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貸款質量遷徙

貸款質量遷徙

發布時間:2021-06-13 13:21:19

1. 銀監局季報1批里的G12貸款質量遷徙情況表怎麼做呀求助做1104報表的大神。

本期增加-本期減少 填報你本期發放又收回的貸款。

本期增加-正常類 填報你本期增加的正常類貸款。

正常類貸款-本期減少 填報年初為正常類的貸款,截至報表數據截止日減少的貸款,包括正常類變為其他類或者收回,或者變為不良處置的貸款。

正常類貸款-正常類貸款 填報方法和上面類似。

2. 如何理解貸款風險遷徙率

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於動態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1)正常貸款遷徙率
(2)正常類貸款遷徙率
(3)關注類貸款遷徙率
(4)次級類貸款遷徙率
(5)可疑類貸款遷徙率

3. 一個商業銀行能力評價體系,有什麼計量方法可以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分為三個層次,即風險水平、風險遷徙和風險抵補:
(一)風險水平類指標包括流動性風險指標、信用風險指標、市場風險指標和操作風險指標,以時點數據為基礎,屬於靜態指標。
1、流動性風險指標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狀況及其波動性,包括流動性比例、核心負債比例和流動性缺口率,按照本幣和外幣分別計算。
2、 信用風險指標包括不良資產率、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全部關聯度三類指標。
3、市場風險指標衡量商業銀行因匯率和利率變化而面臨的風險,包括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和利率風險敏感度。
4、操作風險指標衡量由於內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員差錯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風險,表示為操作風險損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損失與前三期凈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二)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於動態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1、正常貸款遷徙率為正常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正常貸款之比,正常貸款包括正常類和關注類貸款。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正常類貸款遷徙率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兩個二級指標。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為正常類貸款中變為後四類貸款的金額與正常類貸款之比,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關注類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關注類貸款之比。
2、不良貸款遷徙率包括次級類貸款遷徙率和可疑類貸款遷徙率。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次級類貸款中變為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次級類貸款之比,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可疑類貸款中變為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可疑類貸款之比。
(三)風險抵補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抵補風險損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備金充足程度和資本充足程度三個方面。
1、盈利能力指標包括成本收入比、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成本收入比為營業費用加折舊與營業收入之比,不應高於45%;資產利潤率為稅後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之比,不應低於0.6%;資本利潤率為稅後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之比,不應低於11%。
2、准備金充足程度指標包括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和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為一級指標,為信用風險資產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為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屬二級指標。
3、資本充足程度指標包括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為核心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不應低於4%;資本充足率為核心資本加附屬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不應低於8%。

4. 如何加強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建立內部業務審查機制,要求銀行信貸員明確自己的業務,切勿只看銷量、不看質量;
認真審核銀行客戶資料,可以採取三級審核標准,且每一級別審核後都要相關負責人簽字,明確責任;
加強貸款人貸款事項的評估工作,可以聘請專門的投資顧問幫助審核。

5. 風險監管核心指標主要類別包括哪些

風險監管核心指標(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商業銀行風險的識別、評價和預警,有效防範金融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
第二條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中資商業銀行。
第三條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是對商業銀行實施風險監管的基準,是評價、監測和預警商業銀行風險的參照體系。
第四條 商業銀行應按照規定口徑同時計算並表的和未並表的風險監管核心指標。
第五條 銀監會對商業銀行的各項風險監管核心指標進行水平分析、同組比較分析及檢查監督,並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地採取監管措施。

第二章 核心指標

第六條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分為三個層次,即風險水平、風險遷徙和風險抵補。
第七條 風險水平類指標包括流動性風險指標、信用風險指標、市場風險指標和操作風險指標,以時點數據為基礎,屬於靜態指標。
第八條 流動性風險指標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狀況及其波動性,包括流動性比例、核心負債比例和流動性缺口率,按照本幣和外幣分別計算。
(一) 流動性比例為流動性資產余額與流動性負債余額之比,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的總體水平,不應低於25%。
(二) 核心負債比例為核心負債與負債總額之比,不應低於60%。
(三) 流動性缺口率為90天內表內外流動性缺口與90天內到期表內外流動性資產之比,不應低於-10%。
第九條 信用風險指標包括不良資產率、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全部關聯度三類指標。
(一) 不良資產率為不良資產與資產總額之比,不應高於4%。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不良貸款率一個二級指標;不良貸款率為不良貸款與貸款總額之比,不應高於5%。
(二) 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為最大一家集團客戶授信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15%。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一個二級指標;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為最大一家客戶貸款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10%。
(三) 全部關聯度為全部關聯授信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50%。
第十條 市場風險指標衡量商業銀行因匯率和利率變化而面臨的風險,包括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和利率風險敏感度。
(一) 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為累計外匯敞口頭寸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20%。具備條件的商業銀行可同時採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險價值法和基本點現值法)計量外匯風險。
(二) 利率風險敏感度為利率上升200個基點對銀行凈值的影響與資本凈額之比,指標值將在相關政策出台後根據風險監管實際需要另行制定。
第十一條 操作風險指標衡量由於內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員差錯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風險,表示為操作風險損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損失與前三期凈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銀監會將在相關政策出台後另行確定有關操作風險的指標值。
第十二條 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於動態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一)正常貸款遷徙率為正常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正常貸款之比,正常貸款包括正常類和關注類貸款。該項指標為一級指標,包括正常類貸款遷徙率和關注類貸款遷徙率兩個二級指標。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為正常類貸款中變為後四類貸款的金額與正常類貸款之比,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關注類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關注類貸款之比。
(二)不良貸款遷徙率包括次級類貸款遷徙率和可疑類貸款遷徙率。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次級類貸款中變為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次級類貸款之比,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可疑類貸款中變為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可疑類貸款之比。
第十三條 風險抵補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抵補風險損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備金充足程度和資本充足程度三個方面。
(一)盈利能力指標包括成本收入比、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成本收入比為營業費用加折舊與營業收入之比,不應高於45%;資產利潤率為稅後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之比,不應低於0.6%;資本利潤率為稅後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之比,不應低於11%。
(二)准備金充足程度指標包括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和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為一級指標,為信用風險資產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為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屬二級指標。
(三)資本充足程度指標包括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為核心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不應低於4%;資本充足率為核心資本加附屬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不應低於8%。

第三章 檢查監督

第十四條 商業銀行應建立與本辦法相適應的統計與信息系統,准確反映風險水平、風險遷徙和風險抵補能力。
第十五條 商業銀行應參照《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將非信貸資產分為正常類資產和不良資產,計量非信貸資產風險,評估非信貸資產質量。
第十六條 商業銀行應將各項指標體現在日常風險管理中,完善風險管理方法。
第十七條 商業銀行董事會應定期審查各項指標的實際值,並督促管理層採取糾正措施。
第十八條 銀監會將通過非現場監管系統定期採集有關數據,分析商業銀行各項監管指標,及時評價和預警其風險水平、風險遷徙和風險抵補。
第十九條 銀監會將組織現場檢查核實數據的真實性,根據核心指標實際值有針對性地檢查商業銀行主要風險點,並進行誡勉談話和風險提示。

第四章 附則

第二十條 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外資獨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參照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第二十一條 除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另有規定外,本核心指標不作為行政處罰的直接依據。
第二十二條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由銀監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自2006年1月1日起試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監控、監測指標和考核辦法》(銀發〔1996〕450號)同時廢止。

6. 貸款遷徒率表怎麼做

貸款分類結果是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的直接反映,貸款分類過程和結果的正確性不僅成為商業銀行內部信貸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評價商業銀行信貸經營管理水平高低和客觀反映銀行經營成果的重要依據。因此,無論是銀行監管部門、商業銀行自身還是投資者都高度關注商業銀行的貸款分類過程和結果。

7. 正常貸款遷徙率怎麼算

  1. 計算公式:
    正常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2.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8. 怎麼快速學習金融知識

網上有很多基礎知識,可以自己學習下。如果要從業,需要專業性的學習了
1、什麼是存款准備金率和備付金率?
存款准備金率是中央銀行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根據法律規定,商業銀行需將其存款的一定百分比繳存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達到控制基礎貨幣,從而調控貨幣供應量的目的。
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取消了對商業銀行備付金比率的要求,將原來的存款准備金率和備付金率合二為一。目前,備付金是指商業銀行存在中央銀行的超過存款准備金率的那部分存款,一般稱為超額准備金。
2、什麼叫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是指一個經濟體中,在某一個時點流通中的貨幣總量。由於許多金融工具具有貨幣的職能,因此,對於貨幣的定義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如果貨幣僅指流通中的現金,則稱之為M0;狹義的貨幣M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加銀行的活期存款。這里的活期存款僅指企業的活期存款;而廣義貨幣M2,則是指M1再加上居民儲蓄存款和企業定期存款。貨幣供應量是中央銀行重要的貨幣政策操作目標。
3、何謂「央行被動購匯」?
按照目前的結售匯制度安排,企業應當將外匯收入賣給外匯指定銀行,而外匯指定銀行則必須將超過一定金額的購入外匯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賣出。如果企業需要購買外匯,則需要到外匯指定銀行憑相應的證明文件購買,相應地,外匯指定銀行在外匯不足時,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買入。
由於我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匯率需要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上。因此,一旦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外匯供應量增大,而同時要保持匯率穩定,中央銀行就不得不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被動地買入外匯,賣出人民幣,也就是吐出基礎貨幣。
4、什麼是貸款遷徙分析或信用風險遷徙分析?
貸款遷徙分析或信用風險遷徙分析(loan migration analysis or credit risk migration analysis),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種以概率分析為基礎的信用風險分析方法。它是用貸款的歷史損失數據來推算當前一家銀行貸款組合中貸款損失所佔的比重,從而確定貸款損失准備是否充足。一般來說,貸款遷徙分析有四個主要的步驟:
將貸款組合按照貸款的種類或風險類別分組。如可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還可將貸款以劃分為房地產貸款、擔保貸款、信用貸款、汽車消費貸款等類別。這主要是因為不同類別的貸款具有不同的損失狀況(different loss history)。
確定各類別貸款的損失率。如關注類貸款在第四個季度的損失是2%;對影響貸款損失率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並對現有損失率進行調整;將調整後的損失率乘以當前季度各類別貸款額,得到各類別貸款的損失額。
進行貸款遷徙分析至少要有連續四個季度的貸款損失數據。貸款遷徙分析的前提是必須要有有效的有問題貸款識別體系、准確的貸款分類和貸款損失核銷制度。否則,貸款遷徙分析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5、什麼是銀監會所倡導的審慎銀行資本監管思路?
提高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促使商業銀行計提充足的貸款損失准備金,是商業銀行應對宏觀經濟波動的重要手段,也是貫徹中國銀監會「管法人、管內控、管風險、提高透明度」監管理念的具體措施。
審慎的銀行資本監管思路是,首先要提高商業銀行貸款五級分類的准確性,在此基礎上商業銀行計提充足的貸款損失准備金,從而更加真實地反映銀行的經營成果,然後使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規定標准。即「提高貸款五級分類的准確性?提足撥備?做實利潤?資本充足率達標」。
6、什麼是關聯交易?
商業銀行關聯交易是指商業銀行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下列事項,包括授信、擔保、資產轉移、提供服務等。商業銀行的關聯方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或其他組織。關聯自然人包括商業銀行的內部人、主要自然人股東及他們的近親屬、商業銀行關聯法人的控股自然人股東、董事、關鍵管理人員,以及對商業銀行有重大影響的其他自然人等。
關聯法人或其他組織則包括商業銀行的主要非自然人股東;與商業銀行同受某一企業直接、間接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商業銀行的內部人與主要自然人股東及其近親屬直接、間接控制或可施加重大影響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以及其他可直接、間接、共同控制商業銀行或可對商業銀行施加重大影響的法人或其他組織。
7、什麼是通貨膨脹和消費價格指數?
通貨膨脹是指一個經濟體在一段時間內總體價格的持續上漲。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是流通中的貨幣超過了產品和服務所需貨幣量。它造成的直接後果是購買力的下降。通常,通貨膨脹率是用消費價格指數(CPI)來衡量。
8、什麼是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體(通常指一國或者地區)與世界其他經濟體之間的各項經濟交易。其中的經濟交易是在居民與非居民之間進行的。經濟交易作為流量,反映經濟價值的創造、轉移、交換、轉讓或削減,包括經常項目交易、資本與金融項目交易和國際儲備資產變動等。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復式薄記原理,以某一特定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簡明的表格形式總括地反映一個經濟體(一般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特定時期內與世界其他經濟體間發生的全部經濟交易。
9、何謂「軟著陸」?
「軟著陸」是指一個經濟體在降低經濟增長速度,以免出現高通貨膨脹率和高利率,同時又要防止經濟陷入衰退的做法。中國經濟必須要實現「軟著陸」,以保證經濟可持續增長。我國歷次宏觀調控的經驗反復證明,經濟大起大落對持續發展會造成巨大損害,恢復起來需要更長時間、付出更大代價。
去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見微知著,適時適度地針對部分行業過熱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等主要問題實施宏觀調控。其根本著眼點是把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及時消除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促進國民經濟既快又好地平穩持續向前發展。
10、什麼是駱駝評級制度?
美國監管的評級方法「駱駝」評級法其評價內容只共有五大類指標,即資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資產質量(Asset Quality)、經營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和流動性(Liquidity)。其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合在一起就是「CAMEL」,正好與「駱駝」的英文單詞相同,所以該評級方法簡稱為「駱駝」評級法。
後經發展,世界各國的金融監管都廣泛使用,並經發展增加了「市場風險敏感度(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現在發展成為「CAMELS」這一制度正式名稱是「聯邦監督管理機構內部統一銀行評級體系」,俗稱為「駱駝評級體系」(CAMEL Rating System)。

9. 貸款遷徙率如何計算請問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

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於動態指標。 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關注貸款遷徙率、次級貸款遷徙率與可疑貸款遷徙率。

貸款遷徙率反映銀行資產質量變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遷徙率。遷徙率的變化和理解的企業評級的變化一樣。對遷徙率的比較不僅可以大致看到某一類貸款的損失率,也可以大致看到這類貸款質量的走勢情況。

(9)貸款質量遷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為正常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正常類貸款之比,不得高於0.5%。

2、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關注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關注類貸款之比,不得高於1.5%。

3、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次級貸款中變為可疑類貸款和損失貸款的金額與次級類貸款之比,不得高於3%。

4、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可疑類貸款中變為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可疑類貸款之比,不得高於4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貸款遷徙率

閱讀全文

與貸款質量遷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規原油貴金屬現貨投資 瀏覽:243
做金融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公司 瀏覽:130
紹興華融證券 瀏覽:32
融資租賃年利率怎麼算 瀏覽:22
銀行理財經理年度思想工作總結 瀏覽:36
訂單融資的起源 瀏覽:177
聯想收購ibm的融資安排 瀏覽:155
黃金期貨合約au1712 瀏覽:608
委託個人投資理財是否合法 瀏覽:562
國外匯款到國內中國銀行代碼 瀏覽:888
在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講話 瀏覽:173
中國順客隆股東 瀏覽:186
sjs交易所 瀏覽:865
附近的海通證券交易所 瀏覽:934
資產負債率與融資約束的關系 瀏覽:595
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權益失效 瀏覽:138
安卓版外匯天眼 瀏覽:407
買理財產品和基金哪一個好 瀏覽:260
理財公司客戶答謝發言稿 瀏覽:237
日本4月份外匯儲備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