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畫出黃金的趨勢線,如圖應該怎麼看怎麼畫
大周期畫線確定趨勢,小周期畫線找買賣點
下行趨勢,上面兩個高點連起來,在平移到下面低點,就可以畫出個通道了
上行趨勢,就是下面兩個低點連起來,在平移到上面高點,就可以畫出個通道了
等回頭給個畫線培訓視頻給你看看
B. 全世界最深的貝加爾湖下是不是真的隱藏了五百噸沙皇的黃金
貝加爾湖有幾個世界之最,當然它是全世界最深的湖泊應該大家都知道了,平均水深758米,最深在1634米至1741米之間數個數據不等,當然即使以1634算它依然是最深的!同時它也是淡水含量最多的湖泊,達到了23600立方千米,略高於五大湖,比波羅的海水量還多!另外它也是全世界最清澈的湖泊之一。
至於黃金到底散落在西伯利亞平原還是貝加爾湖底,已經沒有人知道了,2009年俄羅斯在貝加爾湖底約600米的深度發現了疑似運送黃金的車輛殘骸,但並沒有發現黃金,而更多的區域則是深達上千米,即使發現這個打撈也許只能交給機器人,況且希望渺茫!
C. 中國2ooo年至2013年黃金價格曲線示意圖
以上藍色框框就是2000-2013年的黃金價格曲線。
點擊圖片可以看到高清大圖
D. 黃金分割比如何用示意圖表示
黃金分割數是(根下5-1)/2你做個1.2,根下五的直角三角行!在用圓規得到根下五減一在用圓規將根下五減一對到直角邊二上就是了
E. 如圖為某地區四個國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國出口商品總額的百分比示意圖.讀圖完成10-11題.10.根據圖中信
讀圖可知,該地區四個國家片面發展一種或幾種面向出口的農礦初級產品,成為發達國家的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市場,形成單一經濟形態,因此可以推斷四國的經濟特徵都是出口初級農礦產品,經濟發展落後.
非洲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石油等礦產資源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從圖中四個國出口的商品占本國出口商品總額的百分比示意圖可判斷,該地區的四個國家位於非洲.非洲地區經濟落後人口增長過快,糧食供應不足,生態環境惡化,故A符合題意.
畜牧業和工礦業發達,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是澳大利亞,位於大洋洲,故B不符合題意;
農業發達,實現了區域專業化和現代化,世界能源消耗大國是美國,位於北美洲,故C不符合題意;
非洲的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因此可判斷丁國是剛果,森林和礦產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剛果盆地,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F. 美元指數上漲現貨黃金就會下降,為什麼黃金和美元指數一直呈現負相關的關系呢
(一)突發事件造成經濟風險
美元指數與黃金價格走勢均呈現出正相關關系的四個時間段,結合當時全球的政治、經濟等宏觀情況分析,可以看出這種非常態走勢的背後原因。1993年,美國對外干涉索馬里結果計劃失敗,受到重大創傷;2005年,伊拉克暴力事件持續、查德向蘇丹宣戰等;而2010年上半年二者的正相關關系主要是由經濟因素引起的;2009年至今,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全球的通脹數據也並不樂觀,中國的CPI也不斷走高,從2009年11月的0.6%直線上升到2011年4月的5.3%。2011年5月20日至23日,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同漲,主要是由於歐洲債務危機日益深重以及中東局勢不穩共同作用所導致的。
總而言之,非常事件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武裝暴力沖突、政治不穩定,造成財產的損毀;二是經濟波動,如金融危機、通貨膨脹,造成貨幣貶值、資產縮水。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會積極尋找避險途徑。
(二)黃金與美元同為避險工具
黃金因其特有的自然屬性而成為世界上公認的避險工具。同時,美元由於國家綜合實力以及低利率的貨幣政策、貨幣價值穩定,也被公認為避險貨幣。因此,黃金與美元具備同樣的避險功能。當世界政治局勢發生變動、經濟不穩定時,投資者會選擇避險工具來規避投資風險,從而黃金和美元的需求同時增加,這樣會使國際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同時走高,形成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的正相關趨勢。
(三)美元是黃金的計價貨幣和主要購買手段
世界黃金市場上是以美元計價的,這便可以解釋美元與黃金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同時美元又是黃金的主要購買手段,當在避險情緒高漲的情況下,美元與黃金的需求均增加,其中對於黃金的需求更為突出,而黃金以美元計價,這會使投資者為了購買黃金而將手中的其他貨幣兌換成美元去購買黃金,結果導致黃金與美元同漲。在其他貨幣不斷下跌的過程中,美元指數與黃金價格卻保持著不斷上漲的趨勢,正如5月20日至23日,中東局勢難以平息,歐債務危機四起之時,歐元大幅下跌,而黃金與美元大幅同漲。
G. 為什麼南非被稱為黃金之鄉
南非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擁有各種礦產資源,已開採的就有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黃金,產量佔世界第一位。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南面,有一個地方叫約翰內斯堡,是南非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最大的產金中心,有「黃金之城」的美稱,四周綿延240千米的地帶內有幾十個金礦。登上約翰內斯堡市50層高的卡爾頓中心頂樓,在參觀走廊里,陳列著從金礦里開采出來的金礦石,張貼著介紹採金、提煉等過程的示意圖及大幅彩色照片。電視屏幕上一遍一遍播放著從金礦開采、提煉到鑄成金錠的全套錄像。黃金與南非人民的生活可謂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而南非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黃金之鄉」。
H. 希望有人好心幫忙一下請把初中生物和地理課本中的要點 重點和易錯點 歸納整理成資料
我只有地理的
初二地理會考復習資料
一:比例尺
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簡單。
分母小,比例尺大,范圍小,內容詳細。
a數字式:1:1000
b文字式:一厘米代表實際1千米
c線段式:
二:地形圖:
三、地球的運動:
自轉 公轉
心 繞地軸旋轉 繞太陽旋轉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周期 一天約(24小時) 一年約(365天)
現象 晝夜交替 四季變化
時間的差異 晝夜的長短
地球公轉的示意圖
四、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
五、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854.7萬平方千米,差不多佔了南美大陸總面積的一半。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亞馬孫平原部分約佔全境的1/3,其餘部分基本上屬於巴西高原。
亞馬孫平原是有亞馬孫河長期沖積而成。亞馬孫河發源雨安第斯山脈,亞馬孫水系跨高溫多雨的赤道南北,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亞馬孫河的長度僅次於尼羅河,居世界第2位。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比較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徵
亞馬孫平原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多雨
巴西高原 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
發展迅速的經濟:
巴西是南美洲的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蔗糖、香蕉、劍麻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巴西的鐵礦儲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是南美洲人口做多的國家,2000年總人口達1.70億。90﹪以上的巴西人居住在東部的沿海地帶,聖保羅是巴西的第一大城市,里約熱盧是石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巴西政府將首都從里約熱盧遷到巴西高原中部的新城市—巴西利亞。巴西是一個人中復雜的國家。
七上
1. 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2. 比例尺大小比較與分數大小比較同理,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注意比較前把各比例尺統一化成數字式。在同樣大小的兩幅地圖上,比大,范小,內詳;否則反之。
3. 五條緯線:(由北至南)北極圈:66.5°N;北回歸線:23.5°N;赤道:0°緯線;南回歸線:23.5°S;南極圈:66.5°S
4. 南北緯、南北半球分界線:赤道;東西經分界線:本初子午線(0°經線);東西半球分界線:20°W,160°E
5. 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6. 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7. 北美南美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歐非:直布羅陀海峽;亞非:蘇伊士運河
8.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9. 陸地五種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其中山地又分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
10. 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
11. 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都是海洋
12. 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
13. 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14. 出生率=出生人口總人數÷總人口數×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數÷總人口數×100%
15. 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16. 世界上所有人種都平等,沒有優劣之分
17. 世界氣候類型:四種熱帶: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熱帶季風;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山地氣候
地理
第一章 認識大洲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
1.2 非洲
國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國家。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約佔全洲面積的。
炎熱的氣候:非洲是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氣候特點:氣溫高;乾旱地區廣;氣候類型成南北對稱分布。
豐饒的資源: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發展的經濟:
1.3 美洲: 「新大陸」: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移民與經濟:
第二章 了解地區
2.1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日本被稱為「地震國」
地區 地形特徵 河流特徵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富饒的礦產: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則人口稀少。
2.2 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與社會: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
2.3 西亞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亞洲;非洲;歐洲。
這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農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國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國家: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佔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石油輸出路線:
2.4 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雄厚的經濟實力: 繁榮的旅遊業:
2.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冰雪世界: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極地科學考察:中國的長城站(6213′S;5858′W)中國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進國家
3.1 日本(Japan):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通用語言:日語。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為日本最高峰。
濕潤的氣候: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國影響。在近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壽司
發達的經濟:二戰後,日本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科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製作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主要工作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日本耕地面積狹小,農業勞動力不足,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漁業生產大國。日本的交通運輸也相當發達。主要城市:東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達1200多萬。
3.2 埃及(Egypt):
地跨兩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簡稱,絕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埃及領土面積逾100萬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蘭;首都:開羅(千年古都)。 沙漠廣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屬地中海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少雨。 世界上最長的河?尼羅河,埃及人稱之為母親河,中國的母親河是黃河。 文明古國: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雄偉的獅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嚴的神廟、象形文字、天文歷法。埃及金字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的秦皇陵的兵馬俑也是七大奇跡之一。 發展中的工農業:農業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這里是非洲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以生產長絨棉著稱,長絨棉的產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羅斯(Russia):
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幅員遼闊,令圖170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平原廣大: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大河和山脈呈偉大的地形區的重要界線。俄羅斯領土中,有70%是曠闊的平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豐富的資源:西伯利亞的貝加爾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羅斯的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經濟:俄羅斯是重要的工業大國,能源、鋼鐵、機械、化學、航空航天等部門地位突出。俄羅斯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馬鈴薯、亞麻和乳肉製品。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俄羅斯在1991年由蘇聯解體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西伯利亞的開發:
3.4 法國(France):
歐洲的經濟大國:國土:面積55萬平方千米。人口:5889萬人。首都:巴黎。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佔全國的4/5。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變化小,全年將水分平均勻。生產:小麥產量居世界前列。是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概述:法國的工業也很發達。重要工業資源煤、鐵等礦產比較豐富。
文化與旅遊:法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景色秀麗的自然風光,浪漫多情的民風民俗,高雅的藝術,新潮的時裝……法國在1999年的外國遊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遊業也是法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3.5 美國(United States):美國的領土: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國旗:星條旗。 高度發達地經濟: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他的工業總產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發展工業具有許多優勢。美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既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人口與城市:人口在2000年為2.82億;人種絕大多數為歐洲遷移的白種人,也有美國原來的少部分黑人。美國人口分布不均。美國人口稠密地區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磯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聖弗朗西斯科由名舊金山、三藩市,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亞馬遜(孫)平原與亞馬孫(遜)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國家,國土面積854.7萬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亞馬遜平原部分約佔全境的1/3,其餘部分基本上屬巴西高原。這里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林中幽暗濕潤,人煙稀少,通行苦難。亞馬遜河支流眾多、水流平緩,航運便利。河口為喇叭形海灣,寬達300多千米,洪水季節一片汪洋,號稱「河海」。 發展迅速的經濟: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水平比較高。巴西農業機械化程序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的鐵礦儲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國內供電量中的比重逐漸提高。
人口與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總人口達1.70億人。巴西的最大城市聖保羅城市。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
3.7 澳大利亞(Australia):擁有一個大陸: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等周圍島嶼,面積約774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語言是英語。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面積約佔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北起的約克角半島。 古老的動物:
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和適宜發展農牧業。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美譽。
I. 為什麼南非被稱為「黃金之鄉」
南非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擁有各種礦產資源,已開採的就有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黃金,產量佔世界第一位。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南面,有一個地方叫約翰內斯堡,是南非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最大的產金中心,有"黃金之域"的美稱,四周綿延240千米的地帶內有幾十個金礦。登上約翰內斯堡市50層高的卡爾頓中心頂樓,在參觀走廊里,陳列著從金礦里開采出來的金礦石,張貼著介紹採金、提煉等過程的示意圖及大幅彩色照片。電視屏幕上一遍一遍播放著從金礦開采、提煉到鑄成金鏈的全套錄像。黃金與南非人民的生活可謂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而南非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黃金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