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GSM中,上行質量差與下行質量差分別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的有什麼區別
網路是交替行的
上行是你給網路上傳
下行是你下載網路數據
㈡ 質差小區怎麼定義,怎麼進行排查
質差小區定義 根據聯通集團公司下發精品網考核標准規定如下: 上行質差小區定義:上行質量(0-5級比例)<=80% 下行質差小區定義:下行質量(0-5級比例)<=80%
影響質量差的因素 根據以往的優化經驗,對質量差問題進行了相應的總結,影響質量差的主要因素有: 1硬體故障 2傳輸問題 3參數設置問題 4網內外干擾 5覆蓋問題 6天饋問題 7上下行不平衡 8直放站問題
㈢ 什麼是高質差小區
質差的定義:
指標含義:考察語音在無線環境中誤碼率的情況,誤碼率越大,質差越嚴重,具體語音質量等級體現在上下行語音測量報告中。
指標定義:忙時上行質差比例>5%或忙時下行質差比例>5%且忙時話務量>=3Erl。
質差的計算公式:
上行HQI(0-5)=[全速率TCH平均上行接收質量0-5的次數+半速率TCH平均上行接收質量0-5的次數/[全速率TCH平均上行接收質量0-7的次數+半速率TCH平均上行接收質量0-7的次數]*100;
下行HQI(0-5)=[全速率TCH平均下行接收質量0-5的次數+半速率TCH平均下行接收質量0-5的次數/[全速率TCH平均下行接收質量0-7的次數+半速率TCH平均下行接收質量0-7的次數]*100;
上(下)行HQI(0-5)忙時統計小於95,且該小區話務量>=3Erl,則該小區記為質差小區;
質差原因分析
影響HQI的因素
影響上下行HQI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幾類:上行干擾、硬體故障、室內小區、覆蓋問題、頻率干擾、參數設置。
上行干擾
我們一般將干擾大致分為三類:網內干擾,網外干擾、硬體故障干擾。
網內干擾
網內干擾主要是由頻率干擾引起,小區頻率規劃不規范、覆蓋范圍不合理,都可能引起小區的頻率干擾;
網外干擾
網外干擾主要由C網干擾、直放站干擾、干擾器等引起;
硬體故障干擾
硬體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個是器件的老化導致大功率輸出時異常頻譜出現;另一個是天饋器件產生互調信號,其中互調和室分系統故障干擾是硬體故障干擾中最常出現的兩種干擾。
硬體故障
硬體故障主要是由TRX或合路器故障、載頻異常弔死、小區收發支路連線錯誤
TRX或合路器故障
TRX或合路器性能下降、收發支路連線介面松動、閃斷都屬於此類,均會造成小區上行/下行HQI惡化,存在此類問題的小區未必存在相應告警,多數伴隨上下行不平衡;
載頻異常弔死
載頻異常弔死的小區HQI變化幅度巨大,可能從99%直接下降至0,一般此類質差小區的出現都是突發性質的,小區歷史HQI均正常,當前也無故障告警,但是HQI陡降,下降比例一般超過30%,突發嚴重上下行不平衡,PB1-2(PB10-11)比例超過30%,此類小區往往通過四級復位小區或更換相應故障載頻進行解決;
小區連線錯誤
包括饋線接反,鴛鴦線、收發模式錯誤等幾種情況:
饋線接反:站點內兩個或兩個以上小區饋線接反,導致小區的實際覆蓋 方向與規劃不一致,引起小區切換差或頻率干擾,引起質差,排查這類故障時路 測較為直觀,後台也可以通過小區的切換、干擾等信息進行排查;
鴛鴦線:共站兩小區的饋線出現交叉,體現為一個小區的主集接收電平明顯大於分集接收電平,另一小區分集接收電平明顯大於主集接收電平,主分集接收電平可通過自定義測量報告主(分)集電平測量統計來計算;
收發模式錯誤:包括現場連線錯誤和前後台數據不一致兩種,如將接收分路配置為接收獨立,單通道單發雙收配置為雙通道單發雙收等情況,處理這類問題引起的質差需要確認到底是現場連線錯誤還是後台數據配置錯誤,進行相應更正即可;
室內小區
室內質差小區主要是由於主體設備故障、分布系統故障、室內信號覆蓋不足導致的弱覆蓋或泄漏引起,從去年成都室內質差小區處理情況來看,分布系統故障導致的質差比例大幅高於其他集中情況;
覆蓋問題
覆蓋問題主要分為弱覆蓋和過覆蓋兩類,省公司弱覆蓋定義為上行電平低於-94dBm比例超過30%,為上行弱覆蓋,下行弱覆蓋比例為下行電平低於-90dBm比例超過20%,為下行弱覆蓋,上行弱覆蓋對應到指標上則是全(半)速率TCH上行接收電平等級0和1的比例大於30%,下行弱覆蓋對應到指標上則是全(半)速率TCH下行接收電平等級0、1、2的比例大於20%,實際優化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小區的覆蓋環境、覆蓋范圍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如有的小區在過覆蓋的情況下,也存在上述特徵,就需要按照過覆蓋小區來處理;過覆蓋省公司未給出具體定義,質差分析組通常是結合小區覆蓋電平,覆蓋范圍和覆蓋環境來判斷小區是否存在過覆蓋,如一個小區主覆蓋方向站間距為1.3KM,小區TA3-5比例為30%,且小區無弱覆蓋,在小區鄰區及切換參數等均正常情況下,判斷小區為過覆蓋;
頻率干擾
頻率干擾對小區上下行HQI均有影響,其中對小區下行HQI的影響要明顯大於對上行的影響,而下行後台優化過程中無法通過干擾帶來直接查看小區的干擾情況,只能通過其他的指標結合一些操作進行判斷,相比而言,通過現場測試進行判斷要直觀的多,需要注意的是,多數過覆蓋的質差小區存在頻率干擾,這時需要優先解決小區的覆蓋問題;
參數設置
參數設置類包括小區的空閑參數(CRO、PT、TO)、接入參數(RXMIN)、切換參數(主要為邊緣切換門限、小區間切換磁滯、PBGT切換門限等)、鄰區配置、功率設置、跳頻參數等;
注意事項
質差小區在分析處理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跳頻對質差的影響
形成質差原因較多,當一個小區內的部分載頻存在質差時,由於跳頻存在均化作用,會導致該跳頻組內所有載頻均質差,此時需要將小區跳頻關閉,找到真正的問題載頻或頻點,避免出現誤判,同樣,跳頻對小區的干擾、上下行平衡等也存在均化作用,處理質差小區時需注意;
質差小區在處理過程中會經常涉及開關跳頻和重新規劃頻點的操作,此時需注意小區配置頻點是否為同一頻段,小區同一跳頻組內同時存在P頻點和E頻點時,往往會導致小區HQI大幅下降,引起質差,遇到此類小區時,需將不同頻段頻點設置在不同的跳頻組內,這類小區不要使用快速設置跳頻進行開啟跳頻操作;
過覆蓋小區處理
過覆蓋質差小區在現網中占很大比例,在處理這類小區時,現場RF優化要比後台功率調整效果好得多,實際分析中也發現,很多正常小區由於過覆蓋/話務過高等原因,被降低幾個功率等級,引起小區質差,或者後台分析需要壓低天線的質差小區卻只是通過降低幾個功率等級來解決問題,結果導致HQI更差;
參數設置不合理
各模塊有自己的優化分工,比如同一個小區,區域可能希望擴大覆蓋范圍解決覆蓋問題,後台可能希望通過話務分流解決擁塞問題,而質差組又想解決質差問題,為了解決相應的問題,就要進行相應的優化手段,而這些手段又很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往往導致一個小區的參數設置混亂,鄰區參差不全,結果睡得問題都沒得到很好的解決,這種情況目前現網中不在少數,如很多小區最小接入電平設置的很高,同時CRO又調的較大,導致小區無所適從;
考慮問題不全面
造成小區的質差原因很多,可能是參數、可能是硬體、可能是數據配置、也可能是無線環境、甚至話務模型的變化都會導致小區HQI的大幅波動,優化過程中需要全面考慮,全面分析,不能因為一個小區上下行存在不平衡,就判斷小區硬體存在問題,也不能因為小區低電平比例高,就直接判斷小區弱覆蓋,實際上,不單單是硬體問題能引起小區上下行不平衡,小區的覆蓋范圍、小區的干擾情況、手機基站發射功率,都可能引起,同樣,存在弱覆蓋的小區也未必是質差小區,小區弱電平比例很低,但是後來核查發現,是因為鄰區不全,切換不及時,才導致小區質差,如果上述小區直接就通過上下行不平衡或弱覆蓋,就南轅北轍了。
㈣ 上下行質差的原因有哪些
影響小區質差的因素有很多,以下僅供參考:
1、硬體故障:檢查載波、合路器、雙工器等等是否有硬體告警,若有及時處理;
2、傳輸問題:由於各種情況導致的Abis介面、A介面鏈路等傳輸質量差,傳輸鏈路不穩定,也會導致上下行質量差。
3、參數設置問題:BSC側和MSC側的一些參數設置會影響上下行質量。
4、網內外干擾覆蓋問題:當存在網外干擾、直放站干擾,或者由於頻率資源不足導致頻率復用度過高而出現嚴重的網內干擾時,會導致佔用TCH信道時質量差。
5、
天饋問題:
a.
如果由於工程方面的原因,兩個小區間的發射天線接反,會造成小區內
上行信號比下行信號電平差很多,在距離基站較遠處質量變差。
b.
如果天饋線老化、進水、打折、接頭處接觸不良均會降低發射功率和收
信靈敏度,從而產生嚴重的質差。
6、上下行不平衡:如果由於基站發射功率過大或塔放、基站放大器、天線介面等出現問題,造成上下行電平相差較大,導致上下行質量差。
7、直放站問題:如果小區掛有直放站,當直放站出現故障或上/下行增益設置不合理時,會導致基站的覆蓋出現問題,導致質量變差。
如果直放站為寬頻直放站,且增益設置較大,可能會引入較強的干擾,對周圍的網路質量造成壞的影響,導致質量下降。
㈤ cds中,對於上行信道質量,可用哪些指標反映
上行有兩種參考信號:DM-RS和SRS。
1、DM-RS與PUSCH和PUCCH的發送相關聯,用作求取信道估計矩陣,幫助這兩個信道進行解調。
2、SRS獨立發射,用作上行信道質量的估計與信道選擇,計算上行信道的SINR。
下行有五種參考信號:
1、CRS(小區特定的參考信號,也叫公共參考信號)是用於除了不基於碼本的波束賦形技術之外的所有下行傳輸技術的信道估計和相關解調。小區特定是指這個參考信號與一個基站端的天線埠(天線埠0-3)相對應。
2、MBSFN-RS是用於MBSFN的信道估計和相關解調。在天線埠4上發送。
3、UE-specificRS(移動台特定的參考信號)用於不基於碼本的波束賦形技術的信道估計和相關解調。移動台特定指的是這個參考信號與一個特定的移動台對應。在天線埠5上發送。
4、PRS是R9中新引入的參考信號。
5、CSI-RS是R10中新引入的參考信號。
(5)上下行質差需查看指標擴展閱讀
CDS系統根據不同的環節採用不同的技術,主要涉及到以下4種技術
1、廣域網負載平衡技術
使Internet客戶可就近訪問緩存伺服器,從而減少網路延時。
2、本地負載平衡技術
用於實現緩存伺服器的負載平衡和高可用性。在各地節點上實現緩存伺服器組的負載平衡,不僅保證了緩存伺服器的冗餘設計和高可用性,還可以基於輪詢方式或響應時間方式分擔來自用戶端的Web請求。
3、緩存技術
通過在IDC前端部署高速緩存伺服器並採用反向代理模式,可加快伺服器的響應時間。緩存伺服器的作用是把用戶訪問過的內容保存在伺服器中,以便其他用戶再次訪問該內容時可以從就近的緩存伺服器中得到,從而縮短伺服器的響應時間。
4、內容分發和管理技術。
內容分發和管理技術能夠主動、實時地更新緩存伺服器的內容,使緩存伺服器的內容與源Web伺服器一致、保持同步。
㈥ 小區上行質差,下行質差如何處理
上行質量差:單個載頻上行質量差-》載頻故障 所有載頻上行質量差-》1.上行干擾 2.合路器等公共硬體故障 3.無線環境本身較差,即TA較大,平均電平過低等。 下行質量差: 單個載頻差-》 1.可能載頻故障 2.同鄰頻干擾 所有載頻差-》1.同鄰頻干擾(跳頻) 2.合路器等公共硬體故障 3.無線環境本身較差,即TA較大,平均電平過低等。
㈦ 從上至下下沉質量指標 是什麼意思
80%棉20%滌:面料的成分要求是80%棉,20%滌(聚酯纖維),這個好理解
JC60S*(JC60/T40)60S/200*(75+75)
JC60S ,經紗60s的精梳棉,60S表示60支,支是表示紗線粗細的指標
(JC60/T40)60S,緯紗是精梳棉60%,滌綸(聚酯纖維)40%的紗線,也是60支
200*(75+75),表示織物密度,經紗200根/英寸,緯紗應該是股線,一般表示為75×2,150根/英寸
貢緞/緞紋:這是表示織物組織結構的,經紗和緯紗至少隔三根紗才交織一次。,形成特有的布面效果。
㈧ 上行不平衡需要看哪些指標,如何分析會造成什麼問題
沒有上行不平衡一說,不平衡都是相對的,上下行不平衡是單純的上下行接收電平的差值,一般超過20就比較嚴重。
GSM是個上行受限的系統,上行方向覆蓋半徑要小於下行方向,因此,基站的實際覆蓋范圍就是上行的覆蓋半徑;
造成這一現象的問題主要受限於基站和MS的發射功率及設備,下行方向有更大的發射功率和天線增益,而上行方向只有MS的天線增益,發射功率也只有2W(33DBM);
導致上下行功率不平衡的原因:
1、最常見的是增加了有源設備導致上下行功率偏差較大,如增加了直放站、塔放等;
2、天潰故障,如單極化天線故障,或RX分集線故障、鏈接問題等導致上下行功率不平衡;3、BTS中的合路、載頻、耦合設備故障也會導致系統收發功率不平衡,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告警,或者電平統計的結果來觀察的;
4、在觀察是由於上行路損導致還是下行路損大導致的上下行不平衡時,通過對比MSPWR-UPLEV和BSPWR-DLEV的結果進行對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