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匯率與進出口是什麼關系
1、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幣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2、本幣貶值後,出口同樣的貨物、收到相同數量的美元,可以從銀行換回更多的人民幣,利潤會更多,所以對出口有利;
3、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4、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進出口是指與外國當事人通過締結契約進行買賣商品,包括勞務、技術等的一系列具體業務。
1、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是各國普遍採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匯率的體系。是各國或國際社會對於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匯率的原則、方法、方式和機構等所作出的系統規定。匯率制度對各國匯率的決定有重大影響。
2、進出口貿易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形成進出口貿易的兩個基本條件:
一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可供交換的剩餘產品的出現;
二是國家的形成。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生出用於交換的剩餘商品,這些剩餘商品在國與國之間交換,就產生了國際間的進出口貿易。
匯率—網路
進出口—網路
『貳』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與進出口數據的關系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與進出口數據存在著緊密聯系。
一般來說,當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下降,即人民幣升值時,對於進口而言,同等數量的人民幣可以兌換更多美元,能購買更多國外商品,有利於增加進口;對於出口則相反,以外幣計價的中國商品價格相對上升,國外消費者購買意願下降,可能導致出口減少。反之,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進口商品變得更貴,進口量可能減少,而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增強,有利於出口增加。
1. 匯率變動影響進出口成本。人民幣升值,進口企業采購成本降低,能以更優惠價格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等,提升企業競爭力。出口企業成本相對上升,利潤空間被壓縮。比如,一家進口原材料的企業,原本100萬美元原材料需700萬人民幣,人民幣升值後可能只需650萬人民幣。而出口企業產品價格若不變,利潤就會減少。
2. 價格競爭力改變。人民幣升值,出口商品外幣價格提高,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優勢減弱。像中國的紡織品,原本價格低有競爭力,人民幣升值後,外國采購商可能轉向其他價格更低的國家。人民幣貶值則反之,出口商品價格更具吸引力,能刺激國外需求。
3. 貿易結構調整。匯率變化促使企業調整進出口產品結構。人民幣升值時,企業傾向增加高附加值產品進口,減少低附加值產品出口。一些科技企業會加大對國外先進晶元技術的進口,同時減少低利潤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
4. 市場預期作用。匯率波動會影響市場預期,進而影響進出口決策。若市場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進口企業會提前采購,出口企業可能延遲交貨。反之,若預期人民幣貶值,進口企業會延遲采購,出口企業則加快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