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張清華三軌共振指標

張清華三軌共振指標

發布時間:2021-08-26 05:34:37

1. 求清華同方關於股票方面的資料.

公司概況 更新時間:2006-10-20

公司名稱 :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全稱 :TSINGHUA TONGFANG CO.,LTD.
注冊地址 :北京海淀區清華園清華同方大廈
辦公地址 :北京海淀區清華同方科技廣場A座29層
板塊類別 :電腦(北京)
公司網址 :www.thtf.com.cn
上市日期 :1997-06-27
招股日期 :97.06.12-06.18
發 行 量 :4200萬
發 行 價 :8.28元
首日開盤價:27.28元
上市推薦人:中科信,君安證券
主承銷商 :中信證券
法人代表 :榮泳霖
董 事 長 :榮泳霖
總 經 理 :陸致成
電 話 :010-82399888
傳 真 :010-82399765
郵 編 :100083
現聘會計事務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
主營范圍 :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等。電站及工業鍋爐、工業窯爐及設備、脫硫脫
硝技術及設備、垃圾處理或成套設備、測量監測及控制系統、工業
企業節能技術、清潔能源與新能源技術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
、工程安裝、互聯網信息服務、微電子集成電路、金融電子產品的
開發、生產和銷售等。
公司簡史 :
本公司是經國家體改委批准,由企業集團作為主要發起人以其所屬部分企業
的經營性資產折資入股,其他發起人以貨幣資金投入,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
有限公司,並於1997年2月2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名稱
預先核准。經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批准,企業集團組建於1995
年8月1日,為清華大學全資所屬的國有獨資企業。在進行本次股份制改組過程中
,聯合其他四家發起人以募集方式組建了本公司。上述生產經營性單位主要包括
北京清華人工環境工程公司、清華信息技術公司、北京清華網路系統技術開發公
司、北京清華同方實業總公司等。所有發起人均按1.5377:1的折取倍數折資入股
,企業集團認購6570萬股發起人股、江西清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企業集團持有
其5%的股權)認購150萬股發起人股、北京首都創業集團認購50萬股發起人股、
北京實創高科技發展總公司認購50萬股發起人股、北京沃斯太酒店設備安裝公司
認購50萬股發起人股。

◆ 最新指標 (2006中期)◆ ◇萬國測評製作:更新時間:2006-10-020◇

每股收益 (元): 0.1470 目前流通(萬股) :37678.21
每股凈資產 (元): 5.4700 總 股 本(萬股) :57461.20
每股公積金 (元): 2.8315 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9.44
每股未分配利潤(元): 1.0958 凈利潤同比增長(%) :12.64
每股經營現金流(元): -0.5105 凈資產收益率(%) :2.69
——————————————————————————————————
2006一季每股收益(元):0.0268 凈利潤同比增長(%) :34.70
2006一季主營收入(萬元):199844.73 主營收入同比增長(%):21.29
——————————————————————————————————
分配預案: 不分配不轉增
最近除權: 10派1(06.07.14)
預計第三季度報表公布日:2006-10-28
◆ 最新消息 ◆
(1)2006年9月27日公告,公司出資6000萬元獨資設立同方銳安科技有限公
司,並將公司下屬的北京清華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北京同方試金石新技術有
限公司等相關企業及公司的智能卡系統應用等相關業務重組進同方銳安科技有
限公司。該公司將主要從事晶元設計、智能卡應用、重離子防偽、RFID封裝等
方面的業務。
(2)2006年中報披露,目前公司經營狀況正常,所處行業未發生重大變化,
預計公司銷售收入在下半年仍將保持適度增長的趨勢。下半年,公司將在上半
年工作的基礎上,圍繞核心產業的發展,加大加快產業整合,以點帶片,形成
核心產業的做大做強。
(3)2006年8月7日公告,公司出資2億元獨資設立同方工業有限公司。該公
司將主要從事軍工領域的新技術研發、產品生產等業務。公司出資4700萬元在
無錫設立無錫同方炭素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持有該公司94%的股權。
(4)2006年5月23日公告,公司將按照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公開增
發新股最終確定的價格全額認購泰豪科技授予原股東可優先認購部分的股份,
共計764.8433萬股,並承諾將上述認購股份鎖定6個月。
(5)2005年年報披露,公司在2006年總體經營目標確定為:在2005年銷售收
入和凈利潤規模的基礎上,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公司將把實施股票期權,
建立靈活、多層次的長效激勵機製作為公司的戰略發展工具。

◆ 控盤情況 ◆
2006-06-30 2006-03-31 2005-12-31 2005-09-30
—————————————————————————————————
股東人數 (戶): 153526 166629 159146 160771
人均持流通股(股): 2454.19 2261.20 1715.60 1698.26
—————————————————————————————————
點評:2006年中報顯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合計持倉1119萬股,占總流通
盤的2.97%,其中,上證50ETF持倉359萬股仍為第一大流通股東,社保
基金002組合增倉至197萬股,人保保險產品持倉58萬股;股東人數較
上期有所減少,籌碼仍比較分散。

◆ 概念題材 ◆
大智慧板塊:奧運概念、股權投資概念、滬深300概念、每經G股概念、上證
180概念、上證50概念、數字電視概念、網路游戲概念、中證100概念。
(1)數字電視標准制定商:出資2231萬元佔30%股權的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
程公司涉足數字電視傳輸晶元的研發,持股70%的北京清華同方凌汛科技有限公
司參與清華標准晶元的設計並參與到數字電視運營。03年4月宣布計劃投入10億
元轉攻消費電子領域。擁有DMB-T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已經擁有連鎖網吧許可,音像製品、網路電視台許可,加上現在的網路
游戲平台和數字電視,公司數字電視產業鏈清晰凸現,並確立了以內容和服務
為核心的數字電視系統發展方向;公司擁有的PC業務、數字電視業務在後PC的
融合時代的發展將令人期待。
(2)與微軟合作:清華同方作為微軟「GWEP計劃」的重要成員之一,與微軟
公司協商達成06-08年期間共采購價值1.2億美元微軟正版軟體的框架備忘協議
,這也是06年以來中國PC企業與美國最大軟體企業達成的最大規模、最正式的
合作協議之一。
(3)計算機業龍頭:公司最大的業務是同方電腦,公司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目前已經成為國內市場排名第三名的電腦供應商。05年計算機產品市場銷量
達到1989.7萬台,與04年相比增長18.8%。公司在無錫投資的計算機生產基地的
一期規劃300萬台電腦生產線已經投入使用,為公司計算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
利的保障。
(4)建築節能概念股:隨著《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在全國的頒布實施,
建築節能市場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凸現出巨大的商機。公司掌握的「智能化
大廈節能技術和「戶式中央空調系統」可以起到改善建築能源消耗的作用。05
年公司承接了深圳富士康科技園區蓄冰工程,凸顯了公司在蓄冰領域的實力。
公司在無錫科技園新建的年產三十萬台戶式中央空調(一期)生產基地也在05年
內投產。
(5)股權投資:截至2006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上市公司泰豪科技4589萬股
(占總股本的23.37%),首旅股份35萬股(占總股本的0.15%),誠志股份4023萬股
(占總股本的16.62%),在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司的此類股權投資
價值有望體現。
(6)「第二代身份證」概念:公司是公安部指定的四家第二代身份證核心芯
片供應商之一,截止05年6月公司已拿了3500萬支訂單。隨著我國第二代身份證
換發工作的推進,公司承接的第二代身份證晶元設計項目開始進入大規模供貨
階段。
(7)傳媒概念:公司與全球最大的傳媒娛樂巨頭維亞康母簽署了戰略合作關
系意向書,將使清華同方從一個IT公司向真正的傳媒產業邁出一大步。
(8)環保概念:公司在能源環境、煙氣脫硫、水處理與水務領域、清潔燃燒
及廢棄物處理、除塵、資源綜合利用等新技術應用領域居國內前列,具有相當強
的競爭實力;公司於04年以BOT方式投資建設的哈爾濱太平污水處理廠項目已經
順利竣工並通水運行,日處理污水能力32.5萬噸。公司還與黑龍江省政府簽署
協議約定投資建設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資源利用等30餘個項目
,標志著公司在水務領域邁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步。
(9)健康網吧千店計劃:公司攜手AMD開展戰略合作,推出了基於AMD晶元覆
蓋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伺服器的全線產品。並與AMD(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
)聯手開拓網吧市場,在全國各地打造千餘家網吧示範體驗店,並成功簽約四
川天府網點旗艦店定單,占據了四川網吧的龍頭省級連鎖席位。公司將為參加
千店計劃的網吧業主提供支持,包括形象支持、正版體驗區、增值方案及其他
專設的服務。
(10)軍工概念:為進一步擴大公司在軍工領域的經營規模,積極探索和促
進「軍技民用、民為軍用、軍民結合」的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之路,公司出資
2億元獨資設立同方工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軍工領域的新技術研發、產品生產
等業務。
(11)股權分置改革題材:非流通股股東承諾持有的非流通股份自獲得上市
流通權之日(2006年2月10日)起,在36個月內不通過上交所以競價交易方式出售
。持有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東在36個月禁售承諾期滿後,通過證
交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份,出售數量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
月內不超過5%,在24個月內不超過10%。
(12)涉及地鐵信息系統:06年上半年,公司繼承接德黑蘭地鐵一、二號線
工程後,又正式簽約了伊朗德黑蘭地鐵北延線BAS/FAS系統和伊朗地鐵四號線B
AS/FAS/FES系統建設項目。同時,公司還中標了《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管理服
務中心工程指揮中心系統采購合同》;另外,在安全系統方面,公司研製的「
MT1500車載移動式車輛檢查系統」還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科學技術成果鑒
定。

2. 關於清華美院和中央美院的問題

中央的話,確實是純藝術那些,很強,清華的話,就是設計要好,所以要按自己的要求選擇。中國美院的話,我覺得在純藝術和設計方面沒有特別特別突出的。不過也是很頂尖的啦,起碼在中國很好。清華的話,語文英語,不低於90分,其他不限,有人620多,都去上清華,它是按50%呢專業,50呢文化,排的,所以文化不要掉!!加油,我上高二,我也在努力著!
這些是我以前查的: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56年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院的學科結構完整,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工藝實驗條件完備,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學院現設有10個系,具有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計藝術學和美術學兩個二級學科,其中設計藝術學於2002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已遷入位於清華園內的新教學樓。優越的教學環境,豐富的教學資源,多學科交叉、互動的學術背景為學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思想指導下,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正在為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國際一流美術學院而努力奮斗。
一、報考條件
1、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3)身體健康,符合《清華大學本科招生體檢標准》,同時要求無色盲、色弱。

2、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的在校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的非應屆畢業生的在校生;
(3)因觸犯刑律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報考規定

特別提示
(1)報考我院的考生必須參加我院組織的專業考試。
(2)根據教育部統一要求:考生必須參加所在省組織的專業統考(所在省未組織專業統考的除外)。
(3)2007年我院將不再通過港澳台僑聯合招生考試錄取學生。
1、考點
地區 考 點 詳 細 地 址 網上報名日期 現場確認
日期 專業考試日期
北京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海淀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月29日至
3月11日 3月14日
至15日 3月17日至18日
沈陽 沈陽建築大學設計學院 沈陽渾南新區渾南東路9號
煙台 煙台市牟平育英藝術學校 山東省煙台市牟平區北關大街214號
鄭州 鄭州鐵路第六中學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東路124號
武漢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標准化考場 漢口江漢區楊汊湖小區常青五路考試院考場
南京 南京市寧海中學 南京市寧海路39號
杭州 杭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杭州市萬塘路258號
長沙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湖南省長沙市井奎路3號
成都 成都市武侯高級中學 四川省成都市簇橋文盛路1號
上海 上海紫竹園中學 上海徐匯區康健地區虹梅南路百花街15號
廣州 廣州美術學院 廣州市昌崗東路257號
考點選擇規定:1.北京考點僅限戶籍關系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寧夏自治區的考生報考;戶籍關系在其它省的考生可選擇除北京考點以外的任一考點報考。2.報考「藝術史論」專業的考生,僅限選擇「北京考點」並參加考試。
2、專業報名(分兩個階段:①網上報名→②報名資格現場確認)
(1)網上報名
我院實行網上報名,考生自2007年1月29日至3月11日期間登錄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http://join-tsinghua.e.cn,點擊「網上報名」進入,先注冊,後進入「美術學院專業考試報名」,填寫《報名登記表》,核對准確後,點擊「提交」,並用A4紙列印出報名表。
註:「登錄名和密碼」,是考生個人進入報名網修改個人報名信息、了解我院發布的各項信息、查詢個人專業成績和錄取結果的唯一身份識別,請考生妥善保管。
(2)報名資格現場確認
已完成網上報名的考生,持列印出的報名表和相關材料,於3月14-15日到本人網上報名時選定的考點,交驗報名材料、辦理相關手續。材料不全者,不予辦理。交驗的報名材料如下:
①《報名登記表》,《報名登記表》中的指定位置必須粘貼:
◆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發放的「2007年普通高校藝術類報考證」的復印件
◆身份證復印件
②身份證原¬件(或本人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帶有本人照片及身份證號碼且照片上加蓋派出所公章的戶籍證明原¬件);
③近期1寸同一底片正面免冠照片2張;
④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發放的「2007年普通高校藝術類報考證」原¬件。
(3)其他
①對邊遠、貧困地區不具備上網報名條件的考生,可於3月15日在各考點現場購買報名表後報名,提交的報名材料與網報考生交驗的報名材料一致。
②考生提交的報考信息及相關證件必須真實、准確。如有虛假,一經¬查出立即取消報名資格或專業考試資格。
3、報名考試費收取及專業准考證發放
(1)藝術設計和造型藝術專業:報名及四門專業加試費共260元;
藝術史論專業:報名及兩門專業加試費共180元。
(2)對考生所提交的《報名登記表》等相關材料審核通過後發放專業考試准考證。

三、招生專業名稱、招生人數、學制、學歷及專業考試科目

招生
專業 招生專業系 招生專業方向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及滿分標准 學制 學歷
藝術
設計
050408 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 染織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 30 1、素描(200分)
2、色彩(200分)
3、速寫(150分)
4、設計基礎(200分) 4年 本科
陶瓷藝術設計系 陶瓷藝術設計 10
裝潢藝術設計系 平面設計 35
環境藝術設計系 室內設計、景觀設計 35
工業設計系 產品設計、展示設計 35
信息藝術設計系 信息設計 20

造型
藝術
050404 繪畫系 中國畫、壁畫、油畫、版畫 25 1.素描(200分)
2.色彩(200分)
3.速寫(150分)
4.創作(200分) 4年
雕塑系 雕塑 15
工藝美術系 金屬藝術、漆藝 20
藝術
史論
050407 藝 術 史 論 系 藝術史論 15 1.素描(100分,按20%計入專業總分)
2.文藝基礎(200分) 4年
備注
1.學院代碼:10003。我院面向全國招生,所有專業文、理科兼收。
2.2007年我院通過組織三次專業考試來招收生源,計劃招生人數共計240名。

考生欲了解我院1月中旬組織的「冬令營美術測試」和「單獨專業考試」的相關情況,請登陸下列網址查詢:
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 :http://join-tsinghua.e.cn或 美術學院:http://ad.tsinghua.e.cn」 → 招生信息→本科生招生信息
3.填報專業系志願規定:
1)選報「藝術設計」專業的考生,僅限在所屬的 6個專業系中任選報1至2個,同時需註明是否同意在本招生專業內服從專業系的調配。
2)選報「造型藝術」專業的考生,僅限在所屬的3個專業系中任選報1至2個,同時需註明是否同意在本招生專業內服從專業系的調配。
3)報考「藝術史論」專業的考生,只可選報「藝術史論系」。
四、專業考試
1、考試科目及安排:
報考專業 考試科目 考試時間 試卷規格 考試內容 考試用具 備 注
藝術設計 色彩 3小時 八開 靜物寫生 水粉或水彩 1、各科考試具體時間、考場安排等事項,由各考點公布,請考生屆時關注。
2、專業考試期間食宿和交通費用自理,考試用具 (顏料、畫筆、畫板等)自備,考試試卷紙由我院統一提供。
造型藝術 4小時 四開 人物半身像寫生
藝術設計 素描 3小時 八開 人物頭像寫生 鉛筆或炭筆
藝術史論
造型藝術 4小時 四開 人物半身像寫生
藝術設計 速寫 1小時 八開 人物動態寫生 鉛筆或炭筆
造型藝術 四開
藝術設計 設計基礎 3小時 八開 工具不限
造型藝術 創作 3小時 四開 工具不限
藝術史論 文藝基礎 3小時 鋼筆或圓珠筆
2、考試要旨
素 描:旨在測試考生對造型的審美感受、觀察方法、理解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
色 彩:旨在測試考生對色彩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色彩感覺的敏銳程度、色彩關系的把握和藝術表現能力。
速 寫:旨在測試考生對所描繪對象的觀察概括和准確的表達能力。
設計基礎:旨在測試考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審美和創新能力,考察考生對藝術設計領域內基本知識與表現技能的掌握程度。
創 作:旨在測試考生進行創作的構思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
文藝基礎:旨在測試考生對文藝常識的掌握及理解能力。

3、考生憑專業考試准考證及本人身份證原¬件進入考場,兩證不全者,不得參加考試;一經¬發現考生有舞弊行為,立即取消其考試資格。

4、4月15日後考生通過登「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查詢專業考試成績,對專業考試入圍的考生,我院將寄發《文化課考試通知單》。
五、文化課考試
取得我院《文化課考試通知單》的考生,在戶口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報名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文化課統一考試。
1、考生需按藝術類報考,填報的專業必須與本人《文化課考試通知單》中的招生專業一致。
2、對文化課考試的選考科目,我院不做具體規定,但要求考生所選考科目的滿分相加之和必須達到750分(原¬始分),非個人原¬因無法選滿750分(原¬始分)者除外。
3、數學成績計入總分。
4、考生報考時外語語種不限,入學後我院只開設英語和日語課程。
六、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與體檢
考生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文化課統一考試的政審與體檢,按考生戶口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管理部門規定辦理。
七、錄取原¬則
1、北京地區錄取人數佔全國計劃招生人數的15%左右;其他省市統一排序擇優錄取,但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錄取人數原¬則上不超過我院計劃招生人數的15%。
2、對參加「冬令營美術測試」及「單獨招生考試」取得我院《文化課考試通知單》,高考第一志願報考我院、政治思想品德考查及體檢情況符合要求的考生,其錄取辦法,請查詢:
(1)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07年 「第十九屆美術冬令營」專業測試通知;
(2)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7年面向七所美術學院附屬中學單獨組織專業考試選拔生源的通知;
網址: http://join-tsinghua.e.cn或
http://ad.tsinghua.e.cn」→ 招生信息→本科生招生信息
3、對參加「三月份專業考試」取得我院《文化課考試通知單》,高考第一志願報考我院、政治思想品德考查及體檢情況符合要求的考生,按下列辦法錄取:
(1)藝術設計專業:
專業排名位於藝術設計專業總排名前35名的考生,如果文化課總分達到我院規定的最低分數線,並且語文和外語均不低於90分,即予錄取。
文化課總分達到我院規定的最低分數線,並且語文和外語均不低於90分的其他考生,按照專業課總分與文化課總分相加後的總成績排序擇優錄取。
(2)造型藝術專業:
專業排名位於造型藝術專業總排名前15名的考生,如果文化課總分達到我院規定的最低分數線,並且語文不低於90分,外語不低於65分,即予錄取。
文化課總分達到我院規定的最低分數線,並且語文不低於90分,外語不低於65分的其他考生,按照專業課總分與文化課總分相加後的總成績排序擇優錄取。
(3)藝術史論專業
文化課總分不得低於戶口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文史類(或理工類)重點院校錄取線,按照文化課總分(原¬始分)排序擇優錄取。
4、關於專業系錄取原¬則
對報考藝術設計及造型藝術專業且達到上述錄取標準的考生,我院在錄取時還將根據考生所選報的專業系志願,按照專業課總分排序擇優將考生錄取到專業系。
若考生不能被所選報的第一志願專業系錄取,放入所選報的第二志願專業系排序時,其專業課總分將被減去一個級差。
若考生不能被所選報的第一志願專業系和第二志願專業系錄取,同意服從調配到其他專業系的,我院將在同一招生專業內進行調配。
若考生不能被所選報的第一志願專業系和第二志願專業系錄取,不同意調配到其他專業系的,我院將不予錄取。
5、關於「專業課成績保留一年」規定
對於因文化課成績不符合要求未被我院錄取的「專業排名位於藝術設計專業總排名前35名或專業排名位於造型藝術專業總排名前15名」的考生,我院對其「專業課成績保留一年」,即第二年報考我院時,免考專業課,文化課總分(含語文和外語的單科分數)達到我院該年規定的最低分數線,仍可被錄取。
註:辦理「專業課成績保留一年」的手續:考生本人向我院提出「專業課成績保留一年」的書面申請(申請時間為每年的9月初至10月底)並附一寸正面免冠證件照片一張,詳細情況請咨詢我院招生部門。
八、外籍考生報考
外籍考生報考我院,請於4月中旬關注我院公布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7年外國留學生招生簡章》。
九、學費
1、學生一律繳納學費,考生報考時根據家庭經¬濟承受能力,量力報考。
2、學費標准:
*國內學生:
藝術史論專業每生每學年學費5000元人民幣。
藝術設計和造型藝術專業每生每學年學費10000元人民幣。
*外籍學生
所有專業均每生每學年學費40000元人民幣。
十、入學事項
1、新生持《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及我院發放的《專業准考證》和《文化課考試通知單》,按照錄取通知書中規定的時間,辦理報到手續。
2、新生入學後,我院將根據招生政策和錄取標准進行全面復查,凡不符合報考條件或有舞弊行為者,一經¬查出即取消入學資格,退回原¬籍;專業復查不合格及患有疾病達不到入學體檢標准者,將根據清華大學的學籍管理相關條例進行處理。
十一、其它
1、我院實行優秀本科畢業生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制度。
2、我院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實行獎學金制度,對生活困難的學生實行助學金、貸學金和勤工助學制度。
3、學生住宿實行公寓化管理,按規定交納住宿費及其他相關費用。
4、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慣用具及材料費用自理。
5、取得正式學籍的學生在學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公費醫療(外籍學生除外)。
6、根據教育部規定:新生入學後不得轉入非藝術類專業學習。
十二、相關提示
1、學院招生網址:http://ad.tsinghua.e.cn下的「招生信息」。
2、咨詢電話:010-¬62798170,傳真010-62798175
3、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務辦A338室(郵政編碼:100084)
4、乘車路線:乘公共汽車在清華園站下車;乘輕軌13號線在五道口站下車。
十三、2006年錄取概況

北京 招生專業 專業課成績 文化課成績 總成績
藝術設計 最高分 567.5 574 1136.5
最低分 515 450 1000
造型藝術 最高分 570 538 1108
最低分 517.5 398 965.5
藝術史論 最高分 531
最低分
外埠 藝術設計 最高分 565 607 1157
最低分 512.5
436
998.5
(遼寧:1025.5)
造型藝術 最高分 567.5 554 1077
最低分 505
404
952.5
(山東:968.5)
藝術史論 最高分 656
最低分 583
註:
1、本簡章版權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務辦公室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摘錄、轉載,違者必究。
2、本簡章每份10元(含《報名登記表》),考生可到我院及在全國所設的各考 點購買,也可通過郵局匯款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務辦公室購買,郵購者請務 必在匯款附言中註明回寄地址、郵編、收件人姓名。
3、網上報名的考生,在網上填寫《報名登記表》;對邊遠、貧困地區不具備上網報名條件的考生,可在各考點現場購買《報名登記表》。
4、查詢專業成績、入圍和錄取結果,登陸「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或撥打我院教務辦咨詢電話進行查詢。

3. 臨床醫學專業5+3一體化培養和臨床醫學八年制的區別

在我國的醫學教育體系中,傳統的臨床醫學八年制起源於協和,後擴展到十餘所一流綜合大學的高水平醫學院。其學生培養的基本特點是:長學制一貫到底,合格畢業獲博士學位;通常前兩年學習理科課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打下深厚的自然科學理論基礎;綜合素質高,科研能力強,成為高水平的專科醫生。大家都知道,高水平三甲醫院大多聘用具有博士學位的畢業生,比起本科畢業後再考研讀碩讀博,「八年制」是在學時間最短,綜合效率最高的。臨床醫學本博連讀八年制的學生通常也會在畢業前經考試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4. 歷史上的數學天才!

華羅庚、陳景潤、哥德巴赫、高斯、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市金城鎮,1985年6月12日卒於日本東京。
俗話說得好:「溫室里難開出鮮艷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兒。人只有經過苦難磨練才有望獲得成功。」我國著名大數學家華羅庚的成功就得益於他的坎坷經歷。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但因家境不好,讀完初中後,便不得不退學去當店員。18歲時患傷寒病,造成右腿殘疾。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全國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副主任、副院長、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曾任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與教授工作並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此結果在數論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至今仍是最佳紀錄。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他把數學方法應用於實際,篩選出以提高工作效率為目標的優選法和統籌法,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華羅庚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復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為以後矩陣幾何學等,作下了奠基。
陳景潤(1933-1996.3.19)中國數學家。

福建省閩侯人。父親是一位郵政工人 ,在眾多的兄弟姐妹中,陳景潤排行第三。1945年陳景潤隨全家從閩西北遷居福州市並進入英華中學讀書。他從小內向而好學,因只知啃書本而被同學們起了一個綽號「booker(書獃子)」。此時,我國著名科學家沈元教授(後來任北京航空學院院長)由於抗戰而南下,曾在該校兼課,他在一堂數學課中,講了17世紀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的一個猜想。哥德巴赫在1742年曾經猜想任意的大偶數恆可表述為兩個素數這和。別看這道題目外表簡單,內涵卻十分復雜。200多年來,這一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完全證明。在19世紀,德、法、俄、英等國的數學家對這一猜想做過無數次努力,但均未獲得有價值的進展。許多人因此望而卻步,被稱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在這群富於幻想。思想活躍的高中學生中,大家一聽而過,唯有陳景潤陷入沉思。他暗下決心,要沿著長滿荊棘的道路上攀登和摘取這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1950年,陳景潤在高中尚未畢業時考入廈門大學,1953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一所名牌中學任教。由於缺乏教書的口才被認為不宜於教書。廈門大學校長王亞南愛惜人才,讓陳景潤回校任圖書資料員。這一環境使他如魚得一般地可以遨遊數學王國。他的第一篇數學論文《關於塔利問題》寄到中科院數學所時,他的數學才能得到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賞識,邀請陳景潤參加1956年全國數學論文宣讀大會,並於1956年末將他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開始在華羅庚的指導下研究數論。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對「哥德巴赫猜想」取得了(1+2)的世界最先進的結果。出現轉機是在本世紀前半葉,在我國,首先是數學研究所的王元於1956-1957年相繼證明了(3+4)與(2+3);接著山東大學的潘承洞於1962年取得了(1+5)的關鍵性進展。在此後數年間,他們兩人又進一步證明了(1+4)和(1+3)。1966年,陳景潤取得了(1+2)的詳細證明,並創立了「陳氏定理」,受到國際數學界的高度贊揚,得到國際公認。為中國在國際「奧林匹克」大賽中,奪得了一塊金牌。陳景潤本想在他有生之年內,完成(1+1),使數學的基礎理論出現奇光異彩。可惜,在他生命最後的十多年中,帕金森氏綜合症困擾他,令他長期卧病在床而不能實現夙願。但最終解決哥氏猜想的(1+1)還有一段艱巨的路程。據著名數學家楊樂的估計,要到下一世紀才有解決這個難題的可能。
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生於不倫瑞克,卒於哥廷根,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高斯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數學家,有數學王子的美譽,並被譽為歷史上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頓並列,同享盛名。
高斯1777年4月30日生於不倫瑞克的一個工匠家庭,1855年2月23日卒於格丁根。幼時家境貧困,但聰敏異常,受一貴族資助才進學校受教育。1795~1798年在格丁根大學學習1798年轉入黑爾姆施泰特大學,翌年因證明代數基本定理獲博士學位。從1807年起擔任格丁根大學教授兼格丁根天文台台長直至逝世。
高斯的成就遍及數學的各個領域,在數論、非歐幾何、微分幾何、超幾何級數、復變函數論以及橢圓函數論等方面均有開創性貢獻。他十分注重數學的應用,並且在對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和磁學的研究中也偏重於用數學方法進行研究。
1792年,15歲的高斯進入Braunschweig學院。在那裡,高斯開始對高等數學作研究。獨立發現了二項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數論上的「二次互反律」(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質數分布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術幾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
1795年高斯進入哥廷根大學。1796年,19歲的高斯得到了一個數學史上極重要的結果,就是《正十七邊形尺規作圖之理論與方法》。
1855年2月23日清晨,高斯於睡夢中去世。
生平
高斯是一對普通夫婦的兒子。他的母親是一個貧窮石匠的女兒,雖然十分聰明,但卻沒有接受過教育,近似於文盲。在她成為高斯父親的第二個妻子之前,她從事女傭工作。他的父親曾做過園丁,工頭,商人的助手和一個小保險公司的評估師。當高斯三歲時便能夠糾正他父親的借債賬目的事情,已經成為一個軼事流傳至今。他曾說,他在麥仙翁堆上學會計算。能夠在頭腦中進行復雜的計算,是上帝賜予他一生的天賦。
高斯用很短的時間計算出了小學老師布置的任務:對自然數從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對50對構造成和101的數列求和(1+100,2+99,3+98……),同時得到結果:5050。這一年,高斯9歲。
哥廷根大學當高斯12歲時,已經開始懷疑元素幾何學中的基礎證明。當他16歲時,預測在歐氏幾何之外必然會產生一門完全不同的幾何學。他導出了二項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將其成功的運用在無窮級數,並發展了數學分析的理論。
高斯的老師Bruettner與他助手 Martin Bartels 很早就認識到了高斯在數學上異乎尋常的天賦,同時Herzog Carl Wilhelm Ferdinand von Braunschweig也對這個天才兒童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他們從高斯14歲起,便資助其學習與生活。這也使高斯能夠在公元1792-1795年在Carolinum學院(今天Braunschweig學院的前身)學習。18歲時,高斯轉入哥廷根大學學習。在他19歲時,第一個成功的用尺規構造出了規則的17角形。
高斯於公元1805年10月5日與來自Braunschweig的Johanna Elisabeth Rosina Osthoff小姐(1780-1809)結婚。在公元1806年8月21日迎來了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約瑟。此後,他又有兩個孩子。Wilhelmine(1809-1840)和Louis(1809-1810)。1807年高斯成為哥廷根大學的教授和當地天文台的台長。
雖然高斯作為一個數學家而聞名於世,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熱愛教書。盡管如此,他越來越多的學生成為有影響的數學家,如後來聞名於世的Richard Dedekind和黎曼。
哥德巴赫(Goldbach C.,1690.3.18-1764.11.20)是德國數學家;出生於格奧尼格斯別爾格(現名加里寧城);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學習;原學法學,由於在歐洲各國訪問期間結識了貝努利家族,所以對數學研究產生了興趣;曾擔任中學教師。1725年到俄國,同年被選為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725年~1740年擔任彼得堡科學院會議秘書;1742年移居莫斯科,並在俄國外交部任職。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與歐拉保持了長達三十五年的書信往來。
在1742年6月7日給歐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個命題。他寫道:
"我的問題是這樣的:
隨便取某一個奇數,比如77,可以把它寫成三個素數之和:
77=53+17+7;
再任取一個奇數,比如461,
461=449+7+5,
也是三個素數之和,461還可以寫成257+199+5,仍然是三個素數之和。這樣,我發現:任何大於5的奇數都是三個素數之和。
但這怎樣證明呢?雖然做過的每一次試驗都得到了上述結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數都拿來檢驗,需要的是一般的證明,而不是個別的檢驗。"
歐拉回信說,這個命題看來是正確的,但是他也給不出嚴格的證明。同時歐拉又提出了另一個命題: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但是這個命題他也沒能給予證明。
不難看出,哥德巴赫的命題是歐拉命題的推論。事實上,任何一個大於5的奇數都可以寫成如下形式:
2N+1=3+2(N-1),其中2(N-1)≥4.
若歐拉的命題成立,則偶數2(N-1)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於是奇數2N+1可以寫成三個素數之和,從而,對於大於5的奇數,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
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題成立並不能保證歐拉命題的成立。因而歐拉的命題比哥德巴赫的命題要求更高。
現在通常把這兩個命題統稱為哥德巴赫猜想
二百多年來,盡管許許多多的數學家為解決這個猜想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迄今為止它仍然是一個既沒有得到正面證明也沒有被推翻的命題。
十九世紀數學家康托(Cantor G.F.L.P.,1845.3.3~1918.1.6)耐心地試驗了1000以內所有的偶數,奧培利又試驗了1000~2000的全部偶數,他們都肯定了在所試驗的范圍內猜想是正確的。1911年梅利指出,從4到9000000之間絕大多數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僅有14個數情況不明。後來甚至有人一直驗算到三億三千萬這個數,都肯定了猜想是正確的。
1900年,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Hilbert D.,1862.1.23~1943.2.14)在巴黎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二十三個最重要的問題供二十世紀的數學家來研究。其中第八問題為素數問題;在提到哥德巴赫猜想時,希爾伯特說這是以往遺留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1921年,英國數學家哈代(Hardy G.H.,1877.2.7~1947.12.1)在哥本哈根召開的數學會議上說過,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難程度可以和任何沒有解決的數學問題相比。
近一百年來,哥德巴赫猜想吸引著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數學家,並在證明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5. 用木頭的木組詞

「木」組詞:木訥、花木、樹木、枕木、木然等等。

基本釋義:

1.樹木:伐~。果~。獨~不成林。

2.木頭:棗~。榆~。檀香~。

3.棺材:棺~。行將就~。

4.質朴:~訥。

5.反應遲鈍:~然。~頭~腦。他反應有點~。

6.麻木:兩腳凍~了。舌頭~了,什麼味道也嘗不出來。

7.姓。

(5)張清華三軌共振指標擴展閱讀

一、木訥

造句:父母對他們昂貴的教育費用不知所措,然而完全適應了大學生活的23歲的孩子卻會在他們陳舊的卧室里興奮地哭泣,由於無法做出決定而顯呆滯木訥。

解釋:<書>朴實遲鈍,不善於說話:~寡言。

二、花木

造句:我一點也不知道,同一時間,薩提亞在另一個角落裡,在一小時內,使他自己創造出來的神秘花木,生出根、發出芽來。

解釋:供觀賞的花和樹木。

三、樹木

造句:科學家對植物和樹木儲存的能量非常感興趣,首先是因為它們的總量比汽車、卡車、火車和飛機消耗的還多,其次是因為能源來自空氣中的碳。

解釋:樹(總稱)。

四、枕木

造句:1869年,在「金色道釘」(GoldenSpike)被釘入枕木、從而宣告第一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完工的當天,人們舉行了盛大慶典。

解釋:橫鋪在鐵路路基的道砟上、用來墊平和固定鐵軌的方柱形木頭。也叫道木。

五、木然

造句:就社交恐懼症的情況而言,這可能是一張木然的臉和一張令人厭惡的臉,在提供了這樣一個選擇之後,一個焦慮的人本能地會注視那張令人厭惡的面容。

解釋:一時痴呆不知所措的樣子。

6. 關於物理的問題(高分)

核物理發展史http://www.qfsky.com/down/view_37439.html

原子物理發展史http://210.41.245.5/blog/u/0604050101/archives/2005/2347.html

http://..com/question/330218.html?si=3

以上都很全了

我再補充一些
牛頓: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環。
愛因斯坦:光電效應,質能方程。
卡文迪許:扭稱,測出萬有引力常量。
胡克:胡克定律F=kx 。
哥白尼:日心說。
哈雷:哈雷彗星
開普勒:三定律。揭示天體運動規律。
麥克思韋:電磁理論。
法拉第:場概念的提出。
居里夫婦:發現物質的放射性,發現新元素。
惠更斯:單擺的周期公式。
托里拆利:大氣壓強
帕斯卡:液體壓強

這些人的年代我實在不記得了,請涼解……

7. 高中物理怎樣才能學好

高中教育 夏夢迪物理 2019(53G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提取碼: jnkv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8.  高起點、多渠道、多方式引進先進技術

為了做好招標工作,中國政府制定了有關的法律文件,使中外雙方在合作中有法可循。立法起草班子收集了世界上40多個國家的石油法律文本和資料,還先後7次邀請聯合國開發署跨國中心專家和美國律師事務所等國際權威法律機構前來指導,同時派人到挪威學習。經過數十次討論、研究、對照和多次修改,終於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簡稱《條例》)。《條例》明確了石油資源所有權,合同區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營權,政府有關部門的職責范圍,國家石油公司的地位和職責,外國石油公司的權益和義務。是即將進行的一輪招標的主要法律依據。

同時,也收集並參照國際上簽訂的120多份石油合同樣本,結合中國的國情,依照《條例》精神,在總結我們談判經驗的基礎上,起草了對外合作的「標准合同」。其要點是:外商獨承勘探風險、中方參與開發投資、限額回收投資和支付生產作業費、余額雙方分成。它吸取了各國石油合同的精華,並依據我國主權和法規,體現了平等互利原則,受到國際石油界的普遍贊同。由此,大大優化了投資環境,如同在中國遼闊的藍色國土上,種植了兩棵「梧桐」,有了「梧桐樹」,就有「鳳凰」來。

依據《條例》的要求,1982年2月8日,國務院批准同意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同年2月15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北京東長安街31號正式成立。公司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國家公司,是獨立核算、依法納稅、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經濟實體。它代表國家統一負責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的業務,即以對外合作和自營的方式,從事海洋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利用和產品銷售,從事海上石油、天然氣作業承包服務以及其他多種經營。

一、震驚世界的中國海上第一輪對外招標

在國內各省、市、自治區大力協同、積極支持和國際油價持續小波動的情況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於1982年2月17日向12個國家46家有資格招標的石油公司發放了第一輪招標通知書。

這次招標涉及我國渤海、黃海、南海總共504個基本塊,面積達15×104km2,其規模之大、海域之廣、公司之多是世界上少有的,是震撼世界石油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兌現我國海洋石油對外合作的信譽、按國際慣例辦事的具體體現。

到1982年8月17日止,有9個國家33家公司對25個區塊投標,共遞交報價書102份。經過100多名經濟技術專家及有關業務人員的詳細評價,制定了中標及談判方案。經過緊張、激烈的競爭性談判,共有9個國家28家公司在19個區塊中標。

為了保持和擴大海上石油勘探的規模,在認真總結第一輪招標經驗的基礎上,於1984年末和1985年初發布了第二輪招標通知書,在鶯歌海東部、珠江口盆地、南黃海南部10× 104km2海區內,採取公開招標形式進行招標。此時油價在高位波動,投資有利;同時,我們靈活地修改了合同:允許非物探參與者也可以投標;在簽訂的幾個區塊中,可以調劑工作量,以提高勘探成功率;當無發現但仍有剩餘工作量時,可以適當擴大區塊面積;復雜的中、小油田可以評價性地試生產,當年產量小於100×104t時,可免徵礦區使用費等。這些修改,有利於爭取外商開采各種類型的油氣田,特別是中、小油氣田。此輪招標經最後談判,共有4個國家15家石油公司在8個區塊中標。

為使海上石油對外合作勘探工作陸續接替上去,發現更多的油氣田,於1989年初發布了第三輪招標通知書。此次招標涉及珠江口盆地東沙-神狐海區,面積超過3×104km2。為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者,進一步放寬了合同條款,主要免除了外國公司在勘探期培訓中方人員、技術轉讓等義務;在完成物探工作量後,有權選擇鑽井或終止合同。通過談判簽訂了3個石油合同。

三輪對外招標共簽訂石油合同30個,加上以前的合同和協議,總數達到66個,外商投入資金高達31.2億美元,極大地推進了中國海域油氣勘探開發工作。

二、大力引進鑽井、地震、導航、計算機軟硬體技術

中國海油的專業技術人員大都來自陸上油田,已有多年石油勘探開發經驗,但就海上石油勘探開發而言,特別是對國外海上先進技術的了解還是一片空白。為此,公司一成立就制定了明確的科技發展工作方針,即通過海上石油對外合作,充分利用技術引進、技術轉讓、技術合同、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和技術合作等多種渠道,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培訓人才,盡快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和水平,逐步應用並掌握一大批國際先進而實用的勘探、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並發展創新,力爭盡快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從而提高我們對外合作的能力,促進我國海洋石油科技進步,滿足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建設的需要。

自1977年起,我們分別從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挪威等十幾個國家,引進了一大批鑽井、物探、測井、海上工程建設所需的先進設備和技術,以及配套的先進工具、軟體,加速了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的進程,及時滿足了當時對外合作工作的需要,從而取得了突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使我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了國際信譽,走出了國門,邁入了國際市場。

a.在鑽井和測試方面,先後從新加坡、挪威、日本、加拿大4個國家9家公司,引進具有80年代水平的自升式、半潛式鑽井船11條(即南海1、2、3、4、5號,渤海2、4、6、8、10、12號)和90年代先進的頂部驅動鑽機、MWD隨鑽測斜儀、SST有纜隨鑽測斜儀、ESI電子單點裸眼井軌跡測試儀、單點地面定位陀螺儀、鑽桿地層測試器、MDT電纜測試技術、MFE和PCT井下測試工具,以及R-622T、CST-2400固井裝置、HT400型撬裝固井裝置和QFT錄井儀、DCS-ALFA錄井儀、現代防砂技術和鑽井模擬裝置等。

b.在地球物理採集方面,從1968年開始,先後引進了CGG59型模擬磁帶儀、SN388B和GS2000數字磁帶記錄地震儀、24道和48道等浮電纜、蒸汽槍和空氣槍震源;1977~1978年引進比較先進的DFS-V數字地震儀,48道、96道和120道等浮電纜,高壓蒸汽槍和高壓空氣槍震源,無線電、衛星、多普勒聲吶綜合導航系統及24、48次多次覆蓋觀測系統的濱海504、511、512地震船。濱海504地需船1984年改裝成淺海地震(13)作業船。1986年引進了濱海516淺海拖纜地震船,並增加了濱海514、515兩條極淺海作業船,組建了240、216、232三個海陸兩棲地震隊。同時,還引進了無線電導航系統,包括萊迪斯系統、阿戈系統、西勒迪斯系統、微波測距儀,以及導航資料處理中心、導航計算機系統、水下音頻定位系統、P-100導航系統等。

至此,中國海油完全掌握了江、河、湖、海等不同水域的二維和三維地震勘探採集技術,滿足了對外合作和自營勘探的需要。

c.在地震資料處理方面,引進CYBER170-730、RDS-500、CYBER855S、VAX8650地震資料處理機,CS6410、PE3212F地震資料解編和繪圖機,CALCOMP748平板繪圖機,GS6410、GS6412地震膠片繪圖機,APPLICON4500彩色繪圖機及ITA地震處理系統等。在此基礎上,引進和開發了面元均化、三維定位導航、處理面元插植、三維一步偏移等三維地震資料處理技術;全傾角波動方程偏移、FKDMO-FK疊前偏移等二維疊加和偏移成像技術;速歸傾角濾波、中值濾波、概率分析、F-X預測多項式擬合、信號相乾等二維去噪技術;最大似然率反褶積、Q反褶積、最大方差模反褶積、地表一致性反褶積和譜白化反褶積等二維高分辨技術及AVO、SVIM等特殊處理技術。這些成果的取得,使我們達到了獨立進行三維地震資料處理、二維精細目標處理和儲層岩性處理的水平。

d.在地震資料解釋方面,引進了區域地震地層學解釋技術、油氣資源評價技術,以及PE3254SIDIS、VAXII、IMTERPRET、VAX3500、GEOQU、EST、人機交互解釋系統和VAX751、DISCOVERRY測井資料處理繪圖系統。在上述技術裝備基礎上,引進發展了人機交互反演3個主參數(用主頻、全振幅反演測試薄層厚度,反演層速度,用層速度換算儲層物性參數)、多參數人機交互儲層評價和聚頻微地震相分析差別、變速時深換算、儲層橫向預測和描述等技術。能完成三維地震資料人機交互解釋、人機交互繪制含油氣儲層頂底構造圖、厚度圖、平均速度圖、層速度圖、含砂量百分比圖、砂層厚度圖、孔隙度圖、含油氣飽和度圖、含油氣豐度圖等的解釋和繪制。

e.在海上工程建設方面,先後引進了國際同類工程設計公司所通用的計算機和大型應用軟體,配備了各種微機54台,軟體92個,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進行海洋石油開發工程設計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達到了國外設計公司計算應用系統水平,包括進行工藝與公用系統設計、經濟評價與經濟預測、工程結構計算與輔助設計繪圖和資料庫等四大部分的軟體與配套設備,熟練掌握和運用這些軟體進行工作。設計人員和計算機技術人員具備了承擔海洋油氣田經濟預測和經濟評價的能力,具備了以油氣開發工藝、總圖配管、海底管線、消防安全、儀表控制、探測防腐、環保為主要專業進行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系統設計的能力,承擔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的機械設備、動力、電氣、熱工、通訊、暖通系統等設備組塊、導管架、海底管線、舾裝和土建工程等設計任務的能力。

總之,我們掌握了國際上慣用的工程評價和經濟評價的理論和方法,掌握了國際海洋工程界通用的計算方法和標准規范體系,掌握了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

另外,還引進了儲層預測新技術(包括模式識別技術、地震模擬CSMOL儲層預測新方法)、油藏模擬軟體,組分油藏模擬(COMPIV)、多組分模擬軟體以及PPI測井解釋軟體、PCI微機測井軟體、TTXO和WELLTEST軟體等。

三、根據各外國公司特長,轉讓我們需要的十方面專業技術

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在簽訂的第一、二輪石油合同中,經與外國公司反復談判,確定了外國作業者對中方實行各項技術轉讓和培訓中方技術人員的合同條款。為此,按每個外國公司的技術專長,應義務地向中方轉讓一項或多項在中國海上作業中適用而先進的技術,並承擔對中方一定數量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的任務。

僅在第二輪石油合同中,根據外國公司的技術特長和我們的需要,瞄準其獨特的先進技術,在8個石油合同中進行了36項技術轉讓,包括地質、鑽井、測井、開發、海洋工程、採油采氣等10個方面的專業技術。從1985年10月執行以來,完成了24項,共有77人出國接受技術轉讓。在接受轉讓中,深入實際,通過共同工作,在地質方面,學習前Amoco公司在地層對比方面的圖解法;開發方面的儲集岩測定及研究方法,如核磁共振、圖像分析包裹體、同位素等方法;在採油方面學習其改進游梁式有桿泵的運動體系技術、JHN在氣田生產自動化方面的Centum系統;在鑽井方面學習Chevron、Agip石油公司的鑽井軟體等專業技術。這些技術針對性強,如Amoco公司轉讓的定向井鑽井技術和公司鑽井軟體系統,在潿洲10-3-5C定向設計和潿洲11-4油田淺井大斜度井鑽井作業中取得成功。又如Chevron公司轉讓的海洋油氣處理集輸設計、施工和維修技術項目,得到設計通用規格書和油田實例共5套45冊,有關設計手冊12種。這套資料系統、完整、實用,已作為各專業進行基本設計的基礎資料。美國Esso公司早日的海上安全檢驗技術,對我國海上鑽井平台安全檢驗工作的開展有很大幫助。

在24項技術中,掌握的技術14項,其中明顯收到效果的有:解決地質評價問題的盆地模擬技術;礁油氣田的分布規律和有效勘探方法;地震地層學技術和重復測試(RFT)技術;油藏數值模擬技術。另外,在地層學和古環境解釋、地層飽和度、儲層岩性和物理特徵、油藏評價研究等方面也學到了新的技術,並獲得很多有價值的資料和軟體。

有些項目還利用技術轉讓提供的費用,購買了我們急需的軟體,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四、組成合營公司,充分利用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

如何在對外合作工作中,迅速地提升中方的整體技術實力,始終是我們一直考慮的重要問題,而與國外專業承包服務公司的合作經營,能迅速地把專業技術提高到國際水平,這是一種好的辦法。

中外合營公司是技術引進的重要窗口。對外合作以來,我們同美、英、法、日等國的公司,在短短不到4年的時間里,組成地質、鑽井、物探、測井、定位、鑽井液、工程建造等40家中外合營公司,充分利用國際專業公司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來為己所用。通過合作經營,引進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的外國承包公司所擁有的海洋勘探、開發、生產的新技術、新設備,在我國海域工作中實現快速技術轉讓,使各種專業技術能夠很快提高到國際水平,拉近了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是專業技術人才快速成長的搖籃,是先進技術引進的綠色通道,又是中外雙方平等互利雙贏理念的充分體現。

a.通過組成鑽井合營公司的合作經營,掌握了優選參數鑽井、地層壓力預測監視和平衡鑽井、地層異常高壓的預測與壓力平衡鑽井、海上叢式井的二維和三維定向井井身軌跡設計和叢式井整體設計。引進一批先進技術軟體,吸收使用了先進的測斜儀和鑽定向井的專用工具。還掌握了世界上主要先進固井技術和膠質水鑽井液的設計與應用等十多項新技術。應用麥克巴專利——特殊防塌鑽井液處理劑和ETSS新型鑽井液程序,為現場鑽井液及有關鑽井工程計算提供絕大部分計算項目,對鑽井液性能、組分能很快做出定量分析判斷。配製和使用優質鑽井液,在單獨承包外國作業公司的鑽井工程中,創造了安全、優質、低費用的服務,受到作業者的好評。南海2號鑽井船在合作前自營的3年中,僅打井3口,合營後承包BP公司的作業,僅用14個月時間就打井7口,進尺22377m,日操作費用中98%是A級操作費(即操作費最合理、最低),生產時效也高達98%。這些指標在英國北海也是高水平的。

b.與美國德萊賽公司合資經營的石油測井服務公司,與法國斯侖貝謝公司建立石油測井合作業務,引進了一批先進技術裝備,按照國際標准進行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測井承包作業。該公司具有在各種復雜岩性和各種環境條件下的測井技術。在資料處理、解釋等重要環節上,掌握了德萊賽公司全套解釋程序、一套先進的解釋軟體和比較先進的測井地質學、高解析度地層傾角測井程序的編制和用HP9825計算機處理測井資料的先進技術,為海上和陸上提供了大量的優質服務。

c.為盡快掌握定位導航技術,滿足海上石油勘探、開發需要,與英國雷卡定位測量公司合資組成了中國南海、渤海雷卡定位測量公司。先後從美國、英國引進中程和遠程海上定位系統,僅在南海就建立了14個定位岸台,成立了相應的定位數據處理中心。1984年3月,我方首批出國培訓技術人員回國4個月後,全線岸台都由中方人員操作管理,完全掌握了數據中心的硬體維修、軟體編程和定位數據管理技術、導航計算和水下定位設計維修技術。建立起了一支能獨立工作、高精度海上無線電定位導航的隊伍,承攬了我國南海和渤海海域全部定位作業。

d.中國奇科地球物理公司是渤海石油公司地球物理公司與挪威奇科物探公司組建的一個合營公司,在合作經營中我們掌握了先進的海上數字地震採集技術,地震資料特殊處理和三維地震處理,廣泛運用地震地層學解釋、人機聯作解釋和儲層評價技術,引進了一批先進的技術和裝備。通過對方的技術培訓和共同從事實際工作,培養了一批懂得現代地球物理技術應用和管理的人才,同時通過合營公司對濱海511地震船更新改造,裝備了一套計算機控制的質量控制、三維採集和解釋程序,使該船地震數據採集能力上了一個台階,從而在國際招標中佔了明顯的優勢。

五、多渠道積極開展雙邊國際技術合作與交流

從1983年起,我們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聯邦德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36家公司,開展了技術交流與合作,共開展了36個項目的雙邊合作研究,得到各國政府和公司提供的無償研究資金360餘萬美元,有近60人次出國參加項目研究工作。這些活動提高了學術和技術水平,合作研究的成果也大部分應用到海上石油開發工程上,從而推動了海上石油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海上石油開發的進程。

在技術合作中,與澳大利亞C.S.R技術合作援助項目是收益最大、效果最好的項目之一。該項目屬於政府間無償援助項目,由澳大利亞政府提供160萬澳元,用於提高中方海上油氣開發技術和經濟評價方面的技能。為此,澳方執行項目公司C.S.R提供PRIME-750計算機系統及配套的IFPS經濟評價軟體,我方則派出16人到澳大利亞石油天然氣公司接受技術培訓。同時,澳方還派遣專家來華舉辦研討會和多項專業技術指導,受益人員廣達100多人。通過合作,中方人員掌握了PRIME-750計算機操作系統和海洋工程評價、經濟評價技術,提高了工程設計、經濟分析、外語表達能力,培訓出一批設計技術骨幹,並在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渤海海域的海冰對開發渤海油氣田來說,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也是一個多年來未徹底解決的問題。過去因為多種原因,未能進入渤海中部和北部海域進行實測,許多資料數據不完全,一些工程上應用的海冰設計參數,也都依靠推算出來的,一般比較保守、安全系數偏高,直接影響開發投資。特別是最近幾年來,在遼東灣陸續發現一批有商業價值的油氣田後,要在此建造採油平台,進行石油開發。所以,冰力大小成為工程設計備受關注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冰力參數涉及到採油平台結構形式、決定投資和建造費用的大小。

從1987年起,我們通過政府間科技合作渠道,與聯邦德國海洋工業協會合作,利用其技術和專家,開展了《遼東灣海冰調查和冰力研究》項目的聯合研究工作,大部分研究經費由聯邦德國政府資助。經過幾年研究,已摸清了遼東灣海冰生成、流向規律、物理化學性質、種類、分布狀況、與結構物最大作用力、動力反應、振動等一系列問題,合作研究的成果部分已用到該海區工程設計項目上。

在世界冰區研究中,結合我國石油開發進行這樣大規模的現場實際測量冰情研究還是首次,填補了我國海況研究史上的空白。

另外,根據海上勘探開發工作的進展和實際需要,在技術薄弱環節上也聘請了少數外國專家,在華做短期顧問和咨詢工作,這對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水平,鍛煉和培養從事勘探、開發、評價、合同條法和工程設計人員,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六、「聯管會」「平行研究」「外聘」多類技術培訓

據統計,從1982年至1991年,派出人員前往美國、英國、日本、挪威、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德國、加拿大、瑞典、巴西、泰國、荷蘭、丹麥、比利時、埃及、阿聯酋、阿布扎比、希臘、阿爾及利亞、紐西蘭、哥倫比亞等30個國家和地區,接受地質、物探、鑽井、開發、工程建設、工藝措施、環保安全、財會管理、法律法規、采辦供銷等14類147個專業方面的技術培訓。共選派977批(團組)2308人次,總費用達到2000多萬美元。其中,勘探、開發技術人員佔581批1549人次。

(一)「聯管會」「平行研究」

通過雙邊談判,在一至四輪招標和招商活動中,已與外國公司簽訂了十個區塊合同。為便於合同區管理,根據作業者的不同,成立了「聯合管理委員會」(JMC)。在會內由我方首席代表和外國專家共同管理勘探、開發、生產一切業務,各方代表全部工作程序必須按國際慣例行事。這是我方代表學習和提高的機會,這就要求我方技術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本專業當時的國際先進技術,嚴格按國際標准進行研究,才能在平行研究或雙方共同研究中,顯示我方的能力和水平。如埕北油田的開發方案,是中國海油與日本石油公團採用平行作業方式研究的。我方由於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拿出了具有國際水平、符合渤海實際情況的方案,從而以20萬美元的代價轉讓給日方(作業者),在日方提出的埕北油田模擬研究中,都採用了中方的研究成果。

除平行研究外,更多的是通過共同工作,逐步學會外方的一套先進而適用的勘探、開發、生產管理經驗和技術,更新了我們的觀念,提高了人員素質和技術水平。如法國TOTAL公司在北部灣勘探,發現和試生產的潿洲10-3油田,由於中方火員刻苦努力,很快掌握了該油田全部管理技術,提前實現了作業者地位轉移。經過近一年中方的管理和操作,不僅大大地降低了操作成本,而且各項工作都做得很好,得到了合作者法國方面的贊揚。

(二)聘專家

從1984~1987年3月,我們先後聘請美國魯瑪斯公司的辛余克斯先生任設計公司顧問、麥可里先生任烏石16-1項目經理;聘請美國布朗·路特公司孫曾成先生任潿洲11-4混凝土平台基本設計外方經理、鎘木孝治先生任結構工程師;聘請英國泰勒·百德羅公司卡魯特斯先生任西江24-3、惠州21-1工程可行性研究項目經理、懷特先生任高級成本估算專家、奧斯丁斯先生任鶯歌海氣田上游工藝模塊模擬詳細設計項目顧問。

在外聘專家指導下,按照國際標准、規范、慣例和要求,共同完成了10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概念設計或基本設計,培訓出一批掌握國外現代海洋石油開發工程設計技術的各種專業骨幹。他們經過具體項目的實踐,積累了各階段設計的經驗,完成了一批設計項目,學會了目前國際上在海洋石油開發工程設計方面採用可行性研究、概念設計、基本設計和詳細設計各階段的設計方法、設計深度、工作程序、信息處理、對外咨詢以及設計文件的編制等。

通過與專家一起完成設計項目,19個主要專業公司的200多名技術人員,在設計技術和專業知識等方面,得到配套的培訓和提高:學會了專家基本工作方法;學會了應用國際標准規范來進行設計;學會了自編各種計算小程序。同時,也學習了現代化管理設計項目的方法,培訓了一些項目經理人員。在專家指導設計工作中,也了解到國外設計項目的管理主要是項目管理方法,是通過項目經理來組織和實現目標管理的方法,其核心是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費用控制。

(三)技術合作

為盡快學習和掌握國外海洋石油開發工程設計先進技術和經驗,我們先後同4個國家5個公司的36名專家,以項目合作方式共同進行設計。如瓊-深天然氣管道工程,首先與英國環球公司(GLDBAL)、日本日暉株式會社(JGC)進行了《海南島海上氣田開發可行性研究》、著重下游利用方案採用液化天然氣(LNG)的可行性研究,各自承擔有關費用;其次,與加拿大努發公司(Nova.Corp)合作,並聘請四川設計院、管道設計院參加,進行管道工作詳細可行性研究及概念設計;與聯邦德國PLE公司,並以石油管道設計院為主,合作進行管道基本設計;與英國KPKENNY公司合作,進行瓊-深海峽管道穿越的基本設計;還與英國環球公司和美國哈德森公司合作,完成了潿洲11-4和錦州20-2凝析氣田上、下游的基本設計。

七、有重點地開展廣泛的國內技術合作

在引進、消化、吸收、技術轉讓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充分調動並發揮國內有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結合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實際需要,積極進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開發研製創新,以滿足對外合作和自營勘探、開發的急需。據不完全統計,與中國科學院系統的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20多個研究所,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石油大學等幾十所高等院校進行了多項合作,總共合作研究77個科研課題,開發研製成功31項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大都應用於生產實際,推動了海洋石油科技的發展。

本階段(「六五」至「七五」)共引進國外海洋石油先進技術303項,接受國外石油公司技術培訓230項,總公司派團組到國外進行技術交流1394個,送到國外培訓的技術人員3222人次,派遣136人出國留學攻讀學位。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出來的各種技術人員,後來都成為各個崗位的技術骨乾和各級管理的中堅,並且,還有相當數量的技術人員頂替了外方人員的工作,擔負起了合作油田的重要技術崗位。

9. 求科學家資料!急!急!急!6點之前要!!

焦耳(J.P.Joule,1818.12—1889.10)——英國曼徹斯特一位釀酒世家的兒子,業余科學家。致力於熱功當量的精確測定達40年之久,他用實驗證明「功」和「熱量」之間有確定的關系,為熱力學第一定律(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的建立確定了牢固的實驗基礎。
安培(Andre-Marie Ampere, 1775-1836) 法國物理學家,電動力學的創始人。少年時期主要跟隨父親學習技藝,沒 有受過正規系統的教育。安培自幼聰慧過人,對事務有敏銳的觀察力。他興趣廣泛,愛好多方面的科學知識。1799年安培開始系統研究數學,1805年定居巴黎,擔任法蘭西學院的物理教授,1814年參加了法國科學會,1818年擔任巴黎大學總督學,1827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還是柏林科學院和斯德哥爾摩科學院院士。
安培是近代物理學史上功績顯赫的科學家。特別在電磁學方面的貢獻尤為卓著。從1814年參加科學會開始,在以後的二十多年中,他發現了一系列的重要定律、定理,推動了電磁學的迅速發展。1827年他首先推導出了電動力學的基本公式,建立了電動力學的基本理論,成為電動力學的創始人。
安培善於深入研究他所發現的各種規律,並且善於應用數學進行定量分析。1822年在科學學會上,他正式公布了他發現的安培環路定理。在電動力學中,這是一個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安培的研究工作結束了磁是一種特殊物質的觀點,使電磁學開始走上了全面發展的道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電流的單位。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

法拉第是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1791年9月22日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因家庭貧困僅上過幾年小學,13歲時便 在一家書店裡當學徒。書店的工作使他有機會讀到許多科學書籍。在送報、裝訂等工作之餘,自學化學和電學,並動手做簡單的實驗,驗證書上的內容。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市哲學學會的學習活動,聽自然哲學講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學的基礎教育。由於他愛好科學研究,專心致志,受到英國化學家戴維的賞識,1813年3月由戴維舉薦到皇家研究所任實驗室助手。這是法拉第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他踏上了獻身科學研究的道路。同年10月戴維到歐洲大陸作科學考察,講學,法拉第作為他的秘書、助手隨同前往。歷時一年半,先後經過法國、瑞士、義大利、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結識了安培、蓋.呂薩克等著名學者。沿途法拉第協助戴維做了許多化學實驗,這大大豐富了他的科學知識,增長了實驗才幹,為他後來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維指導下進行化學研究。1824年1月當選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學教授。1846年榮獲倫福德獎章和皇家勛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後,法拉第於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並開始了艱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於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法拉第能夠這樣堅持10年矢志不渝地探索電磁感應現象,重要原因之一是同他關於各種自然力的統一和轉化的思想密切相關的,他始終堅信自然界各種不同現象之間有著無限多的聯系。也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他繼續研究當時已知的伏打電池的電、摩擦電、溫差電、伽伐尼電、電磁感應電等各種電的同一性,1832年他發表了〈不同來源的電的同一性〉論文,用大量實驗論證了「不管電的來源如何,它的本性都相同」的結論,從而掃除了人們在電的本性問題認識上的種種迷霧。
為了說明電的本質,法拉第進行了電流通過酸、鹼、鹽的溶液的一系列實驗,從而導致1833----1834年連續發現電解第一和第二定律,為現代電化學工業奠定了基礎,第二定律還指明了存在基本電荷,電荷具有最小單位,成為支持電的離散性質的重要結論,對於導致基本電荷e的發現以及建立物質電結構的理論具有重大意義。為了正確描述實驗事實,法拉第制定了遷移率、陰極、陽極、陰離子、陽離子、電解、電解質等許多概念、術語。
在電與磁的統一性被證實之後,法拉第決心尋找光與電磁現象的聯系。1845年他發現了原來沒有旋光性的重玻璃在強磁場作用下產生旋光性,使偏振光的偏振面發生偏轉,此即磁致光效應,成為人類第一次認識到電磁現象與光現象間的關系。1846年他發表了《關於光振動的想法〉一文,最早提出了光的電磁本質的思想。他曾設計並不畏艱苦地作過許多實驗,試圖發現重力和電的關系,尋找磁場對光源所發射光譜線的影響,尋找電對光的作用等等,由於當時實驗條件所限,雖未獲成功,但他的思想和觀點完全正確,均為後人的實驗所驗證。
法拉第是電磁場理論的奠基人,他首先提出了磁力線、電力線的概念,在電磁感應、電化學、靜電感應的研究中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了力線思想,並第一次提出場的思想,建立了電場、磁場的概念,否定了超距作用觀點。愛因斯坦曾指出,場的思想是法拉第最富有創造性的思想,是自牛頓以來最重要的發現。麥克斯韋正是繼承和發展了法拉第的場的思想,為之找到了完美的數學表示形式從而建立了電磁場理論。
法拉第對科學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為人類文明進步純朴無私的獻身精神,連同他的傑出的科學貢獻,永遠為後人敬仰。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義大利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是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合貫通了數學、天文學、物理學三門科學的科學巨人。伽利略是科學革命的先驅,畢生把哥白尼、開普勒開創的新世界觀加以證明和廣泛宣傳,並以自己在教會迫害下的犧牲喚起人們對日心說的公認,在人類思想解放和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300多年後的1979年11月10日,羅馬教皇才公開承認對伽利略審判的不公正,1980年10月,世界主教會再一次聲明,為科學巨人伽利略沉冤昭雪。
伽利略1564年出生於義大利比薩城的一個沒落貴族大家庭。他從小表現聰穎,17歲時被父親送入比薩大學學醫,但他對醫學不感興趣。由於受到一次數學演講的啟發,開始熱衷於數學和物理學的研究。1585年輟學回家。此後曾在比薩大學和帕多瓦大學任教,在此期間他在科學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績。由於他反對當時統治知識界的亞里士多德世界觀和物理學,同時又由於他積極宣揚違背天主教教義的哥白尼太陽中心說,所以不斷受到教授們的排擠以及教士們和羅馬教皇的激烈反對,最後終於在1633年被羅馬宗教裁判所強迫在寫有「我悔恨我的過失,宣傳了地球運動的邪說的「悔罪書」上簽字,並被判刑入獄(後不久改為在家監禁)。這使他的身體和精神都受到很大的摧殘。但他仍然致力於力學的研究工作。1637 年雙目失明。1642年他由於寒熱病在孤寂中離開了人世,時年78歲。(時隔347年,羅馬教皇多餘地於1980年宣布承認對伽利略的壓制是錯誤的,並為他「恢復名譽」。)
伽利略的主要傳世之作是兩本書,一本是1632年出版的《關於兩個世界體系的對話》,簡稱《對話》,主旨是宣揚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另一本是1638年出版的《關於力學和局部運動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簡稱《兩門新科學》,書中主要陳述了他在力學方面研究的成果。伽利略在科學上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伽利略自製的望遠鏡
(1)論證和宣揚了哥白尼學說,令人信服地說明了地球的公轉、自轉以及行星的繞日運動,他還用自製的望遠鏡仔細地觀測了木星的4個衛星的運動,在人們面前展示了一個太陽系的模型,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學說。
(2)論證了慣性運動,指出維持運動並不需要外力。這就否定了亞里士多德「運動必須推動」的教條。不過伽利略對慣性運動理解還沒有完全擺脫亞里士多德的影響,他也認為「維護宇宙完善秩序」的慣性運動「不可能是直線運動,而只能是圓周運動」。這個錯誤理解被他的同代人笛卡爾和後人牛頓糾正了。
(3)論證了所有物體都以同一加速度下落。這個結論直接否定了亞里士多德的重物比輕物下落得快的說法。兩百多年後,從這個結論萌發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4)用實驗研究了勻速運動。他通過使小球沿`斜面滾下的實驗測量驗證了他推出的公式:從靜止開始的勻加速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的平方成正比,他還把這一結果推廣到自由落體運動,即傾角為90°的斜面上的運動。
(5)提出運動合成的概念,明確指出平拋運動是相互獨立的水平方向的勻速運動和豎直方向的勻加速運動的合成,並用數學證明合成運動的軌跡是拋物線。他還根據這個概念計算出了斜拋運動在仰角45°時射程最大,而且比45°大或小同樣角度時射程相等。
(6)提出了相對性原理的思想。他生動地敘述了大船內的一些力學現象,並且指出船以任何速度勻速前進時這些現象都一樣地進行,從而無法根據它們來判斷船是否在動。這個思想後來被愛因斯坦發展為相對性原理而成了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
(7)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並證明了單擺振動的周期和擺長的平方根成正比。他還解釋了共振和共鳴現象。
此外,伽利略還研究過固體材料的強度、空氣的重量、潮汐現象、太陽黑子、月亮表面的隆起與凹陷等等問題。
除了具體的研究成果外,伽利略還在研究方法上為近代物理學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是他首先把實驗引進物理學並賦予重要的地位,革除了以往只靠思辨下結論的惡習。他同時也很注意嚴格的推理和數學的運用,例如他用消除摩擦的極限情況來說明慣性運動,推論大石頭和小石塊綁在一起下落應具有的速度來使亞里士多德陷於自相矛盾的困境,從而否定重物比輕物下落快的結論。這樣的推理就能消除直覺的錯誤,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現象的本質,愛因斯坦和英費爾德在《物理學的進化》一書中曾評論說:「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的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伽利略一生和傳統的錯誤觀念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他對待權威的態度也很值得我們學習。他說過:「老實說,我贊成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並精心地加以研究。我只是責備那些使自己完全淪為他的奴隸的人,變得不管他講什麼都盲目地贊成,並把他的話一律當作毫不能違抗的聖旨一樣,而不深究其他任何依據」。
庫侖 (Charlse-Augustin de Coulomb 1736 ~1806)

法國工程師、物理學家。1736年6月14 日生於法國昂古萊姆。1806年8月23日在巴黎逝世。
早年就讀於美西也爾工程學校。離開學校後,進入皇家軍事工程隊當工程師。法國大革命時期,庫侖辭去一切職務,到布盧瓦致力於科學研究。法皇執政統治期間,回到巴黎成為新建的研究院成員。
1773年發表有關材料強度的論文,所提出的計算物體上應力和應變分布情況的方法沿用到現在,是結構工程的理論基礎。1777年開始研究靜電和磁力問題。當時法國科學院懸賞徵求改良航海指南針中的磁針問題。庫侖認為磁針支架在軸上,必然會帶來摩擦,提出用細頭發絲或絲線懸掛磁針。研究中發現線扭轉時的扭力和針轉過的角度成比例關系,從而可利用這種裝置測出靜電力和磁力的大小,這導致他發明扭秤。1779年對摩擦力進行分析,提出有關潤滑劑的科學理論。還設計出水下作業法,類似現代的沉箱。1785~1789年,用扭秤測量靜電力和磁力,導出著名的庫侖定律。

牛頓(Isaac Newton, 1643―1727)
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恩格斯說:「牛頓由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了天文學,由於進行光的分解而創立了科學的光學,由於創立了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而 創立了科學的數學,由於認識了力學的本性而創立了科學的力學。」的確,牛頓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作了奠基性的貢獻,堪稱科學巨匠。
牛頓出生於英國北部林肯郡的一個農民家庭。1661年考上劍橋大學特里尼蒂學校,1665年畢業,這時正趕上鼠疫,牛頓回家避疫兩年,期間幾乎考慮了他一生中所研究的各個方面,特別是他一生中的幾個重要貢獻:萬有引力定律、經典力學、微積分和光學。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經典力學,他用一個公式將宇宙中最大天體的運動和最小粒子的運動統一起來。宇宙變得如此清晰:任何一個運動都不是無故發生,都是長長的一系列因果鏈條中的一個狀態、一個環節,是可以精確描述的。人們打破幾千年來神的意志統治世界的思想,開始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是智慧所不能確切知道的。相比於他的理論,牛頓更偉大的貢獻是使人們從此開始相信科學。
牛頓是一個遠遠超過那個時代所有人智慧的科學巨人,他對真理的探索是如此痴迷,以至於他的理論成果都是在別人的敦促下才公諸於世的,對牛頓來說創造本身就是最大的樂趣。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與鐳的發現
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婭,即著名的居里夫人,被譽為「鐳的母親」。她1867年11月7日誕生於俄國沙皇侵略者統治下的波蘭首都華沙。父親是華沙高等學校的物理學教授,使她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興趣。
1891年,她到巴黎繼續深造,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學業完成後,她本打算返回祖國為受奴役的波蘭人民服務,但是,與法國年輕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的相識,改變了她的計劃。1895年,她與皮埃爾結婚,1897年生了一個女兒,一個未來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的研究工作。自從倫琴發現 X射線之後,貝克勒爾在檢查一種稀有礦物質「鈾鹽」時,又發現了一種「鈾射線」,朋友們都叫它貝克勒爾射線。
貝克勒爾發現的射線,引起了居里夫人極大興趣,射線放射出來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居里夫人看到當時歐洲所有的實驗室還沒有人對鈾射線進行過深刻研究,於是決心闖進這個領域。
理化學校校長經過皮埃爾多次請求,才允許居里夫人使用一間潮濕的小屋作理化實驗。在攝氏6度的室溫里,她完全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
居里夫人受過嚴格的高等化學教育,她在研究鈾鹽礦石時想到,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證明鈾是惟一能發射射線的化學元素。她根據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進行測定,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種釷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動發出射線,與鈾射線相似,強度也相像。居里夫人認識到,這種現象絕不只是鈾的特性,必須給它起一個新名稱。居里夫人提議叫它「放射性」,鈾、釷等有這種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質,叫作「放射性元素」。
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礦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爾的幫助下,她連續幾天測定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礦物。她發現一種瀝青鈾礦的放射性強度比預計的強度大得多。
經過仔細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認,用這些瀝青鈾礦中鈾和釷的含量,絕不能解釋她觀察到的放射性的強度。
這種反常的而且過強的放射性是哪裡來的?只能有一種解釋:這些瀝青礦物中含有一種少量的比鈾和釷的放射性作用強得多的新元素。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試驗中,已經檢查過當時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居里夫人斷定,這是一種人類還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
居里夫人的發現吸引了皮埃爾的注意,居里夫婦一起向未知元素進軍。在潮濕的工作室里,經過居里夫婦的合力攻關,1898年7月,他們宣布發現了這種新元素,它比純鈾放射性要強400倍。為了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新元素被命名為釙(波蘭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婦又根據實驗事實宣布,他們又發現了第二種放射性元素,這種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釙還強。他們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鐳」。可是,當時誰也不能確認他們的發現,因為按化學界的傳統,一個科學家在宣布他發現新元素的時候,必須拿到實物,並精確地測定出它的原子量。而居里夫人的報告中卻沒有針和鐳的原子量,手頭也沒有鐳的樣品。
居里夫婦決定拿出實物來證明。當時,藏有釙和鐳的瀝青鈾礦,是一種很昂貴的礦物,主要產在波希米亞的聖約阿希母斯塔爾礦,人們煉制這種礦物,從中提取製造彩色玻璃用的鈾鹽。對於生活十分清貧的居里夫婦來說,哪有錢來支付這件工作所必需的費用呢?他們的智慧補足了財力,他們預料,提出鈾之後,礦物里所含的新放射性元素一定還存在,那麼一定能從提煉鈾鹽後的礦物殘渣中找到它們。經過無數次的周折,奧地利政府決定饋贈一噸廢礦渣給居里夫婦,並答應若他們將來還需要大量的礦渣,可以在最優惠的條件下供應。
居里夫婦的實驗室條件極差,夏天,因為頂棚是玻璃的,裡面被太陽曬得像一個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凍僵了。居里夫婦克服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為了提煉鐳,他們辛勤地奮斗著。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實驗,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廢礦渣放入冶煉鍋熔化,連續幾小時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鐵棍攪動沸騰的材料,而後從中提取僅含百萬分之一的微量物質。
他們從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經過幾萬次的提煉,處理了幾十噸礦石殘渣,終於得到0.l克的鐳鹽,測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鐳宣告誕生了!
居里夫婦證實了鐳元素的存在,使全世界都開始關注放射性現象。鐳的發現在科學界爆發了一次真正的革命。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為題,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巴黎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繼鐳的發現之後,另一些新的放射性元素如錒等也相繼被發現。探討放射性現象的規律以及放射性的本質成為科學界的首要研究課題。

錢學森,著名科學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許多開創性貢獻。為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是我國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倡導人。
錢學森回國前的故事
1949年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徐徐升起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所以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他這一曲折的斗爭過程,表現了錢學森那時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是非常感人的。
1950年 9 月中旬,錢學森辭去了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職務,辦理了回國手續。他買好了從加拿大飛往香港的飛機票,把行李也交給了搬運公司裝運。
然而,就在他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忽然收到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的通知——不準回國!移民局威脅道,如果私自離境,抓住了就要罰款,甚至要坐牢!
又過了幾天, 錢學森 被抓進了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參加過主張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的政黨」。
錢學森交給搬運公司的行李遭到美國海關及聯邦調查局的檢查,據說從中「查出」電報密碼、武器圖紙之類。移民及歸化局要「審訊」錢學森,說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員。」後來又說錢學森在美國念書時認識的幾個美國同學之中,有幾個是美國共產黨員。移民及歸化局揚言錢學森「違反美國移民法」,要把錢學森「驅逐出境」。這話說出口沒多久,又連忙改口。因為要把錢學森「驅逐出境」,這正是錢學森求之不得的! 在看守所,錢學森像罪犯似的,被監禁著。錢學森曾回憶道:「我被拘禁的15天內,體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務要隔一小時就進來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於極度緊張的狀態。」
移民及歸化局迫害錢學森引起了美國科學界的公憤。不少美國友好人士出面營救錢學森,為他找辯護律師。他們募集了 15000 元美金作為保金,才算把錢學森從看守所里保釋出來。
1955年 6 月,錢學森寫信給當時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同志,請求黨和政府幫助他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周總理得知後非常重視此事,並指示有關人員在適當時機辦理此事。經過努力,1955年10月18日,錢學森一家人終於回到闊別20年的祖國。不久,他便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

10. 求張清華 利樂老師等等的文件

黃崇老師系列

1、黃崇《八勿與九地》-----

孫子兵法八勿與九地0.mp4

孫子兵法八勿與九地1.mp4

孫子兵法八勿與九地2.mp4

2、黃崇《終極波浪VS半對數》--

終極波浪VS半對數0.mp4

終極波浪VS半對數1.mp4

終極波浪VS半對數2.mp4

終極波浪VS半對數3.mp4

終極波浪VS半對數4.mp4

終極波浪VS半對數5.mp4

3.黃崇股市成功教學1-6

(1)量價18則

(2)K線13招

(3)缺口九式

(4)均線七大要領

(5)期指摩西十戒

(6)50分鍾搞懂選擇權

半對數密碼

4黃崇7月25日上海研討會現場錄音和獨孤九式電子版和波浪理論電子版

5半對數特輯反走路必有希望

6布林軌道線專輯第三代半對數之運用

7黃崇老師經典書全方位戰術電子書



張清華老師系列

張清華7月11日上海股軒講課錄音和講義投資與生活電子版

張清華6.6股軒講課錄音和講義股市實戰精華電子版

張清華量潮篇

張清華趨勢和循環篇

張清華股軒講課教你怎麼樣操盤

英強我的成功之路系列之張清華股市實戰精華高清掃描版

郭海培最後一次光碟鏈接

劉俊榮獲利方程式

胡任標視頻集

2015年魏寧海天地人操盤系統講座

李雁鳴2015最全新炒股實戰真功夫 短線炒股技術視頻二次買點絕技

岩芳容視頻


利樂老師系列

1、【紅藍四象】5個視頻,

2 利樂《股指期貨》5個視頻

3、股市十大獲利戰法150個視頻和利樂老師股市獲利十大戰法高清掃描電子版和利樂操盤秘籍電子版

《四象戰法》 《八卦戰法》《六合戰法》《缺口戰法》《五K戰法》《反向戰法》《鎖單戰法》《兩極戰法》《指標戰法》《時間戰法》

4,《利樂博客》系列視頻

5利樂老師十大戰法電子版 彪馬四原則電子版 從輸家到贏家電子版 操盤秘籍電子版

6利樂老師8月15日16日南京講座視頻光碟18集和現場的2本電子書


閱讀全文

與張清華三軌共振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黃埔期貨公司 瀏覽:243
杠桿的省力情況有幾種 瀏覽:334
四川美瑋邦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844
鶴崗蘿北融資 瀏覽:334
規定金融資產達300萬 瀏覽:281
慈善信託展望 瀏覽:204
債權融資計劃案例解析 瀏覽:905
金融企業服務農村 瀏覽:718
操盤芝加哥外盤期貨交易筆記 瀏覽:818
最近出事的21家金融機構 瀏覽:680
5迦納對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628
比特幣合約5x杠桿怎麼計算 瀏覽:913
7月21汽油價格 瀏覽:734
去融資公司貸款讓先給費用 瀏覽:684
國葯控股融資租賃副總 瀏覽:350
常見的理財產品類型有哪些 瀏覽:489
貸款購車金融公司黃了怎麼辦 瀏覽:578
員工傭金如何入賬 瀏覽:14
客人傭金收稅 瀏覽:162
期貨公司資金挪用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