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豬肉的價格連連上升
近一段時間,蔬菜價格呈下降趨勢,作為我國肉類消費的主要品種的豬肉價格上漲,特別是5月中旬以後,上漲幅度較大。據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規律影響。2006年上半年,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5月生豬價格跌入最低谷,為5.96元/公斤,養豬業處於虧損狀態。下半年價格逐步回升,生產開始恢復,由於繁殖飼養周期約需一年時間,目前的生豬價格仍處於運行周期的上升期,這次價格波動是去年以來周期波動的反映。二是養殖成本增加。去年底開始,作為主要飼料原料的玉米價格持續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達到每公斤1.55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6%左右。據調查,出欄一頭肥豬,僅飼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40-50元。三是市場需求拉動。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國內豬肉消費呈增長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1—4月,農村居民豬肉消費同比增長15.1%,北京市豬肉消費同比增長10%。四是受去年上半年養豬比較效益低的影響,一些地區農戶生豬飼養有所減少。
目前,受市場價格拉動,養殖戶仔豬補欄加快,存欄量將會增加。同時,農業部正在積極採取措施,發展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一是發展標准化規模生產。進一步加大生產扶持力度,提高良種化水平,加快推進健康養殖和適用飼養技術,推動節本增效,大力發展規模化、標准化生產,推進產業化經營,增強畜牧業生產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二是加強疫病防控。進一步強化動物疫情監控工作,嚴格畜禽產品生產和流通各環節的檢驗檢疫,對疫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加大動物防疫的科研投入,研製推廣新型疫苗,預防生豬疾病發生。三是加強行業信息引導。以生豬主產區和主銷區為重點,加強信息發布和預警分析,充分發揮信息對生豬產銷的引導作用,特別是要指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適度擴大養殖規模,規避市場風險。因此,價格上漲不會時間太久。
㈡ 豬肉價格的波動是由什麼因素導致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每天都要吃的肉類。然而,在眾多肉類中,豬肉是十分受大家喜歡的。但是最近兩年以來豬肉的價格頻頻出現波動的現象。然而市場上豬肉的價格的波動是由很多因素綜合的結果,這些因素其中就包括季節因素、飼料價格、運輸通道等因素。
豬肉作為人們生活中經常吃的一種肉類,它的價格是受很多因素綜合影響的。
㈢ 近三年來豬肉價格變化的情況及原因是什麼
1.豬肉生產和消費的特點決定了豬肉價格具有明顯的周期性波動規律。2.疫情、養殖成本和比較效益是肉價暴漲的主要因素.3.政府宏觀調控不當以及不合理的行業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劇了肉價上漲.我國豬肉市場基本上處於競爭狀態,因此豬肉價格上漲主要在於供給不足;豬肉作為大眾需求型食品,其需求具有較強剛性,由此造成的供求矛盾導致肉價大幅上漲。聯系實際情況.導致肉價大幅上漲主要有以下因素:①疫情;②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規律;③養殖成本,包括仔豬、玉米、豆粕價格的上漲,葯物費用、勞動力成本的增加;④比較效益,養豬辛苦、風險大而收益不穩定,許多農民外出務工導致養豬散戶減少:⑤市場需求,隨著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以及秋冬季肉類需求增加和春節前需求高峰來臨加速了肉價上漲。在生豬生產領域,龐大的養豬散戶和規模養豬場並存。長期以來散養戶由於缺乏信息和資金,在市場上處於被動地位,養豬利潤很不穩定;規模養豬業作為生產企業,具有信息、資金甚至社會關系優勢,必然追求社會平均利潤,由此導致豬肉價格一定程度的上漲。隨著規模養豬業的發展和養豬散戶市場意識的增強,長期以來豬肉價格的形成方式將發生改變,取而代之的是綜合考慮各種勞動力投入、飼料等成本費用和合理利潤水平的市場價,也會相應降低豬肉價格的周期性波動。在考察豬肉價格上漲時,應密切關注當前國內不斷增加的通脹壓力。首先.這次物價的上漲主要表現為以豬肉為代表的食品價格的上漲;其次.一旦社會形成通脹預期,以豬肉為代表的食品價格將首當其沖。我國的市場經濟制度還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對非市場因素予以充分考慮:①行業管理體制不完善。1998年施行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一方面容易導致生豬收購和豬肉批發壟斷;另一方面出於稅收等利益考慮,外地豬肉進入本地市場困難重重,進一步加劇肉價上漲。②宏觀調控不當。政府主管部門在肉價跌人低谷的時候,沒有採取措施保證生豬存欄數量的穩定.
㈣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如何打破生豬價格的周期性震盪
生豬的價格主要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為什麼出現大的波動是因為市場信息不對稱。由於生豬的生產周期比較長,政府沒有發布一個比較權威的生豬生產銷售的信息,所以很多養殖戶比較盲目,在價格大漲的時候盲目擴大規模,大家都擴大規模,結果就是供過於求i,價格大跌;價格大跌以後,養殖戶又跟風減少規模,於是價格又大漲。要解決這個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實時監督生豬生產的情況,及時將信息公布給養殖戶;2.養殖戶之間建立合作組織,共同抵禦風險;3.小農戶逐漸退出生豬養殖,大的企業逐步加入生豬養殖。4.對價格的波動要保持平常心,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當價格出現波動的時候,政府切不可盲目干預。
㈤ 為什麼前一段時間,中國豬肉的價格上升了這么多
這次豬肉價格的快速上漲,主要是由於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影響、養殖成本增加、豬肉消費需求上升等原因造成的。據農業部監測,近期主要「菜籃子」產品價格總體上保持平穩,但不同品種價格走勢有差異。近一段時間,蔬菜價格呈下降趨勢,作為我國肉類消費的主要品種的豬肉價格上漲,特別是5月中旬以後,上漲幅度較大。據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規律影響。2006年上半年,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5月生豬價格跌入最低谷,為5.96元/公斤,養豬業處於虧損狀態。下半年價格逐步回升,生產開始恢復,由於繁殖飼養周期約需一年時間,目前的生豬價格仍處於運行周期的上升期,這次價格波動是去年以來周期波動的反映。二是養殖成本增加。去年底開始,作為主要飼料原料的玉米價格持續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達到每公斤1.55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6%左右。據調查,出欄一頭肥豬,僅飼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40-50元。三是市場需求拉動。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國內豬肉消費呈增長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1—4月,農村居民豬肉消費同比增長15.1%,北京市豬肉消費同比增長10%。四是受去年上半年養豬比較效益低的影響,一些地區農戶生豬飼養有所減少。
目前,受市場價格拉動,養殖戶仔豬補欄加快,存欄量將會增加。同時,農業部正在積極採取措施,發展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一是發展標准化規模生產。進一步加大生產扶持力度,提高良種化水平,加快推進健康養殖和適用飼養技術,推動節本增效,大力發展規模化、標准化生產,推進產業化經營,增強畜牧業生產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二是加強疫病防控。進一步強化動物疫情監控工作,嚴格畜禽產品生產和流通各環節的檢驗檢疫,對疫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加大動物防疫的科研投入,研製推廣新型疫苗,預防生豬疾病發生。三是加強行業信息引導。以生豬主產區和主銷區為重點,加強信息發布和預警分析,充分發揮信息對生豬產銷的引導作用,特別是要指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適度擴大養殖規模,規避市場風險。
㈥ 今年豬肉價格為什麼變化這么快啊
豬肉價格的快速上漲,主要是由於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影響、養殖成本增加、豬肉消費需求上升等原因造成的。據農業部監測,近期主要「菜籃子」產品價格總體上保持平穩,但不同品種價格走勢有差異。近一段時間,蔬菜價格呈下降趨勢,作為我國肉類消費的主要品種的豬肉價格上漲,特別是5月中旬以後,上漲幅度較大。據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規律影響。2006年上半年,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5月生豬價格跌入最低谷,為5.96元/公斤,養豬業處於虧損狀態。下半年價格逐步回升,生產開始恢復,由於繁殖飼養周期約需一年時間,目前的生豬價格仍處於運行周期的上升期,這次價格波動是去年以來周期波動的反映。二是養殖成本增加。去年底開始,作為主要飼料原料的玉米價格持續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達到每公斤1.55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6%左右。據調查,出欄一頭肥豬,僅飼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40-50元。三是市場需求拉動。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國內豬肉消費呈增長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1—4月,農村居民豬肉消費同比增長15.1%,北京市豬肉消費同比增長10%。四是受去年上半年養豬比較效益低的影響,一些地區農戶生豬飼養有所減少。 目前,受市場價格拉動,養殖戶仔豬補欄加快,存欄量將會增加。同時,農業部正在積極採取措施,發展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一是發展標准化規模生產。進一步加大生產扶持力度,提高良種化水平,加快推進健康養殖和適用飼養技術,推動節本增效,大力發展規模化、標准化生產,推進產業化經營,增強畜牧業生產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二是加強疫病防控。進一步強化動物疫情監控工作,嚴格畜禽產品生產和流通各環節的檢驗檢疫,對疫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加大動物防疫的科研投入,研製推廣新型疫苗,預防生豬疾病發生。三是加強行業信息引導。以生豬主產區和主銷區為重點,加強信息發布和預警分析,充分發揮信息對生豬產銷的引導作用,特別是要指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適度擴大養殖規模,規避市場風險
㈦ 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國家為什麼要多措施並舉穩豬肉價格
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由於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會出現市場失靈的情形,豬肉價格的周期性波動,體現了市場的局限性,需要多措並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堅持共同富裕為目標,實行科學的宏觀調控,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調控經濟。豬肉價格長期高企、高漲或周期性劇烈波動,不符合上述原則和目標。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豬肉價格長期高企、高漲或周期性劇烈波動,不利於人民生活改善,不利於經濟健康發展,不利於人們收入提高。
㈧ 豬肉價格為什麼會出現周期性波動上漲周期
因為這東西生產周期短,短期見效快,一看到賺錢就蜂擁而入,等到上市的時候又會出現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下跌,然後就出現賠錢效應,導致資金離場,養殖戶減少,6個月到1年後又重復出現供求失衡導致價格上漲。農產品都這樣,種植養殖戶沒有規模效益,尤其中國人好扎堆,看到別人做什麼賺錢了就一窩蜂的搞,小到水果蔬菜,大到煤化工、煉鋼鐵。大搞快上以後馬上就產能過剩,此後就是長年的半死不活。
㈨ 豬肉價格連續下降12周後反彈,價格浮動的因素有哪些
豬肉價格連續下降12周後反彈,價格浮動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由於受禽流感的影響,市民對食用雞、鴨、鵝等家禽心存一定疑慮,減少了家禽的消費量,而海鮮、豬、牛、羊等消費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豬肉價格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