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求注冊會計師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實施實質性測試是啥意思
實質性測試也就是實質性程序的意思,進一步審計程序包括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控制測試不是必須實施的審計程序,而實質性程序是必須執行的。另外,注冊會計師並非必須要對「所有的」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實施實質性程序,只需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實施實質性測試。
要求注冊會計師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實施實質性測試。注冊會計師對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是一種判斷,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固有限制,無論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結果如何,注冊會計師均應當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實施實質性程序,不得將實質性測試僅集中在例外事項上。
2. 特定類別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是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在認定層面的具體化,對嗎
此說法不一定成立。
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是指財務報表總體上的重要性水平,超過這一水平,就不能發表無保留意見了。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財務報表每一項目的重要性水平,即使某一項錯報超過重要性水平,只要各項目錯報累計低於財務報表總體上重要性水平,仍可以發表無保留意見。兩者區別:前者等於後者之和。
特定類別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不是報表整體重要性在認定層面的具體化,而是注冊會計師需要對特定類別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單獨確定重要性。因為注冊會計師的合理預期會給預期使用者帶來決策的影響。之所以說特定,是指這些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雖然可能錯報金額低於整體重要性,但預期會給使用者決策造成影響這種特殊性。
3. 各類交易與賬戶余額的審計如何學習
交易類的關注發生額,主要是利潤表
余額類的關注期末余額,主要是資產負債表
把收入的審計程序完全做一遍,交易類乃就懂了
把固定資產和存貨、貨幣資金全做一遍,余額類你也就懂了
4. 獲取審計證據時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表的認定運用分別是什麼
獲取審計證據時,
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表的認定運用,
注冊會計師的基本職責,
就是確定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對其財務報表的認定是否恰當。
將管理層的認定運用於各類交易、賬戶 余額以及列報。
5. 【資料】審計人員通常依據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的相關認定確定審計目標,根據審計目標設計審計程序
【資料】審計人員通常依據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的相關認定確定審計目標,...7.追查存貨的采購至存貨永續盤存記錄。 B對應實質性程序: 3.從購貨發票...
6. "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和"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的含義和區別
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是指財務報表總體上的重要性水平,超過這一水平,就不能發表無保留意見了。
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財務報表每一項目的重要性水平,即使某一項錯報超過重要性水平,只要各項目錯報累計低於財務報表總體上重要性水平,仍可以發表無保留意見。
兩者區別:前者等於後者之和。
7. 與期末賬戶余額相關的認定有哪些
1、存在:由存在認定推導的審計目標是記錄的金額確實存在。例如,如果不存在某顧客的 應收賬款,在應收賬款試算平衡表中卻列入了對該顧客的應收賬款,則違反了存在性目標。
2、權利和義務:由權利和義務認定推導的審計目標是 資產歸屬於被審計單位, 負債屬於被審計單位的義務。例如,將他人寄售商品記入被審計單位的 存貨中,違反了權利的目標;將不屬於被審計單位的 債務記入賬內,違反了義務目標。
3、完整性:由完整性認定推導的審計目標是已存在的金額均已記錄。例如,如果存在某顧客的 應收賬款,在應收賬款試算平衡表中卻沒有列入對該顧客的應收賬款,則違反了完整性目標。
4、計價和分攤: 資產、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以恰當的金額包括在 財務報表中,與之相關的計價或分攤調整已恰當記錄。
(7)賬戶余額和各類交易擴展閱讀:
但在實際工作中,結轉賬戶余額有以下兩種規范的做法:
一是將本賬戶年末余額,以相反的方向記入最後一筆賬下的發生額內。例如,某賬戶年末為借方余額,在結賬時。
將此項余額填列在貸方發生額欄內(余額如為貸方,則作相反記錄),在摘要欄填明「結轉下年」字樣,在「借或貸」 欄內填「平」字並在余額欄的「元」位上填列「0」符號,表示賬目已經結平。
二是在「本年累計」發生額的次行,將年初余額按其同方向記入發生額欄內,並在摘要欄內填明「上年結轉」字樣;在次行登記年末余額,如為借方余額,填入貸方發生額欄內,反之記入借方,並在摘要欄填明「結轉下年」字樣。
同時,在該行的下端加計借、貸各方的總計數,並在該行摘要欄內填列「總計」兩字,在「借或貸」欄內填「平」字,在余額欄的「元」位上填列「0」符號,以示賬目已結平。
8. 1. 【資料】審計人員通常依據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的相關認定確定審計目標,根據審計目標設計審計程序
本題屬於是認定、審計目標和實質性程序的對應選擇的題目,這樣的考題形式在多年的考試中均有涉及,答案可以參考教材P327頁表14-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