「農業抵禦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但我國的農業保險覆蓋面較窄、補貼品種少,而且保額低、保費高,農民投保積極性不高。另外,在農業大災面前,又缺乏巨災風險機制。」張紅宇說,「這些,都制約著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業信貸的投入。」 對此,張紅宇建議,一方面要加緊研究改善我國農業保險體系,另一方面,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大,比如推出對涉農政策單獨的考核機制,考慮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特別是邊遠地區的農村金融機構執行特殊的財稅補貼政策等。

『貳』 三農的主力軍是什麼

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

1、農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經濟條件,版也叫鄉村。指以權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於城市、城鎮而從事農業的農民聚居地。

2、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

3、農民,指長時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語出《穀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農民,有工民,有商民。即士農工商四民」



(2)我過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擴展閱讀:

1、為增添「三農」發展活力,推動體制機制改革順利進行,中央財政積極安排相關支出,勇於承擔取消農業稅收制度、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等所帶來的必要成本,構建了促進農業農村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2、「三農問題」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的必然產物。中共十六大後,一系列高層會議和政策舉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領導集體施政思路的概貌。

3、取消面向「三農」的各種收費,包括取消、免收或降低標準的全國性及中央部門涉農收費項目150多項,取消農村「三提五統」、農村教育集資等收費項目。

4、減免涉及「三農」的稅收。除免徵農業稅外,還對農機、化肥、農葯實行免稅政策,制定實施了與農產品有關的進口稅收優惠政策。

『叄』 我國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下列哪一類金融機構是不是農村信用社

是農村信用社。

農村信用合作社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專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屬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是目前由銀監會和國務院雙重領導的部門。其宗旨是「農民在資金上互幫互助」即農民組成信用合作社,社員用錢可以貸款。

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務是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組織和調節農村基金,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綜合發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信用社的建立與自然經濟、小商品經濟發展直接相關。

(3)我過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擴展閱讀:

農村信用合作社雖然定義上是社員入股組成,從來都不是農民自願組成的,而是官方一手操辦的。最初的信用社,大部分出資來自國家,農民的出資只佔很少部分。

50多年來信用社的體制經歷了無數次的改革,但「官辦」是一以貫之的。2004年,央行和地方政府曾拿出大量資金給農村信用社的虧空買單。所以說信用社的所有人就是政府。

我國「三農」主要是指農業、農村和農民,它是一個從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

『肆』 為什麼說農村信用社是支農主力軍

農村信用社 就是服務三農的 農村 農民 農業 所開展的業務比如說 農戶小額貸款都是針對農民開展的 網點普及到每個鎮

『伍』 求農村信用社經濟金融類考試題!

1、農村信用社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如何?
答:農村信用社是由轄區內農戶、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入股組成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04年6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26724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存款的11.6%;各項貸款余額19585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的11.5%。其中,農業貸款余額8615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農業貸款余額的86%。農村信用社正在成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

2、農村信用社在支持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答: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增加收入,需要在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增加投入。其中資金的投入在現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目前情況看,資金投入主要是三個渠道:一是農民自己對生產活動本身的投資;二是增加財政資金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其他有關補貼;三是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在這三個方面,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投入佔有很大的比重,有的地方甚至在60%以上。而統計數字表明,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中,農村信用社的資金佔到8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已達到90%。

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在支持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1999年以來,為適應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需要,農村信用社積極開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大力推廣信用農戶、信用村鎮等評定活動,大大簡化了農民貸款的手續,方便了農民貸款,也使農民的貸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擾多年的農民貸款難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至2003年年末,全國有32 225家農村信用社開辦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占機構總數的94.8%,有18 553家農村信用社開辦了農戶聯保貸款,占機構總數的54.6%。2003年當年,全國有6 217萬農戶獲得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佔有貸款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農戶數的64%,佔全部農戶數的28%。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商業銀行大量撤出在農村的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為「三農」服務的任務更加艱巨,作用更加凸顯。

3、為什麼國務院決定進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

答:農村信用社作為主要服務「三農」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多年來盡管在改革體制、改善管理、改進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支持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與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經營模式、服務方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適應,在管理體制、產權制度、風險防範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影響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作用的發揮,需要通過不斷地深化改革,在發展中逐步予以解決。

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問題十分重視。1997年以來,國務院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國務院領導同志也親自考察農村信用社工作,並作重要指示。2003年以來,中央明確提出,農村信用社改革的總體要求是「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扶持,地方政府負責」,強調要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解決好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改進農村金融服務,不僅關繫到農村信用社的穩定健康發展,而且事關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大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西南北差異較大,各地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和發展水平很不一樣,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的要求也不相同。雖然農村信用社改革已經研究論證了很長時間,並且也在局部進行了多方面的試驗,但是,對於如何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如何因地制宜地改革農村信用社的產權結構,如何選擇確定適應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服務要求的農村信用社組織形式等問題,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試驗。特別是這次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兩個重點,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責權利關系的調整,情況復雜,政策性強,必須積極慎重、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因此,國務院決定選擇部分省(區、市)進行試點,在認真實踐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再逐步推開。

4、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答:根據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服務提出的新要求,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為宗旨,按照「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支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要求,加快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把農村信用社逐步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戶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農村金融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作用,更好地支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5、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必須堅持哪些原則?

答:做好深化改革試點工作,必須堅持以下四個原則:

(1)必須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原則。農村信用社不同於其他金融機構,無論其所有權結構和管理模式如何改革,其經營的方向必須堅持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都要有利於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農民的增產增收。偏離了這一方向,就背離了改革的宗旨和目標。

(2)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改革試點中,要充分考慮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在產權制度設計、組織形式選擇等方面,不搞「一刀切」,而要結合各地不同情況,實施區別對待,分類指導。

(3)要堅持按市場經濟的發展取向進行改革。農村信用社是我國建國後最早成立的金融機構之一,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必然留有較重的計劃經濟的烙印,因此,農村信用社改革更要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明晰產權關系,改善法人治理結構,使農村信用社真正成為能夠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機構。

(4)堅持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通過改革,要明確監督管理體制,切實發揮省級人民政府、國家監督管理機構、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以及農村信用社各個方面的積極作用,落實風險防範和處置責任。

『陸』 什麼是三農金融服務

有重點就沒有戰略,沒有重點就難以突破,就只能保持低水平、低層次的版重復發展、權無序發展,乃至徘徊不前。農業銀行正是在基於戰略的高度,從「三農」客戶需要和自身實際出發,確定了服務「三農」的職能、區域和行業重點。職能方面,確定在農業產業化、農村基礎設施等規模化融資領域發揮骨乾和主導作用,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確定在農戶、中小企業、糧棉大縣、貧困縣等「貸款難」問題上取得突破,起到支柱和穩定職能,不斷擴大服務「三農」的覆蓋面。區域方面,糧棉大縣以促進糧棉增產、農民增收和農產品[11.43 2.51%]轉化增值為重點;貧困縣以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和培育縣域支柱產業為重點;經濟強縣以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壯大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為重點;邊遠、高寒、沙漠化、石漠化、生態條件惡劣地區,主要通過內外部政策扶持,努力改善經營條件,履行好公共金融服務職能,促進邊疆安定、民族團結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行業方面,確定了農業產業化、農村商品流通、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小城鎮建設、特色資源開發、農村中小企業、農民生產生活和公共金融服務等八個領域,作為服務「三農」的重點領域。

閱讀全文

與我過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貨幣基金天天理財 瀏覽:974
2015年6月18日匯率 瀏覽:616
蘇金貴金屬 瀏覽:964
王向洋期貨正確率 瀏覽:214
邯鄲鵬博集團總經理 瀏覽:259
2019漢口銀行理財產品最新消息 瀏覽:397
錦豐科技股票 瀏覽:751
期貨掌上開戶 瀏覽:448
外匯被騙了報警有用嗎 瀏覽:160
N浙商股票 瀏覽:582
哪些貸款上徵信呢 瀏覽:558
聯合證券成都浣花北路營業部 瀏覽:272
姚振華收購萬科多少股份 瀏覽:387
002380科遠股份千股 瀏覽:824
債券股票推薦 瀏覽:133
360001基金價格 瀏覽:783
融資擔保公司服務對象 瀏覽:172
金融街北京置地有限公司如何 瀏覽:190
迅動股票源碼 瀏覽:285
湖北某銀貴金屬的副董事長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