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0年玉米國儲價格是多少
信息 分析 基礎 備忘 學習視頻 宏觀經濟 實盤 心得 技術 日內技術 未分類 軟體 2010年3月9日國儲玉米交易價格:中國玉米網
三月 9 日, 2010 年 4:29 下午 -分類: 未分類 - By 本網團隊發表評論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定於2010年3月9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河北、江蘇、山東、江西、廣東、四川)競價銷售國家臨時儲存跨省移庫玉米49.8萬噸,實際成交7.6萬噸,總成交率15.27%,其中07年玉米計劃交易7.16萬噸,全部流拍;08年玉米計劃交易42.64萬噸,實際成交7.6萬噸,成交均價1855元/噸,成交率17.83%。-
分省成交詳情如下:
河北:計劃交易08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10.22萬噸,全部流拍。
江蘇:計劃交易07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2.59萬噸,全部流拍。
安徽:計劃交易08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7.89萬噸,實際成交9965噸,成交價1820元/噸,成交率12.64%。
江西:計劃交易國家臨時存儲玉米4.99萬噸,全部流拍。
山東:計劃交易08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9.98萬噸,實際成交2641噸,成交價1860元/噸,成交率2.65%。
廣東:計劃交易國家臨儲玉米5.29萬噸,實際成交3968噸08年玉米,最高價1860元/噸,最低價1820元/噸,均價1829元/噸,成交率7.5%。
四川:計劃交易國家臨儲玉米7.86萬噸,實際成交4.96萬噸08年玉米,最高價1900元/噸,最低價1820元/噸,均價1863元/噸,成交率68.75%。
重慶:計劃交易08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9855噸,全部成交,最高價1880元/噸,最低價1860元/噸,均價1861元/噸。
雲南:計劃交易08年國家臨儲玉米1.2萬噸,全部成交,最高價2010元/噸,最低價1880元/噸,均價1989元/噸。
⑵ 國家對2011年的干玉米價格採取了什麼措施
20112月15日玉米種子價格 國家玉米收購價格 東北地區玉米價格 黑龍江哈爾濱地區飼料廠中等玉米收購價1840元/噸,水分14%,2011年2月15日(星期二)玉米價格行情。。 吉林洮南市二等玉米出庫價1850.00元/噸 吉林大安市二等玉米出庫價1850.00元/噸 山東玉米價格菏澤收購價2,070元/噸 綏化市肇東市 玉米 1.59元/公斤 佳木斯市 玉米 2.00元/公斤 牡丹江市綏芬河市 玉米 1.50元/公斤 綏化市肇東市 玉米 1.56元/公斤 英軒酒精 玉米 1.09 0 起步扣3 壽光中慧 玉米 1.05 0 2011年2月15日 北方港 平艙價格 [2117.5] 元/噸 2011年2月15日 北良港 平艙價格 [2120] 元/噸 2011年2月15日 大窯灣 平艙價格 [2120] 元/噸 2011年2月15日 錦州港 平艙價格 [2120] 元/噸 2011年2月15日 山東收購價 濰坊收購價 2,180元/噸 2011年2月15日 山東收購價 棗庄收購價 2,100元/噸 七台河市勃利縣 玉米 1.66元/公斤 綏化市肇東市 玉米 1.50元/公斤 齊齊哈爾市泰來縣 玉米 1.50元/公斤 鶴崗市綏濱縣 玉米 1.40元/公斤 2011年2月15日 山東收購價 濟寧收購價 2,090元/噸 齊齊哈爾市甘南縣 玉米 1.50元/公斤 大興安嶺地區塔河縣 玉米 1.60元/公斤 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 玉米 1.80元/公斤 牡丹江市寧安市 玉米 1.56元/公斤 牡丹江市 玉米 1.50元/公斤 2011年2月15日 吉林收購價 大安收購價 1,830元/噸 2011年2月15日 浙江到站價 浙江日平均 2,210元/噸 2011年2月15日 吉林收購價 德惠收購價 1,860元/噸 2011年2月15日 鮁魚圈 平艙價格 [2110] 元/噸 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 玉米 1.80元/公斤 雞西市虎林市 玉米 1.70元/公斤 牡丹江市寧安市 玉米 1.56元/公斤 博興香弛 玉米 1.06 +0.007 西王集團 玉米 1.065 +0.01 水分14% 鄒平華義 玉米 1.065 +0.01 14% 盛泰葯業 玉米 1.09 +0.015 德州福源 玉米 1.03 +0.01 水分14% 中谷澱粉糖 玉米 1.04 +0.01 水分14% 羊口酒精 玉米 1.05 0 2011年2月15日 山東收購價 德州收購價 2,040元/噸 2011年2月15日 山東收購價 菏澤收購價 2,120元/噸 牡丹江市綏芬河市 玉米 1.50元/公斤 山東玉米價格濟寧收購價2,070元/噸 山東玉米價格玉米日平均2,080元/噸 河北唐山樂亭縣玉米價格142020 江蘇常州武進區玉米價格162080 河北張家口宣化縣玉米價格141960 摘要: 小麥(3066,-12.00,-0.39%)產區乾旱擔憂,產區貿易商及農民惜售,階段性供應緊缺,玉米(2464,0.00,0.00%)現貨趨漲,均對盤面形成支撐,致節後玉米一路上行,連玉米在上周三創歷史新高後延續相對強勢。 國家政策方面,拍賣與收儲仍在進行,調控力度打折扣但壓力仍存在;近期小麥產區兩次降雪略緩解旱情;均將對盤面形成一定壓制。此外經過連續上漲 後連玉米亦有技術調整需求,初步判斷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玉米或出現高位調整格局,但考慮到目前利空因素力道不足,調整幅度料有限。 然供需趨緊的整體預期、種植成本及人工成本的逐年提升、通脹的大環境;技術上玉米形態整體良好,判斷玉米中長期偏強的趨勢仍未變。 連玉米沖高後短期或有合理的調整,然整體偏強態勢不變,合理整固之後仍有望延續趨漲態勢。及時關注後期政策動向及小麥產區天氣情況。 一、 近期影響玉米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階段性供應緊張 節日前後,產區農戶惜售,港口物流緊張,均令玉米供應呈階段性受限。 1、農戶惜售 階段性供應緊缺 春節前夕,由於節前糧農即還貸完畢,再加上多數糧農並未認可目前的市場價格,東北產區並沒有出現預期的農民集中賣糧高峰,其實農戶惜售的主要原 因還是對於春節後的玉米行情期望較高,一部分有條件的農民已將玉米上架、入庫保存,表示將在節後甚至更晚的時間再考慮出售。也正是農戶的這種惜售心理導致 春節伊始的玉米市場處於階段性供應緊張時期,進而導致近期玉米出現強勁上行。 2、物流緊張 現貨走高 元旦過後,東北產區陸路運輸繼續受制於大雪,但班輪仍源源不斷將玉米送抵廣東。資料顯示,廣東碼頭1 月份玉米庫存量保持在高位30 萬噸以上,由於持續低溫天氣,無法增大玉米消費量,市場顯得較為平靜。但在春節後情況不容樂觀,中儲糧啟動收購後,南方銷區的貨源暫受到一定影響,目前廣 東港口玉米庫存約在20 萬噸左右,較節前30 萬噸出現了一定下降,階段性供應緊缺或令2 月南方玉米市場將維持穩中上揚態勢;而北方受到國家收儲壓制,上漲可能受到一定限制;國內南北市場現貨整體將維持穩中走高態勢,進而對期貨市場形成有效提 振。 據悉,目前廣東港內質量較好的玉米主流報價在2200-2220 元/噸,且已有成交,最高報價已至2240 元/噸,較節前上漲20-30 元/噸。 (二)、產區乾旱 冬小麥減產預期強烈 國內冬小麥主產區持續乾旱,且旱情有所加重,而2-4 月份是冬小麥生長的較為關鍵時期,市場預期不利天氣對小麥後期產量會產生影響,小麥生產前景令人擔憂,市場炒作氣氛較濃,進而加劇了麥價的上行。 圖為玉米小麥主力合約疊加圖。 據悉,去年9 月份至今,北方冬麥區缺乏有效降水,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陝西等地氣象乾旱嚴重,部分地區冬小麥生長受到影響,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截至2 月12 日17 時,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陝西、甘肅8 省冬小麥受旱面積達10824 萬畝,占播種面積39.5%,其中嚴重受旱面積2390 萬畝,占播種面積8.7%;受旱面積比2 月7 日增加861 萬畝,主要增加在山東、河北、河南中部和北部。進而促進小麥及與其相關的糧食類品種如玉米大幅上行。 圖為北方冬麥旱情分布圖。 而近期全國北方地區接連出現兩次降雪過程,小麥產區乾旱有所緩解(如上圖),進而將會對盤面或有所壓制,但隨著小麥產區降雪過程的結束,若後期小麥灌溉不力的話,乾旱仍有望持續,或重掀炒作。後期仍需關注小麥產區的天氣及灌溉情況。 在繼10 日的降雪之後,13 日,華北東南部、黃淮東部等地的北方冬麥區降下雨雪,局部地區雪勢較大。據最新氣象數據顯示,13 日5 時至14 日5 時,山西西部局地、河北北部和東南部部分地區、天津中南部和山東中西部等地降雪1.5-2.5 毫米。其中久旱的山東降雪增多增強,出現了今年以來最大范圍的降水過程。近期北方冬麥受旱區陸續降下的兩次雨雪,增加了受旱區的土壤表墒,對緩和旱區氣象 乾旱產生了有利影響,河北南部、河南東部、蘇皖北部重旱面積縮小(如上圖)。據中央氣象台預計,14-15 日,隨著降水范圍的逐漸東移,華北、黃淮等地的降水將趨於結束,北方冬麥區的日平均氣溫將在3℃以下,暫不適宜灌溉。 (三)、國家政策調控餘威猶存,力度不足 1、國儲拍賣方面。 為穩定玉米價格,國家玉米拍賣仍在進行,但隨著政府玉米拍賣准入門檻的不斷提升,成交量逐漸萎縮(如下圖),使其已基本失去對市場價格的指導意義,此時的國儲拍賣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小。 圖為近年臨儲玉米拍賣結果統計圖。 10 年5 月13 日,國家臨時存儲糧食(東北玉米)競價銷售交易細則修改,規定:參與競買的買受人僅限東北地區飼料加工及養殖企業。同一買受人累計購買玉米的數量不得超過 新糧上市前企業自身的需要量,且不得轉賣。此後不斷對參與的飼企進行資格的重新審核,導致東北地區國儲玉米拍賣成交率不斷下挫,處於低位。 10 年11 月12 日,政策性玉米交易細則再度修改,規定:跨省移庫玉米拍賣的買受人僅限當地飼料加工和養殖企業,買受人需提供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日加工飼料生產能力和 玉米日需求量,並且每次購買玉米量降至15 天用量,一月內累計購買量降至30 天用量。受此影響,跨省移庫玉米拍賣成交量和成交均價大幅下滑,重蹈東北拍賣的覆轍。 至此,國儲玉米競價銷售已完全轉變為定向銷售模式,對現貨價格指導意義日漸衰退。國家玉米拍賣情況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小。 2、國儲收購方面。 國儲持續拍賣令國庫糧源不足需要補充。自1 月中下旬開始,中儲糧就陸續恢復了在東北地區的玉米收儲工作。據悉,此次中儲糧計劃在東北產區收購大概1000 萬噸玉米,收購價格每噸1800 元(新國標三等,等級價差40 元/噸)。僅從收儲價格上來看,此次中儲糧收購價格與市場干糧價格相差不大,在節前東北加工企業停收之前,吉林地區二等玉米收購價格普遍在1860 元/噸。 但中儲糧收購規則較為嚴格,今年國儲玉米收購將執行水分超1 個百分點扣量2%的新水分折扣標准,過去幾年為水分超1 個百分點扣量1.5%,之前吉林深加工企業大成收購扣水標准為1 個百分點扣量1.2%,這樣實際潮糧收購價格將低於市場價格150 元/噸左右。國儲收購價低於市場價,大多市場人士認為此次中儲糧如期完成收儲任務的可能性較小。若此,國儲收購短期對市場影響或有限。據悉,節前中儲糧華 北與東北玉米收購總量僅300 萬噸左右。但我們知道,為給中儲糧的收購「讓道」,東北多數玉米深加工企業已於1 月中下旬開始陸續停收,由於眼下多數加工企業的玉米庫存不到兩個月,且不能再面向農戶收購,因此,屆時一些企業可能將會面臨減產、停產的厄運。若真如此, 屆時需求被動降低及國儲收購壓價或將對玉米盤面形成一定的政策面上壓制。 (四)美報告數據給力外盤玉米連續上行 多單逢高獲利了結令漲勢受限 2 月9 日,美國農業部公布月度供需報告,本次美農業部報告繼續調低了全球及美國玉米期末庫存數據,供應趨緊預期對市場繼續形成利多提振。玉米產量調低主要是主要 生產國阿根廷玉米產量有所調低,阿根廷玉米產量調低的主要原因是因前期天氣乾旱。需求方面數據如飼料用量及總使用量均小幅調高,說明目前市場需求略有好 轉,但是探根究底,我們發現本次全球玉米消費量增加主要是美國國內乙醇使用量增加所致;產量調低,消費量調高,本次報告全球期末庫存數據繼續調低,自去年 10 月份以來,全球玉米期末庫存就不斷被調低,目前已處於歷年較低水平,美國玉米期末庫存更是達到了近15 年來的新低,進而對國內外期貨市場形成了較好的基本面支撐。但近期連續上漲後,玉米多單有獲利了結傾向,或限制玉米短期持續漲勢。 圖為全球及美國玉米供需平衡表。 圖為玉米指數走勢圖。 三、結論: 技術上來看,近期連玉米突破上方壓力位2370,後繼續上行至新高2423,之後受到上方技術阻力呈現整理格局,目前從形態上來看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玉米短期或延續高位整理。然技術上看,玉米仍處上行通道中,中長期趨漲態勢未變。 小麥產區乾旱擔憂,產區農民惜售,供應階段性緊缺,玉米現貨趨漲共同提振,致玉米節後一路上行。但近期產區兩次降雪對小麥乾旱炒作略有緩解,國 儲玉米收購價格略低於市場價,或形成些許政策面上的壓制,國內玉米在經過連續上漲後技術上亦有調整需求,連玉米沖高後或現合理調整,短多單逢高考慮減持, 但供需趨緊、種植成本及人工成本的逐年提升、通脹的大環境仍將主導玉米中長期易漲難跌格局,趨勢多單可繼續持有。 原文地址; http://www.nfinv.com/show.php?contentid=65478
⑶ 2010年玉米價格
期貨價格才出到2010年3月,很難預計啊,1800元一噸
⑷ 國家為什麼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
糧食收儲政策,是戰略性的!
現在不收儲,也是暫時性的
一兩年以後還會收儲糧食!
外國的糧食很便宜,價格是我們的三分之一
在沒有戰爭威脅的前提下,國家就暫時不收儲
⑸ 2010年11月份黑龍江省新收的玉米價格走勢
現已接近干玉米 中旬玉米價格會有大空間;
⑹ 2010年10月玉米收購價格
內蒙古通遼的新玉米現在是1460/噸,還在持續上漲,如果你是要采購現在要抓緊了,長沙接貨價2080/噸也在漲價 會漲
⑺ 2015年國家臨時儲備玉米收購價格計算方法
關於2014年東北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問題的通知
國糧調〔2014〕254號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紡集團公司,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省(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糧食局、財政廳,農發行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省(自治區)分行:
根據國務院有關批示精神,2014年國家繼續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實施玉米臨時收儲政策,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收購時間和質價標准
(一)收購時間。2014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期限為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至2015年4月30日。
(二)收購價格。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掛牌收購價格(國標三等質量標准)為:內蒙古、遼寧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龍江1.11元/斤。相鄰等級之間差價按每市斤0.02元掌握。掛牌收購價是指收儲庫點向農民直接收購的到庫收購價。
(三)質量標准。收購入庫的玉米必須為2014年生產的國產玉米,符合國標等內品質量標准。具體質量標准按玉米國家標准(GB1353-2009)執行。對實際水分、雜質高於標准規定指標的非標准品玉米,必須烘曬整理達標後方可入倉儲存,不符合標準的玉米不得入庫。非標准品玉米的收購按照《關於執行糧油質量國家標准有關問題的規定》(國糧發〔2010〕178號)執行。其中對實際水分含量高於標准規定的玉米,以標准中規定的指標為基礎,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0.65%,並扣價0.15%作為烘乾費;低於或高於不足0.5個百分點的,不計增扣量和增扣價。
二、政策執行主體和收儲庫點
(一)政策執行主體。(1)中儲糧總公司受國家委託作為政策執行主體承擔此次國家臨時收儲任務,通過其直屬庫和委託收儲庫點敞開收購農民余糧,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2)中糧集團、中紡集團作為中儲糧總公司的補充力量,受中儲糧總公司委託承擔收儲任務,獨立向農發行貸款。中儲糧總公司要與這兩家企業簽訂委託收儲協議,明確雙方責任、權利、義務,中糧集團、中紡集團收儲規模先分別按500萬噸、100萬噸掌握,委託收儲協議要經財政部、國家糧食局、農發行總行審核備案。
(二)收儲庫點資格條件。收儲庫點應具備以下條件:(1)具有糧食收購資格,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2)在農發行開戶。(3)有一定規模的自有倉容和烘乾設備,倉儲設施條件符合《糧油倉儲管理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令2009第5號)要求,具備必要的清理設備、檢化驗設備、計量稱重器具和人員,對農民交售少量糧食要有可移動式磅秤。(4)執行糧油倉儲單位備案相關規定,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全面落實,相關設備齊備完善。(5)三年內在收儲及銷售出庫等方面無違規違紀行為。(6)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7)已經完成2013年以前臨儲玉米搭建露天囤垛防火改造任務,無重大消防隱患。各收儲庫點要留存收購環節開具的收購結算單、質檢單、稱重計量單(含相關電子數據)備查。
(三)收儲庫點的確定。(1)確定程序。符合資格條件的中儲糧直屬企業和中糧集團、中紡集團直屬企業可作為收儲庫點。其他收儲庫點由有關中儲糧分公司、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農發行省級分行共同確定。中糧集團、中紡集團收儲庫點名單由集團總部報中儲糧總公司;其他收儲庫點名單由中儲糧有關分公司報中儲糧總公司。中儲糧總公司匯總後,報財政部、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收儲庫點名單(按照企業工商登記名稱)、地址和聯系電話由中儲糧總公司於收購啟動前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2)確定原則。要按照「有利於保護農民利益、有利於糧食安全儲存、有利於監管、有利於銷售」的原則確定收儲庫點。要充分利用現有倉儲資源,以縣為單位,每個縣內收儲庫點倉容總量應與當地臨時存儲玉米預計收購量相銜接。要優先安排國家有關部門下達糧食倉儲設施(含露天囤、露天垛、儲糧罩棚)建設計劃的企業作為收儲庫點,對2013年已通過資格審核、開展臨儲糧收購業務、無違規行為,今年又投資擴建倉容的地方臨儲糧收購庫點應優先考慮。對售糧較為集中、交通條件相對較差、農民反映問題較多的地區,要增設收儲庫點,擴大布點范圍,同時結合縣內集並統籌倉容使用,滿足農民售糧的需要。
(四)租賃收儲點的確定。要充分挖掘潛力,有效利用社會閑置倉容和烘乾能力。在確保儲糧安全的前提下,對當地符合資格條件的收儲庫點全部啟動後倉容仍不能滿足收儲需要的地區(以縣為單位),中儲糧有關分公司應及時安排縣內集並,或由符合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的租賃社會倉容收儲政策性糧食規定條件的收儲庫點租倉儲糧解決。租賃庫點名單要在其開始收購前公布。租賃社會倉容收儲政策性糧食的具體辦法由國家有關部門另行制定下達。
(五)露天儲糧設施的搭建。(1)露天儲糧設施包括露天囤、露天垛、儲糧罩棚三種形態,在確需露天儲糧的情況下,優先採用儲糧罩棚儲存。在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糧食企業現有倉儲設施的情況下,如採取縣內集並、租倉儲糧等措施後倉容仍然不足,確需搭建露天儲糧設施的,由中儲糧分公司會同省級糧食部門、農發行省級分行提出分庫點露天儲糧計劃申請,經中儲糧總公司審核並報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後實施。搭建的露天設施要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文件、標准和防火規定。(2)中儲糧總公司要嚴格控制搭建數量,根據收購情況,逐批分解下達露天儲糧計劃。有關情況要及時報國家有關部門備案,並抄送相關省級糧食部門。
三、收購資金和賬務處理
(一)收購貸款。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按有關政策規定,及時足額安排國家臨時存儲糧食貸款(含收購費用和露天儲糧設施搭建費用)。中糧集團、中紡集團由其子公司或直屬企業向當地農業發展銀行獨立貸款。其他收儲庫點所需貸款,由中儲糧直屬企業統一向當地農業發展銀行承貸。
(二)利息和費用。(1)費用標准。國家臨時存儲玉米利息費用補貼包括貸款利息、保管費用等,由中央財政給予補貼。收購費用為2.5分/斤,露天儲糧設施搭建補助費用標准為3.5分/斤,由收儲庫點全額包干使用,計入庫存成本。已享受2013年中央投資建設補助的40億斤儲糧罩棚項目不納入本次搭建補助范圍。保管費用補貼標准按《財政部關於批復最低收購價等中央政策性糧食庫存保管費用補貼撥付方案的通知》(財建〔2011〕996號)執行。中儲糧總公司按規定在中央財政包乾的保管費用補貼總額內計提的質檢、監管等費用,要專項用於國家臨儲玉米入庫驗收和監管工作,確保驗收和監管需要。(2)撥付方式。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預撥給中儲糧總公司,事後中央財政與中儲糧總公司據實清算。中儲糧總公司按與中糧集團、中紡集團簽訂的委託收儲協議支付代儲利息費用補貼。其他補貼資金由中儲糧總公司預撥付到中儲糧分公司,由中儲糧分公司自糧食入庫當月起,按季足額撥付到委託收儲庫點,不得截留挪用。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中儲糧分公司要統一規范收儲庫點包括租賃收儲點費用補貼標准。財政補貼資金一律支付到貸款企業在農發行的賬戶上。
(三)會計處理。收儲庫點收購國家臨時存儲玉米與農民結算時,將應支付的收購價款借記「儲備糧油-待核國家臨時存儲糧油價款」科目,將規定標准烘乾費扣價部分貸記「儲備糧油-待核國家臨時存儲糧油費用」科目,將支付的糧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對扣量形成的糧食應規范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收購過程中實際發生的收購費用、烘乾費用和搭建露天儲糧設施等費用,在「儲備糧油-待核國家臨時存儲糧油費用」借方科目中歸集。收購費用包括糧食檢驗費、整曬費、入庫費等各項費用。烘乾和搭建露天儲糧設施費用包括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等各項費用。收購糧食驗收合格後,按核定的價格、收購費用和搭建露天儲糧設施費用標准確認庫存成本,借記「儲備糧油-國家臨時存儲糧油」科目,貸記「儲備糧油-待核國家臨時存儲糧油價款」、「儲備糧油-待核國家臨時存儲糧油費用」科目,差額部分按糧食驗收批次合理分攤計入企業當期損益,借記「儲備糧油結算價差支出」科目,或貸記「儲備糧油結算價差收入」科目。
(四)統計處理。統計處理按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有關規定執行。收購期間,中糧集團、中紡集團下屬收儲庫點要將統計數據按照屬地原則報送當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並逐級上報至集團總部,同時抄送中儲糧分公司指定的直屬庫,中糧集團、中紡集團總部要將收購數量報送中儲糧總公司。中儲糧直屬企業及其委託收儲庫點收購進度由中儲糧直屬庫統計上報,同時將中糧集團、中紡集團下屬企業抄送的收購數量一並逐級上報總公司。中儲糧分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在向上級機構報送收購數據時,要按照屬地原則抄送當地相應省、市、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當地農發行。中儲糧總公司對中糧集團、中紡集團總部和中儲糧直屬庫報送的數據核實無誤後,匯總報送國家有關部門。中儲糧總公司要在每月逢5日、10日(或月底)後的第1個工作日下班前,將前5天收購數量匯總報送國家糧食局,國家糧食局對統計數據進行審核匯總後分送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儲糧總公司、中糧集團、中紡集團要在2015年5月底前將收購工作總結報告國家有關部門。收儲庫點要將國家臨時收儲玉米與企業自營玉米嚴格區分,分類統計,確保數據真實准確;對其中露天存儲的臨儲玉米數量應單獨統計。有關省份和單位要鼓勵、支持收購庫點應用庫存糧食識別代碼,盡量將收購信息與識別代碼進行關聯,並在出庫時將識別代碼與關聯信息傳遞給接收企業。
四、有關工作要求
(一)收購環節。各收儲庫點要按照規定價格公開掛牌收購,嚴格執行「五要五不準」收購守則,做到糧食標准及質價政策上牆,標准樣品上台,嚴格執行國家質價政策,既不可壓級壓價損害農民利益,也不能抬級抬價擾亂市場秩序,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嚴禁先收後轉賺取差價。要嚴防進口玉米進入收儲環節,發現疑似進口玉米時要暫緩收購,並請有關部門進行鑒別,追查來源,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對收儲庫點虛報庫存、以陳充新、收購進口玉米套取費用補貼等行為,一經發現,要將其收購的玉米全部退出國家臨時存儲收購進度和庫存統計,追回糧款歸還農發行貸款,取消企業臨時收儲資格,收回不當得利上交中央財政,並將其以前年份收儲的國家臨時存儲玉米安排移庫或按有關程序及時組織拍賣,所發生的費用由違規企業承擔。如發生損失,由收儲庫點承擔,並追究其主要負責人和監管人員及相關人員責任。
(二)驗收環節。(1)中儲糧有關分公司、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農發行省級分行共同指定有資質的糧食質檢機構對收購入庫的國家臨時存儲玉米的質量等級進行驗收,並對驗收結果負責,驗收合格的玉米作為國家臨時收儲玉米存儲。要及時開展驗收,不得等收購結束後集中突擊驗收。承擔審核驗收的中儲糧直屬企業、地方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農發行分支機構在驗收工作中弄虛作假的,要追究其主要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的責任。(2)對驗收合格的玉米,中糧集團、中紡集團收儲的部分,由中儲糧總公司與兩家企業總部簽訂委託保管合同,並明確保管、出庫責任;其他收儲庫點收儲的玉米,由中儲糧直屬企業與其簽訂代儲保管合同,明確數量、等級、價格和保管、出庫責任等,並建立質量檔案。(3)各收儲庫點對今年收儲的玉米要實行標倉管理,不同年度、不同性質的玉米必須分倉存放,不得混存。(4)對驗收不合格的玉米要自收購之日起退出臨時存儲玉米庫存,貸款企業要及時銷售並償還農發行貸款本金。
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要認真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的要求,督促、協調地方相關部門支持和配合中儲糧公司開展玉米臨時收儲工作,組織引導當地農民有序售糧,盡量減少農民排隊等候時間,同時督促和指導本地企業積極入市收購,滿足農民售糧需要。地方糧食行政管理等部門要按在地原則,依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有關文件規定,結合部門職責,加強對有關企業收購資格的審查和復查,加強對玉米收購活動和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查處違規行為,維護正常的收購秩序,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 家 糧 食 局
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2014年11月25日
⑻ 玉米今年的保護價格是多少
1.08元,國儲局下發的文件。
近期,關於2012年國家玉米收儲傳聞不斷。此前,國家糧食局下發《關於切實做好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將努力擴大收儲能力,引導糧食銷區合理轉移,市場傳出東北玉米國儲收購定價:遼寧內蒙1.08元/斤;吉林1.07元/斤;黑龍江1.06元/斤,而且還將在華北進行,敞開收購。此消息一經傳開,玉米期價隨即聞聲躁動,大幅放量上行。
⑼ 國家對玉米臨時收儲的改革方向 為什麼
14%的水分是國家標准水分,2013年生產的玉米(國標三等)臨時收儲價格為:內蒙古、遼寧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龍江1.11元/斤。要是銷售一般需要競價拍賣,陳玉米要高於這個價格,實際陳玉米水分在13%以下,且水分均勻
⑽ 近期玉米價格走勢如何
近一階段我國玉米市場在偏空基本面的影響下,走出了較大幅度的下跌行情,其中在中美玉米產區天氣良好、面積增長的影響下,反映新糧的1101合約跌幅較大。北方主要港口大連港、錦州港二等玉米平艙價因南方庫存增加而從2000元/噸的高位逐級回落,河北、山東等地價格也已經平穩。CBOT玉米主力12月合約受天氣打壓先行探低,之後受中國采購因素帶動展開反彈,總體在350—390美分/蒲式耳區間低位振盪。眼下,綜合東北華北玉米主產區的天氣條件、我國政府的政策性調控進程及貿易商心態等因素,預計玉米市場未來仍將以消化政策性壓力為主,有望向合理估值1780—1800元/噸區間靠攏。 玉米供應將逐步增加 進入7月份以後,我國玉米供應將出現增加,而不會出現青黃不接季節的缺糧。 我國政府自2009年9月15日起每周舉行跨省移庫玉米競價銷售,截至2010年6月22日已累計進行38次競價銷售,拍出玉米797.7萬噸。2010年4月13日起銷售東北臨儲玉米8次,拍出677.67萬噸。自6月11日起,中央儲備玉米入市銷售後,競價成交數量出現明顯下滑。未來中央儲備玉米將源源不斷地投入市場,對國內玉米供應起到決定性作用。 據調查,截至6月初東北農民手中有25%左右的可銷售玉米余糧,由於今年天氣先冷後熱,玉米存儲相當困難,霉變情況增多,加上農民對目前市場價格普遍認可,第三季度大量余糧將投放市場。 南方飼料消費省份(16省區)采購東北產區玉米享受政策性補貼且須在6月30日前運抵本省,但據了解南方省份采購的玉米在規定時間內全部運回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未來將有較多玉米滯留在東北地區。受此影響,6月份以來,前期囤糧的企業和貿易商惜售心理減弱,局部地區開始陸續賣出,進入7月份之後這種現象將更加集中。另外,三季度華北地區將陸續進入騰庫階段,以迎接新季玉米上市,市場玉米流通量將出現明顯增長。 為了削減去年我國玉米減產的不利影響,抑制國內玉米價格過快上漲,我國已從3、4月份開始進口美國玉米,目前已采購2009/2010年度玉米71.51萬噸,7月份以後這些玉米將陸續抵港。 飼料企業備糧接近尾聲 來自飼料企業的消息顯示,由於豬價大幅下滑,存欄量逐步減少,今年的消費情況確實出現了下滑。五一過後,玉米價格加速上漲,這一階段飼料企業為應對糧源緊缺積極補充庫存,加上臨儲玉米不斷流入飼企手中,眼下東北地區大部分飼企玉米儲備已經可以堅持到秋糧上市。 調控政策力度空前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CPI為3.1%,創下19個月新高,我國通脹管理任務加重。由於當前現貨玉米價格已經漲至歷史高位,豬糧比價繼續下滑使我國政府已經被動地進行多次凍豬肉的收儲。因此,在我國玉米春播結束後,政府對玉米價格的態度已經從「穩步上漲」轉變為「抑制上漲」,目前我國政府打壓玉米的政策力度可以說是空前的。此外,6月2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於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自7月15日起取消酒精和玉米澱粉的出口退稅,這將對深加工企業的玉米需求形成強力抑制。總之,在我國玉米連續上漲之後,政府已經開始出重拳干預,新季玉米上市前,玉米價格出現暴漲的概率已經幾乎為零。 春播延遲,產量變數取決於天氣 受播種前低溫多雨影響,東北玉米播種時間幾乎全部延遲,南部地區延遲5—10天,北部延遲10—15天。從種子選用情況來看,中熟品種播種集中,主要生長期都集中在125天左右。當前最不利的因素是積溫偏低,如果後期溫度高的話,積溫上升,玉米長勢將很快恢復,產量將不會受到影響。但未來威脅產量的主要因素是秋旱,因為大部分地區不具備澆水灌溉條件,如果秋旱發生,將造成「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另外,由於今年立春和立秋都較早,加之始於2009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於今年5月份得到解除,隨之而來的將是低溫多雨的天氣,目前市場普遍擔心早霜問題。所以,影響國內新季玉米產量的因素將集中在積溫、秋旱和早霜問題上。由於國內玉米去年減產較多,若今年再出現自然災害,那麼玉米價格將出現明顯的上漲機會。但由於我國玉米進口可能放開,價格暴漲的可能不大。 倉單注冊成本將決定玉米價格底部區間 為了保證農民收益不斷增加,提高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我國近幾年不斷提高糧食品種的最低保護價和臨時收儲價格。2009年我國玉米(二等)臨儲價格長春地區為1500元/噸,今年由於提高了小麥和水稻的最低保護價,玉米臨時收儲價格有望小幅提高。若以去年收儲價格為基準,計算出長春至大連的期貨玉米注冊倉單成本,以此為參照,確定大連玉米價格底線在1683元/噸。考慮到近幾年農民惜售心理不斷加強以及保護價格可能提高,在此基礎上預計現貨價格將高於保護價格100—150元/噸,由此,我們認為1780—1830元/噸之間將是大連玉米的底部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