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預期未來長期債券的收益率上漲幅度高於短期債券
計算債券發行價格時,需要以市場利率做為折現率對未來的現金流入折現,債券的期限越長,折現期間越長,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長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大於短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
舉例說明如下:
假設有A、B兩種債券,A的期限為5年,B的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均為8%,債券面值均為1000元。
(1)市場利率為10%時:
A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0%,5)+1000×(P/F,10%,5)=924.16(元)
B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0%,3)+1000×(P/F,10%,3)=950.25(元)
(2)市場利率為12%時:
A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5)+1000×(P/F,12%,5)=855.78(元)
B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3)+1000×(P/F,12%,3)=903.94(元)
通過計算可知,當市場利率由10%上升為12%時,
B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50.25-903.94)/950.25=4.87%
A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24.16-855.78)/924.16=7.40%大於4.87%
因此當利率上升,發行長期債券有利於企業。
② 貨幣金融學。請問圖中所指的這句話中為什麼長期債券的預期利率越低,那預期收益率就會越高呢
明顯你進入了債券投資門外漢的常見誤區,把債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與持有期間收益率混淆導致的誤解。實際上上述的那些話中長期債券預期利率指的是債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而預期收益率則是指持有期間收益率。還有就是必須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買入債券後不一定是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可以在到期前賣出轉讓債券。
債券一般是採用固定票面利率來進行發行的(發行時就已經確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動利率即俗稱的浮息債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只是影響呈度相對於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稱的固息債要低),而債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債券投資的未來現金流在不違約的前提下是可預期的,對於債券投資的債券估值是利用現金流折現模式進行的(也就是說利率與價格成反比關系),而一般來說債券投資很多時候是十分看重那一個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謂的長期債券預期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於債券的現金流這些固定性導致債券價格與利率成反比關系的,如果未來利率上升會導致債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會通過債券市場交易中的債券價格的下降會體現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上升,利率下降則情況相反。由於很多時候投資者並不是一定要把債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債券價格的下跌會間接影響到債券持有期間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說債券到期收益率的上升會使得債券持有期間收益率下降或帶來虧損,相反利率下降情況相反。
③ 預期利率上升利率會怎麼變化為什麼
當預期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會下跌,主要原因是由於大部分債券都是固定票面利率發行的,即固息債,債券價格是通過債券未來現金流除以1加上利率的和後的商來衡量的,也就是說債券價格與利率是成反比的
④ 為什麼對未來利率較高的預期會降低長期債券的預期回報率,不應該是利率越高回報率
最主要原因是很多時候債券是採用固定票面利率來進行發行的,而債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債券投資的未來現金流在不違約的前提下是可預期的,而一般來說債券投資很多時候是十分看重那一個到期持有收益率的,如果未來利率較高的預期會導致債券到期持有收益率會通過債券市場交易中的債券價格(債券價格與到期持有收益率是成反比)的下跌會體現出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上升,最主要原因是市場整體的利率會由於利率較高的預期而有所上漲。而對於債券投資者來說是存在較大部分投資者不是把債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這樣的利率較高的預期會導致債券價格下跌的影響直接影響到這些債券投資者持有期間的回報率,雖然這些債券投資者是能收取得到債券本身所產生的利息的,但是由於債券價格本身的下跌則會導致相關的一部分利息要彌補這個債券價格下跌所造成的影響,故此會有上述的結論。
⑤ 對於長期債券,為什麼預期未來利率上升,預期收益率會下降
建議你換一下概念就會比較好理解是什麼意思了,實際上上文中的預期收益率可以理解為持有期間收益率,而未來利率可以理解為債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很多時候就是把債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與持有期間收益率混淆導致的誤解。詳細解釋如下:
債券一般是採用固定票面利率來進行發行的(發行時就已經確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動利率即俗稱的浮息債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只是影響呈度相對於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稱的固息債要低),而債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債券投資的未來現金流在不違約的前提下是可預期的,對於債券投資的債券估值是利用現金流折現模式進行的(也就是說利率與價格成反比關系),而一般來說債券投資很多時候是十分看重那一個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謂的預期未來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於債券的現金流這些固定性導致債券價格與利率成反比關系的,如果未來利率上升會導致債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會通過債券市場交易中的債券價格的下降會體現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上升。由於很多時候投資者並不是一定要把債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債券價格的下跌會間接影響到債券持有期間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說債券到期收益率的上升會使得債券持有期間收益率下降或帶來虧損。
⑥ 為什麼對未來利率較高的預期會降低長期債券的預期回報率
首先要理解利率,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銀行利率,而是到期收益率,就是通過知道債券現在的價格和未來的收益來通過公式算出來的。(不同形式的債券具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預期回報率的定義是每種可能回報率的所有可能結果與各自發生的概率乘積之和,簡單的說就是對未來債券的回報多少的衡量。
而未來利率較高,就是說,未來利率(到期收益率)上升,就意味著未來債券價格的下降,就是未來資產持有值的下降,就是回報下降了,也就是預期回報率下降了。
⑦ 預期利率上升,債券的價格和債券的需求是怎麼變的,為什麼
債券價格下降。需求減少。
預期年化利率是央行設定的存款預期年化利率,那麼當預期年化利率上升的時候,儲蓄變得更加有利可圖,由於存款的風險相對債券要小,顯然會吸引債券的一部分資金到存款上去,這樣照成債券的需求減少,供給增多,價格自然下降。
(7)長期債券未來預期價格上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衡量市場風險和收益模型中,使用最久,也是至今大多數公司採用的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其假設是盡管分散投資對降低公司的特有風險有好處,但大部分投資者仍然將資產集中在有限的幾項資產上。
比較流行的還有後來興起的套利定價模型(APT),假設是投資者會利用套利的機會獲利,既如果兩個投資組合面臨同樣的風險但提供不同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會選擇擁有較高預期收益率的投資組合,並不會調整收益至均衡。
⑧ 為什麼當未來市場利率下降時,應發行短期債券;未來市場利率上升時,應發行長期債券
計算債券發行價格時,需要以市場利率做為折現率對未來的現金流入折現,債券的期限越長,折現期間越長,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長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大於短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
舉例說明如下:
假設有A、B兩種債券,A的期限為5年,B的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均為8%,債券面值均為1000元。
(1)市場利率為10%時:
A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0%,5)+1000×(P/F,10%,5)=924.16(元)
B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0%,3)+1000×(P/F,10%,3)=950.25(元)
(2)市場利率為12%時:
A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5)+1000×(P/F,12%,5)=855.78(元)
B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3)+1000×(P/F,12%,3)=903.94(元)
通過計算可知,當市場利率由10%上升為12%時,
B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50.25-903.94)/950.25=4.87%
A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24.16-855.78)/924.16=7.40%大於4.87%
因此當利率上升,發行長期債券有利於企業。
⑨ 預期利率下降 會導致債券的未來價格如何
預期利率下降,那麼債券因為利率收入固定,其價格就很可能會上漲。
同理如果利率上升,那麼票面利率固定的債券的價格理論上就下跌。
⑩ 長期債券價格升高了,它的長期利率就會降低為什麼是不是長期債券的預期收益是一定的,既然現實中債券的
首先要理解利率,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銀行利率,而是到期收益率,就是通過知道債券現在的價格和未來的收益來通過公式算出來的。(不同形式的債券具有不同的計算方法。)預期回報率的定義是每種可能回報率的所有可能結果與各自發生的概率乘積之和,簡單的說就是對未來債券的回報多少的衡量。而未來利率較高,就是說,未來利率(到期收益率)上升,就意味著未來債券價格的下降,就是未來資產持有值的下降,就是回報下降了,也就是預期回報率下降了。希望你能明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