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來水價格多少錢一立方米
北京的水費收取包括水資源費、自來水費和污水處理費三部分,其中水資源費和自來水費統一定價,污水處理費另外收取。 根據不同應用,水費價格如下: 一、自來水價格 1、居民生活用水:2.80元/立方米; 2、行政事業用水:3.90元/立方米; 3、工商業用水:4.10元/立方米; 4、賓館、飯店、餐飲業等用水:4.60元/立方米; 5、洗浴業用水:60元/立方米; 6、洗車業、純凈水用水:40元/立方米; 7、農賠水:0.60元/立方米。 二、污水處理費:居民生活用水0.9元/立方米,其他用戶用水1.50元/立方米。 三、中水:1.00元/立方米,暫不徵收污水處理費
Ⅱ 國家水費收取標准規定
國家水費收取標准規定如下:
國家規定的水費價格:
1、居民生活用水:2.80元/立方米;
2、行政事業用水:3.90元/立方米;
3、工商業用水:4.10元/立方米;
4、賓館、飯店、餐飲業等用水:4.60元/立方米;
5、洗浴業用水:60元/立方米;
6、洗車業、純凈水用水:40元/立方米;
7、農賠水:0.60元/立方米。
階梯水價是對使用自來水實行分類計量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的俗稱。「階梯水價」充分發揮市場、價格因素在水資源配置、水需求調節等方面的作用,拓展了水價上調的空間,增強了企業和居民的節水意識,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階梯式計量水價將水價分為兩段或者多段,每一分段都有一個保持不變的單位水價,但是單位水價會隨著耗水量分段而增加。
階梯水價的基本特點是用水越多,水價越貴。例如有的城市將居民的生活用水水價設定兩個水量的分界點,從而形成三種收費標准:用水15噸以內為人民幣0.6元∕噸,15—20噸為1.4元∕噸,20噸以上為2.1元∕噸。缺水城市可實行高額累進加價制。
早在2002年4月1日,中國國務院國家計委、財政部、建設部、水利部、國家環保總局就聯合發出《關於進一步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通知》要求全國各省轄市以上城市須在2003年底前實行階梯水價,其他城市則在2005年底之前實行階梯水價。
2014年1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出台「指導意見」,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設市城市原則上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為配合實施「階梯水價」制度,科技含量較高的「階梯水價水表」已經面市。
Ⅲ 水價上漲的影響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上調了自來水水價,全國污水處理價格也在緩慢上升,也有部分地區進入自來水調價聽證程序。隨著CPI的回落,全國性的上調水價看來已成趨勢。
水價上漲的動因究竟是什麼?是資源的枯竭?是外資的陰謀?還是把自來水公司的虧損轉嫁到市民的頭上?
水價上漲是個復雜的問題。因為,上漲既是一種趨勢判斷,也是一種精確判斷,在上漲時不僅要判斷價格是否應該上漲,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判斷價格應該上漲多少。雖然輿論對水價上漲普遍感到不滿,但這種不滿多是一種直接的情緒反應。如果,問消費者是否知道水價上漲的原因,是否懂得水價上漲的計算,相信沒有多少人能說出。
事實上,關於水價上漲的原因是可以弄清的。水價是否上漲,上漲多少首先是一個事實判斷,然後才是價值判斷。究其原因莫過於以下幾點:
1、政府行為:地方政府以高溢價出讓水權。比較典型的就是兩年前跨國水務巨頭威立雅斥17.1億元,以4倍的溢價參股蘭州供水集團。而且國家對水務行業利潤率進行了嚴格的控制,率潤率在企業凈資產的8—12%之間,水務企業在對水業務的經營過程中根本沒有利潤空間可以擴張。並且一些地方政府通過水費進行搭車收費的現象又比較嚴重,造成水費看似很高,消費者對水費價格不滿,但實際上水務企業獲得的真實利潤並不高。水務行業的社會企業投錢是要在經營權有效期內通過收取水費回收成本的,因此提升水價成為水務企業在有效期內回收成本的重要手段。
2、水資源費上漲:水價組成一般包括水資源費、固定成本和運行成本,其中體現水資源價值的是水資源費。水資源是有限的,相關政府部門為保護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費,造成水價成本的提升。比如廣東新會的水資源費在中國水務集團收購前為0.02元,中國水務集團收購後相關政府部門把水資源費提高到0.12元,水價成本提升,而企業供水利潤率卻不能相應提升,如不提高水價,必然會使企業經營困難,難以維持。
3、供水成本的提升:水廠生產的電能消耗占整個供水成本的35%--40%以上,其他還包括各種管材、供水設備、人工費用等等,這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造成供水成本的不斷上漲。現在很多自來水公司都是虧損的,中小城市的自來水公司60%以上虧損,水務企業只能以提高水價為主要手段來扭虧以維持企業的日常經營。
4、管理難度大:社會企業(包括外資企業)進入供水市場後,由於原來國有企業內部及外部歷史遺留問題,必然會對以後企業管理方面的改革和改造產生不利的影響,水務企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保證企業能夠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提高市場運行效率。
5、出水標准上升:2005年6月1日,建設部開始實施新《城市供水水質標准》,對自來水水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檢測指標由35項提高到106項。這個標准將在2012年在全國強制實施。出水標準的上升,對水務企業在生產工藝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國95%以上的水廠仍採取傳統工藝,水務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更新原有設備,研製新工藝,確保水質的絕對安全。
水價上漲是大趨勢,是無可厚非的,關鍵是漲價後的收入是流進了供水企業及其主管部門的腰包,還是用在了促進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中。
Ⅳ 自來水現在為什麼漲價
本質上是想讓大家節約用水,老百姓雖心中不願意,但好象也沒有太多的辦法來應對此事,因為在漲價這事上,估計很難能改變狀況.此為一,我們能做些什麼呢,除了承受漲價之外.提供自來水也應該是一種服務才對.若價格不好、服務不好,在其他服務上,我們完全可以說不,然後更換之,另擇高明.但自來水卻無法選擇,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壟斷,無論如何你是必須要用的.水、電、暖、氣等都帶有這種特性,但恰恰是這種特性就將老百姓置於尷尬之地,只能受之,無法改之.
自來水等應屬於公用事業,是涉及到民生的大事,理應屬於"為人民服務"的范疇,卻不知現以論為某些利益集團的生財之道了.這個事業已經引入民間資本甚至外資也介入很深,試問以下,資本家並不是慈善家,他們永遠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若這個市場真的都開始賠錢,那為什麼民間資本和外資對此還"趨之若鶩",他們急於進入這個市場,恰恰是看中了這個市場的壟斷特性.此為二.引入民資\外資的目的何在,老百姓的利益如何保障,有什麼政策監管之.
從水要漲價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來一些端倪.對涉及國計民生的事業,就應該國進"民"退,退出的就應該是那些想藉此大發橫財的"資本家"(無論內資\外資),國家資本應當進入,以維護老百姓的利益,給老百姓以福祉,享受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果.
有錢人 還是依舊用著那奢侈的游泳池,依舊噴泉依舊.
Ⅳ 自來水價格提高的原因
有幾種原因,你信哪個:
一,水資源缺乏,提高水價。物以稀為貴。
二,各個物價都在提高,工人成本變高,提高水價。
三,水資源浪費嚴重,提高之後防止浪費。
四,壟斷體制下某些人想多掙點零花錢…
基本上就這些原因
Ⅵ 水費一般多少錢一噸
水費主要集中在2-5元每立方米這個階段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是不同的地區以及不同的行業的稅費在價錢上有一定的差異,比如居民用水是2.8元每立方米,行政事業用水:3.90元每立方米,工商業用水:4.10元/立方米等其他的有些行業的水費在這幾個的基礎上可能還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是一般情況下很難超過5元,除非是一些比較特殊的行業。這樣的水費的波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會根據這個水得到的難易程度來定位這樣的價錢,難的當然要貴一點而簡單一點的當然是要便宜一點的。
水費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與我們大家生活的地區有一定的關系,很多比較發達的地區水費確實相對於一些不發達的地區的水費這些費用確實要高一點,這就是地區差異。總的來講就是不同的地區水費是不一樣的,這個就是有多個方面的因素的影響,所以稅費的東西要根據這個地區的各個影響因素來看。
Ⅶ 政府對自來水調價一般控制在什麼幅度
在中國目前自來水價格還是屬於公共福利,價格調整一般在民眾可以接受的范圍里,因為政府定價體現了政府在運用宏觀調控手段調節水價,在不同部門自來水價格不一樣,體現了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影響,從而使自來水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即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對使用循環裝置的水價可以下浮的做法,可以引導人們節約用水,即引導綠色消費觀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