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銀投資的發展史
白銀,在歷史上曾經與黃金一樣,作為世界很多國家的法定貨幣(貨幣原料),具有金融儲備職能,也曾為國際間支付的重要手段。
中國先民對白銀的人認識和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白銀很早就被製作成工藝品和貨幣。中國古代把白銀用作貨幣大量使用,是在唐宋以後的事。到了元代,銀本位製得到進一步強化,政府把白銀作為一種重要貨幣,銀錠『元寶」出現。到明清,銀本位制不斷鞏固加強,銀幣在明朝成為正式貨幣,元寶、碎銀和銀元成為清朝法定貨幣,白銀在明清王朝的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一直到1935年中國國民政府宣布發行法幣、取消銀本位,白銀作為貨幣的使用才受到限制,但銀元在民間一直流通到1949年。
⑵ 投資白銀和投資黃金是一回事嗎
1、兩者相比,白銀價格波動較大
白銀市場小且流動性低,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白銀被廣泛運用於工業領域,導致對白銀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加上儲值、投資用途的需求波動,在較大程度上推動了銀價的變化,也因此為投資者提供了比較大的利潤空間。不過,從產品組合構架的角度來看,這種波動性使得白銀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及黃金那麼大。
2、敏感度不同
白銀和黃金同樣具備貴金屬屬性,只是白銀的主要用途體現在工業方面,所以,在較大程度上,銀價的漲跌與工業領域的興衰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就是說,白銀對於經濟方面,如工業生產力、製造業需求等因素的變化較敏感。
不同的是,黃金本身也具有貨幣屬性,與貨幣方面的因素變化有很大關系,如通貨膨脹、實際利率的走勢以及各國貨幣政策等,這些相關因素都有可能直接導致金價漲跌。
3、產品資源都影響著價格
很多時候,大部分的白銀是作為鋅、銅、黃金等金屬的附屬產品生產出來的,而黃金卻可以作為獨立產品開采。由此可見,白金的生產與銀價之間的聯系不如黃金生產與金價之間那樣緊密。
⑶ 黃金理財是什麼
黃金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買賣黃金或黃金合約來規避成本、獲取利益的行為。目前比較常見的增值方式有:利用不同時期所出現的價格差異進行買賣套利。利用不同市場之間的價格差異進行買賣套利。或在不同的品種間出現價格差異時進行套利交易,我們把它稱為黃金的跨期、跨市和跨品種交易。
實物黃金
目前國內多家商業銀行都有實物金出售,款式以金條和金錠為主,此外,商場金櫃和黃金品牌店也是不錯的選擇。投資者可採取「囤積戰術」來買入實物黃金——以長期、多次的買入來攤低平均的成本,而積攢下來的實物金既能抗通脹,又能作為養老金,還能傳承給子孫後人而避免遺產稅的徵收。
紙黃金
現時多家銀行都已經開通了「紙黃金」業務,還能提供傳統賬戶和帶有杠桿的新型賬戶讓投資者選擇。但從本質而言,「紙黃金」是一種虛擬價值理財工具,不能提取實物金條,投資者只能通過買賣賺取金價波動的差價。
黃金基金
與其他黃金投資渠道相比,購買黃金基金的好處是起點低,最低1千元錢就可以投資,是值得大家考慮的「投資捷徑」。
現貨黃金
現貨黃金是一種杠杠式的黃金電子合約交易,其交易最大的特點是金價漲跌都有機會賺錢,另外因為實行保證金交易,具明顯杠桿放大作用,投資者能以小博大實現高效回報。當前市場上最為成熟的現貨品種是倫敦金,它屬於外盤交易,而國內的類似品種是黃金t+d。總體而言,現貨黃金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投資者,同時投資者需做好資金管理,避免滿倉操作
⑷ 股票,基金,黃金,白銀各方面的投資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呀
股票在中國目前是今天買今天不能賣的,並且很難靠分紅賺錢的品種,只能靠低買高賣,在中國股票市場是熊多牛少,所以基本都虧錢。基金是你把錢交給專門的金融公司,他們幫你投資,在中國,基金公司是不管你虧賺,基金公司經理們照樣拿高工資的,所以有錢也不交給他們,他們比敗家子沒強多少。黃金受國際局勢和金融大鱷控制,另外黃金太貴,一般人弄不起,所以要機靈的人和心理承受能力強的人才能弄。白銀有金融屬性和金屬屬性,工業用途很大,經濟向好,白銀上漲,時局動盪白銀也也跟隨黃金上漲,但是漲幅不如黃金,也沒有黃金敏感,但是白銀價格低,一般人都能參與,另外,黃金和白銀都是當天買當天能賣的,在網銀里就能交易,資金安全。
寫了這么多,給分吧 ^_^
⑸ 關於黃金白銀投資理財的一些知識。持續更新中。。。。。
在哪裡?
⑹ 關系的黃金白銀的歷史事件
答:一、世界銀礦山儲量及分布情況
2005年世界銀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為27萬噸和57萬噸,儲量可保證生產28年。從世界分布情況看, 波蘭、中國、美國、墨西哥、秘魯、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智利等國的儲量佔到世界總儲量和儲量基礎的80%,其中波蘭的儲量和儲量基礎均位居世界首位,分別為 51000噸和140000噸,佔到世界銀儲量和儲量基礎的18.8%和24.6%。按照05年世界銀礦山產量19257.4噸計算,世界銀儲量和儲量基 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14年和30年,說明世界白銀儲 量的保證程度並不很高。全球約2/3的銀資源是與銅、鉛、鋅、金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床伴生的,1/3是以銀為主的獨立銀礦床。預計未來銀的儲量和資源仍 主要來自副產銀的賤金屬礦床,而銀從這些礦床中的提取將主要取決於賤金屬市場的需求。據《世界金屬統計》2006年2月報導,2004年和2005年世界 礦山銀產量分別為18856.8t和19257.4 t。 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400.6t,增長2.12%; 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256 t,增長1.38%。銀礦產量多來自鉛-鋅礦山、銅礦山和金礦山等,作為這些礦山的共生品或副產品,2004年這些礦山提供礦山銀產量的70%,而來自以 銀為主的獨立銀礦山產量只佔礦山銀產量的30%。
世界主要產銀國有秘魯、墨西哥、中國、澳大利亞、智 利、加拿大、波蘭和美國等。這八大產銀國2003年至2005年產量均在千噸以上,2005年合計佔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秘魯是世界上最大的銀生產 國,2004年和2005年的產量分別達3059.8t和3193.1 t,佔世界產量16% 和16.58%。
⑺ 為什麼要投資黃金白銀
這個問題跟之前股票一樣,為什麼投資股票呢,前期做股票的貌似都賺錢了吧,黃金白銀是一種合法的投資產品,也是為了抵禦通脹,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可以跟我們聯系,名字是扣扣好嗎1
⑻ 什麼是黃金白銀投資
黃金長久以來一直是一種投資工具。它價值高,並且是一種獨立的資源,不受限於任何國家或貿易市場,它與公司或政府也沒有牽連。因此,投資黃金通常可以幫助投資者避免經濟環境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而且,黃金投資是世界上稅務負擔最輕的投資項目。黃金投資意味著投資於金條、金幣、甚至金飾品,投資市場中存在著眾多不同種類的黃金帳戶。
投資金條(塊)時要注意最好要購買世界上公認的或當地知名度較高的黃金精煉公司製造的金條(塊)。這樣,以後在出售金條時會省去不少費用和手續,如果不是從知名企業生產的黃金,黃金收購商要收取分析黃金的費用。國際上不少知名黃金商出售的金條包裝在密封的小袋中,除了內裝黃金外,還有可靠的封條證明,這樣在不開封的情況下,再售出金條時就會方便得多。一般金條都鑄有編號、純度標記、公司名稱和標記等。
黃金投資是世界上稅務負擔最輕的投資項目。相比之下,其它很多投資品種都存在一些讓投資者容易忽略的稅收項目。特別是繼承稅,當你想將財產轉移給你的下一代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財產變成黃金,然後由你的下一代再將黃金變成其它財產,這樣將徹底免去高昂的遺產稅。
⑼ 黃金白銀投資
黃金白銀投資首先選擇正規的的貴金屬平台,裡面品種很多,可自由選擇,一個或者兩個品種交易,更容易獲利。做現貨優先選擇外盤,外盤行情波動較大,交易時間更自由,盈利機會更多。
國內三大正規貴金屬交易平台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白銀T+D。白銀T+D是國內最早的白銀交易平台,也是唯一通過國務院審批的。這個平台的優點是有漲跌停設置,正負7%,也採用保證金交易模式。缺點是:撮合成交,交易時間不連續,分為上下午盤,價格K線斷續。(門檻高)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天通銀。天通銀是國內最早的現貨白銀平台,也是規模最大的現貨白銀平台。天通銀沒有漲跌停限制,一天24小時交易,K線很連續流暢。因為採用的是做市商機制,根據市價成交,沒有延時和滑點。(黃金交易沒有且門檻較高)
廣東貴金屬交易中心的粵貴銀。粵貴銀是後起之秀,很快成為全國第三強的白銀交易平台。廣交所和天交所一樣,屬於國企性質,地方政府監管。幾乎各方面都和天通銀一致,保證金比例最低5%,而且不是按照客戶資金量來階梯對應的,只要開戶就可以使用20倍杠桿。粵貴銀的隔夜費是萬分之一,這點比天通銀有略微優勢。(黃金交易沒有且門檻較高)
(國內的平台都是內盤,行情波動小,交易時間不自由,交易量小,機制不完善,所以優先選擇外盤,一般優先選擇境外,其次在選擇國外平台)
國外正規的交易平台:
國際平台主要以英國和美國為主,這兩個國家的交易平台是國際最大的兩個貴金屬交易市場的所在地,但因為語言不同加上無法保障投資者利益等問題不建議選擇國外的貴金屬平台。
境外正規的交易平台:
香港是世界六大金融交易市場之一,貴金屬市場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是香港貴金屬行業的監督管理機構。其性質與香港交易所相同,是獨立於政府以外的交易場所。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理監事會由不同公司的行員組成,其本身有著強大的自律動力和公信力。與此同時,貿易場對行員有監管權和處罰權,若公司不遵守規則,貿易場可以吊銷其行員牌照,增加了投資者的保障。因此投資者選擇香港的貴金屬平台,應該選擇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AA類經營牌照的會員,具體有那些公司可以在其官網查看。
在優點方面,香港的貴金屬交易平台,一般都是24小時交易,雙向操作,T+0,保證金交易模式,更好的保障投資者的利益,也可就近考察公司的實力!
以上僅供投資者參考!
⑽ 黃金白銀理財投資的人物簡介
在很多客戶眼裡,他不單單是一個指導老師,更是他們的朋友幫手,。不論是他精通的黃金理財產品,還是一些家庭瑣事,許多客戶都會想到給他打個電話或是找他聊天。做分析技術指導也給了他不小的壓力,不斷學習才能保持高效的喊單指導水平。在開十八大的時候,只要手上沒有工作就認真聽政策解讀,關心政策對經濟趨勢的影響。但是李老師認為除了專業知識過硬意外,經濟政策有時候是更重要的。 「有錢需要理財,沒錢也需要理財,因為理財是對我們每個人一生財富的綜合規劃,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投資。」這是李老師的至理名言。李老師也是一個比較穩健的理財分析師,一般喜歡多看少動,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建議客戶頻繁操作外匯和黃金。他喜歡鑽研理財方面的很多知識,一直認為學習是無處不在的,每天晚上中央台的新聞聯播和經濟半小時,對他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機會,只要沒有意外的事情,他就堅持天天收看。另外,他也喜歡去新浪財經、和訊等專業的理財門戶網站瀏覽訊息,甚至還要等到凌晨看國外股市和期貨的開盤,而每天早上九點不到,他就已經在辦公室查看各類大型財經網站了!
經過這幾年從事與理財有關的工作,並結合自己投資理財的一些經歷,李老師認為,理財不是一件陽春白雪高不可攀的事情,它完全可以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作為習慣,必須把個人財政作為你的第二天性。」也就是說,對個人財政的關注應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就如平時的吃飯、穿衣一樣簡單但又不可或缺。他表示也許沒有最好的理財項目,只有合適的理財項目,因為利潤永遠是和風險成正比的。所以在匯市和貴金屬的投資市場,他首先強調的就是對於風險的控制。 經過多年的打磨,他對於投資市場的認識和眼光已經相當嫻熟,分析和操盤都有著先思而後行的覺悟。幾乎每單都習慣性的帶上止損。就算做中長線布局,也會帶上止損,李老師說:「止損可大可小。但是不能不放。止損是把雙刃劍。我們需要盡可能最大化的從所有工具中博取我們需要的利潤。」對於投資,李老師也有他的獨特見解。他說:「順勢為王 倉位為皇 點位為後 止損為將。」這是他混跡投資市場多年對於投資的認識。
在金融市場打拚這么多年的他,雖然身背無數榮譽,但是從來沒有放鬆過自己,一直致力於技術分析的道路上,而且致力於打造一本每一個投資者初入市場就能做到最基本的分析能力的培訓書籍和教學。他一直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更多的是希望所有的投資者都有能力去把握市場動向。而不是無頭蒼蠅一般沒落在市場的波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