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形容 黃金 的成語(褒義)
擺袖卻金 比喻為人廉潔,不受賄賂。
敝帚千金 一把破掃帚,當千金那樣貴重。比喻東西雖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炊金饌玉 炊:澆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餚。
錯彩鏤金 錯:塗飾;鏤:雕刻。形容詩文的詞藻十分華麗。
帶金佩紫 金:金印。紫:紫綬。帶著金印,佩著紫綬。形容地位非常顯赫。
點鐵成金 原指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的法術。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點石成金 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東箭南金 東方的竹箭,南方的銅,古時都認為是上品。比喻可寶貴的人才。
堆金疊玉 形容財富極多。
堆金積玉 金玉多得可以堆積起來。形容佔有的財富極多。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佛是金妝,人是衣妝 指佛靠金子裝點,人靠衣飾打扮。比喻人內里不足,要靠外表。
固若金湯 金屬造的城,滾水形成的護城河。形容工事無比堅固。
管鮑分金 管:管仲;鮑:鮑叔牙,戰國時齊國的名相;金:錢財。比喻情誼深厚,相知相悉。
黃金時代 指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也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黃金鑄象 鑄:鑄造。用黃金鑄造人像。表示對某人的敬仰或紀念。
渾金璞玉 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火眼金睛 原指《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後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銳利,能夠識別真偽。
積玉堆金 金玉多得可以堆積起來。形容聚斂的財富極多。
擊鼓鳴金 古時兩軍作戰時用鼓和金發號施令,擊鼓則進,鳴金則退。
家書抵萬金 比喻家信的珍貴。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敝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於自謙。
戛玉敲金 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
架海金梁 梁:橋梁。架在海上的金橋。比喻能夠身肩重任的棟梁之才。
焦金爍石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氣酷熱。
金榜題名 指科舉得中。
金碧輝煌 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金釵換酒 形容貧窮潦倒,落魄失意。
金釵十二 原形容婦女頭上首飾多。後指人姬妾多。
金蟬脫殼 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覺。
金城湯池 金屬的城牆,滾水的護城河。比喻堅固無比、防守嚴密的城市或工事。
金翅擘海 金翅:佛經中所說鳥名;擘: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比喻文辭筆力雄壯。
金貂換酒 取下冠飾換美酒。形容不拘禮法,恣情縱酒。
金風送爽 金風:指秋天的風。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秋風帶來了涼意。
金風玉露 泛指秋天的景物。
金剛怒目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金戈鐵馬 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金谷酒數 罰酒三斗的隱語。舊時泛指宴飲時罰酒的斗數。
金鼓齊鳴 金鍾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斗氣氛緊張激烈。
金龜換酒 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
金匱石室 匱:櫃子。古時國家收藏重要文書處。
金壺墨汁 指極其珍貴罕見的書畫用品。
金雞獨立 指獨腿站立的一種武術姿勢。後也指用一足站立。
金雞消息 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金枷玉鎖 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鎖:用鐵環連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兒女既是父母的寶貝,又是負擔和包袱。
金漿玉醴 漿:酒;醴:甜酒。原指仙葯,後指美酒佳釀。
金盡裘弊 皮袍破了,錢用完了。比喻境況困難。
金精玉液 舊指一種仙葯。也指珍貴的飲料。
金科玉律 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金科玉條 科、條:法律條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條文。後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
金口木舌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金口玉言 舊時俗指皇帝說的話。現在指說出口不能改變的話(用在諷刺)。
金蘭之契 金:比喻堅;蘭: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金蘭之友 指親密的朋友。
② qq飛車黃金頭冠是什麼
你說的是戒指,結婚用的,那個叫金冠戒指,還有一個是黃金戒指,你說的應該是金冠戒指,很漂亮,金黃色的是吧
那個你去商城買魔法精靈棒1000多點卷就可以開到 在晚上12點開 我開到過3次呢 全是12點 用了一個另外兩個房倉庫里了 祝你好運 能開到啦
要是你說的是黃金頭冠那個是比賽給的 現在已經結束 了 我記得以前賣過一段時間 現在也結束了,
還有個王冠很小的 那個也叫飛車帝頭飾
就這么多了 應該說全了
③ 猴王身披黃金甲;頭戴紫金冠;是什麼描寫
外貌描寫,寫的是猴王的樣子
④ 文言文形容「黃金」的詞有哪些
文言文形容黃金的詞:
1、黃金累千,不如一賢。
出自晉•楊泉《物理論》:「千里一 賢,謂之比肩。賢人為德,體自然也。黃 金累千,不如一賢。」
解釋;黃金再多,但它是死的,無生命的,也不會自然增多;而人則是活的,賢人能治國安邦,興旺事業,增多黃金。兩句說明了必須重視人才的道理。
2、黃金無足色,白壁有微瑕。
出自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解釋;黃金無足色,白壁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猜謎什麼動物
是金錢豹
3、瀲灧黃金波,團欒白玉盤。
出自見明·何景明《明月篇》。
解釋;瀲灧:形容月光隨水波閃動的樣子。團欒:團圓。這兩句大意是:月色似金,隨著水波閃動;明月尚懸,像一隻圓圓的玉盤。
4、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
」 作者:鄭光祖● 楔子(旦扮夫人引從人上,詩雲)出自《倩女離魂》。
解釋;指安祥和快樂比黃金更珍貴。
5、生來不讀半行書,只把黃金買身貴。
《啁少年》作者:李賀 【唐代】
解釋;富貴人家的子弟從來不讀書,只憑金錢去買高官做。
這里嘲諷那些紈絝子弟不學無術,卻享有高官厚祿,流露出作者懷才不遇的抑鬱情懷。可用來諷刺那些沒有真才實學而憑金錢爬上官位的人。
6、瀟湘江頭三月春,柳條弄日搖黃金。
《湘江》作者:黃文 【唐代】
解釋;陽春三月,湘江之濱,柳條在日光下弄姿,好像一縷縷金絲在春風中搖曳。「弄」字有炫耀之義,新柳抽絲,映著日光,色如「黃金」,詩人想像那多姿的柳條是在炫耀著自己的美麗。「弄日」二字別致而有新意。可用來描寫春日下的柳枝。
⑤ 古代美女的頭飾(描寫)
「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我國古代的女子,即使再窮再貧寒,哪怕是陶瓷竹木做的荊釵陶簪,也得買上幾支,清晨起來,綰起頭發,對著朦朧不清的銅鏡,靈巧地插上,算是一天伊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
我國古代女子,很會裝扮自己,僅就頭飾一項,精巧、華美、漂亮的飾品就數不勝數。展開2005年9月發行的《洛神賦圖》郵票細細欣賞,就可以看到,畫面上的洛神和路間的女子們,都是「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干」,綽約漂亮,風采迷人。不說別的,僅就古代女子那一頭閃著金光、搖晃珠色的釵簪步搖,就夠讓現代的人們好好看看的。
古代女子將頭發綰成髻鬃,就要用簪釵固定,以免髻鬃鬆散墜落。這種辦法既實用,也美觀,久而久之,這些用來固定頭發的東西,就漸漸演化成一種飾品,美化著古代女子。在表現我國古代繪畫、文學、民間傳說、戲劇等題材的郵票上,這些形式繁多的頭飾,盡管不可能一一細分出來,形成清晰的感性認識,但都可以窺斑見豹,有所認知和了解,如T69《紅樓夢——金陵十二釵》、T82《西廂記》、T87《京劇旦角》、T89《簪花仕女圖》、1995-8《虢國夫人游春圖》等等。
古代女子最常用的頭飾就是簪和釵。簪是由笄發展而來的,是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用石、竹、玉、骨、金、銀等多種材料製成。1984年發行的T89《簪花仕女圖》郵票上,那些雍容華貴的古代女子頭上的花飾,就是用這種簪固定的。
釵是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的,其形制在T82《西廂記》小型張的邊飾上可以較清晰地看到。此外,其它一些有古代女子出現的郵票畫面上,如T82《西廂記》、T99《牡丹亭》以及《聊齋志異》等郵票上,釵也常常隱約可見。五代五鎬《中華古今注·釵子》記載:「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為之,敬王以玳瑁為之,始皇又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釵與簪是有區別的,發簪作成一股,而發釵一般作成兩股。
步搖是一種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題……」T82《西廂記》小型張的邊飾上,墜於釵上之物,即為步搖。「漢之步搖黃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彩玉,以垂下,行則動搖。」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用「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來形容楊貴妃,給人以無限遐想和神思。
古代的簪、釵形式繁多,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簪釵也有變化,從歷代遺留下的款式多樣的簪釵中可以看出,其變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見的有:1.圓頂形,簪身為圓柱體,頂端作球體或半球體,少數刻有旋紋;2.花頂形,簪身與上相同,惟於頂端鏤鑿梅,蓮,菊,桃等花紋;3.耳挖形,以金屬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寬闊,至頸部明顯收束,並朝正面彎轉,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兩種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圓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彎轉,呈如意頭狀;5.動物形,簪首飾以飛禽走獸,常見的有龍、鳳、麒麟、燕、雀及游魚等。
除簪和釵之外,梳頭用的梳和蓖也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頭上的飾品。梳、蓖是用竹木、玉石、象牙、金銀等材料製成的梳頭工具。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早在四干年前,我們的祖先便有了插梳的習慣。當時,雖不完全是為了裝飾(有的和宗教,葬俗有關),但卻是後世插梳習俗的源流。中國自古便注重禮儀,人們對自己的儀容裝飾非常重視,梳蓖在古時是人手必備之物。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蓖不離裹,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插蓖的風氣,自魏晉至唐代尤盛。對此,元稹《恨妝成》中的「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王建《宮詞》中的「歸來別施一頭梳」,唐代詩人李賀《秦宮》中的「鸞蓖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等名句,均可謂最有力的佐證。
古代女子十分講究美容,鈿花便是她們美化頭部的時髦飾品。「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鈿花用。」鈿通常用金、銀、玉、貝等做成花朵開狀,用時直接插入綰好的發髻就能起很好的美化裝飾作用。
鳳冠是最為華貴精美的古代女子頭飾,以龍鳳為主,龍用金絲堆累工藝焊接,呈鏤空狀,富有立體感。鳳用翠鳥毛粘貼,色彩經久艷麗,其上一般都鑲滿珠寶、鑽石,價值連城,非一般人家的女子所能用,大多為皇宮貴族的後、妃們佩戴。鳳冠的形制,我們可以從紀94《梅蘭芳舞台藝術》郵票及小型張、T87《京劇旦角》等郵票有所了解。
總之,古代女子頭飾是我國古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現在,崇尚簡潔的女子們雖然早已不再佩戴像古代那樣華麗且形式復雜多樣的頭飾,但是簪、釵等頭飾並沒有消失,而是在文明傳承過程中,揚棄地發展成現代簡單、樸素、大方的「簪釵」發夾了。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女子頭飾也將會不斷發生新變化,將頭飾文化繼續繁榮發展與傳承下去。
古代頭飾精巧華美,本文簡單的介紹了古代婦女頭飾的種類,頭飾的發展演變,以及古代婦女根據身份,出席的場合來佩戴不同的頭飾。
關鍵詞:笄,簪,釵,華勝,擿,花鈿,步搖,梳篦
經常可以看到電視劇中古代女子穿著雍容華麗的服裝,戴著製作精美的頭飾,這亮麗的一幕使我們不禁感慨古代手工技術的發達。但是細細想來,電視劇中呈現出來的只是崇尚簡潔的現代人參考史料對古代頭飾的仿照品。這就不難想像真正的古代頭飾有多麼的巧奪天工。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古代婦女所佩戴的頭飾。
1. 1. 笄,簪,釵,擿,華勝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發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發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鄭玄註:「笄,女之禮,猶冠男也。」《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而笄。」鄭玄註:「謂應年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
簪是由笄發展而的,是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可用金屬,骨頭,玉石等製成。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擿,簪股,將頭部做成可搔頭的簪子,所以俗稱為搔頭。《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簪。《後漢書·輿服志》有:「黃金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的記載。
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五代五縞《中華古今注·釵子》:「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為之,敬王以玳瑁為之,始皇又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釵與簪是有區別的,發簪作成一股,而發釵一般作成兩股。
華勝,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釋名·釋首飾》:「華勝,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前為飾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唐顏師古注;「勝,婦人之首飾也,漢代謂之華勝。」
2. 步搖
步搖,古代婦女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題……」王先謙集解引陳祥道曰:「漢之步搖黃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來形容楊貴妃。
古代婦女將頭發綰成髻鬟,用簪釵固定,以免髻鬟鬆散墜落。古代的簪釵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銀等多種材料製成,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簪釵也有變化,從歷代遺留下的款式多樣的簪釵中可以看出其變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見的有:(1)圓頂形,簪身為圓柱體,頂端作球體或半球體,少數刻有旋紋;(2)花頂形,簪身與上相同,惟於頂端鏤鑿梅,蓮,菊,桃等花紋;(3)耳挖形以金屬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寬闊,至頸部明顯收束,並朝正面彎轉,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兩種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圓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彎轉,呈如意頭狀;(5)動物形,簪首飾以飛禽走獸,常見的有龍,鳳,麒麟,燕,雀及游魚等。
這些形狀的發簪,發釵在各地的古墓中時有發現,例如: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848年)墓出土雙鳳紋鎏金銀釵,另有鏤空穿枝菊花紋釵,形象豐美。廣州皇帝崗唐代木槨墓出土金銀首飾中有花鳥釵,花穗釵,纏枝釵,圓錐釵等,用模壓,雕刻,剪鑿等工藝做成,每式釵朵都是一式兩件,花紋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圖1)
唐代花釵:(1)斯德哥爾摩kempe氏藏(2)廣州皇帝崗唐墓出土(3)唐代菊花紋釵(西安出土)(4)唐代雙鳳紋釵(西安出土)
安徽合肥西郊南唐保大年間墓出土一件金鑲玉長28厘米的步搖,上端像雙翅展開,鑲著精琢玉片花飾,其下分垂珠玉串飾。另一件長18厘米,頂端有四蝶紛飛,下垂珠玉串飾的銀步搖,製作都極精緻(圖2)
圖2—1安徽合肥出土的南唐金鑲玉步搖(右下為步搖上所鑲玉片紋飾)
圖2—2安徽合肥出土南唐四蝶銀步搖
2. 3. 梳篦,鈿花
篦,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工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垢。唐李賀《秦宮》詩:「鸞篦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王琦匯解:「篦,所以去發垢,以竹為之,鸞篦必鸞形象之也。」
鈿花,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鈿花用。」鍾廣言註:「鈿花:用貴重物品做成花朵狀的裝飾品,如金鈿,螺鈿,寶鈿,翠鈿,玉鈿等。」
中國自古便注重禮儀,人們對自己的儀容裝飾十分重視,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之物。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湖北江陵出土幾件秦木質彩繪角抵圖木篦,馬蹄形,上繪三人作角抵戲。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的梳篦是象牙製成的,均作馬蹄形,長均8.8厘米,寬均5.9厘米,梳20齒,篦47齒,細密均勻。在山東臨沂銀雀山和湖北江陵紀南城出土的西漢木梳,背平直,上面有四個裝飾紐。湖南長沙南門紙圓沖唐墓出土銅梳已殘,背上有清晰的紋飾,作雙鳥徘徊旋飛。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了精美的骨梳(圖3)
圖3—1唐代銅梳(湖南長沙紙圓沖出土,根據殘物復原)
圖3—2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的骨梳
簪釵是用來綰住頭發的,而花鈿直接插入綰好的發髻起裝飾的作用。(圖4)
圖4—1琉璃制寶鈿(江蘇新海連市海州東門外五代墓出土實物拓片)
圖4—2團花金鈿(傳世實物,現藏日本大和文華館)
圖4—3折枝花形金鈿(廣東廣州皇帝崗唐墓出土)
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早在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便有插梳的習慣。當時,雖不完全是為了裝飾(有的和宗教,葬俗有關),但卻是後世插梳習俗的源流。
春秋以前的梳子,不論形制多麼復雜,裝飾多麼考究,它們的外形特徵基本一致,都是直豎形,梳把較高,橫面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
從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為主,尤以木料最常見。梳篦的造型多上圓下方形似馬蹄。
自魏晉在婦女頭上流行插梳之風,至唐更盛,這種梳篦常用金,銀,玉,犀等高貴材料製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的繪畫如張萱的《搗練圖》,周肪《紈扇仕女圖》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養人壁畫中均能看到。元稹在《恨妝成》中描寫:「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王建的《宮詞》中也有「歸來別施一頭梳」的描寫,這些正說明這種插梳的風尚。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顯降低,其質料及裝飾視用途而別。宋朝以後,梳子的形狀趨於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時期的梳篦樣式,基本保持宋制。
4.結語
從古代婦女的頭飾中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發展的經濟狀況,經濟越發達,婦女們所佩戴的頭飾越多,製作的也越為精巧,復雜。婦女們佩戴頭飾也是有身份地位的講究的,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場合所佩戴的頭飾不一。這點從《後漢書·輿服志》中可以看出,其中太皇太後,皇太後入廟時所佩戴的首飾:「簪以瑇瑁為擿,長一尺,端為華勝,上為鳳皇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左右一橫簪之,以安蔮結。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級焉。」
「皇後謁廟服假結,步搖,簪珥。步搖以黃金為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等,熊,虎,赤羆,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詩所謂『副笄六珈』者。諸爵獸皆以翡翠為毛羽。金題,白珠璫繞,以翡翠為華雲。」「公,卿,列侯,中兩千石,二千石夫人,紺繒蔮,黃金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舊唐書·輿服志》中也有記載:「武德令,皇後服有緯衣,鞠衣,鈿釵禮衣三等。緯衣,首
飾花十二樹,並兩博鬢……鈿釵禮衣,十二鈿……;皇太子妃服,首飾花九樹,……細釵禮衣,九鈿……;內外命婦服花釵,翟衣青質,第一品花鈿九樹,翟九等。第二品花鈿八樹,翟八等。第三品花鈿七樹,翟七等。第四品花鈿六樹,翟六等。第五品花鈿五樹,翟五等。鈿釵禮衣,……第一品九鈿,第二品八鈿,第三品七鈿,第四品六鈿,第五品五鈿……。」
古代婦女的頭飾是古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明傳承過程中我們汲取了很多,也舍棄了很多,在有著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崇尚簡潔的人們已不再佩戴象古代那樣華麗且形式復雜多樣的頭飾,但是簪,釵等頭飾並沒有消失,它們被簡化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經常可以看到女子用簡單,大方的簪釵來綰頭發。希望簪釵作為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繼續發展與傳承下去,中華文明這個璀璨的皇冠上不可缺少這樣一顆閃耀的珍珠.
⑥ 描寫黃金的成語
【化鐵為金】:化:變。神話傳說仙人將石頭變為黃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為神奇。
【懷黃握白】:指攜帶著錢財。黃,指黃金;白,指白銀。
【黃白之術】:黃白:黃金和白銀。相傳道家有燒煉丹葯點化金銀的法術。指道家的煉丹術。
【黃金失色】:黃金失去了其明亮的色彩。舊時比喻人的命運不佳,有再大的才能也不能顯示出來。
【黃金鑄象】:鑄:鑄造。用黃金鑄造人像。表示對某人的敬仰或紀念。
【金帛珠玉】:帛:絲織品。黃金、絹帛、珍珠、美玉。形容珍貴的東西。
【金雞放赦】:金雞:古代大赦時,立一長桿,桿頭設一黃金冠首的金雞,口銜絳幡,然後如今罪犯,擊鼓,宣布赦令。指朝廷大赦。
【金塊珠礫】:黃金被當成土塊,珍珠被當成砂礫。
【金石良言】:象黃金寶石那樣珍貴的話語。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金石之言】:象黃金寶石那樣珍貴的話語。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金玉貨賂】:貨賂:指珍寶、財富。泛指黃金、美玉等珍貴的財寶。
【金玉良言】:金玉:黃金和美玉。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金玉之言】:金玉:黃金和美玉。象黃金美玉那樣珍貴的話語。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烈火真金】: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懼火煉,在烈火中可以鑒別出真正的黃金。
【論黃數白】:①指任意評論是非好壞。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極言財富之多。
【日進斗金】:一天能收進一斗黃金。形容發大財。
【沙裡淘金】:淘:用水沖洗,濾除雜質。從沙里淘出黃金。比喻好東西不易得。也比喻做事費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從大量的材料里選擇精華。
【砂里淘金】:從砂子里淘出黃金。比喻從大量材料中選取精華。同「沙裡淘金」。
【試金石】:一種黑色堅硬的石塊,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比喻精確可靠的檢驗方法。
【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比喻時間十分寶貴。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移:改變。話說出了口,就是用黃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一言為重,百金為輕】:金:古代貨幣單位。嚴守自己諾言比百兩黃金還珍重。指信守諾言可貴。
【真金不鍍】:真的黃金上用不著再鍍金。比喻有真才實學的人用不到裝飾。
【自比於金】: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煉的黃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