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軟體可以知道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變動/
下面是招商證券的期貨交易軟體:
「澎博博易大師(澎博行情+金仕達交易) (商品期貨)」可以看到即時的行情走勢,包括「恆生指數、歐美各大指數、紐約期油、黃金期貨、商品期貨等」。
下載地址:http://qh.newone.com.cn/
點右側的軟體下載進入下載頁面。
我博客上也有
㈡ 期貨中的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都與那些主要的因素有關
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這是大宗商品投資和交易的人員都是非常關心的話題,同時大宗商品的價格也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世界經濟中大宗商品無處不在,每天的吃穿住行都包含大宗商品,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大宗商品的價格下面給進行具體說明:
一、供需因素是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首要因素
供需因素是影響大宗商品的根本性因素,也是起決定性的影響因素,例如自然災害,金融危機等會導致需求的增減。但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後,供需矛盾的信息經常被操縱者別有用心的人為放大,而且放大的程度往往是n多倍,進而造成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暴跌。
二、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因素之美元及匯率:
美元匯率與大宗商品呈現負相關關系,且美元匯率與大宗商品呈正相關關系多發生在美元升值的時候。一般而言,銅、Brent原油與美元匯率波動關系較為接近,而黃金與美元匯率負相關關系較其他大宗商品強的多。
(2)大宗商品價格變動擴展閱讀:
趨勢:根據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最新發布的《2012年2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數據報告》顯示,在其跟蹤的100種大宗商品中有55種上漲,其中,能源漲幅居前,最高為2.14%。
這反映出國際油價對我國的影響深遠,但是耗能比重超70%的煤炭價格連續下跌,表明大宗商品市場虛熱仍在,下游回暖仍待時日。
在生意社跟蹤的100種大宗商品中,有55種在2月份出現上漲,100種商品的平均漲幅在0.35%。能源和有色成為2月份的兩個亮點板塊,其中能源平均漲幅最高,為2.14%,有色平均漲幅最低,為-1.87%。
環鏈:石油、農產品和貴金屬價格在全球性的連鎖反應中彼此借力不斷被推高,由此人們擔心,價格居高不下的大宗商品將引發長期的通貨膨脹。
㈢ 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這對市場有什麼影響嗎
日前根據新聞報道,大宗商品的價格目前處於持續上漲狀態,全國流通領域的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行去年相比處於高速上漲狀態。那麼什麼是大宗商品呢,根據定義表明大宗商品主要是指能夠在市場上流通,但是並非零售商品的實物商品,例如原油、鋼鐵、農產品等。由於2020年的疫情導致了全球產業受到沖擊,因此在今年大宗商品商品環比和同比均在上漲,這些商品的上漲可能會對市場造成哪些沖擊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未來這些商品可能會繼續上漲首先是這些商品未來還有很長的時間。由於2020年的疫情導致的全球產業受到波及,經濟衰退,因此導致了今年的大宗商品產能大幅下降。而根據經濟市場的供求原理,一旦商品供不應求就會導致價格上漲,因此這些商品的價格在今年出現了大幅上漲,也正是因為疫情在全球范圍內還沒有完全得到控制,尤其是美國等經濟巨頭國家以及其他大宗商品高產國家均沒有完全脫離疫情的夢魘。因此大宗商品的產能很有可能還在進一步無法上漲的情況,所以未來的大宗商品價格很有可能在繼續上漲,國內的各大研究院所提供的是場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
㈣ 大宗商品價格浮動比較大,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去預測到價格變動
是ROGER PAN的課,畫趨勢線來分析原材料的價格,我也是同行介紹去聽的,我覺得對我很有幫助,是百納公司舉辦的課,我的聯系方式不見了,你在網上搜搜
㈤ 大宗商品的暴漲,漲價背後原因及影響有哪些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變化認為,多個品類輪動上漲是主要特點。繼鋼材等“黑色系”大宗原材料價格從去年12月率先啟動漲勢後,包括飼料類原材料、石油化工類以及有色金屬等類原材料價格輪番上行。
國內市場投資者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一旦某類資產價格受到高度關注,投資者就習慣湧入這一市場,從而進一步放大短期的漲跌幅。經過監管部門的“降溫”措施,鋼材、鐵礦石及焦煤、焦炭等品種隨後一度連續大跌,螺紋鋼期貨價格一周內最大下跌近9%,鋼鐵產業鏈跌幅最大的焦煤品種同期則大跌11%。不過,隨著投資者的擔憂情緒逐漸釋放,後續主要品種依舊回升。價格紛紛收在6%跌停板上;焦炭跌5.27%,焦煤跌3.77%。
對於大漲大跌中最受影響的下游企業,當前亟須利用多種有效工具對沖市場的風險,尤其是補齊期權等簡便工具的短。同時,鼓勵企業“走出去”,要藉助“一帶一路”加強布局,對沖大宗商品價格低位反彈的影響。此外,專家認為還需合理引導行業企業,貫徹落實“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改革任務,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避免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從而刺激大宗商品價格漲跌。
㈥ 大宗商品價格瘋漲,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大宗商品主要是指像一些鋼鐵或者是有色金屬以及煤炭這些產品,並且像一些農產品也是屬於大宗產品像這樣的一些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是經常會看到的。但是從5月份的情況來看的話,像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是呈現了一個不斷上漲的趨勢,並且還價格屢創新高。像這樣的一個動態也是讓大家感覺到像這樣大宗商品為什麼會突然的暴漲呢?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關於季節與氣候,比如說像農產品之類的這樣的大宗產品,也可能會因為一些細節或者是氣候的原因導致它的價格出現一些問題或者是波動的狀態。以及一些政策或者是地緣政治等等這些方面,可能都會有一些對於大宗產品的價格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㈦ 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發改委如何回應
目前發改委表示需要有效遏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現象,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很多人的生活水平。
自新冠疫情以來,全球范圍內的很多地方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最主要的影響是在經濟方面,我們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出物價上漲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我們才會如此關注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問題。
先講一下目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情況。
這些大宗商品主要是包含我們經常提到的金屬和能源類的商品,雖然這些商品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遙遠,但這些商品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普遍上漲了50%以上,甚至已經上漲了100%。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情況直接影響到了每個人的生活起居。
最後,我們普通人可能不會關注大宗商品的價格問題,但這些商品是很多商品的原材料,大宗商品的價格問題會直接決定我們的生活水平。
㈧ 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短期內價格是否會有變化
近期細心的網友不難發現大宗商品的價格持續上漲,在農產品這塊領域價格上漲的尤為迅速,那短期內價格是否會有變化呢?下面小編就來仔細講解。
疫情是給所有國家的一個考驗,我們大家都希望疫情快快完全過去,重新回到以前安全的生活狀態中,繼續大力發展經濟,不再讓越多人的生命安全受到疫情的威脅。
㈨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變動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
1.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最大的影響是造成輸入性通脹: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所松動但在大方向上還相對固定,因此以美元計價的產品價格上升時進口價格隨之上漲,國內下游終端產品成本相應上升,價格提高。
2. 對出口造成一定影響:根據供求關系,對需求彈性一般的商品,當一種產品價格上升時,市場需求會相應降低。原料價格上升過快會造成出口企業訂單減少。至於1樓所講的來料加工企業的產品利潤我認為理論上應該是不變的,因為來料加工的企業賺取的是加工費,國際大宗原料價格無論如何變動對各國企業都是一樣的。原料價格升高,售價相應升高,加工費可以不變。但是對於出口退稅型加工企業,有些企業會為了獲取現金流發生一些降低利潤的行為。
3. 在目前時點,國內存款負利率已經是對存款人形成了掠奪,如果國際大宗商品上漲過快上漲,對以儲蓄為主要投資方式的社會中低層民眾無必定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