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反映商業銀行經營狀況的指標有
這是一道股票習題么?
流動比率,資本風險比率,固定資產比率三項指標是財務報表中體現的重要內容,問題是出在營業利潤率和資本金利率這兩項的表達方式不對。
況且,從理解的層面來說,商業銀行的營業利潤,主要表現在利差,全中國銀行的利差都是一樣的,資本金利率也是同理,全中國銀行的利率也是一樣的,所以這兩項內容,是無法反映出經營狀況的。
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B. 什麼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
答:盈利能力即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它是企業營銷能力、獲取現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迴避風險等能力的綜合體現。企業的凈利是股東獲取股利的直接來源,凈利的增長同時也能引起股價上漲從而使股東獲取資本收益。凈利的多少對於長期債權人而言也極為重要,它是其債權回收的最後保障。對於政府部門而言企業的盈利水平是其稅收收入的重要來源,盈利的多少也直接影響著政府財政收入的狀況。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等。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是生產經營業務獲利能力分析。該指標反映每實現百元銷售額所取得的利潤有多少。它是通過銷售利潤率指標反映,其計算公式: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凈額×100%。根據反映層次要求的不同,還可計算銷售毛利率、營業利潤率指標。計算時分母不變,依次將分子換成銷售毛利額、營業利潤額。該指標是衡量資產報酬率、資本回報率的基礎。二是資產獲利能力分析。這種分析在於衡量企業資產的運用效益,從總體上反映投資效果,該指標只有高於社會平均利潤率,公司的發展才算處於有利地位。這一分析所採用的指標有: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該指標是從企業所得與所佔角度進行分析。銷售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成本及費用×100%。這一指標是從所得與所費角度進行分析。凈資產收益率(%)=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年初凈資產和年末凈資產的平均值×100%。三是所有者投資獲得能力分析。由於債務融資的存在,資產報酬率高並不意味著所有者投資收益高,只有所有者投資收益高才能吸引投資者繼續投資或追加投資。該分析主要從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100%)、市盈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市價)指標進行。 (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 (責任編輯:張曉軒)
C. 1、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哪些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三個,即:
①銷售(營業)利潤率,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獲利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
②總資產報酬率,用於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其計算公式是: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③資本收益率,指企業運用投資者投入資本獲得收益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實收資本×100%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D.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多選
1.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ACDE)
A、營業利潤
B、利息保障倍數
C、凈資產收益率
D、成本利潤率
E、凈利潤
2、下列財務比率中,可以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是(BCD)
A、平均收款期
B、資本金收益率
C、 總資產報酬率
D、銷售凈利率
E、利息保障倍數
E. 簡述評價銀行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的指標有哪些
(1)資產負債結構。由於「短借長貸」的資產負債結構引起到期日缺口, 而銀行資產產生的現金流量在極少情況下能夠正好 彌補因支付負債而引致的現 金流出,從而產生流動性問題。
(2)央行貨幣政策。央行的貨幣政策與商業銀行的流 動風險之間有著密切 聯系。如央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 商業銀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於整個 社會貨幣數量和 信用總量的減少,資金呈緊張趨勢,存款數量減少,擠兌 的可 能性增加,貸款需求增高,同時商業銀行無法籌集到 足夠資金滿足客戶需求, 從而造成流動性風險。
(3)金融市場發育程度。由於金融市場包括存款市場、貸款市場、 票據貼 現市場、證券市場等,其發育程度直接關系商業銀 行資產的變現能力和主動取 得負債的能力,從而影響商業 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大小。
(4)信用風險。信用風險的發生 往往打亂商業銀行資金的運用計劃,引發 流動性危機。
(5)商業銀行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利率變化會影響銀行 流動資產的變現 價值和增加外部籌資成本, 利率預期的上升與下降均會對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產 生影響。
(6)銀行信用。銀行的信用主要取決於凈資產狀況、穩定的收入、向外披 露信息質量和政府的保證,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 未發生流動性問題,很大程度上源於政府信用。
F.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大小的指標有那些
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六項。實務中,上市公司經常採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凈資產等指標評價其獲利能力。
1、營業利潤率
企業一定時期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
在實務中,也經常使用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經營業務的獲利水平。
其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2、成本費用利潤率
企業一定時期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 營業稅金及附加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3、盈餘現金保障倍數
企業一定時期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當期凈利潤中現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實反映了企業盈餘的質量。
其計算公式為: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一般來說,當企業當期凈利潤大於0時,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應當大於1.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對現金的貢獻越大。
4、總資產報酬率
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了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
其計算公式為: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利息支出
5、凈資產收益率
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反映了企業自有資金的投資收益水平。
其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其中:平均凈資產=(所有者權益年初數 所有者權益年末數)/2
6、資本收益率
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資本(即資本性投入及其資本溢價)的比率,反映企業實際獲得投資額的回報水平。
其計算公式如下: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本×100%
其中:平均資本=(實收資本年初數 資本公積 實收資本年末數 資本公積年末數)/2
上述資本公積僅指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7、每股收益
反映企業普通股股東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業利潤或承擔企業虧損的業績評價指標。每股收益的計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為: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其中,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
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一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和已回購時間一般按天數計算,在不影響計算結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簡化計算)。
稀釋每股收益是在考慮潛在普通股稀釋性影響的基礎上,對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進行調整後再計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強。
8、每股股利
上市公司本年發放的普通股現金股利總額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反映上市公司當期利潤的積累和分配情況。其計算公式為:每股股利=普通股現金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9、市盈率
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價相當於每股收益的倍數,反映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每股凈利潤願意支付的價格,可以用來估計股票的投資報酬和風險。
其計算公式為: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一般來說,市盈率高,說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發展前景看好,願意出較高的價格購買該公司股票。但是,某種股票的市盈率過高,也意味著這種股票具有較高的投資風險。
G.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是 ( )
D
答案解析:
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企業本期凈利潤和凈資產的比率,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
H.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有哪些分別表示什麼含義
盈利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六項。實務中,上市公司經常採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凈資產等指標評價其獲利能力。
1、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 營業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在實務中,也經常使用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經營業務的獲利水平。其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2、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3、盈餘現金保障倍數
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是企業一定時期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當期凈利潤中現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實反映了企業盈餘的質量。其計算公式為: 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一般來說,當企業當期凈利潤大於0時,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應當大於1.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對現金的貢獻越大。
4、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了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總資產報酬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盈利能力越強。
5、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反映了企業自有資金的投資收益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100% 其中:平均凈資產=(所有者權益年初數+所有者權益年末數)/2 一般認為,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利益的保證程度越高。
6、資本收益率
資本收益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資本(即資本性投入及其資本溢價)的比率,反映企業實際獲得投資額的回報水平。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本×100% 其中:平均資本=(實收資本年初數+資本公積+實收資本年末數+資本公積年末數)/2 上述資本公積僅指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7、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稱每股利潤或每股盈餘,是反映企業普通股股東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業利潤或承擔企業虧損的業績評價指標。每股收益的計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為: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其中,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一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和已回購時間一般按天數計算,在不影響計算結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簡化計算)。 稀釋每股收益是在考慮潛在普通股稀釋性影響的基礎上,對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進行調整後再計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強。
8、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是上市公司本年發放的普通股現金股利總額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反映上市公司當期利潤的積累和分配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股利=普通股現金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9、市盈率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價相當於每股收益的倍數,反映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每股凈利潤願意支付的價格,可以用來估計股票的投資報酬和風險。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一般來說,市盈率高,說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發展前景看好,願意出較高的價格購買該公司股票。但是,某種股票的市盈率過高,也意味著這種股票具有較高的投資風險。
10、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是上市公司年末凈資產(即股東權益)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年末普通股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