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來沙盤還有這么多貓膩 買房要留心了
基本上所有樓盤,開發商為了展示樓盤的居住環境,都會花大錢來製作沙盤。比起售樓書,沙盤更能形象、立體地展示樓盤的布局和環境。但是,沙盤畢竟還是模型。樓盤從前期的施工,到後期的交付,中間有很多不可預測的變更因素。在看沙盤時,一定要多看、多問,全面地了解,因為在沙盤上,開發商有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一些不利因素。
一、沙盤上有無模型比例
根據要求,在使用模型的時候(沙盤屬於模型),必須要註明那是模型或效果圖,而且必須要有比例。在看沙盤時,你可以根據比例來計算出大概的樓間距。
大部分的沙盤都會放大樓間距。誇大樓間距是開發商常用的一種促銷手法。
理論上,通常,低層住宅樓間距應大於15米,而那些高層住宅樓間距應當大於24米。
二、看清楚小區的整體規劃
沙盤就是一個小區的縮小版模型。小區密度、建築和景觀是否搭配、小區內的交通分布是否合理(如是否人車分離)、公共設施是怎麼分布的、周邊環境有沒有影響,都一目瞭然,這也考驗到以後的居住質量。
怎麼看小區密度?根據比例大概計算下樓間距。
怎麼看交通分布?這個簡單,問清楚是否人車分離,車怎麼進小區,人怎麼進小區,再對比看沙盤上的路就知道了。
怎麼看公共設施的分布?這個要細心很多,因為有些開發商會故意避免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小區內有垃圾站,可能沙盤上有,但是不會有標注。如果你在沙盤上看到那種矮矮的建築,一定要留心,問清楚,避免買了在垃圾站上方的房子。
小區內的變電站、垃圾箱、化糞池、水泵房、燃氣房、地下車庫出入口等公共設施一定要問清楚會在什麼位置。
三、認清即將開盤的樓棟和樓棟朝向
很多大型的樓盤都是分期開發,或者分期銷售,在看沙盤時,應該重點關注你要買的樓棟及周邊的情況,看清朝向、樓層,這影響著房子的採光通風、景觀等等。
四、看小區綠化
綠色養眼,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當然他們也懂。為了吸引你的眼球,開發商會在沙盤上做出大片綠地,這里也有造假的空間。
在看沙盤時,你一定要問清楚沙盤上究竟哪些是綠化。如有必要,綠化的面積、分布都寫進購房合同。畢竟之前已經存在有案例:綠化用地又變成了一棟樓。
五、沙盤上有不明確建築物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沙盤上面有沒有一些用有機玻璃做成的透明小方塊。這些小方塊有可能是小區內的公共設施,也有可能是待規劃的建築物。
這些不明建築物有可能變成現實的時候,給居住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承諾是綠地實際成為了一座高樓。
因此,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並把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寫入合同中,對開發商產生一種約束力。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2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2. 流通股為什麼不在二級市場交易而是選擇大宗交易,其中有什麼貓膩
1、價格差異
二級市場交易是「市價」成交,而大宗交易,是可以協商定價的,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大宗交易價格受漲跌幅限制,價格下限是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九折。
2、成交量差異
買入/出售股票的話,如果採用直接二級市場上買賣,如果該股票成交不活躍的話,有時候並不能全部成交;大宗交易類似於批發交易,可以一次性直接買賣。
3、對股價的影響
二級市場上大量買入或賣出,如果該股票盤子不大的話,價格很容易受到影響,造成股價的波動;而大宗交易,又分為協議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大宗交易,不會造成股票的異常波動。
3. 大宗交易跟股市中的股票比,為什麼便宜那麼多呢
很多對於金融特別感興趣的小夥伴,他們在日常進行一些投資理財的時候也會發現有一些大宗交易。也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資金配置並不是很多的話,可能也不能夠去買這些大宗交易。但是對於一些有一些資產的人來說,他們如果想做一些大宗交易的話,他們可能會覺得像這樣的大宗交易跟傳統的一些股市上面的股票相比價格要便宜很多。
因為根據一些相關數據測算的話,像這樣的大宗交易裡面的股票,它是整體弱於這個投資市場的。就像我們在生活中也會去買一些彩票,而像這樣的大宗交易能夠中獎的概率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像這樣的大宗交易並不是說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對於這樣的股票,如果想站在大概率的一邊的話,就有可能是殺豬榜了。所以在我們建倉的時候應該去避免有這樣的行為,另外就是很多人他們的股票可能突然的會出現一些大宗交易上,在這個時候就有可能會有利空的風險,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去拋出。
4. 沙盤還有這么多貓膩 買房要留心了
基本上所有樓盤,開發商為了展示樓盤的居住環境,都會花大錢來製作沙盤。比起售樓書,沙盤更能形象、立體地展示樓盤的布局和環境。但是,沙盤畢竟還是模型。樓盤從前期的施工,到後期的交付,中間有很多不可預測的變更因素。在看沙盤時,一定要多看、多問,全面地了解,因為在沙盤上,開發商有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一些不利因素。
一、沙盤上有無模型比例
根據要求,在使用模型的時候(沙盤屬於模型),必須要註明那是模型或效果圖,而且必須要有比例。在看沙盤時,你可以根據比例來計算出大概的樓間距。
大部分的沙盤都會放大樓間距。誇大樓間距是開發商常用的一種促銷手法。
理論上,通常,低層住宅樓間距應大於15米,而那些高層住宅樓間距應當大於24米。
二、看清楚小區的整體規劃
沙盤就是一個小區的縮小版模型。小區密度、建築和景觀是否搭配、小區內的交通分布是否合理(如是否人車分離)、公共設施是怎麼分布的、周邊環境有沒有影響,都一目瞭然,這也考驗到以後的居住質量。
怎麼看小區密度?根據比例大概計算下樓間距。
怎麼看交通分布?這個簡單,問清楚是否人車分離,車怎麼進小區,人怎麼進小區,再對比看沙盤上的路就知道了。
怎麼看公共設施的分布?這個要細心很多,因為有些開發商會故意避免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小區內有垃圾站,可能沙盤上有,但是不會有標注。如果你在沙盤上看到那種矮矮的建築,一定要留心,問清楚,避免買了在垃圾站上方的房子。
小區內的變電站、垃圾箱、化糞池、水泵房、燃氣房、地下車庫出入口等公共設施一定要問清楚會在什麼位置。
三、認清即將開盤的樓棟和樓棟朝向
很多大型的樓盤都是分期開發,或者分期銷售,在看沙盤時,應該重點關注你要買的樓棟及周邊的情況,看清朝向、樓層,這影響著房子的採光通風、景觀等等。
四、看小區綠化
綠色養眼,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當然他們也懂。為了吸引你的眼球,開發商會在沙盤上做出大片綠地,這里也有造假的空間。
在看沙盤時,你一定要問清楚沙盤上究竟哪些是綠化。如有必要,綠化的面積、分布都寫進購房合同。畢竟之前已經存在有案例:綠化用地又變成了一棟樓。
五、沙盤上有不明確建築物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沙盤上面有沒有一些用有機玻璃做成的透明小方塊。這些小方塊有可能是小區內的公共設施,也有可能是待規劃的建築物。
這些不明建築物有可能變成現實的時候,給居住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承諾是綠地實際成為了一座高樓。
因此,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並把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寫入合同中,對開發商產生一種約束力。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2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5. 上海綠地集團是不是信譽非常不好啊,房子是不是貓膩太多,能順利交房嗎
還不錯的,畢竟是國內第三大房地產公司。
6. 綠地控股這個股票還要在底部磨多久
關注綠地控股有些時間了。前期平安創新一路大宗交易減持打壓股價;減持新歸出台後,平安減持可能暫時收手了。
這周公布的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收入、利潤同比增長不錯,凈利潤呵呵了
7. 興蜀大宗交易可靠嗎有什麼貓膩
不靠譜。不要做這些。
這女的是業務員
她的目的跟你的目的不一樣
你們不是坐同一輛車的人
8. 購房時謹防被蒙騙 8招輕松識破沙盤里的貓膩
新開樓盤一般都會在售樓處擺放沙盤模型,供人們購房參考,但有些模型之外的因素如果被忽略,可能會造成選房不準,入住之後產生不便。相關地產銷售人員建議,看模型時也要對模型上反映不出來的周邊及小區內配套詳細了解。
沙盤模型上會顯示出小區的樓高、樓間距、綠化等信息。但由於模型空間所限,小區內一些如變電箱、運動設施等,不會完全體現出來。如果想選購一樓的房屋,並且介意周邊的一些設施可能會干擾正常生活,那麼在看模型選房時,要向銷售人員詢問清楚。
看房者都會關注房屋的採光情況,在看模型時,應問准模型上樓間距比例是否與實際一致,以判斷出房屋的採光效果。如果看模型時感覺所中意的房屋採光不好,應及時向銷售人員詢問,並到樣板間實地看一看。
有些房屋在模型上看臨街、採光好,但有可能小區外正是繁華馬路,房屋正對面還有高層建築。看房者要考慮模型以外的周邊環境,詢問周邊高層建築物、道路、商鋪繁華程度等情況。還應了解周邊規劃狀況,如是否將建商場、垃圾轉運站等,對影響生活的因素心裡有個底。
一、看沙盤上是否註明「模型」或「效果圖」字樣及模型比例
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要求,開發商使用模型時,必須註明「模型」或「效果圖」等字樣,這條規定的潛台詞是:沙盤模型僅供參考。看沙盤的比例尺寸,除了確定沙盤是否根據實際規劃比例製作,還可以按比例尺寸可以算出實際尺寸。購房者可大概計算出樓間距等。
二、看小區整體規劃
沙盤是小區的縮影。在沙盤上,小區密度是否過大、建築與景觀的搭配是否協調、內交通的分布是否合理、公共設施的分布是否人性化、小區與周邊環境的關系等都一目瞭然,而這些對以後的居住質量影響很大,也是購房者在不同樓盤之間比較應考慮的關鍵因素。
三、看開盤區域及樓棟朝向
大多樓盤都是分期開發,因此在總攬全局之後,應重點關注意向購買的樓棟及其周邊的情況。樓棟朝向決定了房屋的採光、通風、窗外景觀等,也是選房的衡量標准。
四、看樓間距
90%的沙盤是放大樓體間距的!據專家介紹,誇大樓間距是開發商的一種促銷手段。通常,低層住宅樓間距應大於15米,而那些高層住宅樓間距應當大於24米。知道了沙盤模型比例,購房者可以親自測量根據沙盤計算出來的樓間距與實際樓間距之間是否存在偏差;或者測量前後樓棟的高度與間距,兩者的比例控制在1:1比較合適。
五、看綠地
有大片綠地點綴是沙盤賞心悅目的原因之一。為了吸引眼球,開發商會在沙盤上做出綠化率很高的假象。購房者一定要問清楚沙盤上的綠化建設與實際是否一致,有必要,具體的綠化面積、分布等一定要寫入合同。
六、看內交通
小區內的交通分為人車分流和人車混行兩類,交通的合理性對於居住的安全和環境的靜謐性是比較關鍵的,這也是在看房中容易忽略的問題。購房者要詢問一下小區在交通上有什麼措施,如何規劃小區內的車行、人流等。
七、看公共設施具體位置
為了美觀,沙盤中常會把小區內的變電站、垃圾箱、化糞池、水泵房、燃氣房、地下車庫出入口等隱藏、模糊或偏移,比如用綠地取而代之。看沙盤時,一定要問清楚這些公共設施的具體位置、高度及與樓棟之間的距離。
八、看小區內不明確建築物
沙盤中常會看到一些用有機玻璃做成的透明小方塊,它們可能是小區內的公共設施,也可能是待規劃中的建築物。這些不明建築物,極有可能在未來某一天變成現實的時候,給居住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承諾是帶規劃的綠地實際成為了一座高樓。因此,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並把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寫入合同中,對開發商產生一種約束力。(華龍網整理)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0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9. 沙盤與現樓不一誰負責謹防售樓部沙盤貓膩
3月已至,樓市也開始逐漸回暖,新開樓盤一般都會在售樓處擺放沙盤模型,供人們購房參考,但有些模型之外的因素如果被忽略,可能會造成選房不準,入住之後產生不便。相關地產銷售人員建議,看模型時也要對模型上反映不出來的周邊及小區內配套詳細了解。
沙盤模型上會顯示出小區的樓高、樓間距、綠化等信息。但由於模型空間所限,小區內一些如變電箱、運動設施等,不會完全體現出來。如果想選購一樓的房屋,並且介意周邊的一些設施可能會干擾正常生活,那麼在看模型選房時,要向銷售人員詢問清楚。
樓盤沙盤陷阱:
陷阱一:沙盤樓距更寬闊
陷阱:很多購房者發現,沙盤的樓房錯落有致、寬鬆通透,置業顧問也一再承諾有25米寬樓距。可實際樓距卻15米不到。 對策:看沙盤不如多問實際數據。根據小區佔地、總建築面積、容積率等數據,結合沙盤比例與實地考察,做出的判斷也更准確些。此外,除了看樓座布局是否過緊湊,還要看小區的規劃是否考慮到實際生活需求,如小區出入口的設計是否合理等。
陷阱二:說好的周邊配套呢?
陷阱:許多銷售顧問總是指著沙盤這樣信誓旦旦地承諾規劃中的配套等等。可如果等了幾年還看不到所謂的配套設施落實,銷售人員就會說這是政府項目或政府規劃,正在規劃之中。當房子都賣光了,規劃都沒落實,購房者也只得認栽。對策:實際了解配套的真實性可行性。購房者可將沙盤上的設施與建築圖紙一一對應,確定小區周圍的湖泊、公園、綠化帶是否真實存在;周邊的道路是否如沙盤展示的一樣寬闊平直;銷售人員承諾的學校、商業項目的進駐,在政府官方網是否有相關規劃與進度等。這不僅關繫到日後生活的舒適度,還關繫到房產的保值率。
陷阱三:不利生活設施被「隱身」
陷阱:有開發商為了讓沙盤看上去整體更完美,隱去了一些必要的生活設施,如電房、水泵房、地下車庫的出入口,甚至是垃圾站,導致很多購房者在不知情下住進了垃圾站旁的房子,對此,大多業主只能無奈地接受。對策:購房者看沙盤時要特別留意車庫出入口、垃圾站、電房的具體位置,另外問清垃圾站是常規垃圾堆放處還是臨時堆放點,臨時堆放點會不會變成永久堆放點等,購房者在看模型時除了要了解它們的具體位置,還要實地到小區周邊做仔細了解。對於銷售人員的承諾,購房者可與其協商,寫入商品房預售合同。
有些房屋在模型上看臨街、採光好,但有可能小區外正是繁華馬路,房屋正對面還有高層建築。看房者要考慮模型以外的周邊環境,詢問周邊高層建築物、道路、商鋪繁華程度等情況。還應了解周邊規劃狀況,如是否將建商場、垃圾轉運站等,對影響生活的因素心裡有個底。
一、看沙盤上是否註明「模型」或「效果圖」字樣及模型比例
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要求,開發商使用模型時,必須註明「模型」或「效果圖」等字樣,這條規定的潛台詞是:沙盤模型僅供參考。看沙盤的比例尺寸,除了確定沙盤是否根據實際規劃比例製作,還可以按比例尺寸可以算出實際尺寸。購房者可大概計算出樓間距等。
二、看小區整體規劃
沙盤是小區的縮影。在沙盤上,小區密度是否過大、建築與景觀的搭配是否協調、內交通的分布是否合理、公共設施的分布是否人性化、小區與周邊環境的關系等都一目瞭然,而這些對以後的居住質量影響很大,也是購房者在不同樓盤之間比較應考慮的關鍵因素。
三、看開盤區域及樓棟朝向
大多樓盤都是分期開發,因此在總攬全局之後,應重點關注意向購買的樓棟及其周邊的情況。樓棟朝向決定了房屋的採光、通風、窗外景觀等,也是選房的衡量標准。
四、看樓間距
90%的沙盤是放大樓體間距的!據專家介紹,誇大樓間距是開發商的一種促銷手段。通常,低層住宅樓間距應大於15米,而那些高層住宅樓間距應當大於24米。知道了沙盤模型比例,購房者可以親自測量根據沙盤計算出來的樓間距與實際樓間距之間是否存在偏差;或者測量前後樓棟的高度與間距,兩者的比例控制在1:1比較合適。
看房者都會關注房屋的採光情況,在看模型時,應問准模型上樓間距比例是否與實際一致,以判斷出房屋的採光效果。如果看模型時感覺所中意的房屋採光不好,應及時向銷售人員詢問,並到樣板間實地看一看。
五、看綠地
有大片綠地點綴是沙盤賞心悅目的原因之一。為了吸引眼球,開發商會在沙盤上做出綠化率很高的假象。購房者一定要問清楚沙盤上的綠化建設與實際是否一致,有必要,具體的綠化面積、分布等一定要寫入合同。
六、看內交通
小區內的交通分為人車分流和人車混行兩類,交通的合理性對於居住的安全和環境的靜謐性是比較關鍵的,這也是在看房中容易忽略的問題。購房者要詢問一下小區在交通上有什麼措施,如何規劃小區內的車行、人流等。
七、看公共設施具體位置
為了美觀,沙盤中常會把小區內的變電站、垃圾箱、化糞池、水泵房、燃氣房、地下車庫出入口等隱藏、模糊或偏移,比如用綠地取而代之。看沙盤時,一定要問清楚這些公共設施的具體位置、高度及與樓棟之間的距離。
八、看小區內不明確建築物
沙盤中常會看到一些用有機玻璃做成的透明小方塊,它們可能是小區內的公共設施,也可能是待規劃中的建築物。這些不明建築物,極有可能在未來某一天變成現實的時候,給居住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承諾是帶規劃的綠地實際成為了一座高樓。因此,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並把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寫入合同中,對開發商產生一種約束力。
沙盤與現樓不一樣,誰來負責?
「本模型僅供參考,以實際為主」。走訪多個樓盤售樓部,發現此類提示語句出現在每個沙盤上。而樓盤的戶型圖、效果圖上,同樣印有「實際交付結果以雙方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為准」等文字。樓盤置業顧問向記者解釋,即便是相同戶型單位,它們的樓棟、樓層、單元的不同,也會導致局部結構、尺寸、面積上的偏差。這無法避免,也應提前跟購房者說明,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然而記者觀察發現,這些置業顧問在向購房者介紹沙盤時並未做出相關提醒,也少有購房者對此提出質疑。而提示文字字型大小很小,且被放在毫不起眼的位置。
沙盤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律師認為,只要沙盤上面出現「僅供參考」的字眼,開發商就足以免責。「也有過靠沙盤拍照做證據打贏官司的,但有一定難度,需要結合其 他證據,如售房書面廣告等。」另外律師稱,即便附近有變電站、高壓線,除非購房者主動提出,否則開發商也沒有義務將其記入合同。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1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10. 售樓部沙盤貓膩多 購房時謹防被蒙騙
新開樓盤一般都會在售樓處擺放沙盤模型,供人們購房參考,但有些模型之外的因素如果被忽略,可能會造成選房不準,入住之後產生不便。相關地產銷售人員建議,看模型時也要對模型上反映不出來的周邊及小區內配套詳細了解。
沙盤模型上會顯示出小區的樓高、樓間距、綠化等信息。但由於模型空間所限,小區內一些如變電箱、運動設施等,不會完全體現出來。如果想選購一樓的房屋,並且介意周邊的一些設施可能會干擾正常生活,那麼在看模型選房時,要向銷售人員詢問清楚。
看房者都會關注房屋的採光情況,在看模型時,應問准模型上樓間距比例是否與實際一致,以判斷出房屋的採光效果。如果看模型時感覺所中意的房屋採光不好,應及時向銷售人員詢問,並到樣板間實地看一看。
有些房屋在模型上看臨街、採光好,但有可能小區外正是繁華馬路,房屋正對面還有高層建築。看房者要考慮模型以外的周邊環境,詢問周邊高層建築物、道路、商鋪繁華程度等情況。還應了解周邊規劃狀況,如是否將建商場、垃圾轉運站等,對影響生活的因素心裡有個底。
一、看沙盤上是否註明「模型」或「效果圖」字樣及模型比例
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要求,開發商使用模型時,必須註明「模型」或「效果圖」等字樣,這條規定的潛台詞是:沙盤模型僅供參考。看沙盤的比例尺寸,除了確定沙盤是否根據實際規劃比例製作,還可以按比例尺寸可以算出實際尺寸。購房者可大概計算出樓間距等。
二、看小區整體規劃
沙盤是小區的縮影。在沙盤上,小區密度是否過大、建築與景觀的搭配是否協調、內交通的分布是否合理、公共設施的分布是否人性化、小區與周邊環境的關系等都一目瞭然,而這些對以後的居住質量影響很大,也是購房者在不同樓盤之間比較應考慮的關鍵因素。
三、看開盤區域及樓棟朝向
大多樓盤都是分期開發,因此在總攬全局之後,應重點關注意向購買的樓棟及其周邊的情況。樓棟朝向決定了房屋的採光、通風、窗外景觀等,也是選房的衡量標准。
四、看樓間距
90%的沙盤是放大樓體間距的!據專家介紹,誇大樓間距是開發商的一種促銷手段。通常,低層住宅樓間距應大於15米,而那些高層住宅樓間距應當大於24米。知道了沙盤模型比例,購房者可以親自測量根據沙盤計算出來的樓間距與實際樓間距之間是否存在偏差;或者測量前後樓棟的高度與間距,兩者的比例控制在1:1比較合適。
五、看綠地
有大片綠地點綴是沙盤賞心悅目的原因之一。為了吸引眼球,開發商會在沙盤上做出綠化率很高的假象。購房者一定要問清楚沙盤上的綠化建設與實際是否一致,有必要,具體的綠化面積、分布等一定要寫入合同。
六、看內交通
小區內的交通分為人車分流和人車混行兩類,交通的合理性對於居住的安全和環境的靜謐性是比較關鍵的,這也是在看房中容易忽略的問題。購房者要詢問一下小區在交通上有什麼措施,如何規劃小區內的車行、人流等。
七、看公共設施具體位置
為了美觀,沙盤中常會把小區內的變電站、垃圾箱、化糞池、水泵房、燃氣房、地下車庫出入口等隱藏、模糊或偏移,比如用綠地取而代之。看沙盤時,一定要問清楚這些公共設施的具體位置、高度及與樓棟之間的距離。
八、看小區內不明確建築物
沙盤中常會看到一些用有機玻璃做成的透明小方塊,它們可能是小區內的公共設施,也可能是待規劃中的建築物。這些不明建築物,極有可能在未來某一天變成現實的時候,給居住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承諾是帶規劃的綠地實際成為了一座高樓。因此,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並把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寫入合同中,對開發商產生一種約束力。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3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