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會帶來什麼後果
經濟下行壓力可能是我國近些年來普通老百姓最常接觸的經濟學詞彙之一了。我認為對於經濟下行壓力並不能以好或壞而簡單的一概而論,因為這是一個*中長期經濟調整*必須經歷的過程。那麼隨著中國進入翻山越嶺,爬坡過坎的新階段,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我為題主從宏觀的角度與微觀的角度來分別進行分析: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使得制度缺陷不斷暴露,很多苗頭性問題會被質疑並且可能引起恐慌情緒。區域性的政策將被迫調整,政府必須在巨大的壓力下,挺進改革的步伐。而陣痛將無法避免。市場很難再次承受刺激性政策帶來的後果,如果義無反顧地對市場進行又一輪刺激,有一定可能導致經濟增長和就業滑坡底線。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很多個體戶將面臨生存危機,中下游企業將被迫轉型升級或者只能無奈破產。下級政府將更難拉動當地投資,對外貿易也將嚴重受阻。民眾可能會出現大范圍的恐慌和無措,各級政府將要被動緩解失業率提升帶來的各項問題。個級出口在如今國際金融向好的局面下不升反跌,個體企業競爭力在反復中不斷下降,造成了出口增長的「前追後堵」。
而這些就是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可能帶來的影響。不過根本上我國的經濟並不會被動搖,我國也在積極的進行結構調整以及產業轉型,經濟下行壓力雖然會成為常態化的事實,但不會嚴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純手打,希望能被採納~謝謝!
『貳』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問題
一、經濟運行仍處於合理區間但下行壓力較大
受出口和投資兩大需求明顯回落的影響,一季度經濟增長比去年四季度有所放慢,但仍處於合理區間內。經濟增長和就業仍在下限之上。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4%,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均回落0.3個百分點,處於7.5%左右的預期目標內。較為可喜的是今年以來就業形勢較好。據廣東省調查資料顯示,企業用工好轉,春節後員工返崗率為92%,比去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同時,物價增長小幅回落,持續在上限之下。一季度CPI同比增長2.3%,比去年全年回落0.1個百分點,明顯低於3.5%的調整目標。
不容忽視的是經濟增長下行壓力確實在增大,最大的壓力來自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一季度投資增長比去年同期明顯放慢同比增長17.6%,比去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回落2.1個百分點。投資增長放慢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我們估算,今年一季度房地產投資增幅回落拉動總投資增幅回落2.2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明顯放慢的原因則是因為商品房銷售量的持續下降和投資房地產的資金增長放慢,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拐點」真的已經來臨。這對投資和經濟增長較大的內在壓力。導致投資增幅放慢還有一個因素值得注意,即產能過剩問題導致生產價格持續下跌,一季度PPI同比下降2%,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的跌幅分別擴大0.3個和0.6個百分點,這對投資預期和企業效益增長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經濟下行的壓力還來自出口下滑,一季度貿易出口同比下降3.4%,意外的出現了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二次負增長。出口負增長主要是受對香港轉口貿易出口大幅下跌引起的,一季度我對香港出口同比下降31.3%,拉動出口增長回落6.5個百分點,剔除對港出口下降的影響,我國對其他地區出口還有所增長,但與全球經濟總體向好的趨勢是不相稱的,出口增長形勢嚴峻。
二、要正確看待經濟下行壓力增大
我們既要看到新發展階段經濟增長的「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特別是經濟結構調整的積極變化。
經濟下行是經濟步入長期調整期的一種自然反映,去年有,今年再有,明年後年可能還會有,主要是防止滑破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底線。金融危機以來,國內外各界都不適應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換檔」的現實,容易產生過度焦慮情緒,甚至一些人或機構藉此唱空中國,唱衰中國,認為經濟速度放慢就是硬著陸。中國經濟已進入只有靠轉型升級才能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經濟必須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調整,才能獲得新的發展動力,一味靠貨幣刺激政策保增長、穩增長,會適得其反,增長保不住,而結構調整被忽視。特別是我們要對房地產市場調整保持平常心,要防止出現過度調整但也要穩定房地產政策,不能遇壓力就反調整。房地產市場調整是一種內在趨勢,既要看到其增加經濟下行壓力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對經濟轉型升級有利的一面。
今年國際經濟是向好的,但出口不升反跌,正是由於我們金融危機後的幾年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調結構、促改革上,練內功,導致我國傳統產品的競爭力下降、而新的競爭優勢遲遲難以形成,結果使我們的出口增長面臨「前堵後追」的不利局面。
新一屆中國政府上任後改變了傳統的保增長方法,把政策的重點放在調結構、促改革上,經過一年的實踐,已取得積極成效。也正是如此,我們對經濟下行壓力不能反應過度,要看到目前經濟增長速度盡管在繼續下降,但也出現了許多積極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在提高。一季度反映宏觀經濟效益的財政收入增長較快,明顯好於去年同期;反映微觀經濟效益的工業企業利潤也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同時,居民收入增長穩中有升。
二是市場活力逐步增強。去年以來中央大力度推進的簡政放權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有效地激發了市場活力。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省新設企業數同比增長32.1%,新設個體工商戶同比增長18.3%;安徽新登記私營企業數同比增長32.7%;廣東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7.9%,其中私營企業數增長50.5%。
三是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從工業結構看,盡管工業增長有所放慢,但結構趨於優化。高耗能行業回落較為明顯,汽車及裝備製造業保持快速增長。一季度鋼鐵行業和水泥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2%和10.3%,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3.4個和1.6個百分點。同期,汽車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等行業增加值增幅均有所加快。從區域結構看,中西部投資增長較快,區域結構繼續改善。一季度中部和西部地區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0.2%和19.1%,分別比東部地區快3.8個和2.7個百分點。從服務業看,不僅服務業增加值佔比在持續上升,且服務業投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2013年以來服務業增長持續快於第二產業,2013年佔比上升到46.1%,首次高於第二產業的佔比(43.9%)。今年一季度服務業繼續保持增速高於第二產業的良好態勢。一季度,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9.6%,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幅高2個百分點。從需求結構看,內需中投資與消費增長協調性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增強。
三、有關政策建議
一般來講,一季度經濟形勢並不能說明全年的走勢,目前經濟的小幅波動屬正常范圍。我們要對穩增長、轉型升級充滿信心,我們在內需增長和區域增長等的迴旋餘地很大。從去年上半年經驗看,信心十分重要。當前,加強預期管理,增加市場信心,是做好宏觀調控、把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一個重大課題。同時,要高度關注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普遍性、苗頭性問題,做好應對准備。
一是可以對宏觀經濟政策做適當微調,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目前總體上要繼續實行穩健貨幣政策。在當前通脹壓力小的情況下,可適當降低基準利率,最好結構性降息,僅降至貸款利率,存款利率保持不變,以此降低企業負擔,增加市場信心。同時,積極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和規范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競爭,提高金融市場效率。
二是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增強市場活力。加快落實簡政放權年度計劃,積極在全國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增強市場活力。加快放鬆對各類服務業發展特別是社會組織發展的准入限制,進一步優化服務業發展體制和政策環境。加大新型城鎮化相關改革的力度,推進「三個一個億」的戰略和政策的落實。
三是堅持著力調結構,挖掘內生動力。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積極研究出台向國際市場轉移過剩產能的支持政策。加大治理霧霾力度,把環境整治與結構調整、轉變方式更好結合起來,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發展服務業和新興業態,加強保障房建設和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叄』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是什麼意思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1,中小企業大量倒閉,規模以上企業理論下降、裁員。浙江和廣東已開始 2,大量民工和大學畢業生失業。今年1000萬民工提前回家,只有42%的大學生找到工作。3,房地產泡沫崩潰,中國的房價已經沒有剛需支撐,已經嚴重脫離了老百姓收入水平。4,匯率崩盤,由於政府不允許銀行喪失支付能力,只能大量印發鈔票。到時候,RMB不僅對內,更會對外大量貶值。5,社會危機。
下半年經濟如果按現行政策算,9月CPI會變負。GDP及PMI,用電量等值會進一步降低。如果央行降息並出地方版的四萬億的話,估計房價還要漲。CPI重新拉高,GDP在8%以上,PMI會回50%以上。但不管什麼辦法,RMB的崩潰都不遠了。棄船,換美元!
『肆』 中國經濟下行,對理財收益有影響嗎
目前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國家一直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經常降准降息,導致貨幣型理財收益整體下滑,目前已經下滑到3%左右的水平,因此整體會降低理財收益
『伍』 2016年中國經濟有下行壓力,為什麼物價還在上漲
1、收入分配不合理,國家和資本的分配比重過大,勞動者的分配比例過小,勞動者分配比例只有8%左右2、經濟政策短視,貨幣超發嚴重,對內通貨膨脹嚴重,對外死扛匯率。3、產業結構不合理,長期的短視,錯失了經濟轉型機會,比如,08年房地產本可以自己調整,回歸房地產的住房本質,四萬億一出,立馬發瘋。4、社會保障差,養老教育住房,號稱新三座大山大量的財富進一步從普通老百姓的口袋中流出,普通國民,沒有能力擴大消費,也不敢擴大消費,再加上人民幣匯率高,出口失去價格優勢,生產的賣不出,產能嚴重過剩,經濟不下行才怪
『陸』 經濟下行壓力是通貨膨脹嗎
不是。
經濟下行壓力可能是我國近些年來普通老百姓最常接觸的經濟學詞彙之一了。
對於經濟下行壓力並不能以好或壞而簡單的一概而論,因為這是一個「中長期經濟調整」必須經歷的過程。那麼隨著中國進入翻山越嶺,爬坡過坎的新階段,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從宏觀的角度與微觀的角度來分別進行分析: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使得制度缺陷不斷暴露,很多苗頭性問題會被質疑並且可能引起恐慌情緒。區域性的政策將被迫調整,政府必須在巨大的壓力下,挺進改革的步伐。而陣痛將無法避免。市場很難再次承受刺激性政策帶來的後果,如果義無反顧地對市場進行又一輪刺激,有一定可能導致經濟增長和就業滑坡底線。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很多個體戶將面臨生存危機,中下游企業將被迫轉型升級或者只能無奈破產。下級政府將更難拉動當地投資,對外貿易也將嚴重受阻。民眾可能會出現大范圍的恐慌和無措,各級政府將要被動緩解失業率提升帶來的各項問題。個級出口在如今國際金融向好的局面下不升反跌,個體企業競爭力在反復中不斷下降,造成了出口增長的「前追後堵」。
而這些就是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可能帶來的影響。不過根本上我國的經濟並不會被動搖,我國也在積極的進行結構調整以及產業轉型,經濟下行壓力雖然會成為常態化的事實,但不會嚴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供參考。
『柒』 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 為何近期中國股市卻接連再創新高!!
用股市推動實體經濟的提升,這是央行行長說的,所以有了牛市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