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7月26日國際石油價格表

7月26日國際石油價格表

發布時間:2021-08-22 11:13:02

⑴ 中國石油價格表

石油的價格是跟國際接軌的,被價格管制的是汽油、柴油等價格,由於去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太快太多,而國內在食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通貨膨脹的威脅很大,所以政府為了控制過快的CPI不得已採取了控制價格的手段,導致目前汽油、柴油價格沒有成本高,相對低,而供應也比較緊張
6月19日,國家發改委作出上調成品油價格的決定。其中汽、柴、煤油每噸分別上調1000元、1000元和1500元,上調幅度分別為16.7%、18.1%和25.2%。上調幅度創下成品油價格調整的最高紀錄。表面看來,中國國內油價的上漲是「有形之手」調控的結果,但真正的驅動力量卻並非如此。

⑵ 國際石油貿易中幾種價格的含義

石油價格的標定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程序。隨著全球石油貿易的發展,產生了不同的石油標價方法。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官方價格:是指以沙烏地阿拉伯的輕油為基準的標准原油價格,是20世紀6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西方跨國公司降低「標價」行為進行抗爭的結果。60年代後期特別是70年代初以來,在歷次部長級會議上,OPEC都會公布標准原油價格作為當時統一的官價。到20世紀80年代,由於非OPEC產油量的增長,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官價」已不起多大作用,取而代之的是以世界上7種原油計算的平均價格(7種原油一攬子價格)來決定該組織成員國各自的原油價格。7種原油的平均價即是參考價,然後按原油的質量和運費價進行調整。
現貨市場價格:現貨交易是傳統的貨物買賣方式,交易雙方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通過簽訂貨物買賣合同達成交易。現貨市場價格有兩種:一種是實際現貨交易價格;另一種是一些機構通過對市場的研究和跟蹤,對市場價格水平所做的估價。
期貨交易價格:買賣雙方通過在期貨交易所公開競價,對未來特定月份的「石油標准合約」達成的成交價格稱為石油期貨價。
以貨易貨價格:有些國家採用以貨易貨的方式交換其想要的物資。採用這種方式時,其原油價格雖然是按照OPEC官方價格計算,但由於所換物資的價格高於一般市場價,所以實際上以貨易貨的油價往往低於官方價格,因而這是在市場疲軟情況下一種更加隱蔽的價格折扣方法和交易手段。其最基本的形式是用石油換取專門規定的貨物或服務,此外,還有以油抵債、以油換油、回購交易等多種形式。
凈回值價格,又稱為倒算凈價格。一般來說凈回值是以消費市場上成品油的現貨價乘以各自的收益率為基數,扣除運費、煉油廠的加工費及煉油商的利潤後,計算出的原油離岸價。這種定價體系的實質,是把價格下降風險全部轉移到原油銷售一邊,從而保證煉油商的利益,因而適合於原油市場相對過剩的情況。

⑶ 現在國際石油價格是多少美元一桶

周四(1月22日)歐市盤中,國際油價小幅反彈,美國原油升至4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最高觸及50.08美元/桶。稍後歐洲央行將公布政策決定,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將推出QE計劃。

日內原油震盪回升,美國原油期貨價格最高升至4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則自1月19日來首次升至50美元/桶上方,最高觸及50.08美元/桶。

⑷ 國際石油價格走勢

一、未來國際石油價格走勢與合理價格區間

從長遠看,國際原油價格總體呈上升趨勢。未來幾年,國際原油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主要集中在40~60美元之間。如果沒有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如伊朗核危機升級等,油價達到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主要產油區原油成本均在15美元以下,僅個別地區達到24美元,因此,原油價格在25~45美元之間較為合理,在這個區間內,石油公司有可觀的利潤,消費者能夠承受,替代產品利潤微薄,對石油公司發展最為有利。

二、影響國際石油價格走勢的因素

不穩定因素還存在,不可預見因素還會突然出現,產生重大影響。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的因素有:美國、中國、印度等經濟發展迅猛,導致了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歐佩克的「限產保價」;地緣政治、局部地區不穩定因素,自然災害的影響;國際投機資本的炒作;中國、印度、韓國等不斷增加石油儲備等。

制約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全球性經濟滯脹或經濟危機;替代產品開發利用的成熟;天然氣的大量開發利用會影響石油的價格;發現豐富的油氣資源;全球變暖。

三、投資的影響

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的多少,與需求因素、價格因素、儲采比因素有關。在石油需求強勁、價格居高、儲采比較低的情況下,石油勘探開發投資會穩定增長,這對探明儲量的增長起到了保障作用。而對於天然氣而言,目前儲采比很高,需求增長不快,價格偏低,石油公司為減少勘探資金的占壓,投資熱情較石油要低。

⑸ 請問哪裡可以找到70年代至今的國際原油價格表

1972年原油價格大約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原油價格上漲了四倍之多達到$12.00。中東戰爭始於1973年10月5日敘利亞和埃及對以色列的襲擊。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因為這個原因,一些阿拉伯出口國對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了禁運。阿拉伯國家削減了500萬桶/天的產量。其中100桶由其他國家增加的產量所抵消。削減的400萬桶/天的產量一直延續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產量的7%。

如果還有對石油價格控制權從美國轉移到OPEC的懷疑,那麼在阿拉伯實施了石油禁運後便徹底消除了。原油價格在短短六個月之間上漲了400%,油價對石油供應的敏感程度是顯而易見的。

從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價格相對變動得比較平緩,價格從$12.21上漲到$13.55/桶。經過通漲調整的原油價格在這段時期保持穩定。

兩伊危機:

伊朗和伊拉克危機導致了1979-1980新一輪的原油價格上漲。1978年11月-1979年6月伊朗革命導致了了每天200萬-250萬桶原油產量的減少。1980年兩伊戰爭直接導致了伊拉克原油生產削減了270萬桶/天、伊朗減少了60萬桶/天。與這兩次事件相聯系,原油價格從1978年的$14/桶上漲到1981年的$35/桶。

美國油價控制-失敗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在戰後的能源政策,這一時期的油價上漲幅度可能會小很多。美國對在國內生產的原油實施價格控制以期減輕1973-1974期間油價上漲的沖擊。一個顯然的結果是美國消費者對進口原油比對國內生產的原油多支付48美分。而美國國內的生產商則減少了相應的收入。

政策達到目的了嗎?短期內由1973-1974原油價格高漲所造成的衰退減輕了。然而,它造成了其他影響。如果美國沒有實施價格控制,那麼國內的勘探和生產會大幅度地提高。並且原油高價將會抑制消費者的需求:汽車將會提高單位油耗的英里數,房子和商業建築會降低對用油的依靠,工業生產將會提高它們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這樣,在1979-1980,美國會降低對原油進口的依賴,由兩伊戰爭引起的原油供應的短缺對價格的影響也會大大減輕。

OPEC調控原油價格的失敗

OPEC很少能夠對價格實施有效控制。經常出現某一OPEC成員國違反協議的情況,而協議的基本要求是執行成員國的生產限額。1979-1980,面對不斷高漲的原油價格,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不斷對其他OPEC成員國提出警告,高油價將抑制對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當成了耳邊風。日益高漲的油價在消費者中導致了若干反應:油絕緣裝置在新房子中的應用、舊式房子提高了對油的絕緣、許多工業生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車提高了單位油耗的英里數。這些因素加上全球經濟衰退對需求的影響導致了原油價格的下跌。對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暫時的,但是當石油價格降低,沒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絕緣裝置、沒有人去替換高利用率的裝備,許多對原油價格上漲的應對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設置的$18/桶的目標價格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油價繼續保持疲弱。隨著1990年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油價曾出現上漲,但是在戰爭結束後,油價進入了穩定的下降期,直到1994年以通漲調整的油價到達了自1973年以來的最低點。

價格循環出現了,隨著美國經濟的強勁和亞太地區經濟的繁榮,從1990-1997世界對原油的消費增長了620萬桶/天,亞洲幾乎增長了30萬桶/天,從而推動了原油價格的恢復。

原油價格的上漲因為OPEC對亞洲金融危機所造成的沖擊的低估和忽視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開始,OPEC逐漸把它們的限額從提高250萬桶/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萬桶/天。亞洲經濟出現停滯,1998年亞太地區石油消費量自1982年以來首度出現下降。低消費量和OPEC的高產量促使價格呈螺旋型回落。作為回應,4月,OPEC削減了125萬桶/天的限額,7月繼續削減了133.5萬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價格繼續回落。OPEC於1999年4月繼續削減171.9萬桶/天的限額,才使得價格出現回升。

⑹ 今年7月份我國石油價格的走勢及以後的價格變化將會如何

主流機構都預計國際油價仍將繼續保持下跌態勢,國內已經很少見的迎來「三連降」,預計在今後的時間包括到年底,降多漲少。
但從長遠來看,大幅度降價如降到5元每升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一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國內油氣壟斷的格局和原油進口份額的把持在2-3年內估計很難有所改觀,特別是三大石油國企背後的大老闆是不會輕易降價的,既得利益集團和權貴的力量在我們這個國度和多災多難的民族,真是悲哀的可怕。
二是,國內原油開採的難度不斷增加,同時,廣義貨幣M2自1005年29萬億迅速增加到6月末的95萬億元,預計年底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增長235%,與此同期我生產效率幾乎沒有增加,中層打工群體和廣大的民工就業的積極性和勞動的積極性自2003年就開始迅速下降,下降程度5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濫發貨幣,生產效率又沒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必然會產生滯漲的現象,這種大環境下,作為社會硬通貨性質的石油其價格真的很難下降。
三是,可替代能源的增長速度太低,短期內還難以取代。目前, 我國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為4.0%,煤炭和石油消耗的比例分別為67%和17%,要想提高清潔能源 或者可替代能源的消耗比例,天然氣是目前不多的開采空間和發展空間較大的選擇,但目前只佔4%,比例實在太低,只有當其所長比例接近8%甚至16%和石油能源相當的時候,才能撼動石油的地位,大幅度拉低其價格。目前做到這一點的只有頁岩氣大規模開發的美國 加拿大,前提是他們具備先進的關鍵技術,特別是國內相對缺少的壓裂技術,和相應的井下特殊壓力工具。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希望多給點懸賞分,謝謝。

⑺ 國際石油歷史價格

www.wdqh.com
直接上去下個軟體,」博弈大師「,裡面的紐約能源裡面有原油的價格K線圖。

⑻ 這個月的石油價格是多少

石油的價格是跟國際接軌的,被價格管制的是汽油、柴油等價格,由於去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太快太多,而國內在食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通貨膨脹的威脅很大,所以政府為了控制過快的CPI不得已採取了控制價格的手段,導致目前汽油、柴油價格沒有成本高,相對低,而供應也比較緊張 6月19日,國家發改委作出上調成品油價格的決定。其中汽、柴、煤油每噸分別上調1000元、1000元和1500元,上調幅度分別為16.7%、18.1%和25.2%。上調幅度創下成品油價格調整的最高紀錄。表面看來,中國國內油價的上漲是「有形之手」調控的結果,但真正的驅動力量卻並非如此。

⑼ 近十年國際石油價格

2002年最低達到18美元一桶後,連續上漲到2008年6月下旬的147.25美元一桶,然後開始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一路下行,到2009年1月的36.94美元一桶後,開始過入上漲到現在的85.87美元一桶左右

閱讀全文

與7月26日國際石油價格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捷匯俄羅斯匯率 瀏覽:157
渤海交易所騙局046在那 瀏覽:640
我國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瀏覽:823
最近5年丁二烯價格走勢圖 瀏覽:440
東證期貨合肥營業部 瀏覽:436
萬鑫金融是詐騙公司嗎 瀏覽:37
華誼集團燃料電池 瀏覽:313
金融機構與稅務檢查 瀏覽:303
增強金融機構吸引力 瀏覽:466
外匯管理局屬於哪個單位管理 瀏覽:350
2014年5月美元對港幣匯率 瀏覽:233
銀行卡有風險買理財產品 瀏覽:960
銀行金融機構部是分管什麼的 瀏覽:350
深圳恆通金融貸款公司 瀏覽:745
潤靈環球上市公司 瀏覽:22
新黃埔期貨公司 瀏覽:243
杠桿的省力情況有幾種 瀏覽:334
四川美瑋邦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844
鶴崗蘿北融資 瀏覽:334
規定金融資產達300萬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