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學小故事及分析
從下面這12個小段子中,您有什麼收獲?
1、擇偶觀
美國有位經濟學家發表了篇論文,從交易學角度分析擇偶觀。假如把男人、女人分為ABCD四種優秀程度,那現在的現狀就是,A男想找B女,B男想找C女,C男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反之,女人方面卻不同,即是,ABCD女都想找A男。最後結果是剩下A女和D男。經濟學里有個案例: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一隻熊,那麼對手不會是熊!只要比另一個人快一步就勝利。
2、博弈論與追女生
如四個男生都去追一個漂亮女生,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誰也不搭理。這時男生再去追別的女孩,別人也不會接受,因為沒人願當次品。但是,如果他們四個先追其她女生,那個漂亮女孩就會被孤立,這時再追她就簡單多了。——數學大師納什關於博弈論最簡單表述。
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由來
這句話最早由經濟學大師弗里德曼提出來。它的本義是即使你不用付錢吃飯,可你還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你吃這頓飯的時間,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情,比如談一筆100萬的生意,你把時間用於吃這頓飯,就失去了這些本來能有的價值。這是機會成本的概念,以前你知道嗎?
4、經濟學笑話
課堂上,教授講授經濟學:「何謂第一產業?喂牛,養羊。何謂第二產業?殺牛,宰羊。何謂第三產業?吃牛肉,喝羊湯。」有學生問:「那麼,文化產業呢?」教授眼睛一亮:「問得好!不愧是俺的好學生。」然後回答:「所謂文化產業,就是吹牛皮,出羊相!」
5、窮人稅
經濟學上有個說法叫「窮人稅」,最典型的是買彩票的人大多都是窮人(經常買彩票的兄弟不要介意),這是他們承受能力和支付能力范圍以內能夠實現財富劇增的少有機會,但中獎畢竟是小概率,長期以往,細水長流,出得多,進得少,就權當繳稅了。
6、帕累托分布
把全世界每個人擁有的財富從大到小排起來,一邊是一個纖細但高聳入雲的頭,另一邊是漫長的一望無際,低矮的讓人絕望的尾。這樣的分布在經濟學里被冠名為「帕累托分布」。
7、幸福公式
經濟學中有個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如果你男友發獎金,拿到1000塊,可你期望他給自己買10000塊的LV包,1000除以10000,幸福感只有0.1。但如果你的期望是讓男友請自己吃頓200塊的西餐,1000除以200,幸福感是5。要獲得愛情中的幸福,最好不要讓慾望影響你的生活。
8、長線投資
一女孩拿著三角錢來到瓜園買瓜,瓜農見她錢太少,便想糊弄小姑娘離開,指著一個未長大的小瓜說:「三角錢只能買到那個小瓜」,女孩答應了,興高采烈的把錢遞給瓜農,瓜農很驚訝:「這個瓜還沒熟,你要它怎麼吃呢?」女孩:「交上錢這瓜就屬於我了,等瓜長大熟了我再來取吧。」
9、快樂痛苦四原則
一次撿75元,和先撿50元後撿25元,選哪個?一次丟75元,和先丟50元再丟25元,選哪個?實驗證明,多數人選分開撿¥75,一起丟¥75。這就是經濟學的快樂痛苦四原則:①n個好消息要分開發布;②n個壞消息要一起發布;③一個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的好消息,分別公布;④一個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的壞消息,一起公布。
10、什麼是投行?
有一個投行菜鳥問:「什麼是投行?」前輩拿了一些爛水果問他:「你打算怎麼把這些水果賣出去?」菜鳥想了半天說:「我按照市場價打折處理掉。」這位前輩搖頭,拿起一把水果刀,把爛水果去皮切塊,弄個漂亮的水果拼盤:「這樣,按照幾十倍的價格賣掉」。
11、網聊
當你決定上網聊天,這叫創業;上來一看MM真多,這叫市場潛力大;但GG也不少,這叫競爭激烈;你決定吸引美女眼球,這叫定位;你說你又帥又有錢,這叫炒作;你問「誰想和我聊天」,這叫廣告;你又問「有美女嗎」,這叫市場調查;有200人同時答「我是美女」,這叫泡沫經濟。
12、停車
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了5000元貸款,借期為兩周,銀行貸款須有抵押,他用停在門口的勞斯萊斯做抵押。銀行職員將他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里,然後借給富豪5000元。兩周後富豪來還錢,利息共15元,銀行職員發現富豪賬上有幾百萬,問為啥還要借錢。富豪說:15元兩周的停車場,在華爾街是永遠找不到的。
❷ 如何看待那些非常理性的戀愛觀念
理性的戀愛可不容易,人家不是說熱戀中的人都是傻瓜,所以想理性點的話,就是在愛情新鮮期過後可以慢慢學會,欲省吾身三次而其行,理性的戀愛有時會拉開兩個人的距離。
因為兩個人在談戀愛的時候,可能有感情的東西比較多,兩個人相互吸引也是成為一種感性的思維來維持,如果兩個人過度理性的話,就不存在轟轟烈烈戀愛或者浪漫的事情。
❸ 從《交易的藝術》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特朗普:交易的藝術》(Trump: The Art of The Deal)一書的作者是唐納德·j·特朗普(Donald J. Trump)。這本書來自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只專注於商業、根本不參與政治的時代。這本書匯集了他做過的最大一筆交易背後的勵志故事。
不管你是否支持特朗普,這本書都包含了寶貴的商業經驗。我在kindle上讀這本書,下面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最喜歡的部分 1:
「我推廣的最後一個關鍵是虛張聲勢。我迎合人們的幻想。人們可能並不總是把自己想得太大。但他們會對那些人感到非常興奮。這就是為什麼誇張一點不會有壞處。人們願意相信某樣東西是最大、最偉大、最壯觀的。」
❹ 為何說,現在的婚戀市場,有時候看起來更像是一場交易呢
因為現在的婚戀市場大多不是基於情感的前提下,而是基於物質的前提下,首先第1句話就是有房有車沒?所以這看起來更像是一場交易。
❺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為什麼會有《中國式相親價目表》
一篇關於中國式相親的文章成了社交網路議論的熱點。 文章呈現的京滬兩地多個公園的相親角見聞,尤其對男女進行明碼標價的鄙視鏈表格,令人觸目驚心。相親角成了赤裸裸的兒女交易市場,大爺大媽們的算盤憑什麼可以這么打?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門當戶對可以讓分歧減少,不一定是壞事。
❻ 用經濟學原理解釋中國傳統社會下的子女婚姻關系如為什麼是女方嫁給男方女方為什麼要收彩禮
A
用經濟學原理解釋中國傳統社會下的婚姻關系
愛情是人間最美好、最崇高的東西,千百年來被人們歌頌贊美。經濟學以人類的自私本性為假設,是研究在資源約束條件下人們如何做出理性選擇以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學問,在經濟學原理下的愛情婚姻又是一個什麼呢?
一、婚姻的性質
上帝從生理上安排了男女之間的需求。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費品和客戶,同時,女人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費品和客戶。男女雙方在婚姻中是單個的經濟自由體,擁有自身的完全產權。婚姻是對耐用消費品的購買,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貨幣,而是他(她)們自己。每個男女都是一個製造愛情的個私企業,交易的內容是對方的性別差異、物質金錢、權力名聲、容貌才氣等等。
人人心中一桿稱,愛不會平白無故的產生。人們在尋找對象之前,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形成一種擇偶標准,如年齡、身高、容貌、學歷、職業、收入、健康狀況、家庭背景等等。如果我們把上述各種因素進行適當歸類,會發現主要有三個主要條件:身體條件、社會條件和物質條件。身體條件主要包括年齡、身高、容貌、健康等;社會條件主要包括學歷、地位、家庭背景等;物質條件主要包括收入、財產、職業等因素。在這些變數中,身體條件是隨年齡增長而衰變的,是愛情婚姻中的減函數。社會條件和物質條件的增減是可以憑經驗進行預期的。學歷、地位、家庭背景的高低好壞以及收入、財產、職業等,預示著將來家庭收入及精神生活質量的好壞,即婚姻效用的大小。一般來說,男子對女方的選擇較為看重容貌,因為男人自信有能力養活對方,容貌能夠給自己帶來心理滿足,還具有正的外部性(別人看著順眼)。女人則更看重男方的社會條件和物質條件,女人因其先天的生理構造,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處於弱勢,比較重視婚後的物質支撐。
在以上諸要素中,綜合得分最高的人,就成了搶手的商品,如香港的李澤楷被捧為「鑽石王老五」。但必需看到,每一個要素都是可變數,有的人很有錢,他(她)可能就不是太在乎對方的物質條件,而會把對方的社會地位和年齡、美貌等當成重要的參數。有的人缺錢,就會把錢看得很重要,這就可以解釋一些年輕帥哥為何選擇年齡較大的富婆做老婆的現象了,這就是各得其所。理性的個人總是在自身客觀條件的約束下選擇合適的對象以實現婚姻效用的最大化。結婚證就是一個標准合同。
婚姻是一種交易。
從找對象到結婚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找目標市場、考察雙方需求、認同商品交換條件直到簽訂交換契約的過程。有人認為由婚配雙方父母安排的功利婚姻常常比愛情婚姻更加幸福。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自由戀愛的婚姻模式更能體現自由市場交易的效率原則。前者重觀察結果,後者重邏輯分析,都可以舉出實例來證明各自的觀點。中國舊時代的包辦婚姻的確比較穩定,但我認為並非原於「包辦」本身,而在於制度約束。
成本與收益
戀愛婚姻是需要支付成本的。直接成本是尋找目標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金錢、財物。從尋找目標到談戀愛到結婚,都是成本的耗費過程。為了降低交易成本,出現了婚姻介紹所、出現了電視速配。在成本和收益的比較中,人們不會做虧本的買賣,時間多,金錢多,愛情光顧的機會也更多。
選擇結婚和選擇單身都是人們在成本與收益間權衡的一種理性的選擇,結婚的目的在於希望從婚姻中獲取最大效用。結婚給人帶來的收益是十分明顯的,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一是獲得性的滿足和情感的寄託。婚姻的意義在於「合法使用對方的性器官」。研究表明,性快感是僅次於毒品提供的生理快感。婚姻使性伴侶長期化、穩定化,使性生活安全化。
二是通過男女互補,促進資源的充分利用,實現規模經濟,獲取規模經濟效益。具有不同專業化優勢的、在能力與收入方面存在差別的男女,通過婚姻的形式可以使雙方的收益達到最大,是一個互補雙贏的方案。最明顯的例子是,一個人和兩個人的生活開銷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三是互相提供信用,協調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比如一個人支持另一方做生意,最後實現總效用的增加;
四是起到防災保險的作用,比如一方生病了,有人照顧,並且在因生病的失業狀態下有人支付醫葯費用。
五是可以分享家庭商品增值。婚姻作為耐用消費品,具有逐漸積累增值的特點,在規模效應的推動下,婚姻的某些獨特效用會逐步顯現出來,比如情感的寄託、家庭的福利、知識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帶來的樂趣等等。有了那麼多的好處,大多數人當然選擇結婚了。
婚姻的風險
如何看待婚姻的風險問題,經濟學也可以小試牛刀。一般地說,在婚姻變故中,男方主動的較多,換句話說,花心的往往是男人,陳世美佔多數。有人從動物學的角度分析說,這是因為(男人天性中帶有動物的原始性)雄性動物天性喜歡多吃多佔,再加上女人生育子女後,生理上發生了改變,降低了性快感;女人因為(生產的疼痛和生活的煩瑣)忙於帶孩子,產生性冷淡,男人得不到滿足等等,總之是女人的折舊率高於男性,這就使得男人們總愛尋花問柳。
邊際效用遞減是經濟學的一條基本原理,說的是人們在消費同一種商品時,其效用隨著單位數量的增加而遞減。比如一個飢餓的人吃包子,第一個很好吃,效用最高,感覺最好,赿到最後,赿沒有感覺,如果繼續吃下去,就會惡心嘔吐,產生負效用。
婚姻變故的另一個原因,經濟學往往用信息不對稱來解釋。幾乎所有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在談到信息不對稱時都會提到二手車市場這個經典模型。在二手車市場上,車主總是比買者更了解車況。在對車況不太了解的情況下,吃虧的總是買主。男女戀愛過程中,雙方既是車主,又是買主,他們總是隱滿那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公開或放大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如掩飾自己的缺點,張揚自己的優點。對方看到的往往是完美的你,正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連情人頭上長的虱子都是雙眼皮的。有一些信息是難於捕捉到的,比如性偏好、對父母的孝順、發展潛力等信息。可一旦婚姻交易成功,進入了制度框架的約束內,雙方的缺點就會慢慢暴露出來,如果這些缺點不礙大事倒也罷了,人們總是寧願修修補補,繼續維持下去。你不情願花20塊錢車費去挑換一件缺一顆紐扣的衣服。倘若嚴重影響到婚姻生活質量的話,那麼,重新選擇另攀新枝就在所難免的了。
離婚的成本問題
這些成本包括因離婚給各自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名譽損失。離婚的成本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婚姻合約前的沉沒成本,主要是雙方在實現婚約中的交易成本,婚姻持續時間赿長,沉沒成本赿大。
二是道德成本,即因離婚導致的品頭論足,社區和同事對你的輿論等。
三是離婚對家庭、對自己心靈傷害的成本以及對下一次婚姻的負面影響。
四是解除婚約的交易成本,如訴訟的費用、耽誤的時間和精力等。如果離婚成本太大,人們就會繼續維持下去,特別是在把離婚與道德問題聯系起來的環境中,很多人會選擇不離婚而維持「白開水」式的婚姻。倒過來看,如果婚姻的成本為零,就不會有人結婚。
總之,婚姻是一種交易行為,而任何交易都是存在風險的。投資理論認為,「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藍子里」,但婚姻的制度約束及婚姻的性質決定了婚姻只允許有唯一的賭注,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由於女性的折舊率高於男性,因此女性的婚戀風險也較男性大得多。婚姻的風險來自多種復雜的因素,為了規避風險,人們在選擇對象時,總是陷入周密的計算與考慮之中,房子、票子、車子、對方的職業、健康等非純粹愛情因素成為婚姻是否安全的重要考量指標,婚前財產公證、家庭開支AA制等各種雜音乘虛而入,使原本應是兩情相悅的愛情婚姻蛻變成對數量的計算與追逐,使得愛情的領地越來越小,這種理性牢籠成為現代人婚戀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❼ 從理性角度看愛情婚姻是否都屬於一種買賣
從理性的角度而言,婚姻確實屬於一種買賣(既契約,我是這樣認為的)關系。但是愛情並不是,我覺得。開始談戀愛的時候,一定會找自己喜歡的,並且吸引自己的,但是婚姻就不一樣了。婚姻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投資性質,把你和另外一個人捆綁在一起,共同走剩下的路。既然是投資,那肯定會考慮升值潛力,現有價值等等這些因素,你說的那些婚介,或者徵婚網站,那些不是談戀愛的地方,是找結婚對象的地方,就像超市一樣,每一種物品都有一個價格標在那,在你承受范圍之內你能買到什麼物品。愛情和婚姻,不能等同,它們是有區別的
❽ 婚姻法解釋三對青年女大學生擇偶觀的影響可以從哪幾方面回答
1,首先大學生走不再以富二代為唯一標准,法律上明確劃分了婚前財產的范圍。2,逐漸會從經濟能力向社會能力上傾斜。3,在共同財產的約定,上會在感情和經濟上出現沖突。4,使的婚前的贈與行為合法化。5,同樣會使一些沒有能力,沒有法律知識的弱勢群體很難得到保護。6,任何事情在使用起來都是一把雙刃刀,在正確的理解方面,我們可以理解該解釋,更大程度上保護了個人財產不受侵害。同業打擊了以婚姻做交易的不法行為。但是我們還不能看出,在女方需要保護自身的權益是,同樣會影響到感情,例如約定男方個人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只有正確的面對婚姻觀,社會觀才能更好地行使自己合法的權益,才能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得以保護。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❾ 愛情裡面會不會存在交易
愛情裡面不會存在交易。有人說愛情就是一場交易,女人用自己的美貌和身體去交易自己想要的東西,男人用財富和才華去征服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我並不認同這個觀點,哪怕愛情和交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哪怕有的女人就是抱著找長期飯票的目的去戀愛的,哪怕有的男人就是貪圖女人的美貌才去戀愛的,可我卻想說,愛情一樣有純粹和美好的樣子。
在我看來,愛情是陪伴,因為愛情是可以陪你風雨同舟,可以一同患難,因為愛情的真諦就是愛,而愛是可以包容一切的苦難,只要我愛你,我就能在你身邊,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愛情就是沒有任何的理由的支持。
而交易卻不能陪你同甘共苦,它只會建立在好的東西上,因為交易本來就是一個利己的行為,就像那句話一樣「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因為人都是自私的, 特別是那些抱著交易的人,自私就是他們做人的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