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以交易為生

以交易為生

發布時間:2021-08-22 23:08:32

『壹』 以交易為生,這本書好不好

個人感覺還不錯,還算比較全面的書,技術指標,交易系統,心態等方面講得比較細。

『貳』 以交易為生的內容簡介

從散戶到交易員作者最初不過是個普通的小散戶,憑著對投資的執著追求、不懈努力,再加上一點點悟性和嚴格的自我約束,最終成為了一名成功的交易員。
統梳理與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經典技術分析理論不同,
從心理學角度剖析交易真諦在接觸股票期貨、期權等投資工具之前,作者是一名職業精神病醫生。憑著敏銳的直覺,作者感悟到了交易的真諦,並且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交易行為、大師崇拜現象、各種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和技術分析理論進行了全新的剖析,因此,本書的視角獨特而有趣。

『叄』 我如何以交易為生的內容簡介

在《我如何以交易為生》 中沒有傷透腦筋的數學公式,沒有復雜的技術指標,沒有大量的圖表,也沒有精美的軟體,只有幾乎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實現居家交易的簡捷的方法,加里·史密斯和大多數所謂的「專家」作者不同,他確實做到了居家交易。
史密斯會逐步告訴你他的低風險交易策略,並說明如何運用這個策略來交易股指期賃和共同基金(這兩個是他最喜歡的品種),還有股票、期權、期貨、垃圾債券。他會把他最喜歡的指標介紹給你,並告訴你如何使用。他還會告訴你如何識別市場趨勢並盡量駕馭有價值的趨勢。

『肆』 有人以交易期貨為生嗎

在我看來,以炒期貨為生的人,就是志向遠大的人。早些年,我告訴朋友我在炒期貨,他們無不投以艷羨的目光。那時候期貨彷彿很神秘,似乎每個炒期貨的都是「土豪」,過的是夜夜笙歌、揮金如土的生活。事實卻正好相反,只有真正做過交易的人才知道,炒期貨的都是些偏好風險的投機客,正因為錢不夠多才需要通過炒期貨實現財富夢想,而真正有錢的富豪絕少做期貨。依靠炒期貨而發家致富的,有沒有?有,但鳳毛麟角;相反,因炒期貨而傾家盪產的,卻不勝枚舉。所以,能把炒期貨當成一份職業,當作藉以生存的飯碗,那該需要有多大的勇氣?

『伍』 以交易為生的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埃爾德最初不過是個普通的小散戶。23歲那年,他在一艘輪船上當醫生,當輪船行駛到非洲時,他跳離了輪船,前往美國,在紐約當精神病醫生。他先後當過雜志編輯,哥倫比亞大學教師。1976年夏天,他從紐約開車前往加利福尼亞。途中,他讀完了一本英格爾的《如何買股票》,竟被書中通過思考賺錢的想法深深吸引,從此便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而在此之前,他對股市一無所知。憑著對投資的執著追求、不懈努力,再加上一點點悟性和嚴格的自我約束,亞歷山大最終成為了一名成功的交易員。涉足金融交易後,他發表了數十篇文章、書評,製作了軟體,做過許多演講,是三重濾網交易系統發明人。1988年,他創辦了專門為交易者提供培訓的金融交易培訓公司。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便是《以交易為生》,又譯《操作生涯不是夢》。

『陸』 以交易股票為生,需要什麼能力(請系統 有經驗的 已經以交易為生的高手回答)謝謝

有基礎生活保障和一定數額的閑散資金。
首先需要幾年時間的學習與練習,形成自己的交易模式,並培養出嚴格的紀律執行能力和良好的隨盤心態。所以,在此期間需要基礎生活保障。形成交易模式是艱難的一步,但紀律執行能力和心態更需要盤中的磨練。投機交易是極其嚴謹並充滿邏輯的事情,絕不是簡單的買入賣出。
股票的行情並不是一直都有,大約幾年才有一波大的行情,很多時間是空倉無收益,當有行情時,需要資金支持,以獲取好的收益。所以不是想像中的隨時都可以獲利,當然交易方式成熟後可以通過雙向交易的期貨贏利。不要輕易相信很多傳言,沒有光怎麼會有飛蛾撲火。
如果沒有一定物質基礎,最好不要以交易股票為生,看看很多這行的名人,大多賣軟體、辦培訓班,想想其中隱藏的含義,如果股票容易賺錢,或形成完善的交易模式能隨時通過期貨贏利,何必還去做些更費力氣的事情。
股票或期貨投機是這世上最難的事情之一,不是簡單的理論與實踐,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柒』 以交易為生是一種什麼體驗

「以交易為生」,這個話題匯商曾在以往的文章中做出過討論。盡管我們下意識的回答很肯定的是「不能」,但我們依然希望盡量做到「能」。尤其是外匯交易領域,對於普通交易者而言,外匯交易不僅不是一條致富的捷徑,反而更像是一條充滿險阻的公路,它可能導致巨大的虧損,甚至破產。但如果你有足夠的本金進行風險對沖,或者你是一位經驗豐富,輕車熟路的外匯交易者,外匯交易其實還是有可能讓你變得富有,一如此前我們曾報道過的那些成功交易員,他們有的甚至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文/mia goh 資深交易者 本文由作者授權匯商轉載發布 版權歸作者所有
資深交易者@mia goh在知乎寫下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能以交易為生大多是喝多了海水還沒淹死的交易員上來回答亦或者是圈外人來回答。因此,他提醒到,是否真要以交易為生,還請各位慎重斟酌。
以下是@mia goh本人授權給匯商發布的文章內容:
背景:07年入市,11年激流勇退。交易類型:T+0產品(主要交易過權證,商品期貨,股指期貨)超短交易。初始資金:負債數萬(問朋友借的),現在總資產(包括所有動不動產):不過千萬。看到前面有個朋友說從初始資金20萬做到最高峰有2k多萬,遭到一片罵聲,說TA鼓吹股神傳說是騙子,T+1產品盈利情況如何我不確定,但就T+0產品來說,我的盈利絕對不算一個佼佼者。我所知道的比我入行晚,年齡比我小的職業交易員從十幾萬的資金做到上億的都有,而大部分比我入行晚但現在還在堅持交易的朋友,資產也遠超於我。因此信不信,看官請自便。
以上是背景介紹,然而我想說的,並不是大家喜歡的華爾街之狼的故事。
以交易為生是一種什麼體驗,我想就交易員每天經歷著什麼,以交易為生的得與失三方面來說。
1. 交易員每天經歷著什麼?
以交易為生,就是在持倉的每天每小時每分鍾都在對自己的人性做出檢驗。交易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每個人的交易風格都不同,雖然大體上都是跟著「勢」在走,但具體到買點賣點盈利區間,每個人的心理閾值都不同,因此交易是一件很難通過交流學習而獲得經驗的事。前面有位仁兄 @量化交易張展說:
做了多年的交易,早已把行情的起起伏伏,賬面的數字變動當做習慣,對於貪婪、恐懼、狂熱、孤獨等,早已沒了明顯的感覺。只會把交易當做像其他職業一樣,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就好。
鄙人實在不敢苟同。雖然賬面的數字變化已沒有太大的感覺,但在持倉的每一秒,我都在克服自身的貪婪、恐懼、狂熱和孤獨。對於超短交易員來講,市場瞬息萬變,如何能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恐怕是我交易中一直需要克服人性去捕捉的敏銳感。可能有朋友會覺得「玩的就是心跳」,只是試想一下,每天最少4個小時,分分鍾在玩心跳,如果盈利了感覺自己又戰勝了人性,如果虧損了那就是預判失誤了,如果踏空了,只能望洋興嘆,如果追漲殺跌(大忌)了,那隻能抽自己耳光了。每天交易結束,都感覺有種大病初癒的放空感,因為什麼都不會想了。
以交易為生,經歷著行外人難以了解的孤獨與壓力。前面有個朋友 @鄧遠 說了這樣一段話:
越過九重天後,發現原來天有八十一重,然而越過八十一重天後,發現天其實有一萬重。
抱著赴死的決心,最終爬過了十二萬重天。
而現在依然在路上。前方看不見人,身後一片空盪。
深以為然。前文也提到交易是很難通過交流學習而獲得經驗的事情,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即使在同業里也很難與同伴溝通交易中的心得。另外,每天抽自己幾十個大耳瓜子,下了班誰也不願意再跟人分析自己為什麼被抽,所以復盤學習成長也都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另外,做交易其實也是靠天吃飯,一年之中有行情的情況可能只有一兩次,基本屬於一年不開市,開市吃一年。而其他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摸索試錯,保證小賺或者不虧,可以說非常的沉悶無趣。
以上是業內,至於外行人更是難以溝通,這里主要指的是身邊的親人朋友。在交易沒成熟的時候,交易員要頂住的壓力不是外人可以想像的,答主更是從負債做起,當時本著實在不行虧完了跟父母要錢填坑再去找工作的心理在堅持。但是當虧損達到30%的時候,答主已經天天以淚洗面,托朋友找HR做簡歷,還在猶豫如何跟父母開口說自己幹了件這么不著調的事,幾萬塊錢對當時的答主來說已經是自己無力償還的一筆巨款。這期間父母朋友無一人知曉,陪在身邊的只有現在的先生一人。後來已經穩定盈利了,也曾有不了解情況的長輩勸我找工作,畢竟在他們看來我和無業遊民沒什麼分別。而身邊行外的朋友,可能只會看到我衣著光鮮,時間自由,但個中滋味,不足為外人道也。
2. 以交易為生,我能得到什麼?
時間與金錢的自由。在外圍看來,這部分肯定是喜聞樂見的華爾街之狼的故事。但我不知道會不會被知友噴為騙子。再重申一次,我說能獲得時間與金錢的自由的前提是:交易員已經可以穩定盈利。交易時間短,穩定豐厚的盈利支持我們在很多選擇上有了極大的自由。我們可以買心儀的商品,我們可以買張機票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可以送朋友體面的禮品,我們也可以在看到有病人需要幫助或者國家災難時捐出一筆不小的數目。這里說的我們,是指我和我其他的以交易為生的朋友們。金錢不是萬能的,但金錢能帶來的物質與心靈上的滿足卻是顯而易見的。
一段有趣的經歷。以交易為生的朋友應該都會明白,從事了職業交易員,跟任何一種職業都不盡相同,雖然有人把交易員比做個體戶,但也有很大的差別。個別戶總歸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准備做什麼,除非發生天災人禍才可能血本無歸。而對交易員來說,每個第二天都可能發生天災人禍,一個沒把持好,都可能血本無歸,但有危就有機,每個第二天也可能是我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時刻,這樣每天都打了雞血驚心動魄的職業,恐怕是難再找第二個了。不管說交易員像哪個職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做了交易員就很難再喜歡做別的職業了,(笑)。

3. 以交易為生,我失去了什麼?
人生信仰的缺失。我知道在知乎不會有人問「你都有那麼多錢了怎麼還沒有人生信仰了」這種愚蠢的問題。看電影華爾街之狼時深感為然,我和我的朋友們在初期也曾瘋狂過,迷失過,(別想多,我們沒做違法的事情),靠物質填補內心的空虛,抽煙喝酒買奢侈品夜夜笙歌也很難補滿內心的那個空洞。本來就是前不見人,後無來者的一條路,搞的再繁華,最終也不過只有虛無。金融市場就是博弈游戲,我賺的錢必定有人虧掉了,而我虧掉了錢又是我技不如人,經常有種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的感覺。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快樂,因為我不知道除了賺錢我的人生意義還在哪裡。我也有交易員朋友得了抑鬱症,他並不是因為虧錢才有抑鬱症,正相反,他也是覺得人生很無助,沒有方向。我表示深深的理解,因為我們都是有理想的好青年(羞)。
人際圈的縮水。這與交易員的工作性質有關,做交易員的體會大概只有交易員才能了解,除了盤口指標財經信息,其他的內容很難刺激到交易員的G點引起他們的注意,有時候可能會注意到,但因為還有其他更刺激的信息需要他們留神,因此也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以交易為生很難像在其他大平台工作的人們可以接觸到不同層面的人,能夠溝通的話題不多,另外盈利虧損這些很個人的信息也很難和圈外人溝通,往往圈子會越縮越小,最後能穩定聚在一起的還是以交易為生的人群。
現在我已退出交易幾年,以交易為生的那幾年,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段經歷,時間與金錢的自由支持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讀書旅行,除了交易,我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
寫在最後,我以一個退役的交易員來寫以交易為生的體驗,其中可能不乏悲觀的觀點,僅就個人體會而言,至於是否以交易為生,還請各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最後的最後,交易是個人的事,無法在短期內溝通學習,請勿提問有關交易心得的問題。

『捌』 《以交易為生》書中,作者用的通道指標是什麼

這個 指標中國市場上還真沒有人寫的出來,最接近的是理想有個紅樹園林的,你可以看看。

『玖』 以交易為生是一種什麼體驗

1、責任

與為他人打工不同,以交易為生要有極強的責任心和自覺性。因為無論是勤奮或懶惰、無論是粗心還是謹慎,結果都只有自己來承擔。以交易為生的每一天都是在為自己的人生去努力,沒有了領導的催促、沒有了同事的配合、沒有了人事部門的考核、更沒有了每個月固定的工資收入。每一天都是在為自己活著,感覺特別真實。學會了嚴格的自律,學會了承擔所有的責任。不再尋找借口,任何問題都需要自己去直面解決,接受一切結果,享受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2、孤獨

不像在專業機構中以交易為生的人那樣,作為草根職業交易者,家就是每天生活的全部。一台電腦、一杯茶,聽著音樂,這就是每天的工作狀態。一年365天,除了雙休日和每年的1月1日可以休息之外,剩下的日子極其規律,足以讓自己覺得單調無聊。當形成了機械式系統之後,剔除了情緒影響的交易更加顯得乏味。交易的圈子在國內本就小眾,而交易者往往普遍孤僻內向,所以孤獨就成了以交易為生帶來的最大產物。而能在孤獨中讓自己快樂,是每一個以交易為生的人必備的能力。失去了原先工作環境中的社交圈,現在的朋友更多是微信圈裡一輩子見不到面的匯友。難得參加一次線下的聚會,興致勃勃去了,最後發現見了面,除了交易也沒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了。

3、壓力

無論交易能力如何,無論盈利水平高低,以交易為生意味著任何時候身上都擔負著生存的壓力。不單是自己,如果有家庭,那麼壓力會更加沉重。能夠從眾多交易者中存活下來,實現穩定盈利的交易者鳳毛麟角。而以交易為生的人,也並不是個個都活的像外人眼中那樣的瀟灑自如。哪怕我現在已經有了成熟的量化交易系統,每天晚上依然會不自覺的醒來,用手機看看盤面情況,雖然心裡明明知道沒有意義,但壓力已經滲入到了血液之中,已經成為了生命的一部分。適當的壓力可以激發交易者的工作熱情和動力,而很多人也倒在了壓力之下。

4、自由

我把這一點寫在了最後,相信每一個以交易為生的人,最大的追求就是「自由」!不必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必看別人的臉色、不用陪著笑臉參加無意義的酒局。時間上的自由,工作形式上自由讓多少人羨慕不已,如果還能有豐厚收益帶來的財務自由,那不得不說以交易為生是每個人追求的完美狀態。但是要知道任何一種「自由」不可能來自於不勞而獲或者妄圖坐等天下掉下餡餅。沒有之前的嚴格自律、沒有之前的壓力重重、沒有之前的辛勤努力,是得不到這些自由的。現在的我雖然可以過著所走就走,詩和遠方的日子。但是我知道這些只是交易之餘的調劑品,而以交易為生的選擇將繼續以紀律、壓力、單調、責任和獨孤陪伴我走完以後的大部分人生之路。

炒股不同於其他任何職業,付出和回報往往不成正比。其艱辛程度一般人未必承受的了,這也是為什麼股票市場裡面七虧二平一贏的原因。如果你是一名教師,多年後你可以桃李滿天下,即使沒有謀的高位,也受人尊敬。如果你是一名從政者,多年積累的人脈,足可以讓你得到應有的回報。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可以使你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而炒股跟這些職業都不相同,是完全的結果論,即使你炒股五年、十年、二十年,如果你沒有賺到錢,那麼你的這些經驗沒有任何意義。

『拾』 什麼是「以交易為生」

1、交易為主,一切皆苦起初
當他還是一名純技術分析交易者的時候,經歷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終於找到了自己認為可以穩定賺錢的技術分析方法,苦於自己沒有操作資金,如何到處去找金主合作,結果時常碰壁,甚至遭到羞辱。可是他並不甘心,於是用資金的僅有的資金去操作,在期貨市場中拼殺,時而賺錢時而虧錢。或許是心態的原因,或許是技術的原因,或許其他的原因,他利用技術分析做日內短線和波段交易並沒有賺多少錢。
不僅沒有賺到錢,而且隨著交易時間的增加,他獨處的時間越來越長,與外界的聯系越來越少,他變得不善言辭,不願交際,由於長時間的交易,他的精神狀態並不是很好,而且飲食很不規律,身體也越來越差了。他陷入了沉思,本來希望以交易為生,不必朝九晚五的為別人打工,為什麼結果會是這樣的。
人的頓悟有時候只在一瞬間,就像佛陀於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一樣,他突然意識到:他之前只顧去研究盤面了,而沒有去了解自己,他自己是個慢性子的人,不適合做這種日內的交易,他決定改變方法去嘗試更大周期的交易。與此同時,他發現自己都不清楚技術指標背後的理論依據,竟然在交易中就盲目大膽使用,實在是糊塗,於是他放棄了技術分析,開始研究商品期貨本質的東西。
2、交易圈子,悠然自得
為了研究商品的基本面,他刻苦學習了各種經濟、金融以及期貨相關的知識,並且掌握的也算是比較熟練,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決定親自去驗證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是否是正確的,為此,他經常請期貨公司的朋友吃飯,通過期貨公司的朋友介紹了好多產業客戶的朋友,經常和產業客戶聊天,了解產業內部一些細節的東西,這讓他漸漸地對商品的基本面有所了解,他開始了新的交易之路。
通過自己的賬戶進行交易,做的業績不錯,就讓期貨公司的朋友幫忙介紹客戶代客理財,也和客戶成為非常好的朋友,當他了解了基本面之後,他發現與此前不同的是,當你跟客戶交流時,如果你跟客戶講技術分析,基本上反饋給你的是一片嘲笑,當你跟客戶講交易邏輯和交易計劃時,他們總是非常投入,也很感興趣。當然,在交易的最初過程中也並不順利,他需要忍受著孤獨,忍受著會回撤甚至虧損,同時也需要和客戶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那個壓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好在他挺過來了,幫客戶賺了很多錢,客戶又介紹了一些產業客戶的朋友,資金規模越做越大,他與產業客戶的聯系也越發密切,對產業內的事情越來越熟悉,自己的交易模式也從單邊改為單邊與套利相結合,交易越來越順。
平時的工作就是坐在辦公室里喝喝茶,看看盤,周末的時候要麼和產業客戶吃飯,要麼和金融客戶吃飯聊天,然後大家相互介紹朋友認識,人脈越來越廣,圈子也越來越大,這個時候資金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想要誰的資金,對於交易者來說,資金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好,有的人可能玩1000萬以下的資金還行,1000萬以上的就不會玩了,所以他比較有自知之明,當他接收的操盤資金達到2000萬便不再接受其他資金。
交易是孤獨和寂寞的,然而這種孤獨寂寞有時候能夠讓一個人鄙視市場上一切的消息和觀點,他總是獨立分析,然後尋找數據來驗證自己的觀點,然後做好資金管理,其餘的事情就交給市場了。他喜歡到處遊玩,去年可能在北京呆一年,今年可能在杭州呆一年,明年可能去成都呆一年。孤獨的人都喜歡溫暖,所以他每年夏天都會去洱海,因為那裡每年夏天都是各個私募聚集的地方,大家曬曬太陽,交流一下對全年市場的看法,日子過得悠然自得。
3、旅遊為主,交易為輔
現在的他做的交易級別就更大了,他把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事前的品種分析和研究以及制定交易計劃上了,然後就是按照交易計劃機械地執行就可以了。對於他來說,現在可謂是旅遊為主,交易為輔。
沒事的時候,帶著女朋友先去歐洲各個國家玩三個月,體驗一下不同的文化環境,回來的時候再去日本呆一個月,用自己的經歷去感受一下現實中的日本與媒體中的日本是否一樣,然後順路再去泰國晚一圈,呆一個月之後,再去香港和澳門萬一個月,在國外呆了半年,然後在國內呆半年。見見國內的老朋友,聊聊天,吃吃飯。
整個過程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最初以交易為生時,自己做得非常辛苦,然而卻又賺不到錢;如今以交易為生時,自己做得非常輕松,反而能賺很多錢。
由苦到甜的這個過程,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只有完整走完整個過程的人,才能體會其中的不容易,正是由於這種不容易,所以很多人半路放棄了,也有很多人缺乏強大的學習與思考能力,所以做了一輩子也沒有做出來。
真正以交易為生的人,是不希望其他人也走這條路的,因為這條路真心不容易,不是一般人能夠堅持下去的,在很多事情上,家人可能是你最大的精神支柱,而在以交易為生這件事上,對你傷害最大的或許就是最親近的人。
突然想起來了,我有一個朋友,他們是一個交易團隊,團隊管理著一定規模的資金,他們的風格就是每年換一個城市交易,一邊旅遊,一邊交易,前段時間還在招人,不知道現在還招不招了,回過頭來看看,這種生活方式也是不錯的。
溫馨提示
以交易為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克服的困難非常多,世俗的眼光,交易過程中的折磨,無數次想要放棄,無數次打擊,世界上除了戰爭,交易可以說是第二殘酷的,除非你下定決心,否則,建議大家不要輕易走這條路,尤其是你現在的資產狀況比較差的時候,更不要妄想通過這條路改變自己的一生,在你不影響基本生活的情況下,如果你想變得更好,或許值得嘗試,對於絕大多數人,建議還是不要以交易為生!

閱讀全文

與以交易為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近5年丁二烯價格走勢圖 瀏覽:440
東證期貨合肥營業部 瀏覽:436
萬鑫金融是詐騙公司嗎 瀏覽:37
華誼集團燃料電池 瀏覽:313
金融機構與稅務檢查 瀏覽:303
增強金融機構吸引力 瀏覽:466
外匯管理局屬於哪個單位管理 瀏覽:350
2014年5月美元對港幣匯率 瀏覽:233
銀行卡有風險買理財產品 瀏覽:960
銀行金融機構部是分管什麼的 瀏覽:350
深圳恆通金融貸款公司 瀏覽:745
潤靈環球上市公司 瀏覽:22
新黃埔期貨公司 瀏覽:243
杠桿的省力情況有幾種 瀏覽:334
四川美瑋邦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844
鶴崗蘿北融資 瀏覽:334
規定金融資產達300萬 瀏覽:281
慈善信託展望 瀏覽:204
債權融資計劃案例解析 瀏覽:905
金融企業服務農村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