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貨的早秈稻 價格怎麼那麼低今天收盤是2600多。就是說每噸的價格如此。每斤稻米才有1塊6
比你算得還便宜,2600/2=1300,每斤1.3元。早秈稻口感很差,不受歡迎,價低是正常的。
2. 2017水稻保護價多少錢
為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2017年國家繼續在稻穀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各方面因素,經國務院批准,2017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
3. 三等早秈稻穀入庫標准
廣東:早稻收獲由南向北陸續展開,目前???西地區新季早熟品種陸續上市,當地糧庫開秤收購,普通早秈稻入庫價達2640元/噸。6月28日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計劃競價采購2018年產早稻9400噸,成交價將對新稻收購市場具有一定指導意義。上周該市場競價銷售陳稻穀成交率為10.34%,倉庫車板價2040元/噸,均為市縣級儲備稻穀。目前陳稻行情穩中趨弱,地方儲備稻穀騰倉壓力越來越大,短期內陳稻價格難以好轉。據中華糧網監測,6月26日,2015年產普通早秈稻肇慶出庫價2160元/噸,茂名出庫價2100元/噸。廣西:受供需寬松影響,廣西地儲陳稻拍賣多數流拍。6月19日,廣西地方儲備陳稻掛牌1.5萬噸拍賣,結果全部流拍。目前區內米廠多以4月份參拍的湖南、江西最低收購價稻穀作為加工糧源,或採取隨用隨拍的方式,避免過多庫存造成損失。截至6月26日,2016年產普通早秈稻梧州出庫價2320元/噸,桂林出庫價2360元/噸。江西:受終端需求低迷及政策性稻穀持續拍賣影響,陳稻市場銷售價格小幅下調。截至6月26日,2015年產普通圓粒早秈稻南昌出庫價2060元/噸,豐城出庫價2100元/噸。新陳交接之際,陳稻市場疲態盡顯,政策性拍賣稻穀基本在底價成交,各級地方儲備稻穀多次流拍,價格低迷。預計陳稻市場低迷行情將持續到新稻上市。近期省內主產區光照較好,有利於早稻末期生長,個別地塊早熟品種已趨於成熟,預計6月底部分區域早稻可少量上市,新稻大規模上市要到7月中旬左右,預計今年江西省早稻單產和質量均有望超過去年。湖南:隨著新糧上市期臨近,陳稻市場需求持續走弱,價格穩中下滑。截至6月26日,2014年產普通早秈稻株洲出庫價2100元/噸,郴州出庫價2060元/噸。受周邊省份低價大米沖擊,湖南早秈米在貴州等地的市場份額被占據,目前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持續走低,早米市場偏飽和,有價無市凸顯。湖北:近期隨著市場流通糧源減少,已拍賣成交政策性稻穀被市場逐步消化,陳稻市場行情保持穩定。截至6月26日,2014年產普通早秈稻黃岡出庫價2100元/噸,武漢出庫價2140元/噸。由於進入炎熱夏季,南方高溫高濕特徵明顯,加工企業成品糧保管難度加大,開機生產節奏放緩,原糧采購較為謹慎,短期市場偏弱格局不會有根本變化。 托市價格下調。 2017年早稻最低收購價為1.30元/斤, 2018年調整為1.20元/斤,較去年降低0.10元/斤。國家有意將稻穀收購由政策主導轉為市場主導,在早秈稻市場收購價低於托市價時,托市政策將啟動。受稻穀最低收購價全面下調影響,預計今年早秈稻開秤價格將低於2017年。因2017年產早秈稻市場余糧整體質量偏差,市場對優質糧源仍存在剛性需求,2018年產早秈稻上市後,市場購銷活躍度或將較高,開秤價格較2017年產早秈稻下跌幅度有限。
4. 17年水稻有保護價嗎
根據《關於公布2016年稻穀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6]223號),2017年的稻穀最低收購價格,如果有,將於2017年年初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糧食局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發布,屆時請關注各相關部門網站的政策通知。
下附2016年最低收購價格:
經國務院批准,2016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33元、138元和155元,早秈稻比2015年下調2元,中晚秈稻、粳稻保持2015年水平不變。
5. 晚稻穀收購價是多少一百斤
廣東:早稻收獲由南向北陸續展開,目前粵西地區新季早熟品種陸續上市,當地糧庫開秤收購,普通早秈稻入庫價達2640元/噸。6月28日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計劃競價采購2018年產早稻9400噸,成交價將對新稻收購市場具有一定指導意義。上周該市場競價銷售陳稻穀成交率為10.34%,倉庫車板價2040元/噸,均為市縣級儲備稻穀。目前陳稻行情穩中趨弱,地方儲備稻穀騰倉壓力越來越大,短期內陳稻價格難以好轉。據中華糧網監測,6月26日,2015年產普通早秈稻肇慶出庫價2160元/噸,茂名出庫價2100元/噸。
廣西:受供需寬松影響,廣西地儲陳稻拍賣多數流拍。6月19日,廣西地方儲備陳稻掛牌1.5萬噸拍賣,結果全部流拍。目前區內米廠多以4月份參拍的湖南、江西最低收購價稻穀作為加工糧源,或採取隨用隨拍的方式,避免過多庫存造成損失。截至6月26日,2016年產普通早秈稻梧州出庫價2320元/噸,桂林出庫價2360元/噸。
江西:受終端需求低迷及政策性稻穀持續拍賣影響,陳稻市場銷售價格小幅下調。截至6月26日,2015年產普通圓粒早秈稻南昌出庫價2060元/噸,豐城出庫價2100元/噸。新陳交接之際,陳稻市場疲態盡顯,政策性拍賣稻穀基本在底價成交,各級地方儲備稻穀多次流拍,價格低迷。預計陳稻市場低迷行情將持續到新稻上市。近期省內主產區光照較好,有利於早稻末期生長,個別地塊早熟品種已趨於成熟,預計6月底部分區域早稻可少量上市,新稻大規模上市要到7月中旬左右,預計今年江西省早稻單產和質量均有望超過去年。
湖南:隨著新糧上市期臨近,陳稻市場需求持續走弱,價格穩中下滑。截至6月26日,2014年產普通早秈稻株洲出庫價2100元/噸,郴州出庫價2060元/噸。受周邊省份低價大米沖擊,湖南早秈米在貴州等地的市場份額被占據,目前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持續走低,早米市場偏飽和,有價無市凸顯。
湖北:近期隨著市場流通糧源減少,已拍賣成交政策性稻穀被市場逐步消化,陳稻市場行情保持穩定。截至6月26日,2014年產普通早秈稻黃岡出庫價2100元/噸,武漢出庫價2140元/噸。由於進入炎熱夏季,南方高溫高濕特徵明顯,加工企業成品糧保管難度加大,開機生產節奏放緩,原糧采購較為謹慎,短期市場偏弱格局不會有根本變化。
托市價格下調。 2017年早稻最低收購價為1.30元/斤, 2018年調整為1.20元/斤,較去年降低0.10元/斤。國家有意將稻穀收購由政策主導轉為市場主導,在早秈稻市場收購價低於托市價時,托市政策將啟動。受稻穀最低收購價全面下調影響,預計今年早秈稻開秤價格將低於2017年。因2017年產早秈稻市場余糧整體質量偏差,市場對優質糧源仍存在剛性需求,2018年產早秈稻上市後,市場購銷活躍度或將較高,開秤價格較2017年產早秈稻下跌幅度有限。
6. 17年粘水稻價格
一、2017年水稻肯定有保護價。國家為了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為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保障糧食安全,已經實行多年以保護價格收購農民糧食的政策。這是一項基本政策,至少今後很多年是不會改變的,所以2017年水稻也會有保護價格!
二、2016年基本情況。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國 家 糧 食 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聯合下發的文件{發改價格[2016]223號}顯示:2016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33元、138元和155元,早秈稻比2015年下調2元,中晚秈稻、粳稻保持2015年水平不變。
三、每年的保護價格可能會有變化。國家會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各方面因素,對保護收購糧食的保護價格進行調整,然後經國務院批准後實施。
希望對你有用,祝健康愉快!
7. 今年稻穀收購價是多少
關於公布2017年稻穀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物價局、財政廳(局)、農業廳(局、委、辦)、糧食局、農業發展銀行分行:
為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2017年國家繼續在稻穀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各方面因素,經國務院批准,2017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比2016年分別下調3元、2元、5元。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期,各地要認真做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宣傳工作,引導農民合理種植,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8. 2017年水稻有保護價嗎
國 家 糧 食 局。這是一項基本政策、138元和155元!
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33元、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聯合下發的文件{發改價格[2016]223號}顯示,然後經國務院批准後實施,防止「谷賤傷農」、粳稻保持2015年水平不變、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各方面因素。
三,對保護收購糧食的保護價格進行調整,祝健康愉快、市場供求,為保護農民利益。國家為了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下同)、每年的保護價格可能會有變化,中晚秈稻,已經實行多年以保護價格收購農民糧食的政策,所以2017年水稻也會有保護價格。
希望對你有用,至少今後很多年是不會改變的。國家會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農業部、2016年基本情況,早秈稻比2015年下調2元:2016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一、2017年水稻肯定有保護價,保障糧食安全
9. 早秈稻的價格特徵
1、早秈稻的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比較頻繁
由於價值較低,用途廣泛,不僅作為主要儲備用糧,而且工業屬性較強,2004年起購銷市場又完全放開,早秈稻價格不僅受國家政策、早秈稻供需格局等基本面因素影響,也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收購市場競爭、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種植成本和收益、物流運輸成本、國際市場價格以及天氣、自然災害和農民惜售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從而成為稻穀中一個比較活躍的品種,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頻率較高。
1996年開始,由於連年豐收,供大於求,早秈稻的價格不斷走低,從1996年的1700元/噸左右,一直跌至2000年9月的800元/噸左右,跌幅達50%以上。尤其是從2003年以來,受國內外因素的影響,國內早秈稻價格反復波動。2004年起,我國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銷售市場,早秈稻購銷市場主體明顯增加,競爭非常激烈。同時,由於早秈稻的需求方主要是各級糧食儲備、規模消費單位口糧以及米粉加工,糧食儲備受政府計劃約束相對比較穩定,但作為單位口糧和米粉加工的價格需求較具彈性,導致早秈稻的價格波動有所增大,繼2003-2004年40%左右的大幅波動之後,2005-2006年在國家最低收購價的主導下波幅明顯減小,但2006年底-2007年又展開一輪大幅上漲,2006年與2007年價差達300元/噸,波幅約21.4%。
早秈稻價格波動也比較頻繁。以全國主要早秈稻產區江西九江為例,早秈稻出庫價格從2003年6月份的920元/噸,漲至12月的1260元/噸,2004年3月份則漲至1760元/噸,之後逐步下跌,2005年最低跌至7月份的1320元/噸,2006年的水平基本持平,而2007年8月又漲至最高1760元/噸以上,進入9月,隨著中秈稻的逐步上市,早秈稻收購價格9月底普遍回落至1600元/噸附近。隨後在國際稻米價格的帶動下,早秈稻價格出現一輪快速上漲,一直漲到2008年收購季節的1900元/噸左右。
2、早秈稻價格受政策影響較大,但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價格獨立性也較強
2004年以來,國家政策對稻穀價格的支持力度較大,呈現明顯的政策托市效果。2005年,自7月28日正式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收購預案之後,托市效果明顯,早秈稻由未啟動之前的62-65元/百斤迅速抬升至70元/百斤,拉動早秈稻市場價格上揚5-8元/百斤,基本回升到政策底價之上。政策收購控制大部分糧源,集中拍賣又調控了市場供給,穩定了銷售價格。
2006年,最低收購價政策公布較早,由於政策明朗,農民心中有數,低價不賣,加上各類主體積極入市收購,競爭相對往年激烈,加上受災減產等因素影響,導致早稻收購價格高開高走,同比提升3-6元/百斤。 2007年,南方新產早秈稻市場價格在國家政策底價保障、多元化收購主體積極入市、農民惜售、災害頻繁以及物價飛速上漲的支撐下,上市之初價格即高開高走,收購價由開秤之初的73-74元/百斤漲到77-78元/百斤,個別地方甚至達到了88元/百斤。到8月底各地收購價格相繼達到最高點,多在85~88元/百斤之間,創出歷史新高,致使最低收購價預案未能啟動。因此,盡管政策價格成為市場行情的主導價格,但諸多因素的影響,推動市場行情提升,也導致政策價格相應提高,並且將影響後市市場行情走勢。
2008年,受國家政策底價保障、多元化收購主體積極入市、農民惜售、災害頻繁導致產量下跌以及物價上漲、國際米價暴漲等因素的支撐,早秈稻收購價格繼續高開高走,開秤價格普遍在1900元/噸左右,比2007年的1500元/噸高出約27%,一些銷區則達到2100元/噸的歷史高點。在收購期結束後以及消費的淡季,早秈稻價格則明顯回落。
3、早秈稻價格季節性規律比較明顯 由於農產品生產具有周期性特點,因而農產品市場也具有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一般來說,3、4月份早秈稻加工企業正在消耗庫存,采購比較弱,早秈米消費也處於淡季,價格比較低迷;6月份左右,由於青黃不接,價格開始回升;7、8月份處於早秈稻銷售旺季,但由於收購競爭激烈,往往價格相對較高,出現反季節行情;9、10月份中晚秈稻上市後,早秈稻價格開始逐步回落;在年底前後的消費旺季,早秈稻價格又開始新一輪上漲。由於每年供需具體情況不完全一樣,偶爾也會因為供給嚴重下降而出現反季節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