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權重的計算方法舉例
甲同學測評分數=9*0.4+(10+9)/2*0.3+9*0.2+(10+8)/2*0.1=9.15.
權重計算就是指標量*該指標在整個樣本中或規定的重要程度,也可以直接理解為所佔百分比。
(1)三項指標權重計算擴展閱讀
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針對某一指標而言。
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
在表示在評價過程中,是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對各評價因子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別對待。
如:學生期末總評是對學生平時成績,期中考成績,期末考成績的綜合評價,但是這三個成績所佔期末總評成績的比重不一樣。若平時成績佔30%,期中考成績佔30%,期末考成績佔40%,那麼期末總評=平時成績*0.3+期中考成績*0.3+期末考成績*0.4。
2. 權重公式是什麼
權重公式:
可以是同一個量的觀測中誤差,也可以是不同量的觀測中誤差,即權可以反映同一量的若干個觀測值之間的精度高低,也可以反映不同量的觀測值之間的精度高低。
3. 權重的確定方法
1、主觀經驗法
考核者憑自己以往的經驗直接給指標設定權重,一般適用於考核者對考核客體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情況下。
2、主次指標排隊分類法
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也稱A、B、C分類法。顧名思義,其具體操作分為排隊和設置權重兩步:排隊是將考核指標體系中所有指標按照一定標准,如按照其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列;設置權重是在排隊的基礎上,按照A、B、C三類指標設置權重。
3、專家調查法
這種方法是聘請有關專家,對考核指標體系進行深入研究,由每位專家先獨立地對考核指標設置權重,然後對每個考核指標的權重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權重。
同樣的指標,對不同的部門和人員來說,各個指標的權重應不一樣;不同來源的數據權重也是不一樣的。考核實踐中應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科學設置指標權重。通常的做法是主要根據指標的重要性進行設置,並可根據需要適時進行調整。
(3)三項指標權重計算擴展閱讀:
在資本市場規模較小的時候,一般而言在指數反彈或大幅度上漲到一高位區後,權重股拉抬股指後往往是頂部出現,而眾多個股在權重股拉抬過程中實現戰略減倉或出貨;反觀股市行情,由於A股市場規模的大比例提升,其權重股推升股指的影響作用更加明顯。
指標權重股在高位區的拉抬有何影響,從中國A股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說明市場投資理念發生的較大的變化,前些年表現疲弱的大盤股正在為市場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所接受,
這些品種的拉抬更大層面反映的是機構投資者隊伍的擴大、市場階段內資金充足的體現,也應清醒的看到,由於權重股在市場中對指數絕對影響,其價格的連續上漲同樣會帶來較大的價值偏離,比如表現強勁的工行,
從公司發展層面來看,其未來發展更多的體現為穩步發展型,跨越式發展的概率非常之低,而A股價格高於同期H股價格30%左右,這也說明A股市場中的工行起碼在階段內有高估之嫌,也有為其它機構年終拉抬或股指期貨建倉品種的可能,
因此其短期之內特別是從年度經營業績的角度來看工行與中行經營業績難以出現過大的業績提升,那麼這種拉抬一旦超越或偏離階段內投資價值,其回落風險就隨時可能產生,因此權重股的拉抬應分階段、股價對照、經營業績等多重因素進行考量。
4. 績效考核指標權重的計算
根據你的描述,按照你的權重方法是有很大的風險發生銷售人員會不會朝著容易達成目標的指標全力沖刺,而困難指標則不予理會,即使該困難指標業績很差,也可以通過其他容易指標的超額完成來提高最後的得分。所以你的這個績效考核不是很合理
指標數量控制在4~8個之間
每個指標的權重一般不超過30%
每個指標的權重一般不低於5%
權重的百分值一般取5的整數倍
考核計分一般利用線性變化計算比例
過多容易分散注意力,重點不突出,容易重疊
過高權重會使員工的考核風險過於集中,萬一不能完成指標,則整年的績效回報受很大影響
過低容易被忽略,簡化計算的難度
5. 請教,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的計算方法
需要構造判斷矩陣。
層次分析法根據問題的性質和要達到的總目標,將問題分解為不同的組成因素,並按照因素間的相互關聯影響以及隸屬關系將因素按不同層次聚集組合,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分析結構模型,從而最終使問題歸結為最低層(供決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對於最高層(總目標)的相對重要權值的確定或相對優劣次序的排定。
(5)三項指標權重計算擴展閱讀:
層次分析法注意事項
在運用層次分析法時,如果所選的要素不合理,其含義混淆不清,或要素間的關系不正確,都會降低AHP法的結果質量,甚至導致AHP法決策失敗。為保證遞階層次結構的合理性,需把握以下原則:
1、分解簡化問題時把握主要因素,不漏不多;
2、注意相比較元素之間的強度關系,相差太懸殊的要素不能在同一層次比較。
6. 怎樣計算權重
權重計算即將各數值乘以相應的權數,然後加總求和得到總體值,再除以總的單位數。
權重的值就是加權平均值,值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數值(變數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主次指標排隊分類法
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也稱A、B、C分類法。顧名思義,其具體操作分為排隊和設置權重兩步:排隊是將考核指標體系中所有指標按照一定標准,如按照其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列;設置權重是在排隊的基礎上,按照A、B、C三類指標設置權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權重
7. 績效考核權重計算公式
假設整體績效考核滿分為100分.
權重30%,即此項滿分為30分.
計劃指標是3%,實際完成2.5%,則完成率為2.5%/3%=83.33%.
此項得分即為:30*83.33%=25分.
8. 權重是怎麼計算
1、權重可通過劃分多個層次指標進行判斷和計算,常用的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模糊法、模糊層次分析法和專家評價法等。
2、例如,授課老師的平均分=(10+9)/2=9.5 分 ,同學的平均分=(10+8)/2=9分。根據權重分別是4、3、2、1,可以計算出甲同學測評分數為:
9×0.4+9.5×0.3+9×0.2+9×0.1=9.15分。
(8)三項指標權重計算擴展閱讀:
通常來說,設置權重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主觀經驗法
考核者憑自己以往的經驗直接給指標設定權重,一般適用於考核者對考核客體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情況下。
2、主次指標排隊分類法
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也稱A、B、C分類法。顧名思義,其具體操作分為排隊和設置權重兩步:排隊是將考核指標體系中所有指標按照一定標准,如按照其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列;設置權重是在排隊的基礎上,按照A、B、C三類指標設置權重。
3、專家調查法
這種方法是聘請有關專家,對考核指標體系進行深入研究,由每位專家先獨立地對考核指標設置權重,然後對每個考核指標的權重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權重。
同樣的指標,對不同的部門和人員來說,各個指標的權重應不一樣;不同來源的數據權重也是不一樣的。
考核實踐中應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科學設置指標權重。通常的做法是主要根據指標的重要性進行設置,並可根據需要適時進行調整。
9. 指標權重計算
得分=33*28%/35%+37*46%/38%+26*26%/27%=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