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bandwidth指標

bandwidth指標

發布時間:2021-05-26 09:21:26

① 計算機網路的常用性能指標中,速率,帶寬和吞吐量 有何不同

帶寬又叫頻寬是指在固定的的時間可傳輸的資料數量,
吞吐量一般是判斷設備的處理能力,比如防火牆路由器,保證不丟包工作正常,最大的可接入網速。

② 帶寬計算公式是什麼

匯流排帶寬的計算公式為:匯流排帶寬=匯流排數據傳輸頻率 X 數據匯流排位數

匯流排主要參數有匯流排位寬、匯流排時鍾頻率和匯流排傳輸速率。/傳統的PCI並行匯流排和最新的PCI-E串列匯流排帶寬。

匯流排位寬決定輸入/輸出設備之間一次數據傳輸的信息量,用位(bit)表示,如匯流排寬度為8位、16位、32位和64位。

(2)bandwidth指標擴展閱讀:

對於電子電路中的帶寬,決定因素在於電路設計。它主要是由高頻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決定,而高頻電路的設計是比較困難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電路要高很多。

而對於匯流排、內存中的帶寬,決定其數值的主要因素在於工作頻率和位寬,在這兩個領域,帶寬等於工作頻率與位寬的乘積,因此帶寬和工作頻率、位寬兩個指標成正比。不過工作頻率或位寬並不能無限制提高,它們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

③ 請教網路專業人士,關於城域網帶寬這個指標

其實城域網帶寬有多個指標,城域網出口帶寬、城域網中繼/互聯帶寬等,有的城域網可能設備互聯都是用千兆,但是出口只有一個155M。城域網內部不同區域的帶寬是沒有討論意義的。

④ 電信局主幹網上的數據帶寬等技術指標是多少,採用的是什麼交換方式

.帶寬(Bandwidth)本意指的是電子電路中存在一個固有通頻帶,這個概念或許比較抽象,我們沒有必要作進一步解釋。 B.第二種帶寬的概念大家也許會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實是數據傳輸率,譬如內存帶寬、匯流排帶寬、網路帶寬等等,都是以「位元組/秒」為單位。我們不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這些數據傳輸率的概念被稱為「帶寬」,但因業界與公眾都接受了這種說法,代表數據傳輸率的帶寬概念非常流行,盡管它與電子電路中「帶寬」的本意相差很遠。 C.數據傳輸速率是描述通信網路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帶寬是指通信網路可以不失真地傳輸信號的頻率范圍;數據傳輸速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傳輸的最大信號量,表徵網路的傳輸能力,用每秒鍾能傳輸的二進制總位數表示,單位bps。由於數據傳輸速率和帶寬之間存在一個對應關系,即數據傳輸速率越高其帶寬就越寬,從另一方面看網路的帶寬越寬其數據傳輸速率就越高。所以人們也常用數據傳輸速率來作為衡量網路帶寬的指標。 D.如果你家是通過路由器拔號上網,並且多人共享上網,IP及網關都是私網IP就屬於LAN方式;如果單機通過MODERM拔號上網,IP及DNS全部自動獲取,你就不屬於LAN上網方式。AMD公司設計,可以在同一時間內處理64位的整數運算,並兼容於X86-32架構。其中支持64位邏輯定址,同時提供轉換為32位定址選項;但數據操作指令默認為32位和8位,提供轉換成64位和16位的選項;支持常規用途寄存器,如果是32位運算操作,就要將結果擴展成完整的64位。這樣,指令中有「直接執行」和「轉換執行」的區別,其指令欄位是8位或32位,可以避免欄位過長。 x86-64(也叫AMD64)的產生也並非空穴來風,x86處理器的32bit定址空間限制在4GB內存,而IA-64的處理器又不能兼容x86。AMD充分考慮顧客的需求,加強x86指令集的功能,使這套指令集可同時支持64位的運算模式,因此AMD把它們的結構稱之為x86-64。在技術上AMD在x86-64架構中為了進行64位運算,AMD為其引入了新增了R8-R15通用寄存器作為原有X86處理器寄存器的擴充,但在而在32位環境下並不完全使用到這些寄存器。原來的寄存器諸如EAX、EBX也由32位擴張至64位。在SSE單元中新加入了8個新寄存器以提供對SSE2的支持。寄存器數量的增加將帶來性能的提升。與此同時,為了同時支持32和64位代碼及寄存器,x86-64架構允許處理器工作在以下兩種模式:Long Mode(長模式)和Legacy Mode(遺傳模式),Long模式又分為兩種子模式(64bit模式和Compatibility mode兼容模式)。該標准已經被引進在AMD伺服器處理器中的Opteron處理器。 而今年也推出了支持64位的EM64T技術,再還沒被正式命為EM64T之前是IA32E,這是英特爾64位擴展技術的名字,用來區別X86指令集。Intel的EM64T支持64位sub-mode,和AMD的X86-64技術類似,採用64位的線性平面定址,加入8個新的通用寄存器(GPRs),還增加8個寄存器支持SSE指令。與AMD相類似,Intel的64位技術將兼容IA32和IA32E,只有在運行64位操作系統下的時候,才將會採用IA32E。IA32E將由2個sub-mode組成:64位sub-mode和32位sub-mode,同AMD64一樣是向下兼容的。Intel的EM64T將完全兼容AMD的X86-64技術。現在Nocona處理器已經加入了一些64位技術,Intel的Pentium 4E處理器也支持64位技術。 應該說,這兩者都是兼容x86指令集的64位微處理器架構,但EM64T與AMD64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AMD64處理器中的NX位在Intel的處理器中將沒有提供。 11.超流水線與超標量 在解釋超流水線與超標量前,先了解流水線(pipeline)。流水線是Intel首次在486晶元中開始使用的。流水線的工作方式就象工業生產上的裝配流水線。在CPU中由5—6個不同功能的電路單元組成一條指令處理流水線,然後將一條X86指令分成5—6步後再由這些電路單元分別執行,這樣就能實現在一個CPU時鍾周期完成一條指令,因此提高CPU的運算速度。經典奔騰每條整數流水線都分為四級流水,即指令預取、解碼、執行、寫回結果,浮點流水又分為八級流水。 超標量是通過內置多條流水線來同時執行多個處理器,其實質是以空間換取時間。而超流水線是通過細化流水、提高主頻,使得在一個機器周期內完成一個甚至多個操作,其實質是以時間換取空間。例如Pentium 4的流水線就長達20級。將流水線設計的步(級)越長,其完成一條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適應工作主頻更高的CPU。但是流水線過長也帶來了一定副作用,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Intel的奔騰4就出現了這種情況,雖然它的主頻可以高達1.4G以上,但其運算性能卻遠遠比不上AMD 1.2G的速龍甚至奔騰III。 12.封裝形式 CPU封裝是採用特定的材料將CPU晶元或CPU模塊固化在其中以防損壞的保護措施,一般必須在封裝後CPU才能交付用戶使用。CPU的封裝方式取決於CPU安裝形式和器件集成設計,從大的分類來看通常採用Socket插座進行安裝的CPU使用PGA(柵格陣列)方式封裝,而採用Slot x槽安裝的CPU則全部採用SEC(單邊接插盒)的形式封裝。現在還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裝技術。由於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裝技術的發展方向以節約成本為主。參考資料: http://www.168idea.com/2008-2/25/154445487110.html

⑤ 通信原理中的帶寬指的是什麼

帶寬是「頻帶寬度」的簡稱,原是通訊和電子技術中的一個術語,指通訊線路或設備所能傳送信號的范圍。而網路中的帶寬是指在規定時間內從一端流到另一端的信息量,即數據傳輸率。帶寬對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有兩種基本的應用。

帶寬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概念,在網路通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帶寬的實際含義是在給定時間等條件下流過特定區域的最大數據位數。雖然它的概念有點抽象,但是可以用比喻來幫助理解帶寬的含義。

把城市的道路看成網路,道路有雙車道、四車道也許是八車道,人們駕車從出發點到目的地,途中可能經過雙車道、四車道也許是單車道。在這里,車道的數量好比是帶寬,車輛的數目就好比是網路中傳輸的信息量。

再用城市的供水網來比喻,供水管道的直徑可以衡量運水的能力,主水管直徑可能有2m,而到家庭的可能只有2cm。在這個比喻中,水管的直徑好比是帶寬,水就好比是信息量。使用粗管子就意味著擁有更寬的帶寬,也就是有更大的信息運送能力。

(5)bandwidth指標擴展閱讀

影響網路中帶寬和吞吐量的主要因素:

1、網路設備(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

2、拓撲結構(即網路構造形狀,如星型、環狀)。

3、數據類型。

4、用戶的數量。

5、客戶機與伺服器(如系統匯流排、磁碟性能、網路適配器、硬體防火牆)。

6、電力系統和自然災害引起的故障率。

⑥ 什麼是帶寬

帶寬(Bandwidth)是顯示器視頻放大器通頻寬度的簡稱,指的是電子槍在一秒鍾內掃描過像素(Pixel)的總個數,即單位時間內所有行(水平方向)掃描線和場(豎直方向)掃描線上顯示出的像素個數之總和,單位是MHz。

在採用正弦輸入研究感測器頻率動態特性時,常用頻率特性和相頻特性來描述感測器的動態特性,其重要指標是頻帶寬度,簡稱帶寬。

(6)bandwidth指標擴展閱讀:

帶寬在模擬信號系統中的意義:

在模擬信號系統中,帶寬用來標識傳輸信號所佔有的頻率寬度,這個寬度由傳輸信號的最高頻率和最低頻率決定,兩者之差就是帶寬值,因此又被稱為信號帶寬或者載頻帶寬,單位為Hz。

帶寬其實就是信號所佔用的頻譜的度量,可以看做是一種與空間相關的量。與之相比,信號的傳輸速率就是一種與空間和時間都相關的物理量,定義為單位時間內在信道上傳輸的數據量。

為了合理使用頻譜資源,國際電信聯盟(ITU)為每種通信系統都規定了頻率范圍,這種頻率范圍又稱為頻段,而頻段的頻譜寬度又被稱之為工作帶寬。例如GSM的工作帶寬為25 MHz,WCDMA和CDMA均為30 MHz。

⑦ 功率分析儀的帶寬指標有何含義

帶寬指標是對輸入信號頻率范圍的一個限制。
一般表示-3db帶寬,含義是:
當輸入信號頻率為帶寬對應上限頻率時,測量結果衰減為輸入信號的70.7%。
比如說,輸入100V該頻率下的電壓信號,測量結果約70.7V。而輸入更高頻率的信號,衰減將更大,更低頻率的信號,衰減較小。
註:帶寬對應的頻率不能等同為能夠准確測量的頻率,前者一般遠遠大於後者。

⑧ 什麼是帶寬

帶寬的兩種概念

如果從電子電路角度出發,帶寬(Bandwidth)本意指的是電子電路中存在一個固有通頻帶,這個概念或許比較抽象,我們有必要作進一步解釋。大家都知道,各類復雜的電子電路無一例外都存在電感、電容或相當功能的儲能元件,即使沒有採用現成的電感線圈或電容,導線自身就是一個電感,而導線與導線之間、導線與地之間便可以組成電容——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雜散電容或分布電容;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電容、電感,都會對信號起著阻滯作用從而消耗信號能量,嚴重的話會影響信號品質。這種效應與交流電信號的頻率成正比關系,當頻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號難以保持穩定時,整個電子電路自然就無法正常工作。為此,電子學上就提出了「帶寬」的概念,它指的是電路可以保持穩定工作的頻率范圍。而屬於該體系的有顯示器帶寬、通訊/網路中的帶寬等等。

而第二種帶寬的概念大家也許會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實是數據傳輸率,譬如內存帶寬、匯流排帶寬、網路帶寬等等,都是以「位元組/秒」為單位。我們不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這些數據傳輸率的概念被稱為「帶寬」,但因業界與公眾都接受了這種說法,代表數據傳輸率的帶寬概念非常流行,盡管它與電子電路中「帶寬」的本意相差很遠。

對於電子電路中的帶寬,決定因素在於電路設計。它主要是由高頻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決定,而高頻電路的設計是比較困難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電路要高很多。這部分內容涉及到電路設計的知識,對此我們就不做深入的分析。而對於匯流排、內存中的帶寬,決定其數值的主要因素在於工作頻率和位寬,在這兩個領域,帶寬等於工作頻率與位寬的乘積,因此帶寬和工作頻率、位寬兩個指標成正比。不過工作頻率或位寬並不能無限制提高,它們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匯流排、內存部分對其作專門論述。

閱讀全文

與bandwidth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進口成本匯率確定 瀏覽:969
為什麼持倉成本和成交價不一樣 瀏覽:277
金瑞眾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86
交割月與非交割月持倉限額 瀏覽:204
傭金寶現金理財取出到賬時間 瀏覽:678
上海張江集團張龍 瀏覽:80
橋梁杠桿原理法計算荷載 瀏覽:296
江海證券交易傭金 瀏覽:545
2016年美金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01
液壓杠桿 瀏覽:471
江蘇無煙煤價格 瀏覽:657
證券公司信息系統架構圖 瀏覽:77
英國fca監管降杠桿 瀏覽:523
牛樂樂股票 瀏覽:941
金本位制下匯率不穩定的 瀏覽:762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是 瀏覽:577
做期貨必須加杠桿 瀏覽:510
杠桿上有三個點什麼什麼什麼 瀏覽:887
13年的美元匯率破6元 瀏覽:969
假設英鎊兌美元的即期匯率為200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