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的上海灘到底出過哪幾個風雲人物,從民國初到解放前
顧竹軒、王亞樵、張嘯林、杜月笙、黃金榮等。
1、顧竹軒
顧竹軒(1885—1956),字如茂,江蘇建湖人。少年時期因家境貧寒,適逢災荒,16歲到上海謀生。在公共租界協記公司拉黃包車,一度入租界巡捕房充當巡捕。20多歲時,躋身上海幫會上層。
徒弟達數百人,有「江北大亨」之稱。20年代初,與人合夥在閘北開辦同慶舞台,不久又開設德勝茶樓、天蟾舞台。1923年起,獨資經營天蟾舞台,聯絡京劇名角,推進京劇演出場所改良。
1932年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八一三事變,參加傷兵和難民救濟,派保衛團支援抗戰。抗日戰爭期間,掩護、護送和營救中共地下黨員。
國共內戰時期,掩護和協助中共中央上海局下屬的幫會工作委員會的工作,又多次掩護發電廠地下黨負責人的活動,並為運送物資和醫葯用品去蘇北根據地提供方便。
1947年,任上海市參議會參議員。1949年,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1956年7月6日,在上海去世。
2、王亞樵
王亞樵(1889—1936),字九光,抗日誌士,民族英雄。1889年出生於安徽合肥,自幼讀書,聰穎過人,少年時期目睹官吏豪強壓榨人民,恨之入骨。
每與青年志士談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慷慨悲歌,不屈不撓,鄰里友人多贊王亞樵有古烈士風。
1911年王亞樵響應孫中山革命主張,在合肥組織軍政府,宣布獨立。1913年出走上海,研究無政府主義,刻苦鑽研怎樣打倒社會上的一切強權。1916年初宣傳討袁護國運動。
1918年作為南方代表赴上海參加南北議和。1920年赴安慶,反對武人干政,遭通緝,再次亡命上海。1921年創建斧頭幫,斗敗黃金榮、杜月笙,替窮人撐腰。
1923年11月10日暗殺淞滬警察廳長徐國梁,事發後投奔盧永祥,在湖州徵兵,與戴笠、胡宗南結為金蘭兄弟。1926年任安徽副宣慰使,宣傳北伐。
1927年出席南京奠都典禮大會,指責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引起蔣介石不滿。1928年8月18日暗殺安徽建設廳長張秋白,1930年7月24日暗殺上海招商局總辦趙鐵橋,號稱暗殺大王。
1931年6月14日在廬山刺殺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未成,同年7月23日在上海北站槍擊國民黨財政部長宋子文。
1932年日寇發動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王亞樵組織鐵血鋤奸團刺殺漢奸日寇,同年4月29日暗殺日本派遣軍司令白川義則。
1935年11月1日策劃在南京刺殺汪精衛,同年12月25日暗殺國民黨外交次長唐有壬。1936年10月20日在即將投奔共產黨之際,被戴笠暗殺於廣西梧州。
毛主席評價王亞樵: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
3、張嘯林
張嘯林(1877年—1940年8月14日),浙江慈溪人,原名張小林,舊上海青幫頭目,與黃金榮、杜月笙並稱「上海三大亨」。
早年游手好閑,打架斗毆,與流氓為伍,為杭州地痞。後結識上海流氓季雲卿,隨季雲卿赴上海,拜上海青幫大字輩樊瑾丞為「老頭子」。
1920年,與黃金榮、杜月笙合股開設三鑫公司,販賣鴉片,逼良為娼,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人稱「三色大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指使流氓打手冒充工人,襲擊工人糾察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1932年任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監事。
1937年日寇發動八一三事變,攻陷上海,張嘯林公開投敵,淪為漢奸。大肆鎮壓抗日救亡活動,為侵華日軍收購糧食、棉花、煤炭、葯品等戰略物資,強行壓價甚至武裝劫奪,趁機大發國難財,並籌建日偽浙江省政府,擬出任偽政府省長。
蔣介石指示軍統局長戴笠對張嘯林執行制裁。1940年8月14日,張嘯林被貼身保鏢林懷部擊斃於上海華格臬路張公館。
4、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男,原名杜月生,後因章太炎建議而改名鏞,號月笙,江蘇川沙(今上海浦東新區)人,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
1902年,杜月笙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
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於香港病逝,終年63歲。
5、黃金榮
黃金榮(1868年—1953年6月20日),祖籍浙江餘姚,生於江蘇蘇州。舊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幫頭目,與張嘯林、杜月笙並稱「上海三大亨」。
早年在上海城隍廟萃華堂裱畫店當學徒,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巡捕,直至升為警務處唯一的華人督察長。
後勾結帝國主義、官僚、政客發展封建幫會勢力,成為上海青幫最大的頭目,門徒達1000餘人,操縱賭博等罪惡勾當。
1927年4月組織中華共進會,參與「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同年辭去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長職務。1928年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政府少將參議、行政院參議。
抗日戰爭時期寓居上海,拒絕出任偽職,保持了民族氣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成立「榮社」,勢力遍及全國工商、農礦、文化各界。建國後,曾向人民政府坦白罪行。1953年6月20日在上海黃公館謝幕人生,終年85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顧竹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金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杜月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嘯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亞樵
❷ 中華民國十九年印本金五百萬中央銀行上海版價值多少
這種舊錢幣收藏價值也不是很高,值不了多少,純粹以收藏者自己定價。
關金券實際上是「海關金單位兌換券」的簡稱,是一種國民黨統治時期繳納關稅專用的紙幣。
1929年,世界金價飛揚,銀價暴跌。國民黨政府為了維持關稅收入,於1930年1月15日決定海關徵收關稅時由徵收銀兩改為徵收金幣,並以值0.601866克純金為單位做標准計算。1931年2月1日,海關開始徵收關金。同年5月1日,為方便使用,中央銀行開始發行一組由美國鈔票公司印製的直型關金券,面額有拾分、貳拾分、壹圓、伍圓、拾圓5種。初發行時只能作為繳納關稅用,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
1942年2月1日,國民黨政府提高海關金單位,即由每單位含純金0.601866克提高到每單位含純金0.88861克,和美金等值。同時按1:20兌換法幣,並增發貳拾圓、伍拾圓、壹佰圓、伍佰圓面額券,並以關金1元摺合法幣20元的比價,與法幣並行流通。至此關金兌換券失去原來發行的意義而變為大面額流通貨幣。後因法幣急速貶值,中央銀行又多次發行大面額關金券代替法幣流通。
1948年8月19日,國民黨政府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實行所謂「幣制改革」,宣布廢除法幣和關金券,發行金圓券,並以1金圓券兌換15萬關金券的比率收兌關金券。同年11月21日停止收兌,關金券正式作廢。
關金券自1931年5月1日發行起,到1948年11月20日停止收兌止,歷時17年半。期間正式發行的關金券品種有47種,未發行的有4種。如果把不同簽字、不同字軌、不同號碼型體等計算在內的話,品種將近百種。
關金券的圖案比較統一,正面上部均為孫中山頭像,下部印關金面額,背面用上海海關大樓做券背圖案,票券均採用直型。
關於關金券的性質,它實際上是解放前國民黨政府通貨膨脹的產物,早已失去流通價值,早已一錢不值。
這種舊錢幣收藏價值也不是很高,更沒有兌換的可能。中國人民銀行有關文件明確指出,蔣偽鈔票早已作廢,不論在大陸還是在台灣省都早已停止流通,無兌換價值;其中注有美國鈔票公司字樣的也不是美鈔。
❸ 民國時期上海的資料
建城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辟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開始新生。
變革
上海的解放,揭開了上海發展新的歷史篇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人民經過50多年的艱苦奮斗,使上海的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1978年以來,上海不斷擴大開放,深化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條特大型城市發展新路,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並正向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和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邁進。
❹ 我有一張民國36年,(上海)中央銀行,關金500元紙幣,現在大概值多少錢
這是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中央銀行發行的500元關金劵,正面是孫中山像,背面是中央銀行大樓,美商鈔票公司承印,鈔票為豎式印製。(按當時關金1元摺合法幣20元的比價,500關金元相當於1萬法幣元,當時可以在市場上流通)
目前全品的在郵幣交易市場上價值160元人民幣左右,流通品相的價值40元人民幣左右。
❺ 民國十九年中央銀行上海關金500元
全新150元
通常普通品相15-30左右
❻ 民國的上海,當時放眼世界,屬於什麼水平
電影《八佰》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說那邊是天堂,那麼這邊就是地獄。」當日軍1938年入侵上海之時,整個上海除了租界被打成一片廢墟,宛如人間煉獄。
圖註:1936年的上海
總評:
民國時期上海這個「東方巴黎」的繁華,和中國並沒有太多關系。它的繁華,是西方列強建立的租界創造的。租界中的各國肆意踐踏中國的法律,隨意制定關稅,中國政府卻完全沒法插手。
名為租界,實際可以說這個時代的上海,僅僅是列強為了更好的瓜分中國而建立一個比較「現代化」的殖民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