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近觀察一個股票高手的操作記錄,發現他很多時候可以做到買在最低點附近,賣出在最高點不遠
樓主,我的偏好與你類似,股票搞的久了,基本上也只看K線了,主要是量價,各種阻力與支撐,各種正常的與反常的表現,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解讀。但是難以總結出一定的規律,不同的股票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走法,情況太多了。
交易過程里,也遇到和你同樣的問題,買點容易選,買到最低價是常有的事,但賣點很難判斷,滿意的情況非常少,對賣出極不滿意。我覺得這裡面首先是心態的問題,短線交易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對迅速變化的信息流做出判斷,對心理穩定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情緒在波動中,所有的經驗、方法、感覺就都會有偏差,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而賣出時受到的心理干擾比買入時大很多,有天壤之別。買入時很自然的可以做到專注於股價的表現,而賣出時則伴隨著恐懼與貪婪,如果解決不了心理的問題,就談不到技巧與方法的運用。回顧一下你在交易時的心態,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差異?
② 誰才是真正的高手,炒股,交易記錄,炒股高手
真正的高手炒股交易記炒股高手
都不會曬交易記錄
短線高手一個禮拜翻倍
③ 請高手來講述股票超短線買賣技巧
超短線炒股同時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看成交量。股諺曰「量為價先導」,股價的上漲,一定要有量的配合。成交量的放大,意味著換手率的提高,平均持倉成本的上升,上檔拋壓因此減輕,股價才會持續上漲。有時,在莊家籌碼鎖定良好的情況下,股價也可能縮量上攻,但縮量上攻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否則平均持倉成本無法提高,拋壓大增,股價就會缺乏持續上升的動能。因此,短線操作一定要選擇帶量的股票,對底部放量的股票尤應加以關注。
二看圖形。短線操作,除了應高度重視成交量外,還應留意圖形的變化。有幾種圖形值得高度關註:W底、頭肩底、圓弧底、平台、上升通道等。W底、頭肩底、圓弧底放量突破頸線位時,應是買入時機。這里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必須放量突破方為有效突破。沒有成交量配合的突破是假突破,股價往往會迅速回歸啟動位。二是在低價位的突破可靠性更高,高位放量突破很可能是莊家營造的「多頭陷阱」,引誘散戶跟風,從而達到出貨目的。許多時候,突破頸線位時,往往有個回抽確認,這時也可作為建倉良機;股價平台整理,波幅越來越小,特別是低位連收幾根十字星或幾根小陽線時,股價往往會選擇向上突破;處於上升通道的股票,可在股價觸及下軌時買入(特別是下軌是十日、三十日均線時),在股價觸及上軌時賣出。
三看技術指標。股票市場的各種技術指標數不勝數,它們各有側重,投資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需熟悉其中幾種便可。常用的技術指標有KDJ、RSI等。關於KDJ,一般而言,K值在低位(20%左右)兩次上穿D值時,是較佳的買入時機;在高位(80%以上)兩次下穿D值時,形成死叉,是較佳的賣出時機。RSI指標在0-20時,股票處於超賣狀態,可建倉;在80-100時屬超買,可平倉。值得指出的是,技術指標最大的不足是滯後性,用它作唯一的參照標准往往會帶來較大誤差。許多強勢股,指標高位鈍化,但股價仍繼續飆升;許多弱勢股,指標已處低位,但股價仍陰跌不止。而且莊家也會利用技術指標誤導投資者,因此,在應用技術指標時,一定要綜合各方面情況尤其是量價關系進行深入分析。
四看均線。短線操作一般要參照五日、十日、三十日三條均線。五日均線上穿了十日、三十日均線,十日均線上穿三十日均線,稱作金叉,是買進時機;反之則稱作死叉,是賣出時機。三條均線都向上排列稱為多頭排列,是強勢股的表現;股價縮量回抽五日、十日、三十日均線是買入時機(注意,一定要是縮量回抽)。究竟應在回抽哪一條均線時買入,應視個股和大盤走勢而定;三條均線都向下排列稱為空頭排列,是弱勢的表現,不宜介入。
④ 一位炒股高手自曝為什麼自己多年只看成交量,准確率
個人的操作技術傾向不同而已。
我就很少看成交量,
在成交量平平的情況下是看不出來的,
只有突然的放量和極度的縮量才有參考意義。
⑤ 股票雷達的高手訪談是多長時間啊
一個小時左右,高手都有歷史收益的。你可以問你想問的問題。
⑥ 股票交易.....成交個問題.........高手老手懂的進
市價委託就是志在必得,要求證券公司買進一定的數量,不必在乎價格,自下而上掃單通吃,小戶影響不大,無所謂了,如果你錢多,一個大單下去就瞬間掃完賣單,然後就漲停板了
你不可能買到9元下的股票,你的委託會把賣盤上的委託自賣一開始成交,至賣二。三,四,直至買夠你要的數量,直至漲停了
所以,市價委託買入,一般只會買的貴些,不會買不上,更不會買的低
⑦ 散戶高手專訪:兩年賺5倍 他是怎麼炒股的
也許不是炒股,炒幣今年就可以實現 5000變幾十萬 ,如果暴跌進去 幾十萬變幾千都很正常,我說的比特幣及山寨幣,我見過好幾個幾萬變1000/2000多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