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效領跑者有哪些牌子除了馬桶還有其他產品嗎
《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實施方案 》
二、用水產品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
綜合考慮產品的市場規模、節水潛力、技術發展趨勢以及相關標准規范、檢測能力等情況,選擇坐便器、水嘴、洗衣機、凈水機等生活領域用水產品實施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逐步擴大到工業、農業和商用等領域用水產品。
(一)用水產品水效領跑者的基本要求
1、水效指標達到國家標准1級以上,且為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具有取得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第三方水效檢測報告或獲得經批準的認證機構頒發的節水產品認證證書。
2、產品為量產的定型產品,達到一定銷售規模。
3、產品質量性能優良,近一年內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中,該品牌產品無不合格、無質量違法行為。
4、生產企業為中國大陸境內合法的獨立法人,具有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健全的供應體系和良好的售後服務能力。
② 為什麼在採煤沉陷區建立光伏示範基地
第一個特點,基地項目統一規劃。2013年底,我市提出了利用採煤沉陷區建設光伏基地的設想,在研究論證過程中國家能源局出台了支持大型光伏基地建設的政策。我們著手編制大同採煤沉陷區光伏發電基地發展規劃和2015年的實施方案。2015年11月,水電總院組織專家召開評審會,國家能源局領導和規劃專家對運行方案進行了指導,並提出了修改要求。隨後,我們委託國家級的相關機構進行了6個專題報告的編制,比如說煤科總院開展光伏電站地基穩定性評估,並咨詢中南大學為衛星數據對沉降速度進行了分析,為光伏電站提供了安全保障。完善了年度實施方案等等,經過規劃研究,規劃專題研究實施方案四步驟,理清了建設要素,明確了建設方案,確定了工作模式。
第二個特點,投資企業,統一選擇。按照國家能源局投資主體競爭性明顯的要求,在專家指導下,我們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自建基地招商方案,並由水歸總院組織實施,主要著眼於業界水平、投資實力和先進技術管理能力,考慮到存在大型電力企業、設備製造商兩大光伏投資陣營的實際,我們制訂了區別化的平衡規則予以監督。企業選擇的核心是,貫徹透明、招商方案、招商流程都強調公開透明,通過公開透明確保公平公正。
第三個特點,用地政策的統一規范。土地利用是制約光伏項目落地的一大難題。針對大同採煤沉陷區地表植被條件較差,主要為小型灌木林地和移林地的實際情況,我們設計了林光互補一體化的設計方案,這一模式在不改變林地所有權性質,不改變林地用途,以流轉的方式滿足光伏項目的用地需求。這一模式得到了國家林業局的大力支持。陝西省林業聽下發了關於開展大同光伏項目改革意見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具體的操作辦法。另外,大同市政府明確了在不改變土地性質及用途,以流轉方式,不徵收耕地佔用稅和土地使用稅,同時也對流轉用地的租金價格進行了規范。
第四個特點,關鍵技術的統一要求。在技術方面,一是通過基地光伏新技術示範地,「領跑者」實踐地引導企業。二是又水規總院作為技術支撐和把關單位,對技術招投標、技術協議等資料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加以把關。從目前看效果非常明顯,各企業爭當「領跑者」中的領跑者,高效多晶組件、單晶組件、跟蹤技術、集中式、集散式、租船式的逆變器等先進技術產品在大同基地都有應用。技術方面突出引領兩個字,強調國家「領跑者」技術指標要求是底線,鼓勵有更多的新技術示範份額。
第五個特點,審批手續的統一推進。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大同明確政府部門是項目推進的責任主體,主動威項目基地服務,項目業主確定後,我們對項目可研報告等8個專題報告編制單位進行整體打捆招標,之後由企業擇優選擇,林業、土地等部門對專題報告進行統一審核,統一辦,為企業提供高效的服務。
第六個特點,接網工程的統一待建。為了保證基地項目總體進度要求,基地110,由大同地方國有企業統一待建,政府將接網工程這個關鍵環境牢牢抓在手上,狠抓落實,強力推進。啟動短短半年時間,現在介入系統方案,數字工程的科研報告,合同報告也得到了山西省發改委的批復。目前送輸工程已經基本完成。
以上幾個特點可以概括為精準推進,其宗旨就是服務。通過前期的科學規劃,統籌全局,為項目的落地奠定基礎,通過建設過程中的精準推進,為企業順利投資創造環境。我們力圖與行業內專家學者和機構一道同心同力,打造一個開放的、動態的服務平台,支撐光伏「領跑者」發揮潛能,施展才華,建設光伏示範基地,引領產業進步。我們相信,隨著「領跑者」企業能力的最大發揮,光伏行業發展中的難題,採煤沉陷區治理中的難題,資源型城市轉型中的難題也將逐步得到解決。我們也期待有更加的光伏「領跑者」企業早日啟動。
③ 企業標准領跑者制度初探,領跑者怎麼領
這關鍵取於企業標準的編制專家和企業的技術水平,在這方面我們有較多實戰經驗。我們已將執行標准中的企業標准劃分為三類,即合規類、創新類和引領類企業標准。
④ 中國鍋爐網的鍋爐的發展
鍋爐的發展分鍋和爐兩個方面 。
18世紀上半葉,英國煤礦使用的蒸汽機,包括瓦特的初期蒸汽機在內,所用的蒸汽壓力等於大氣壓力。18世紀後半葉改用高於大氣壓力的蒸汽。19世紀,常用的蒸汽壓力提高到0.8兆帕左右。與此相適應,最早的蒸汽鍋爐是一個盛水的大直徑圓筒形立式鍋殼,後來改用卧式鍋殼,在鍋殼下方磚砌爐體中燒火。
隨著鍋爐越做越大,為了增加受熱面積,在鍋殼中加裝火筒,在火筒前端燒火,煙氣從火筒後面出來,通過磚砌的煙道排向煙囪並對鍋殼的外部加熱,稱為火筒鍋爐。開始只裝一隻火筒,稱為單火筒鍋爐或康尼許鍋爐,後來加到兩個火筒,稱為雙火筒鍋爐或蘭開夏鍋爐。
1830年左右,在掌握了優質鋼管的生產和脹管技術之後出現了火管鍋爐。一些火管裝在鍋殼中,構成鍋爐的主要受熱面,火(煙氣)在管內流過。在鍋殼的存水線以下裝上盡量多的火管,稱為卧式外燃回火管鍋爐。它的金屬耗量較低,但需要很大的砌體。
19世紀中葉,出現了水管鍋爐。鍋爐受熱面是鍋殼外的水管,取代了鍋殼本身和鍋殼內的火筒、火管。鍋爐的受熱面積和蒸汽壓力的增加不再受到鍋殼直徑的限制,有利於提高鍋爐蒸發量和蒸汽壓力。這種鍋爐中的圓筒形鍋殼遂改名為鍋筒,或稱為汽包。初期的水管鍋爐只用直水管,直水管鍋爐的壓力和容量都受到限制。
二十世紀初期,汽輪機開始發展,它要求配以容量和蒸汽參數較高的鍋爐。直水管鍋爐已不能滿足要求。隨著製造工藝和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彎水管式鍋爐。開始是採用多鍋筒式。隨著水冷壁、過熱器和省煤器的應用,以及鍋筒內部汽、水分離元件的改進,鍋筒數目逐漸減少,既節約了金屬,又有利於提高鍋爐的壓力、溫度、容量和效率。
以前的火筒鍋爐、火管鍋爐和水管鍋爐都屬於自然循環鍋爐,水汽在上升、下降管路中因受熱情況不同,造成密度差而產生自然流動。在發展自然循環鍋爐的同時,從30年代開始應用直流鍋爐,40年代開始應用輔助循環鍋爐。
輔助循環鍋爐又稱強制循環鍋爐,它是在自然循環鍋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下降管系統內加裝循環泵,以加強蒸發受熱面的水循環。直流鍋爐中沒有鍋筒,給水由給水泵送入省煤器,經水冷壁和過熱器等蒸發受熱面,變成過熱蒸汽送往汽輪機,各部分流動阻力全由給水泵來克服。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兩種型式的鍋爐得到較快發展,因為當時發電機組要求高溫高壓和大容量。發展這兩種鍋爐的目的是縮小或不用鍋筒,可以採用小直徑管子作受熱面,可以比較自由地布置受熱面。隨著自動控制和水處理技術的進步,它們漸趨成熟。在超臨界壓力時,直流鍋爐是唯一可以採用的一種鍋爐,70年代最大的單台容量是27兆帕壓力配1300兆瓦發電機組。後來又發展了由輔助循環鍋爐和直流鍋爐復合而成的復合循環鍋爐。
在鍋爐的發展過程中,燃料種類對爐膛和燃燒設備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不但要求發展各種爐型來適應不同燃料的燃燒特點,而且還要提高燃燒效率以節約能源。此外,爐膛和燃燒設備的技術改進還要求盡量減少鍋爐排煙中的污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早年的鍋殼鍋爐採用固定爐排,多燃用優質煤和木柴,加煤和除渣均用手工操作。直水管鍋爐出現後開始採用機械化爐排,其中鏈條爐排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爐排下送風從不分段的「統倉風」發展成分段送風。
早期爐膛低矮,燃燒效率低。後來人們認識到爐膛容積和結構在燃燒中的作用,將爐膛造高,並採用爐拱和二次風,從而提高了燃燒效率。
發電機組功率超過6兆瓦時,以上這些層燃爐的爐排尺寸太大,結構復雜,不易布置,所以20年代開始使用室燃爐,室燃爐燃燒煤粉和油。煤由磨煤機磨成煤粉後用燃燒器噴入爐膛燃燒,發電機組的容量遂不再受燃燒設備的限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初起,電站鍋爐幾乎全部採用室燃爐。
早年製造的煤粉爐採用了U形火焰。燃燒器噴出的煤粉氣流在爐膛中先下降,再轉彎上升。後來又出現了前牆布置的旋流式燃燒器,火焰在爐膛中形成L形火炬。隨著鍋爐容量增大,旋流式燃燒器的數目也開始增加,可以布置在兩側牆,也可以布置在前後牆。1930年左右出現了布置在爐膛四角且大多成切圓燃燒方式的直流燃燒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石油價廉,許多國家開始廣泛採用燃油鍋爐。燃油鍋爐的自動化程度容易提高。70年代石油提價後,許多國家又重新轉向利用煤炭資源。這時電站鍋爐的容量也越來越大,要求燃燒設備不僅能燃燒完全,著火穩定,運行可靠,低負荷性能好,還必須減少排煙中的污染物質。
在燃煤(特別是燃褐煤)的電站鍋爐中採用分級燃燒或低溫燃燒技術,即延遲煤粉與空氣的混合或在空氣中摻煙氣以減慢燃燒,或把燃燒器分散開來抑制爐溫,不但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還能減少結渣。沸騰燃燒方式屬於一種低溫燃燒,除可燃用灰分十分高的固體燃料外,還可在沸騰床中摻入石灰石用以脫硫。
⑤ 如何推動光伏發電成本降低
推動點一
發揮好「領跑者」計劃的引領作用
據記者了解,我國的光伏產業過去十年主要靠三個方面來降本:一是經驗曲線,學習國外;二是規模效應,成本迅速下降;三是技術創新。目前經驗曲線的效用已很低,規模效應降本也已接近「地板」,持續的技術創新則成為當下推動光伏產業升級發展、最終實現平價上網的最有效的手段。光伏「領跑者」計劃實施一年多來,高效高可靠產品普及與推廣迅速加快。對先進技術的引導作用和光伏產品效率提升也十分明顯。
記者查閱了一份《山西大同採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範基地2015年項目招商文件》,其中對光伏基地電站建設指標有嚴格的規定:如光伏電站首年系統效率不低於81%;單晶組件效率達到17%以上,多晶硅光伏組件轉換效率不低於16.5%;逆變器應具備零電壓穿越功能、最高轉換效率不低於99%、綜合效率不低於98.2%等。很明顯,部分技術含量低的光伏組件產品和實力不強的中小企業將很難參與該計劃。
作為我國首個「領跑者」計劃項目———大同採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範基地的一期工程已於去年6月底並網發電。
據了解,該項目共使用101.6萬千瓦光伏組件,其中單晶硅組件60.9萬千瓦,佔比60%。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份啟動了「領跑者」基地項目招標工程,競標成功的企業一般都在業內有較高知名度,且技術實力強。
如成功中標去年「領跑者」基地項目的協鑫新能源、英利能源等企業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目前天合光能、漢能控股、晉能科技、阿特斯、晶科能源等眾多有實力的光伏企業也都紛紛加入光伏「領跑者」計劃。
據相關部門測算,與常規的組件相比,「領跑者」先進技術組件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實現了單位面積裝機容量5%~8%的提升,對促進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有明顯影響。如今,在「領跑者」計劃的引領下,不僅「領跑者」基地項目對先進技術和轉換效率有明確標准,其他光伏項目也開始主動向「領跑者」看齊。例如,去年國內多個主流電站投資商在大型集中招標過程中,要求一般項目設備產品也需滿足「領跑者」計劃效率標准
李世民對記者說,今年國家還將出台升級版的「領跑者」計劃,會更加註重技術先進性,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領跑者」計劃的技術引領作用,讓更多新技術在光伏領域得到應用,這勢必將會有效推動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
推動點二
全面實施競價上網
2016年5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完善光伏發電規模管理和實施競爭方式配置項目的指導意見》。如今,在這個指導意見框架下,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把光伏行業的發展潛力給激活了。這在光伏「領跑者」計劃項目招標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據了解,基於上述指導意見,2016年的光伏「領跑者」計劃專門增加了競價上網的內容。其中去年10,在內蒙古烏海「領跑者」項目競標中,英利能源以0.45元/千瓦時的超低價格成功競標,這一電價低於當前的民用電價,讓業內頗為震驚。似乎讓人們看到了光伏平價上網的曙光。
據參與烏海光伏「領跑者」項目招標的相關企業負責人透露,部分企業之所以敢於「低價競爭」,主要原因還是目前光伏組件價格在不斷下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領跑者」項目中標企業可以優先上網、優先拿到補貼,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擁有較好的付款條件、啟用最好的管理團隊,動用最好的資本資源,使得類似於0.45元/千瓦時的價格也有可能實現微利。
縱觀全球光伏市場,一些國家通過競價上網同樣也使得光伏發電價格實現了大幅下降。例如,2016年在阿聯酋的光伏項目招標中,最低價格為2.42美分/千瓦時;在近日印度的一個光伏項目招標中,最低價僅為2.99美分/千瓦時。
李世民告訴記者,競價上網既是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領跑者」項目招標的一個手段,通過競爭可以重新洗牌,不具備技術優勢的企業將退出競爭。目的就是要促使光伏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提高轉換效率,降低度電成本。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調研員邢毅騰日前表示,2016年主要在8個「領跑者」基地採用競價上網模式公開招標,平均每個項目比當地光伏標桿上網電價降了2毛錢,預計節省補貼15億元。2016年並未對普通項目採取競價上網模式,為了促使光伏行業更快地降低成本,今年對普通項目也將採取競價上網模式。
推動點三
優化電站規劃設計
「在上網電價下調的同時,普通光伏電站項目也將全面開啟競價機制,由此,光伏電站將逐漸進入『微利』時代。在目前光伏發電應用模式多樣化發展和光伏製造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的前提下,如何強化光伏電站建設前的精細化設計和設備選型工作,對於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度電成本顯得越來越重要。」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中國電建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光電分院院長肖斌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屆光伏電站設計與設備選型研討會上表示,通過精細化、定製化的設計規則,將環境友好、景色優美與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等跨界融入到了光伏電站項目規劃設計理念中,為光伏電站提出了新的設計理念。
要想進行精細化、定製化的設計,光伏電站在規劃選址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例如,可以採用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形式建設光伏電站,這樣可把傳統產業的效益和光伏的效益進行一個互補和提升,最終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另外,針對復雜地形光伏電站的設計,三峽新能源總工程師吳啟仁在上述研討會上表示:「我們應該對光伏子陣傾角及組串進行詳細摸底,挑選坡度、朝向有利於光伏電站布置區域,要規避周圍高大建築物,在土地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綜合分析加大組件支架單位前後排間距,延長發電時間。」李世民還告訴記者,目前光伏電站設計可以優化的空間還有很多。例如,增加光伏組件的裝機容量,可以提高發電量,減少逆變器的數量,可以節省成本,本質都是提高電站的收益率;電纜的損耗和使用量,也是優化設計重點要考慮的,通常電纜的敷設量,和陣列的排布、串並聯走線、地形地貌、逆變房的位置有關。
在設備選型方面,如採用1500伏直流系統,可以有效降低直流電纜損耗,提高系統效率。據了解,其中協鑫在江蘇阜寧東溝3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電站中採用了1500伏直流系統,在不增加電纜造價的情況下降低了光伏電站直流側線損約30%,提高了整個光伏電站系統效率約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