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達信的BOLL指標這么用
一般來說股價超上軌要下跌,超下軌要上漲,這樣就可以測試股價波動是否正常。
㈡ 為什麼大盤用布朗指標看不了
布朗指標只能用於個股分析。牛股寶就有此指標,還可以任意設置參數。
㈢ 道瓊斯指數是什麼意思
道瓊斯指數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HenryDow1851-1902年)開始編制的一種算術平均股價指數。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通常人們所說的道瓊斯指數有可能是指道瓊斯指數四組中的第一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JonesInstrialAverage)。道瓊斯指數亦稱$US30,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㈣ 道瓊指數是什麼
(友情轉載)道·瓊斯指數是算術平均股價指數: 道瓊斯指數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其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採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 該指數目的在於反映美國股票市場的總體走勢,涵蓋金融、科技、娛樂、零售等多個行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目前由《華爾街日報》編輯部維護,其成份股的選擇標准包括成份股公司持續發展,規模較大、聲譽卓著,具有行業代表性,並且為大多數投資者所追捧。目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30種成份股是美國藍籌股的代表。這個神秘的指數的細微變化,帶給億萬人驚恐或狂喜,它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財務指標,而是世界金融文化的代號。而什麼是道瓊斯指數?查爾斯·亨利·道,僅僅讀過小學的小農場主,依靠自學成為出色的財經記者。愛德華·戴維斯·瓊斯,畢業於布朗大學,像他的紅鬍子顯示的那樣脾氣暴躁。查爾斯·密爾福特·伯格斯特里瑟,因為姓氏過長失去了永留史冊的機會。 自1897年起,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開始分成工業與運輸業兩大類,其中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12種股票,運輸業平均指數則包括20種股票,並且開始在道·瓊斯公司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上公布。在1929年,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又增加了公用事業類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達到65種,並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收盤時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恰好約為100美元,所以就將其定為基準日。而以後股票價格同基期相比計算出的百分數,就成為各期的投票價格指數,所以現在的股票指數普遍用點來做單位,而股票指數每一點的漲跌就是相對於基準日的漲跌百分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當遇到股票的除權除息時,股票指數將發生不連續的現象。1928年後,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就改用新的計算方法,即在計點的股票除權或除息時採用連接技術,以保證股票指數的連續,從而使股票指數得到了完善,並逐漸推廣到全世界。(請採納)
希望採納
㈤ 戴維布朗指數是什麼
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PH值,溫度,渾濁度,糞大腸菌群數,總固體,硝酸鹽,磷酸鹽九項指標
㈥ 心理測量中有哪幾種信度指標
根據信都的理論定義,(1)信度是一個被測團體的真分數的變異數與實得分數的變異數之比
(2)信度是一個被試團體的真分數與實得分數的相關系數的平方
(3)信度是一個測驗與其任意一個平行測驗的相關系數
(4)信度指數,也就是信度系數的平方根
前兩種定義由於真分數在實際測量中難以測量,所以前兩種的信度系數難以獲得。
信度系數的估計有5種方法,分別是①計算重測信度(同一組被試在兩次相同測驗中所得分數的皮爾遜積差相關)
②復本信度(兩個平行測驗所得分數的皮爾遜積差相關)
③分半信度(與復本信度類似,但是是計算在兩半測驗的分數的相關後,再用斯皮爾曼--布朗公式或者弗朗那根公式或者盧綸公式加以校正。前一個公式與後兩個公式試用條件不同)
④同質性信度=內部一致性系數(常用克隆巴赫爾α系數公式計算或者荷伊特信度計算)
⑤評分者信度(評分者只有兩個人時用積差相關或等級相關,多於兩人時,用肯德爾和諧系數)
㈦ 什麼是平滑指數
指數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ES)是布朗(Robert G..Brown)所提出,布朗認為時間序列的態勢具有穩定性或規則性,所以時間序列可被合理地順勢推延;他認為最近的過去態勢,在某種程度上會持續到未來,所以將較大的權數放在最近的資料。
St--時間t的平滑值;
yt--時間t的實際值;
St-1--時間t-1的平滑值;
a--平滑常數,其取值范圍為[0,1];
由該公式可知:
1.St是yt-1和 St-1的加權算數平均數,隨著a取值的大小變化,決定yt-1和 St-1對St的影響程度,當a取1時,St= yt;當a取0時,St= St-1。
2.St具有逐期追溯性質,可探源至St-t+1為止,包括全部數據。其過程中,平滑常數以指數形式遞減,故稱之為指數平滑法。指數平滑常數取值至關重要。平滑常數決定了平滑水平以及對預測值與實際結果之間差異的響應速度。平滑常數a越接近於1,遠期實際值對本期平滑值的影響下降越迅速;平滑常數a越接近於 0,遠期實際值對本期平滑值的影響下降越緩慢。由此,當時間數列相對平穩時,可取較小的a;當時間數列波動較大時,應取較大的a,以不忽略遠期實際值的影響。生產預測中,平滑常數的值取決於產品本身和管理者對良好響應率內涵的理解。
3.盡管St包含有全期數據的影響,但實際計算時,僅需要兩個數值,即yt和 St-1,再加上一個常數a,這就使指數滑動平均具有逐期遞推性質,從而給預測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4.根據公式S1=ay1+(1-a)S0,當欲用指數平滑法時才開始收集數據,則不存在y0。無從產生S0,自然無法據指數平滑公式求出S1,指數平滑法定義S1為初始值。初始值的確定也是指數平滑過程的一個重要條件。
如果能夠找到y1以前的歷史資料,那麼,初始值S1的確定是不成問題的。數據較少時可用全期平均、移動平均法;數據較多時,可用最小二乘法。但不能使用指數平滑法本身確定初始值,因為數據必會枯竭。
如果僅有從y1開始的數據,那麼確定初始值的方法有:
1)取S1等於y1;
2)待積累若干數據後,取S1等於前面若干數據的簡單算術平均數,如:S1=(y1+ y2+y3)/3等等。
㈧ 經驗系數法與霍克-布朗准則
岩體是一種特殊材料,岩體力學特性,特別是反應力作用狀態下的力學特性,受成岩缺陷和構造損傷所形成的軟弱結構面所制約,其強度屬損傷破裂後的殘余強度值。其工程設計所需的有關力學參數,難以由單純的室內外科學試驗的成果來確定,須採用試驗加經驗法來確定。所謂經驗法是指由比尼沃斯基1973年提出的岩體權值(RMR)系統,也稱地質力學分類,並在眾多工程應用中得到了很大改進。1980年霍克-布朗提出使用RMR分類確定岩體強度的准則。他們匯總了大量實際工程資料,通過試驗,採用理論與試驗相結合,建立了岩石破壞時,應力之間的經驗關系式
即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m、s為兩個無量綱系數,取決於岩石性質和未受σ1、σ3力作用前岩體的破壞程度。完整岩石s=1,對原已破裂的岩石s<1,m為曲線斜度,大致等於內摩擦角,其值最小為3,小值的岩石多具有塑性。1988年,霍克-布朗提出岩體的m與s系數,與岩體權值(RMR)系數的關系,但此RMR系數為未作不連續面方向權值調整的基本權值,是比尼沃斯基1979年提出的基本值。
對未擾動岩體(常溫層以下的光面爆破或機掘開挖)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對於已擾動岩體(爆破損傷開挖)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RMR系統,由岩石單軸強度σc;岩石質量指標ROD;不連續面間距;不連續面條件;地下水條件5個參數,歸入5段數值范圍,代表不同情況的重要性權值,如表2.8中A部分。
表2.8 岩體權值系數A部分
表2.8 岩體權值系數的調整權值B部分
則RMR為A部分5個參數權值之和,加B部分調整權值後的最終值。對岩質邊坡,羅曼娜根據野外數據,提出了RMR系統中不連續面方向參數改正的階乘方法,突出岩石邊坡穩定性受不連續面多因素控制的力學特性影響,做了細致的定性考慮,以替代RMR系統權值統計的B部分中的邊坡不連續面方向權值改正因素。如:
表2.9 A邊坡的節理改正權值
另添加了邊坡狀態與開掘方法改正權值(表2.9),如:
表2.9 B邊坡開掘方法改正權值
則RMR(邊坡)=RMR(基本-即A部分)-(F1×F2×F3)+F4
由於此法是岩石邊坡專用,故稱為SMR。
1988年霍克從大量資料整理中,將岩石劃分為五大類,定出其強度參數m,s與岩體質量之間的近似關系(表2.10)。
經驗破壞准則σ1=σ3+(mσcσ3+σ2c)1/2,其中σ1=最大主應力σ3=最小主應力σc=未擾動岩石單軸壓縮強度
表2.10 Hock-Brown破壞准則:m與s常數及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
續表
注:據Hock-Brown(1988),經驗參數m,s上為擾動岩體,下為未擾動岩體。
須指出,霍克-布朗准則m、s常數與岩體質量間的對應關系低估了堅硬未受擾動岩體,其質點緊密嵌貼所形成的內鎖高強特性,1995年霍克提出調整後詳細分類新成果如表2.11。
表2.11 完整岩石的m
續表
注:表中括弧內數值為估計值。
表2.10中的Q值,是岩體質量指標評估值,稱Q系統法,是巴頓等提出的岩體質量指標分類系統法。RMR分類法,雖較過去一些分類法已發展較全面,但在洞室工程中,忽略了三個重要性質:各種節理粗糙度、節理充填物的抗剪強度、岩石本身的荷載。巴頓根據幾百個工程實例,用RMR法優點,改進缺陷和不足,提出隧洞圍岩體質量指標(Q)的分類方法。其目的避免復雜化,防止局限,根據工程類比,使研究者主要精力集中於幾個重要指標上,他們使用6個不同參數形成3個商數,按下式求出岩體質量值,進行工程作用力的特性評估。
式中:RQD為岩石質量,即在10m長段岩心長大於10cm的獲得率;Jn為節理組數;Jr為節理粗糙數值;Ja為節理蝕變數值;Jw為節理含水率折減系數;SRF為應力折減系數。RQD/Jn為表徵岩體尺寸特性;Jr/Ja為與岩體中塊體間剪切強度相關聯的特性;Jw/SRF為與岩塊周圍有效應力有關的特性。其參數值如表2.12。
巴頓等將Q值與洞室開挖等效尺度及支護聯系起來,提出38種標准型支護與永久性支護評價等,建立了Q值與永久支護的頂拱壓力之間的經驗公式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如果節理組數Jn<3,則頂拱壓力的經驗公式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比尼沃斯基等人,經對111個實例進行分析統計,發現在工程隧道中有如下相互關系: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比尼沃斯基基於基礎岩體變形模量在工程實施系統過程的重要性,依據RMR與岩體變模實踐資料,建立如下有用方法: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Em指研究區現狀態下原地變形模量(GPa)。
表2.12 Q-岩體質量指標:參數RQD、Jn、Jr、Ja、SRF與Jw(a)
續表
注:(a)按Barton等人(1974);(b)近似以10作評估的標稱的。
當RMR>50時,符合式2.46的線型關系<50時則不適用,塞拉芬等根據<50偏離直線的許多成果,提出一個新的曲線方程關系式,即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巴頓通過式(2.46)繪出了RMR與Q兩種方法估算原地變形模量的實測值范圍,建立如下近似關系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並確認在任何一個工程測試區,靜心的雙重分類,可望緩解昂貴的所需測試或減少其次數。
霍克-布朗運用巴歷么爾(Balmer)(1952年)等以莫爾-庫倫准則表示完整岩石力學的極限平衡數學模型公式求相應的φ、c值,其採用公式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當RMR76(又稱GS1-地質力學分類)>25,岩體力學特性常數a=0.5,則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當RMR76<25,S=0,a=0.65-RMR76/200,則?σ1/?σ3=1+amab(σ3/σc)a-1
依據計算所得σn、τ相對應的數據組形成τ、σn直線,求得相應的φ、c值。
霍克-布朗准則及其所使用RMR分類以及SMR分類和Q系統法,是唯物地面對原地實際,依據工程針對性,作細致周密的調查統計分析和科學分類,結合規律缺陷岩樣的室內外試驗成果的理論分析,形成一套較全面貼近工程實際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系統,雖源於正應力應變概念,但RMR等分類的原地實際調查,當時地表已是前期產生反應力應變作用的產物,在洞室開掘中,則正經歷著反應力應變作用,而參數計算中,含有人工與自然狀態已形成的擾動影響、風化侵蝕,岩體損傷開裂與充填等因素,已包含於據以作岩體分類參數的權值之中,並依據分類作出工程安全穩定性評估和提出處理措施等,是較貼合反應力應變岩體的力學特性。但緣於習慣理念,將原地質體所處自然狀態,一般視為具一定安全度的靜力平衡體,在遭受侵蝕與人類活動影響,破壞了穩定平衡狀態,造成卸荷作用的彈性能釋放,形成應力擾動與破壞。為保證工程的安全與穩定,須進行處理加固岩體,使作用力場恢復到原有態勢或減少力場中不利的作用力,使小於岩體力學參數所允許的范疇。但認為已認識,評價屬於安全或已經處理至所需的安全范圍,有些仍形成災變,於是對科學試驗成果,產生不科學評價,甚至形成科幻性設想來解釋其形成機理。如:對大型高速滑坡,認為是f值巨變或失效所致,提出水墊層說、孔隙氣壓說、氣墊層說、規模控制能量轉換氣化說、碎屑-顆粒說等,似乎難於預測和防治。作者根據眾多工程長期監測成果的結論,及對一些巨大高速滑坡現象的功能反演,發現地殼表層地質物體中,潛藏一種不斷變化的暗能,成為正、反、大、小,具再生特性的匿動力,使地殼表層的地質條件,不斷處於非構造性的應力應變活動演繹中。地球表層似是處於重力場的靜態不變中,實際有反應力作周期性涌動,使地殼表層產生拉伸擴張鬆弛和漸進式破壞。因此霍克-布朗准則所得岩體力學有關參數,是隨時間進展而衰減的參數。RMR、Q、SMR的權值分類法,所定有關因素的權值標准,也是處於反應力活動促使不斷衰變的變數。這些權值所賴以確定的指標范疇跨度較大,其類別之間,可出現權值的急劇變化。但以表2.13與表2.14所作岩體,等級劃分與評估,可以滿足一般規劃要求。
但用霍克-布朗准則,要求對岩體力學指標達量化水平,則權值確定越精細准確,所求力學參數則越符合實際,為此可利用A-E曲線內插求其較精確的權值(圖2.17)。
圖2.17 A-E權值曲線
表2.13 由RMR權值總數確定岩體等級
注:在隧洞與邊坡部分,其等級意義如表2.14。
表2.14 岩體等級意義
但應指出,岩石質量設計指標RQD是依據占孔岩心按規定標准統計而得,當無占孔資料時,則按
式中:Jv為每立方米中的總節理數。
Jv是表明無規律隨機無序概念,一般岩體中節理的分布具一定規律性,反映具各向異性特性。在工程研究中,作工程針對性所需的方向性節理特性調查統計中,普里斯特(Priest)等建立了RQD與結構面線密度(λ)值的關系式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λ為節理的線密度(條/米)。
據此亦可求出較准確的RQD值。
這樣可保證霍克-布朗准則能較精確的反映受損岩體的力學參數,並可掌握劣變的脈沖式漸進累積變化。
在人工邊坡區,經過岩體分類評估與霍克-布朗理論求解其相應力學參數策劃值,應進行阻力系數法檢驗,以確定岩體抗拉與抗剪強度真正可靠的剩餘強度值。阻力系數Rq,定義為岩體中,沿任一截面上,其抵抗拉伸或剪切破壞的阻力R,與其同一面上所受拉伸力或剪切力S與之比,即Rq=R/S。
對岩體的抗拉強度,在2.2.4節中已指出其為等效值。
在堅硬塊狀岩體中,這一等效值應為R=Rt(1-Kn)A
式中:Kn為諸節理影響面積之和所佔總面積之比值,即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a1為節理面積,認定節理面積為圓,殘存岩體中的為圓的另一半,其面積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l為節理露出長度;α、β、γ為節理走向與邊坡走向之夾角,若無明顯邊界條件,則應增加側向摩阻力。
S為垂直邊坡向的拉伸力,包括壓應力的泊松效應所形成的拉伸力再加變化的匿動力。
在反應力應變狀態下,拉伸剪切力具張剪特性,按莫爾准則,最大剪應力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其平均正應力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但當σ3具拉張性時τmax=(1/2)[σ1-(-σ3)]=(1/2)(σ1+σ3)使剪應力增大,而平均正應力σn=(1/2)[σ1+(-σ3)]=(1/2)(σ1-σ3)的正應力減少,形成了近似抗切特徵,其剪切阻力實為分子間的互作用力,即范德華爾斯力,其值特別小,所以在人工邊坡區張剪現象特別發育。由於邊坡區還存有平行邊坡向的中間主應力σ2的影響,因此發生張剪時,受側向應力影響,反映有明顯的剪切位移。一般變形後應力即釋放,但應研究因氣溫變遷所形成較大匿動力再生,產生岩塊旋滾崩坍,應做一定防範處理。在層片狀岩體區,或連續軟弱結構層、帶控制的板塊狀岩體,往往成為江河的走向谷,或工程區人工邊坡中無法迴避的走向坡,這種坡既有順向也有逆向,在研究這種邊坡時,不能僅以SMR分類評判抗拉和抗剪強度阻力系數的校驗作依據,還應作層片狀岩體抗彎與抗折強度及其對總體穩定性影響的判定。從表2.4可看出Rt較Rb小,但這是結構影響所致,剔除岩體中缺陷,則Rt較Rb略大,而彎曲法抗拉試驗,實際即為抗彎強度試驗,所以Rt與Rb應相等,在匿動力所形成的拉平勢場力影響下,層片狀岩體承受著矢量向卸荷自由面的橫向作用力,成為岩體中的彎曲剪力,使岩體出現層狀彎曲的撓度形變與折斷,因此應研究層狀岩體所在不同部位不同條件下的抗彎強度,和提高其抗彎強度的措施。在逆向坡區,如天生橋(Ⅱ)級水電站,廠區南側邊坡,岩層結構如同汽車的疊板彈簧式的平鋪懸臂,每層都有各自的撓度,每層的最大撓度公式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EI稱為岩體抗彎剛度,E為彈性模量值(GPa);I為岩層的截面對彎曲中性面的慣性矩;M為釋放能;l為臂梁長度(m)。
如引用抗彎截面模量Wz,則Wz=Iz/ymax,他只與截面幾何形狀有關,其量綱為(長度)3,取矩形截面高為b,即岩層厚度,寬度為h,則I=b3h/12。Y為截面上邊緣點到岩層本身中性軸的距離,即b/2,則Wz=(b3h/12)/(b/2)=b2h/6。
如使截面增大,則Wz亦不同,可用Wz/A來衡量,即(b2h/6)/bh=0.167b。若錨固連鎖岩層以增加岩體厚度b,則使抗彎載面模量,亦呈相應比例增加,提高了抗彎剛度,減小了撓度變形。
如從邊坡底層增加岩層抗彎剛度,使近似固定支座則可減少坡上部分具懸臂梁特性的l長度,若使l減少一半,則使撓度減小為1/4值。
最後以Mmax≤Wz[Rb]作穩定特性的評判。Mmax為邊坡中原被鎖閉應力的釋放值σc,加最大溫差應力σt與近似懸臂l的乘積,即(σc+σt)·l,l為處理後的調整值,即(σc+σt)·l2≤(b2h/6)·[Rb],Rb為抗彎強度。若邊坡為同向坡,則可形成鼓曲潰屈或翹抬折斷。翹抬折斷主受拉平勢場力影響,而鼓曲潰屈則受岩層自重壓力與拉平勢場力的雙重影響,如天生橋(Ⅱ級)水電站原廠區北側邊坡、五強溪水電站左岸邊坡等。對翹抬折斷型,均在一個地層最上部露頭裸露段,可結合實際情況按上述思路對實際現象進行反演,按Mmax=Wz[Rb]作穩定性評判,但Mmax=σrl',其l長按試驗規定可定為厚度(b)的3倍以上,但所受拉平勢場力各處均相同,因此,l'=0.5lb,鼓突潰屈則由岩層自重的泊松效應所形成的垂直岩層的張力,加溫差應力所形成的反應力(圖2.18),其所受層面向反應力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l為支座以上岩層長度(m);l0為鼓突以上未鼓突的岩層長度(m);lb為鼓突岩層長度(m);α為鼓突變形的張開角,即θA角。
圖2.18 順坡岩層鼓突示意圖
鼓突起底部未變形岩體為變形體基座,上部未鼓突變形岩體相當於自由鉸支座,則其端截面轉角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最大撓度為fb=Pcrl2b/48EI,仍以Mmax=Wz[Rb]來做穩定性評判。Pcrl2b=Mmax,則Mmax≤Wz[Rb];
若Wz[Rb]值不能滿足要求,則以錨固增加岩層厚度,提高抗彎剛度EI值來處理。
人工高邊坡區,存有軟弱結構面,或兩組、兩組以上結構面搭接組合而成不利的結構塊體,形成結構面成為滑動控制面的地質體,對其穩定性研究,首先應採用吳爾福氏網作圖法,確定可能失穩地質體的滑移方向,並研究該方向相應抗滑穩定的有關參數,這種參數不能採用霍克-布朗理論,或庫倫-莫爾理論簡單確定。對粗糙無充填的結構面,採用巴頓20世紀70年代所建的強度准則,巴頓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從探討抗剪峰值角與峰值剪脹角的關系著手,得出預測岩石裂隙抗剪性能的一般方程:
(1)在低或中等有效正應力作用下,採用的剪切強度公式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JRC為裂隙粗糙度系數,介於0~20。根據裂隙面滑動方向的糙度測量(專用測量儀)曲線,與典型糙度剖面曲線對比選取;JCS為裂隙面的抗壓強度。可用回彈儀測出回彈值Rc代入
log10JCS=0.0086rd·Rc+1.01式,以求JCS值;rd為岩石干容量;φb為岩壁面物資間正常的抗滑摩擦角。可以簡單滑動測定。
(2)在高有效正應力,或三軸應力條件下,其抗剪強度公式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若結構面有充填物,則按軟弱夾層的專門研究與試驗方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